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36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备轻薄、节能、无辐射等诸多优点,因此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目前液晶显示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清数字电视、台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及彩色滤光(ColorFilter,CF)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基板中间密封有液晶。在环绕显示介质的非显示区域中,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基板通过框胶粘合在一起,防止异物进入液晶层从而影响液晶的品质和特性。

一般来说,窄边框小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对框胶的涂布精度要求很高,但是在框胶的涂布过程容易发生偏移,若要在生产过程中测量并调整涂布精度,就必须停线进行手动测量框胶到彩色滤光基板的显示区(Active Area,AA)的间距,并在需要调整框胶的涂布精度时,去除现已涂布的框胶,且对喷头进行调整后重新涂布,这样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尤其地,目前手机的边界要求越来越小,其左右两侧与上侧必须小于1000微米,在液晶滴注(One Drip Fill,ODF)制程中,框胶的涂布需求精度更高,线幅也要求更细,特别是四个转角的弧度被要求更小。然而,在四个转角涂布框胶时,由于外侧框胶较薄,于真空组立制程后的大气开放步骤极易造成框胶穿刺现象,导致框胶断线。

有鉴于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设计一种结构改进的显示装置,以利于框胶均匀涂布且避免框胶散溢,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在涂布框胶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显示装置,藉由框胶与显示介质之间设置外挡墙和内挡墙,以防止ODF制程时的大气开放因气体冲击而造成的框胶断线。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含基板、框胶、显示介质以及阻挡结构。其中,框胶设置于基板,且框胶为封闭形状而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封闭形状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第一角落。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连接,且第一角落形成于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相交处。显示介质位于容纳空间。阻挡结构具有外挡墙与内挡墙,而外挡墙与内挡墙分别设置于框胶周边,使得框胶之部分位于外挡墙与内挡墙之间,且阻挡结构则位于第一角落。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内挡墙位于显示介质与框胶之间,且分别与显示介质和框胶接触。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外挡墙连接于框胶。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内挡墙于基板之垂直投影的形状与框胶的部分内轮廓相符。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外挡墙于基板之垂直投影的形状与框胶的部分外轮廓相符。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外挡墙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内挡墙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显示装置更包含第一辅助结构与第二辅助结构,而第一辅助结构与第二辅助结构皆位于内挡墙与外挡墙之间,且第一辅助结构与第二辅助结构相互交错。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第一辅助结构的高度小于内挡墙或者外挡墙。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部分之框胶的高度大于第一辅助结构。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框胶完全或部分覆盖于第一辅助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其包含基板、框胶、显示介质和阻挡结构,框胶设置于基板且为封闭形状而形成容纳空间,封闭形状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第一角落,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连接,且第一角落形成于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交处,显示介质位于容纳空间,阻挡结构具有外挡墙与内挡墙,而外挡墙与内挡墙分别设置于框胶周边,使得框胶之部分位于外挡墙与内挡墙之间,阻挡结构则位于第一角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显示装置的转角于彩色滤光基板侧的光阻间隔物制程中形成框胶涂布导向用的外挡墙和内挡墙,使得ODF组立压合时,框胶在限制区域内更均匀散溢,增加角落位置的线幅还可在转角弧度较小时加强框胶,从而防止ODF制程时的大气开放因气体冲击而造成的框胶断线。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外挡墙与内挡墙间形成不同延伸方向且交错设置的辅助结构,于转角位置形成框胶涂布网状挡墙,利用此网状挡墙来进一步防止框胶散溢并更加有效地阻挡大气开放时的气体冲击。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设有外挡墙和内挡墙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2B示出沿着图2A中的直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A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以及

图3B示出沿着图3A中的直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设有外挡墙和内挡墙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10包括基板200、框胶202、显示介质204和阻挡结构3。

具体而言,框胶202设置于基板200,且框胶202为一封闭形状而形成一容纳空间。于本实施方式中,框胶202为一封闭形状,例如,框胶202为口字型,但本新型不以此为限,可依不同设计而有多边形之框胶设计。框胶202之封闭形状具有第一侧边L1、第二侧边L2以及第一角落C,其中第一侧边L1与第二侧边L2相连接,且第一角落形成于第一侧边L1与第二侧边L2的相交处。显示介质204位于封闭形状所形成的容纳空间。阻挡结构3具有外挡墙32(如图3的斜线)与内挡墙34(如图3的网格线),而外挡墙32与内挡墙34分别设置于框胶202的周边,使得框胶202的一部分位于外挡墙32与内挡墙34之间,且阻挡结构3则位于第一角落C。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框胶的各个转角位置形成了框胶涂布导向用的外挡墙和内挡墙,使得ODF组立压合时,框胶在限制区域内更均匀散溢,不仅增加了角落位置的涂布线幅还可在转角弧度较小时加强框胶,防止ODF制程时的大气开放因气体冲击而造成的框胶断线。

