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431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以相对于主体框架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开闭盖的盖支轴;以及配置在开闭盖上的辊轴,还具备接地构件,该接地构件具有与辊轴连接的第一部分和与盖支轴连接的第二部分,用于将辊轴与主体框架接地连接,盖支轴具有沿与开闭盖的转动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弯曲部,并且开闭盖包括卡合部,通过弯曲部与卡合部卡合,由此盖支轴和开闭盖一体转动。
【专利说明】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以相对于装置主体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的开闭盖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有沿送纸通道输送纸并在所述纸上印刷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在送纸通道中发生卡纸时,必须从送纸通道除去纸。因此,图像形成装置的封装盖中的一部分被设为开闭盖,通过使所述开闭盖成为打开状态,由此露出送纸通道的内侧。
[0003]例如,送纸通道沿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延伸。此时,将图像形成装置的侧盖的一部分设为开闭盖。此外,在送纸通道中形成输送夹缝的输送辊对中的一方的输送辊配置在装置内部,另一方的输送辊配置在开闭盖上。由此,当使开闭盖成为打开状态时,送纸通道的内侧露出,并且一对输送辊彼此分开。由此,可以容易地去除卡在送纸通道中的纸。
[0004]在沿送纸通道输送纸并在纸上印刷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抑制在输送辊上滞留静电,通过将输送辊的辊轴与装置主体的主体框架接地连接,使在输送辊产生的静电流向主体框架。例如,对于配置在开闭盖上的输送辊,通过以相对于主体框架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开闭盖的盖支轴,辊轴与主体框架接地连接。即,在开闭盖上配置接地构件,通过该接地构件使辊轴和盖支轴电连接。
[0005]例如,盖支轴以不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框架上,开闭盖以绕盖支轴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盖支轴上。即,开闭盖开闭时,盖支轴不与开闭盖一体转动。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使接地构件具有弹性并对所述接地构件进行按压使所述接地构件与盖支轴接触,由此使盖支轴和接地构件电连接。由此,即使开闭盖进行开闭,接地构件和盖支轴也维持接触。
[0006]可是,当对开闭盖进行开闭时,接地构件在盖支轴的周面上滑动,接地构件与盖支轴的接触位置发生位移。因此,存在接地构件被磨削、接地构件与盖支轴之间的接触压力发生变化等问题。此外,如果接地构件被磨削、接触压力发生了变化,则接地构件和盖支轴之间容易发生电连接不良。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是用于解决所述问题而做出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把接地构件与以相对于装置主体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开闭盖的盖支轴电连接的结构中,能够抑制接地构件和盖支轴之间发生电连接不良。
[0008]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开闭盖,以相对于装置主体的主体框架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盖支轴,以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可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开闭盖;以及辊轴,配置在所述开闭盖上,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接地构件,所述接地构件配置在所述开闭盖上,具有与所述辊轴电连接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盖支轴电连接的第二部分,用于通过所述盖支轴将所述辊轴与所述主体框架接地连接,所述盖支轴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是通过把所述盖支轴以沿与所述开闭盖的转动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弯曲而得到的,并且所述开闭盖包括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能与所述弯曲部卡合,通过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由此在所述开闭盖开闭时所述盖支轴与所述开闭盖一体转动。
[0009]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结构,以具有沿与开闭盖的转动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弯曲部的方式形成盖支轴,并在开闭盖上设置能与盖支轴的弯曲部卡合的卡合部,由此只要将盖支轴的弯曲部与卡合部卡合,就可以容易地在开闭盖开闭时(转动时)使盖支轴和开闭盖一体转动。此外,由于通过将盖支轴的弯曲部与卡合部卡合,在开闭盖开闭时盖支轴也和开闭盖一体转动,所以即使开闭盖开闭时,接地构件的第二部分也不会在盖支轴的周面上滑动(接地构件的第二部分相对于盖支轴的接触位置不发生位移因此,能够抑制接地构件的第二部分被磨削、以及接地构件的第二部分与盖支轴之间的接触压力发生改变。其结果,能够抑制接地构件和盖支轴之间发生电连接不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0011]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封装盖的结构的图。
[0012]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封装盖的结构的图(开闭盖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图
[0013]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封装盖的结构的图(设置在开闭盖的内侧的面上的单元的详图
[0014]图5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开闭盖的开闭结构的图。
[0015]图6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开闭盖的开闭结构的图(盖支轴及其周围的详图
[0016]图7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开闭盖的开闭结构的图(盖支轴与接地构件电连接状态的图
[0017]图8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开闭盖的开闭结构的图(盖支轴的弯曲部与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了的状态的图)。
[0018]图9是从图8的箭头4方向看到的图。
[0019]图10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在开闭盖上的接地构件的连接结构的图。
[0020]图11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接地构件的第一部分的固定结构的图。
