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171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源是显示装置的光源提供者,是lcd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发出光的色域范围对显示效果影响较大,现有的背光源一般采用“蓝光led+黄色荧光粉”诱发出白光,替代了传统的冷阴极射线管,使其发光效率大幅度提高;在亮度相同的条件下,使背光源的功率大幅下降;而且色域范围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现有背光源的色域范围远远满足不了led显示领域的要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色域范围宽的背光源,成了led显示领域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背光源色域范围满足不了led显示领域需求的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色域范围宽的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源,背光源包括支撑架,激发光源和量子点膜片,所述支撑架设置一带有开口的凹槽,所述激发光源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量子点膜片的边沿固定在开口处把所述开口封闭。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膜片包括形成在两透明膜层之间的量子层,所述量子层为包括量子点和封装胶均匀混合后热压形成的膜;或所述量子点膜片为包括量子点,封装胶和亚克力粉末均匀混合热压后形成的膜。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包括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所述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亚克力粉末和封装胶的重量份组份为:红色量子点0.05-2.5份,绿色量子点5-25份,封装胶8-50份,亚克力粉末0-30份,所述激发光源为蓝光led芯片。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包括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所述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蓝色量子点,亚克力粉末和封装胶的重量份组份为:红色量子点0.05-2.5份,绿色量子点5-25份,蓝色量子点1-15份,封装胶8-50份,亚克力粉末0-30份。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包括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所述红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r1(x=0.63±0.05,y=0.33±0.05)、r2(x=0.65±0.05,y=0.32±0.05)或r3(x=0.67±0.05,y=0.31±0.05);所述绿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g1(x=0.29±0.04,y=0.59±0.05)、g2(x=0.27±0.04,y=0.65±0.05)或g3(x=0.20±0.04,y=0.71±0.05);所述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b1(x=0.17±0.02,y=0.10±0.002)、b2(x=0.14±0.02,y=0.08±0.002)或b3(x=0.15±0.02,y=0.055±0.001)。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还包括电路基板,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固定在底板边沿,所述底板和侧板形成所述包括一开口的凹槽,所述电路基板固定于底板上,所述激发光源固定在电路基板上且和电路基板电性连接,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光反射层,所述光反射层设置于底板上并位于底板和电路基板之间和/或光反射层设置在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还包括扩散片和增亮膜,所述扩散片,量子点膜片,增亮膜平行于底板依次叠放,其三者边沿都固定在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把所述开口封闭,所述扩散片距激发光源距离最近。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封装胶,所述封装胶填充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导光板,扩散片和增亮膜和第二光反射层,所述量子点膜片远离底板的一面为出光面,所述第二光反射层,导光板,扩散片和增亮膜依次贴合叠放,且第二光反射层,导光板,扩散片和增亮膜的一端设置在出光面上,将出光面覆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的背光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背光源包括支撑架,激发光源和量子点膜片,所述支撑架设置一带有开口的凹槽,所述激发光源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量子点膜片的边沿固定在开口处把所述开口封闭,量子点膜片被激发产生的光色域范围宽,提高了背光源的色域范围。

本发明的量子点膜片包括形成在两透明膜层之间的量子层,所述量子层为包括量子点和封装胶均匀混合后热压形成的膜;或所述量子点膜片为包括量子点,封装胶和亚克力粉末均匀混合热压后形成的膜,量子点膜片结构简单,从而容易制作,降低了背光源的制作成本,激发光源发出的光激发量子点膜片,使背光源的色域范围广。

本发明的量子点包括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所述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亚克力粉末和封装胶的重量份组份为:红色量子点0.05-2.5份,绿色量子点5-25份,封装胶8-50份,亚克力粉末0-30份,所述激发光源为蓝光led芯片,运用量子点少,进一步节约成本,且运用蓝光作为激发光源,能够发出白光,提高背光源的亮度。

本发明的量子点包括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所述红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r1(x=0.63±0.05,y=0.33±0.05)、r2(x=0.65±0.05,y=0.32±0.05)或r3(x=0.67±0.05,y=0.31±0.05);所述绿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g1(x=0.29±0.04,y=0.59±0.05)、g2(x=0.27±0.04,y=0.65±0.05)或g3(x=0.20±0.04,y=0.71±0.05);所述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b1(x=0.17±0.02,y=0.10±0.002)、b2(x=0.14±0.02,y=0.08±0.002)或b3(x=0.15±0.02,y=0.055±0.001),通过量子点色坐标的调配,能够使背光源实现80%~110%的ntsc色域范围。

