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显示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9946阅读:1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背光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显示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成熟,各种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发展迅速,在此类电子产品中,液晶显示面板是必备的电子结构,且采用GIP架构,将原本设置在显示面板之外的驱动线路整合设置在显示面板边缘,其大大降低了空间体积,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显示面板的驱动线路靠近边缘从而容易受到静电的影响,从而影响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功能,适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3D显示背光模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显示背光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单元和背光单元,在所述液晶显示单元的边缘设有柔性驱动线路板,所述背光单元包括依次叠放的上背光片和下背光片,所述液晶显示单元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基板、液显层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的长度小于下基板的长度,所述上背光片的长度小于下背光片的长度,所述上背光片的与上基板的长度相同,所述柔性驱动线路板粘贴在下基板伸出上基板的边缘上,在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下背光片的长度相同,在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下背光片之间有柔性接地电路板,所述柔性接地电路板穿过所述下基板与柔性驱动线路板相连接。

所述柔性接地电路板为铜箔板或铝箔板,且所述柔性接地线路板的厚度与上背光片的厚度相同且柔性接地线路板的长度与上背片片的长度相同。

所述上背光片和下背光片之间还设有至少两个中间背光片,所述中间背光片的组合后宽度与上背片光的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在下基板与下背光片之间有柔性接地电路板,不但整体结构紧凑,而且可有效的防止柔性驱动电路板受静电影响,可有效的提高其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一种3D显示背光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单元1和背光单元2,在所述液晶显示单元1的边缘设有柔性驱动线路板3,所述背光单元2包括依次叠放的上背光片21和下背光片22,所述液晶显示单元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基板11、液显层12和下基板13,所述上基板11的长度小于下基板13的长度,所述上背光片21的长度小于下背光片22的长度,所述上背光片21的与上基板11的长度相同,所述柔性驱动线路板3粘贴在下基板13伸出上基板11的边缘上,在所述下基板13与所述下背光片22的长度相同,在所述下基板13与所述下背光片22之间有柔性接地电路板4,所述柔性接地电路板4穿过所述下基板13与柔性驱动线路板3相连接。液晶显示单元还包括偏光片、滤光片等结构,然这些结构与现有的设计相同,故而不再骜述。

所述柔性接地电路板为铜箔板或铝箔板,且所述柔性接地线路板的厚度与上背光片的厚度相同且柔性接地线路板的长度与上背片片的长度相同。

所述上背光片和下背光片之间还设有至少两个中间背光片5,所述中间背光片的组合后宽度与上背片光的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在下基板与下背光片之间有柔性接地电路板,不但整体结构紧凑,而且可有效的防止柔性驱动电路板受静电影响,可有效的提高其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