[0021]图12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接地构件的第二部分的固定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图像读取部101、供纸部102、纸输送部103、调色剂像形成部104、转印部105和定影部106。此外,作为用于输送纸?的输送通道,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主输送通道111和翻转输送通道121。
[0024]图像读取部101包括灯11、反射镜12、透镜13和图像传感器14,以光学的方式读取承载在接触玻璃15上的原稿的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接触玻璃15上设有用于按压原稿的原稿按压件16。
[0025]供纸部102包括配置在主输送通道111的纸供给口的搓纸辊21和供纸辊对22,将收容在纸盒23中的纸?供给到主输送通道111。纸输送部103包括多个沿主输送通道111配置的输送辊对31,将供给到主输送通道111的纸?依次向转印夹缝和定影夹缝输送后向出纸盘32排出。此外,纸输送部103包括多个用于沿翻转输送通道121输送纸?的翻转用辊对33。
[0026]调色剂像形成部104包括感光鼓41、带电装置42、显影装置43、鼓清洁装置44和曝光装置45。另外,调色剂像形成部104分类为与黑色、黄色、青色和品红色的各颜色分别对应的机构部408140140(^401此外,调色剂像形成部104的各机构部408140140(^401,分别具有一个感光鼓41、一个带电装置42、一个显影装置43和一个鼓清洁装置44。在后述的中间转印带51的外侧,感光鼓41以接触中间转印带51的方式配置,形成对应的颜色的调色剂像并向中间转印带51转印。曝光装置45以各颜色通用的方式被使用,在感光鼓41上形成静电潜像。各颜色的调色剂分别收容在调色剂容器468146146(^461中。
[0027]转印部105包括中间转印带51、第一次转印辊52和第二次转印辊53,将在调色剂像形成部104形成了的调色剂像向纸?转印。中间转印带51架设在驱动辊54和从动辊55上。第一次转印辊52配置在中间转印带51的内侧,在第一次转印辊52与感光鼓41之间夹入有中间转印带51。第二次转印辊53以隔着中间转印带51与驱动辊54相对的方式配置,并且在第二次转印辊53与中间转印带51之间形成转印夹缝。
[0028]定影部106包括加热辊61和加压辊62,对转印在纸?上的调色剂像加热和加压使调色剂像定影。加热辊61内置有发热源。加压辊62与加热辊61压力接触,在加压辊62与加热辊61之间形成定影夹缝。
[0029]在此,当执行单面印刷作业时,单面印刷后的纸?从定影夹缝被送往出纸盘32。另一方面,当执行双面印刷作业时,单面印刷后的纸?从定影夹缝被送往翻转输送通道121,并返回主输送通道111中的、比转印夹缝的位置更靠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而后,单面印刷后的纸?沿主输送通道111输送,再次通过转印夹缝和定影夹缝。这时,由于纸?的表面和背面翻转,所以对纸?的背面(未印刷面)进行印刷。
[0030]封装盖的结构
[0031]如图2?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以不露出装置内部的方式被封装盖覆盖。例如,封装盖包括配置在装置正面的前盖201、配置在装置侧面的侧盖202和配置在装置后面的后盖(未图示)等。此外,侧盖202的一部分以相对于装置主体的主体框架1003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即,所述侧盖202的一部分能相对于装置主体开闭。以下,将侧盖202中的、相对于装置主体能开闭的部分称为开闭盖203。
[0032]在开闭盖203处于关闭状态时与开闭盖203的内侧的面相对的装置内部的规定位置,设有导向框架122,所述导向框架122具有多个导向肋,在开闭盖203的内侧的面上,设有导向框架123,所述导向框架123具有多个导向肋。因此,当开闭盖203处于关闭状态时,导向框架122和导向框架123彼此相对。此外,此时被彼此相对的导向框架122和导向框架123夹着的区域成为翻转输送通道121 (参照图1)。即,沿翻转输送通道121输送的纸?,被导向框架122和导向框架123引导。
[0033]此外,成为翻转用辊对33的翻转用辊34和翻转用辊35中的、一方的翻转用辊34配置在装置内部,另一方的翻转用辊35配置在开闭盖203的内侧的面上。此外,当开闭盖203处于关闭状态时,翻转用辊35与翻转用辊34压力接触,形成输送夹缝。另外,翻转用辊35相当于本发明的“输送辊”。
[0034]此外,当开闭盖203处于打开状态时,翻转输送通道121的内侧露出,翻转用辊34和翻转用辊35彼此分开。因此,当翻转输送通道121中发生卡纸时,通过使开闭盖203成为打开状态,可以进行卡纸处理。
[0035]另外,翻转用辊35安装在辊轴36上,所述辊轴36在与纸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所述辊轴36安装在导向框架123(开闭盖203)上,辊轴36的两端被轴承37 (参照图10)轴支承。另外,安装在开闭盖203的内侧的面上的翻转用辊35和导向框架123等被单元化,能以单元单位装拆。
[0036]开闭盖的开闭结构
[0037]如图5?图7所示,开闭盖203上设有支承部211,所述支承部211具有嵌合孔,所述嵌合孔在开闭盖203的转动轴方向(以下称为X方向)上贯通。所述支承部211中插入有盖支轴71,所述盖支轴71用于以使开闭盖203相对于装置主体可转动(可开闭)的方式支承开闭盖203。插入支承部211的盖支轴71,成为其前端部分从支承部211突出的状态。此外,从支承部211突出的盖支轴71的前端部分,轴支承在设置于主体框架1003上的轴承部(未图示)上。由此,开闭盖203成为相对于装置主体可转动。
[0038]此外,盖支轴71具有弯曲部7匕,通过把盖支轴71以沿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以下称为V方向)延伸的方式弯曲而得到所述弯曲部7匕。即,盖支轴71成为大体[形(大体直角)弯曲的形状。所述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与设置在开闭盖203上的卡合部212卡合。此外,通过所述弯曲部713与卡合部212卡合,由此盖支轴71以开闭盖203开闭时与开闭盖203 —体转动的方式被保持。即,盖支轴71以针对开闭盖203不会相对转动的方式被保持。
[0039]卡合部212具有突出部213和壁部214。突出部213从壁部214的一部分向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的转动路径突出,限制盖支轴71的转动。壁部214在X方向上夹入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限制盖支轴71沿X方向的移动。由此,在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与卡合部212卡合的状态下,盖支轴71以针对开闭盖203不会相对转动的方式被保持。另外,突出部21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卡合部”,壁部214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卡合部”。
[0040]此外,卡合部212—体地形成在开闭盖203的内侧的面上,并能弹性变形。因此,在使盖支轴71的弯曲部713与卡合部212卡合时,只要从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与卡合部212未卡合的状态(图8和图9所示的状态),在使卡合部212弹性变形的同时将盖支轴71针对开闭盖203相对地向8方向(参照图9)转动规定量即可。
[0041]向主体框架的接地连接
[004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为了抑制静电滞留在翻转用辊35上,将辊轴36和盖支轴71通过接地线81电连接,通过盖支轴71将辊轴36与主体框架1003接地连接。另夕卜,接地线81相当于本发明的“接地构件”。