本发明的背光源还包括电路基板,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固定在底板边沿,所述底板和侧板形成所述包括一开口的凹槽,所述电路基板固定于底板上,所述激发光源固定在电路基板上且和电路基板电性连接,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光反射层,所述光反射层设置于底板上并位于底板和电路基板之间和/或光反射层设置在侧板上,光反射层反射激发光源射向光反射层的光使其从量子点膜片穿过,提高了激发光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背光源的亮度。

本发明的背光源还包括扩散片和增亮膜,所述扩散片,量子点膜片,增亮膜平行于底板依次叠放,其三者边沿都固定在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把所述开口封闭,所述扩散片距激发光源距离最近,扩散片把激发光源产生的点光源扩散成一个均匀的面光源,增亮膜提高了发光效率,减小出光角度。

本发明的背光源还包括导光板,扩散片和增亮膜和第二光反射层,所述量子点膜片远离底板的一面为出光面,所述第二光反射层,导光板,扩散片和增亮膜依次贴合叠放,且第二光反射层,导光板,扩散片和增亮膜的一端设置在出光面上,将出光面覆盖,背光源发出的光均匀且亮度高。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的背光源,从而显示装置具有色域范围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光源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背光源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支撑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防震垫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处的固定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背光源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10,其包括支撑架11,光反射层12,多个固定块13,透明电路基板14和led芯片15。led芯片15固定在透明电路基板14上且和透明电路基板14电性连接,多个固定块13把透明电路基板14固定在支撑架11上,光反射层12设置在固定块13和支撑架11之间。优选地,led芯片15设置在固定块13之间的透明电路基板14上。led芯片15通过透明电路基板14电性导通从而发出光,光反射层12能够把led芯片15照射到光反射层12的光反射。本实施例的结构为一直下式led背光源10。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支撑架11由金属或塑胶制成,优选地,支撑架11设置包括一开口116的凹槽,即支撑架11包括底板112和侧板114,侧板114固定在底板112边沿,从而底板112和其上的侧板114形成前述包括一开口116的凹槽,侧板114在远离底板112的端部形成所述开口116。凹槽中设置光反射层12,固定块13,透明电路基板14和led芯片15。固定块13固定在底板112上,光反射层12设置于于固定块13和底板112之间。优选地,支撑架11的底板112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22,第一固定孔1122可为通孔或盲孔,第一固定孔1122用于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连接方式固定安装固定块13,透明电路基板14和其上的led芯片15被固定块13锁固于底板112上。优选地,用四个第一固定孔1122配合螺钉或螺栓等固定一个固定块13,从而使固定块13安装牢固,不会松动。可以理解,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固定块13,在底板112上开孔只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

光反射层12用于反射照射在其上的光,其优选为膜状材料,从而为一光反射膜。光反射层12铺设于支撑架11的底板112上,在底板112上开第一固定孔1122时,光反射层12对应位置也开设孔(图未视),此安装固定块13。作为一种选择,光反射层12还可以设置在侧板114上,从而能把led芯片15朝侧板114方向发出的光线反射。可以理解,光反射层12可省略设置。

固定块13包括固定卡131和防震垫片132,防震垫片132和底板112固定连接,透明电路基板14设置在防震垫片132上,固定卡131和防震垫片132扣合,并把透明电路基板14夹在中间,以实现透明电路基板14固定于底板112,透明电路基板14相对于底板112悬空。固定块13可较长距离设置一个,固定块13之间的距离较佳的为10-50mm,优选为1-30mm。固定块13之间的透明电路基板14上设置至少一个led芯片15。在固定块13之间的两led芯片15之间的距离为3-20mm,优选为5-15mm,进一步优8-12mm。led芯片15距固定块13的距离至少为4mm,从而led芯片发出的光中只有少量的光被固定块13遮挡并反射。当支撑架11受到震动时,支撑架11的震动也不会直接传递给透明电路基板14,防震垫片132吸收支撑架11的震动能量,减少或者消除透明电路基板14的震动,从而减少或者消除震动对透明电路基板14上的led芯片15的影响。优选地,固定块13选用具有弹性的固态绝缘材料,进一步优选为塑胶。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在防震垫片132上开设六个孔,分别为四个第二固定孔1322和两个第二安装孔1324。四个第二固定孔1322和支撑架11上的四个第一固定孔1122相配合以固定防震垫片132。防震垫片132上开设第二凹槽1326,从而容纳透明电路基板14。固定卡131上开设第一凹槽1312。优选地,第一凹槽1312和第二凹槽1326组成形状的截面与透明电路基板14的截面形状匹配。固定卡131上开设两个第一安装孔1314以和防震垫片132上的两个第二安装孔1324配合从而夹紧透明电路基板14。可以理解,固定块13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来固定透明电路基板14,上述结构只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

