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及其lcd模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684阅读:1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及其lcd模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及其LCD模组结构,LCD模组结构具体包括依次向上设置的背光模组、下偏光片及LCD,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膜材以及用于支撑背光膜材的胶框,所述胶框内壁高于所述背光膜材顶面,使胶框内壁围绕背光膜材形成一凹槽,所述下偏光片嵌入所述凹槽中,所述LCD通过遮光胶贴附于胶框上。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LCD模组结构,使得其在不影响LCD模组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了下偏光片的厚度即减少了LCD模组的厚度,从而间接减少手机的厚度,使其实现轻薄化。
【专利说明】一种手机及其LCD模组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及其IXD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手机正朝着轻薄化的趋势发展,而LCD模组是手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若可以减少LCD模组的厚度,则可以有效降低手机的厚度,实现手机向轻薄化的发展。
[0003]一个完整的IXD模组主要包括铁框、胶框、反射片、导光板、扩散膜、上下增光膜、遮光胶、下偏光片、玻璃、上偏光片、LED、驱动IC、FPC等多层材料。传统的背光在组装膜材后,胶框内壁与增光膜几乎平齐,此时再粘附下偏光片时其厚度为胶框内壁高度及下偏光片的总和,采用这种结构设计方案,LCD模组厚度就是由膜材本身的厚度叠加起来决定的,由于目前膜材的厚度一般是固定的,所以通过减薄膜材的厚度来减薄LCD模组的厚度,显得不现实。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及其IXD模组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LCD模组较厚,手机无法实现真正轻薄化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IXD模组结构,包括依次向上设置的背光模组、下偏光片及IXD,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膜材以及用于支撑背光膜材的胶框,所述胶框内壁高于所述背光膜材顶面,使胶框内壁围绕背光膜材形成一凹槽,所述下偏光片嵌入所述凹槽中,所述LCD通过遮光胶贴附于胶框上。
[0008]所述的IXD模组结构,其中,所述遮光胶涂布在胶框的上表面。
[0009]所述的LCD模组结构,其中,所述下偏光片上表面为带胶面,通过带胶面与LCD贴附。
[0010]所述的LCD模组结构,其中,所述下偏光片的长、宽分别小于凹槽的长、宽。
[0011]所述的LCD模组结构,其中,所述背光膜材包括依次向上设置反射片、导光板、扩散膜、增光膜。
[0012]所述的IXD模组结构,其中,所述IXD上方设置有上偏光片。
[0013]所述的LCD模组结构,其中,所述背光膜材的下方设置有金属框架。
[0014]所述的LCD模组结构,其中,所述金属框架为不锈钢框架。
[0015]一种手机,其中,其包括如上所述的IXD模组结构。
[0016]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IXD模组结构,其在不影响IXD模组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了下偏光片的厚度即减少了 LCD模组的厚度,从而间接减少手机的厚度,使其实现

轻薄化。【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1X0模组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1X0模组结构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剖析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1X0模组结构实施例中下偏光片与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1X0模组结构实施例中下偏光片与背光模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及其1X0模组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1X0模组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依次向上设置的背光模组600、下偏光片500及1X0400,其中,所述背光模组600包括背光膜材以及用于支撑背光膜材的胶框100,所述胶框内壁高于所述背光膜材顶面,使胶框内壁围绕背光膜材形成一凹槽,所述下偏光片500嵌入所述凹槽中,所述1X0400通过遮光胶200贴附于胶框100上。
[0023]本实施例中,胶框内壁高于背光膜材的顶面,即胶框内壁与背光膜材的顶面形成一高度差,使其围成一凹槽,而下偏光片嵌入该凹槽中,其上方为一通过遮光胶贴附于胶框上的1X0 ;本实施例改变了传统的胶框内壁与背光膜材的顶面齐平,而下偏光片位于胶框内壁上方的结构,使得1X0模组结构的厚度有效减少,从而实现手机的轻薄化、简约化。
[0024]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所述遮光胶200涂布在胶框的上表面,而1X0400通过遮光胶200贴附于胶框100上。遮光胶200具有优良的遮蔽性及绝缘性,适用于1X0400与背光源的固定。本实施例中遮光胶200用于固定背光膜材和粘固1X0400,其涂布于胶框的上表面即凹槽的四周,使得粘附于其上的1X0400能与胶框上表面紧密结合。
[0025]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偏光片500上表面为带胶面,通过带胶面与1X0贴附。即下偏光片嵌入于凹槽中,其上表面通过带胶面与1X0粘附一起,而下面与背光膜材直接接触而不粘附一起。
[0026]更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偏光片500的长、宽分别小于凹槽的长、宽,即下偏光片的尺寸小于凹槽的尺寸,使其能够完全落入由胶框内壁围成的凹槽中。
[0027]请继续参见图2,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膜材包括依次向上设置的反射片650、导光板640、扩散膜630、下增光膜620和上增光膜610。进一步地,所述背光膜材下方还设置有一厚度为0.15皿的金属框架700,其主要是为了支撑1X0模组结构的框架,且可以增加模组的强度;所述反射片650厚度为0.065臟,其将未被散射的光源反射,再次进入光传导区域内重复使用,提高光的利用率;所述导光板640的厚度为0.4臟,其是将[£0400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板转化为面光源,通过导光板上的网点射出的光可以均匀分布;所述扩散膜630的厚度为0.0?^其是修正光行进的方向,使光均匀化,其表面呈半透明雾状;所述增光膜包括厚度的尺寸为0.095臟的上增光膜610和0.065臟的下增光膜620,对光有收拢作用,可以达到增光效果,其正面为棱形面,底面为光滑面,两片正交使用,使正面亮度增加100%。
[0028]另外,在所述IXD400上方还设置有上偏光片300。上偏光片300的对于图像的显示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偏光片,入射光是圆偏振光,出射也是圆偏振光,就没有任何图像。
[0029]较佳的是,所述金属框架700为不锈钢框架。其可以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并且不会对图像的显示产生磁场干扰。
[0030]基于上述IXD模组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IXD模组结构。
[00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偏光片300由传统的附在胶框内壁上变成位于胶框内壁围成的凹槽中,使得本实施例中的LCD模组结构与传统的LCD模组结构相比,相当于减去下偏光片300的厚度,进而变薄。传统的偏光片在设计时,在水平方向上,下偏光片300边缘距离相应的IXD边缘0.3mm,组装时模组直接与下偏光片300接触,而本实用新型下偏光片300边缘距离相应的IXD边缘0.6mm,使下偏光片300嵌入到凹槽中,即可有效减少IXD模组的厚度,从而适应手机的轻薄化发展趋势。
[0032]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LCD模组结构,包括依次向上设置的背光模组、下偏光片及LCD,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膜材以及用于支撑背光膜材的胶框,所述胶框内壁高于所述背光膜材顶面,使胶框内壁围绕背光膜材形成一凹槽,所述下偏光片嵌入所述凹槽中,所述LCD通过遮光胶贴附于胶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涂布在胶框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偏光片上表面为带胶面,通过带胶面与IXD贴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偏光片的长、宽分别小于凹槽的长、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膜材包括依次向上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膜、增光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膜材下方还设置有金属框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CD上方设置有上偏光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CD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为不锈钢框架。
9.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LCD模组结构。
【文档编号】G02F1/13GK204203588SQ201420699808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0日
【发明者】杜强 申请人: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