[0043]接地线81具有:第一部分8匕,与辊轴36电连接;以及第二部分81比与盖支轴71电连接。如图11所示,接地线81的第一部分8匕夹入设置在开闭盖203上的导向框架123的外壁部1233和轴承37之间。另外,轴承37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由此,接地线81的第一部分8匕通过轴承37与辊轴36电连接。
[0044]如图7所示,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化接触与卡合部212卡合的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由此与盖支轴71电连接。具体地说,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化被保持在能接触与卡合部212卡合的盖支轴71的弯曲部713的规定位置⑶。由此,当盖支轴71的弯曲部713与卡合部212卡合时,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化与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接触。另一方面,如果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和卡合部212的卡合被解除(盖支轴71针对开闭盖203相对地转动),则变成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化与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不接触。
[0045]此外,如图6和图12所示,在规定位置⑶(保持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6的位置)设有固定部124,所述固定部124用于将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6固定保持在规定位置⑶。例如,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化插入固定部124中。固定部124具有开口 12?,所述开口 12?用于使插入其内部的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6的一部分露出并与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接触。从固定部124的开口 12?露出的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比朝向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一侧略微突出。此外,与卡合部212卡合的盖支轴71的弯曲部713与固定部124之间夹入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匕另外,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6弯曲为大体I形,所述接地线81的、弯曲为大体I形的第二部分8化插入固定部124。即,接地线81的弯曲为大体I形的第二部分811成为夹入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与固定部124之间的状态。
[0046]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开闭盖203,以相对于装置主体的主体框架1003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盖支轴71,以相对于主体框架1003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开闭盖203 ;以及辊轴36,配置在开闭盖203上,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用于输送纸?(记录介质)的翻转用辊35 (输送辊)。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接地线81 (接地构件),所述接地线81(接地构件)配置在开闭盖203上,具有与辊轴36电连接的第一部分8和与盖支轴71电连接的第二部分81比通过盖支轴71将辊轴36与主体框架1003接地连接。此外,盖支轴71具有弯曲部7匕,通过将盖支轴71以沿与X方向(开闭盖71的转动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弯曲而得到所述弯曲部7匕,并且开闭盖203包括能与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卡合的卡合部212,通过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与卡合部212卡合,当开闭盖203开闭时盖支轴71与开闭盖203 —体转动。
[0047]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以具有沿与X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弯曲部713的方式形成盖支轴71,通过在开闭盖203上设置能与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卡合的卡合部212,只要将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与卡合部212卡合,就能够容易地使盖支轴71在开闭盖203开闭时(转动时)和开闭盖203 —体转动。此外,通过将盖支轴71的弯曲部713与卡合部212卡合,在开闭盖203开闭时盖支轴71也与开闭盖203 —体转动,所以即使开闭盖203被开闭,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化也不会在盖支轴71的周面上滑动(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与盖支轴71的接触位置不位移)。因此,能够抑制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化受到磨削以及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化和盖支轴71之间的接触压力发生改变。其结果,能够抑制接地线81和盖支轴71之间发生电连接不良。
[0048]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212形成为能弹性变形。此外,通过从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与卡合部212未卡合的状态,使卡合部212弹性变形并使盖支轴71针对开闭盖203相对地转动规定量,由此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与卡合部212卡合。按照这种结构,能容易地使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与卡合部212卡合。
[0049]另外,当将开闭盖203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装置主体上时,在开闭盖203的支承部211中插入盖支轴71并把从支承部211突出的盖支轴71的前端部分嵌入主体框架1003的轴承部(未图示)后,只要使卡合部212弹性变形并使盖支轴71针对开闭盖203相对地转动规定量即可。因此,即使将盖支轴71形成为大体[形(具有弯曲部7匕的形状),也能够容易地将开闭盖203安装到装置主体上。
[0050]另一方面,从装置主体取下开闭盖203时,使卡合部212弹性变形并使盖支轴71针对开闭盖203相对地向与安装时相反的方向转动规定量即可。由此,盖支轴71在X方向上移动自如,能够从主体框架1003的轴承部拔出盖支轴71 (可以从装置主体取下开闭盖203)。即,可以简单地从装置主体取下开闭盖203(伴随开闭盖203的取下的维保作业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