作为一种变形,固定块13把透明电路基板14固定在支撑架11上时,透明电路基板14不悬空,透明电路基板14直接和支撑架11接触,在背光源10包括光反射层12方时,透明电路基板14直接和光反射层12接触。

透明电路基板14采用透明、绝缘、耐高温的材质,优选为高硼硅玻璃,即为高硼硅玻璃板,其上敷设线路。高硼硅玻璃其具有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的优点,且其具有好的溅射性,和好的线路敷设性,能够容易的在高硼硅玻璃上敷设线路,其透光率高,不阻碍led芯片15发出的光的穿透,从而使光不会产生大量的热,降低了背光源10的工作温度。高硼硅玻璃的含硼量为12.5%-13.5%,含硅量为78%-80%。透明电路基板14被固定块13固定并悬空,使其上的led芯片15发出的光先经过透明电路基板14,再经过空气和反射膜的反射,使反射效果更好。可以理解,透明电路基板14也可以采用其他不透明的电路基板,则光不能穿过电路基板或光穿过率降低。

led芯片15作为激发光源,其发出的光为激发光,其可选用发射蓝光、紫光、红光,绿光,紫外光等不同色光的led芯片15。led芯片15焊接在高硼硅玻璃上敷设的线路上,使led芯片15实现电性导通。优选地,led芯片15的功率为0.2-1w,优选为0.2w,0.5w或1w。固定led芯片15的透明电路基板14透明,从而透明电路基板14不会遮挡其上的led芯片15发出的光,即led芯片15发出的光会穿过透明电路基板14,且固定块13距led芯片15较远,对led芯片15发出的光遮挡影响不大,从而使led芯片15的发热减少,光穿过透明电路基板14照射到光反射层12上,光反射层12把光反射回去,光从支撑架11形成的凹槽的开口116射出,从而提高背光源10的亮度,使背光源10的发光效率提高30%以上。可以理解,还可以选用其他发光装置作为激发光源。

请继续参阅图2,背光源10还包括扩散片16,光转换物质层17和增亮膜18。扩散片16,光转换物质层17和增亮膜18平行于底板112依次叠放,其三者的边沿都固定在开口116处,把开口116封闭,其中扩散片16距底板112最近。led芯片15直接发出的激发光或者被光反射层12等反射的激发光依次经过扩散片16,光转换物质层17,增亮膜18后从背光源10射出,激发光经过光转换物质层17,光转换物质层17受激发产生新的光束。

扩散片16用于把led芯片15产生的点光源扩散成一个均匀的面光源。

光转换物质层17受激发光源led芯片15发出的激发光的作用产生发射光谱。其中光转换物质包括但不限于荧光粉和量子点,从而可形成荧光粉层或量子点层。优选地,量子点层为一量子点膜片。量子点膜片包括两种及以上颜色的量子点,在激发光的照射下,产生发射光谱,通过控制激发光源的中心波长和两种以上颜色的量子点的色坐标,以使背光源10实现80%~110%的ntsc色域范围。

量子点通常由元素周期表中iib~ⅵa或iiia~va族元素材料制成,其粒径通常在2~20nm。量子点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量子点具有以下优点:其一,量子点的发射光谱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大小来控制,并可使其发射光谱覆盖整个可见光区。以cdte(碲化镉)量子点为例,当它的粒径从2.5nm生长到4.0nm时,它们的发射波长可以从510nm移到660nm,其对应的颜色从红色变化为绿色;其二,量子点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其三,量子点具有宽的激发谱和窄的发射谱,即使用同一激发光源就可实现对不同粒径的量子点进行同步激发,产生多种光谱波长的颜色;其四,量子点的荧光寿命长,为有机荧光染料荧光寿命的3~4倍,所以在同样的激发光照射下,使用量子点比使用黄色荧光粉所诱发白光的亮度可提高10%~15%。由于量子点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且具有宽的激发光谱和窄的发射谱,所以相对于使用蓝光led和黄色荧光粉的方式诱发出白光来说,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10产生的白光具有更宽的色域范围,解决现有技术中白光色域范围满足不了显示技术要求问题,实现了提高背光源10色域范围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ntsc代表(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stc色域范围是ntsc标准下的颜色的总和。