图2A至图2B分别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2B为沿着图2A中的直线A-A’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2A和2B,外挡墙32位于框胶202的外表面,内挡墙34位于框胶202的内表面。内挡墙34位于显示介质204与框胶202之间,且分别与显示介质204与框胶202接触。外挡墙32连接于框胶202。根据框胶的形状,可选择不同数量的阻挡结构。于图1之实施方式中,框胶202为四边形而有四个角落,为了解决ODF制程中发生位于角落之框胶断线,可于四个角落皆设有阻挡结构3,使得阻挡结构的数目为4。同样地,于不同实施方式中,可依设计或需求不同,框胶202可为其他形状,而可依不同数目的角落而设置相应的阻挡结构,如框胶为六边形时,阻挡结构的数目可为6。

在一具体实施例,内挡墙34于基板200的垂直投影的形状与框胶202的部分内轮廓相符。外挡墙32于基板200的垂直投影的形状与框胶202的部分外轮廓相符。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框胶202为覆盖于部分之内挡墙34或外挡墙32,使得框胶202的高度H分别大于外挡墙32的高度h1与内挡墙34的高度h2。于此提及的高度为框胶202、外挡墙32与内挡墙34从其底面至顶面的垂直距离,如图2B所示。另外,于本实施方式中,外挡墙32的高度h1会等于内挡墙34的高度h2,除了可减少框胶202角落断线外,也可便于制程。但于另一变形例中,外挡墙32的高度h1会大于内挡墙34的高度h2,亦可强化框胶202结构。

图3A至图3B分别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图3B为沿着图3A中的直线B-B’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3A和3B,在所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更包含第一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而第一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皆位于内挡墙34与外挡墙32之间,且第一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相互交错。详言之,第一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的延伸方向不相同,使得第一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可相互交错而形成网格结构,如图3A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分别为直线结构,但本新型不以此为限,第一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亦可为波浪、锯齿、闪电等形状。此外,请参阅图1与图3A,第一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分别平行于第一侧边L1与第二侧边L2,但本新型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辅助结构36可为单一或复数条直线形状,而第二辅助结构38亦可为单一或复数条直线形状所组成,可依不同需求而有不同数目或形状的组成。当第一辅助结构36为复数条直线形状所构成时,两两直线形状之间的间距可为相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同样地,当第二辅助结构38为复数条直线形状所构成时,两两直线形状之间的间距可为相等间距或不等间距。上述关于间距或条数的说明亦可应用于波浪、锯齿、闪电等其他形状所形成的第一辅助结构与第二辅助结构,而不再赘述。

于本实施例中,外挡墙32与内挡墙34可围绕形成一角落空间,而第一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则可设于角落空间内或延伸于角落空间外。举例来说,如图3A所示,第一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除了位于角落空间中,即设置于外挡墙32与内挡墙34之间,亦可从角落空间向外延伸至其周边,使得第一辅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所分布之区域面积会大于外挡墙32与内挡墙34围绕而形成之角落空间的面积。但本新型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变形例中,第一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则仅位于角落空间内,使得第一辅助结构36与第二辅助结构38所分布之区域面积会小于或等于外挡墙32与内挡墙34环绕而形成之角落空间的面积。

图3B为沿着图3A中的直线B-B’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3B之具体实施例,第二辅助结构38之高度h3会分别小于内挡墙34之高度h2或外挡墙32之高度h1。举例而言,第二辅助结构38之高度h3与内挡墙34之高度h2的差值为0.3微米。同样地,第二辅助结构38之高度h3与外挡墙34之高度h1的差值为0.3微米。此外,部分框胶202之高度H大于第二辅助结构38之高度h3。换言之,框胶202会完全或部分覆盖于第二辅助结构38。同样地,第一辅助结构36之高度亦分别小于内挡墙34之高度h2或外挡墙32之高度h1,举例而言,第一辅助结构36之高度分别与内挡墙34之高度h2或外挡墙32之高度h1的差值为0.3微米。部分框胶202之高度H大于第一辅助结构36之高度,使得框胶202会完全或部分覆盖于第一辅助结构36。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网状辅助结构不仅可解决大气开放所造成的气体冲击引起框胶断线的问题,而且可因应窄边框(slim border)要求,压合后的密封框胶线幅不至于过大以接触到显示区域,使得外部引线接合区(Outer Lead Bonding,OLB)的边界更小。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其包含基板、框胶、显示介质和阻挡结构,框胶设置于基板且为一封闭形状而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封闭形状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第一角落,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连接,且第一角落形成于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交处,显示介质位于容纳空间,阻挡结构具有外挡墙与内挡墙,而外挡墙与内挡墙分别设置于框胶周边,使得框胶之部分位于外挡墙与内挡墙之间,且阻挡结构则位于第一角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显示装置的转角于彩色滤光基板侧的光阻间隔物制程中形成框胶涂布导向用的外挡墙和内挡墙,使得ODF组立压合时,框胶在限制区域内更均匀散溢,增加角落位置的线幅还可在转角弧度较小时加强框胶,从而防止ODF制程时的大气开放因气体冲击而造成的框胶断线。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外挡墙与内挡墙间形成不同延伸方向而交错设置的辅助结构,于转角位置形成框胶涂布网状挡墙,利用此网状挡墙来进一步防止框胶散溢并更加有效地阻挡大气开放时的气体冲击。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