[0051]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6被保持在能接触与卡合部212卡合的盖支轴71的弯曲部713的规定位置⑶。按照这种结构,当向开闭盖203安装盖支轴71时,只要把盖支轴71的弯曲部713与卡合部212卡合,就可以使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与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化接触。由此,不需要用于将盖支轴71和接地线81电连接的专用的操作,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0052]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规定位置⑶(保持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6的位置)设有固定部124,所述固定部124用于将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6固定保持在规定位置⑶。按照这种结构,能够容易地抑制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6因位置偏离而变成不与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接触这样的问题。
[0053]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与固定部124之间夹入有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匕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化和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可靠地接触,从而难以发生电连接不良。
[0054]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6弯曲为大体I形。此夕卜,接地线81的、弯曲为大体V形的第二部分8化被夹入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和固定部124之间。由此,只要将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化预先弯曲为大体I形,就能容易夹住接地线81的第二部分81匕
[0055]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212具有:突出部213 (第一^^合部),向盖支轴71的弯曲部7匕的转动路径突出;以及壁部214(第二卡合部),在X方向上夹入盖支轴71的弯曲部713。按照这种结构,能可靠地将盖支轴71保持为:在开闭盖203开闭时(转动时)盖支轴71和开闭盖203 —体转动。此外,由于盖支轴71沿X方向的移动被壁部214限制,所以也抑制了盖支轴71的脱落。
[0056]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的方面都应该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所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表示,此外,本发明包含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思以及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全部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开闭盖,以相对于装置主体的主体框架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 盖支轴,以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可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开闭盖;以及辊轴,配置在所述开闭盖上,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接地构件,所述接地构件配置在所述开闭盖上,具有与所述辊轴电连接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盖支轴电连接的第二部分,用于通过所述盖支轴将所述辊轴与所述主体框架接地连接, 所述盖支轴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是通过把所述盖支轴以沿与所述开闭盖的转动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弯曲而得到的,并且所述开闭盖包括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能与所述弯曲部卡合, 通过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由此在所述开闭盖开闭时所述盖支轴与所述开闭盖一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形成为能弹性变形, 通过从所述弯曲部和所述卡合部未卡合的状态,使所述卡合部弹性变形并使所述盖支轴针对所述开闭盖相对地转动,由此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卡合部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被保持在能接触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所述弯曲部的规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规定位置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第二部分保持在所述规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插入所述固定部的内部, 所述固定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使插入所述固定部的内部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一部分露出, 从所述开口露出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一部分与所述弯曲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夹入有所述第二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构件由导电性的线材构成,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弯曲为V形。
8.根据权利要求1、2、4、5和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具有:第一卡合部,向所述弯曲部的转动路径突出;以及第二卡合部,在所述转动轴方向上夹入所述弯曲部。
9.根据权利要求1、2、4、5和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轴被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轴承轴支承, 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辊轴电连接。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4345603SQ201410367382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大西雄三, 浅川善行 申请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