可选地,蓝光激发光源的中心波长位于450nm~490nm之间;紫光激发光源的中心波长位于380nm~425nm之间。蓝光激发光源和紫光激发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优选地,量子点膜片包括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是指量子点的发射光谱对应的颜色为红色。绿色量子点是指量子点的发射光谱对应的颜色为绿色。蓝色量子点是指量子点的发射光谱对应的颜色为蓝色。可以理解,也可以采用其他色光的led芯片作为激发光源,如红光,黄光,绿光等,受激发的绿色量子点发出绿光,受激发的红色量子点发出绿光,受激发的蓝色量子点发出蓝光,量子点受激发发出的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后形成白光。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量子点膜片包括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并选择激发光源为蓝光激发光源使背光源10产生白光。可以理解,可以选用红、绿、蓝三种颜色中两种颜色的量子点,选用发出剩下的一种颜色的光的光源作为激发光源,激发光源发出的光和另两种颜色的量子点发出的光,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后发出的也是白光。选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量子点中两种颜色的量子点时,优选为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

量子点膜片可由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按比例混合,并与封装胶混合后搅拌均匀,涂覆于两层亚克力膜之间,并经低温热压固化形成;或量子点膜片由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按比例混合,并与封装胶、亚克力粉末混合后搅拌均匀,并经低温热压固化形成。从而量子点膜片形成以下结构,量子点膜片包括形成在两透明膜层之间的量子层,所述量子层为包括量子点和封装胶均匀混合后热压形成的膜,即量子层中混合有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及蓝色量子点,透明膜层优选为亚克力膜层;或所述量子点膜片为量子点,封装胶和亚克力粉末均匀混合热压后形成的膜,所述量子点膜片均匀分布有量子点,封装胶和亚克力粉末。较佳的,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蓝色量子点,亚克力粉末和封装胶的重量组份如下,红色量子点0.05-2.5份,绿色量子点5-25份,蓝色量子点1-15份,封装胶8-50份,亚克力粉末0-30份,进一步优选地,红色量子点0.5-2份,绿色量子点10-20份,蓝色量子点4-10份,封装胶10-35份,亚克力粉末0-25份,更进一步优选为红色量子点0.8-1.5份,绿色量子点12-18份,蓝色量子点5-8份,封装胶15-30份,亚克力粉末0-20份。在量子点膜片中的量子点选用红色、绿色和蓝色量子点中的两种颜色的量子点时,两种颜色的量子点质量组分和上述份数相同。量子点膜片可以成张或成卷预制而成,使用时,根据需要尺寸进行裁剪。

可选地,红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r1(x=0.63±0.05,y=0.33±0.05)、r2(x=0.65±0.05,y=0.32±0.05)或r3(x=0.67±0.05,y=0.31±0.05);绿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g1(x=0.29±0.04,y=0.59±0.05)、g2(x=0.27±0.04,y=0.65±0.05)或g3(x=0.20±0.04,y=0.71±0.05);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b1(x=0.17±0.02,y=0.10±0.002)、b2(x=0.14±0.02,y=0.08±0.002)或b3(x=0.15±0.02,y=0.055±0.001)。其中,红色量子点的色坐标是指红色量子点发射光谱对应颜色在色度图中的坐标值,绿色量子点的色坐标是指绿色量子点发射光谱对应颜色在色度图中的坐标值,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是指蓝色量子点发射光谱对应颜色在色度图中的坐标值。

示例性地,蓝光led发出的蓝原色光,照射在含有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的量子点膜片上。量子点为cdte(碲化镉)量子点。其中,来自蓝光led发出的蓝原色光照射在红色量子点时,激发红色量子点产生红光;来自蓝光led发出的蓝原色光照射在绿色量子点时,激发绿色量子点产生绿光;来自蓝光led发出的蓝原色光照射在蓝色量子点时,激发蓝色量子点产生蓝光。三种颜色量子点发出的三种颜色的光经过混合,便产生了白光,其色域值由三种颜色的光在色度图中的色坐标所决定。

选用发出不同色光的激发光源,选用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蓝色量子点的不同色坐标。可使背光源10实现不同的ntsc色域范围。

组合一,选择激发光源为蓝光激发光源或紫光激发光源,选择红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r1,绿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g1,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b1,使背光源10实现至少可达到90%的ntsc色域范围;组合二,选择激发光源为蓝光激发光源或紫光激发光源,选择红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r2,绿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g2,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b2,使背光源10实现至少可达到100%的ntsc色域范围;组合三,选择激发光源为蓝光激发光源或紫光激发光源,选择红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r3,绿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g3,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b3,使背光源10实现可达到110%的ntsc色域范围。

相应地,组合一中,激发光源为中心波长位于455nm~490nm之间蓝光激发光源。量子点膜片包含的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分别为r1(x=0.63±0.05,y=0.33±0.05)、g1(x=0.29±0.04,y=0.59±0.05)和b1(x=0.17±0.02,y=0.10±0.002),也可以使用只包含色坐标为r1的红色量子点和色坐标为g1的绿色量子点。

激发光源也可以是中心波长位于410nm~425nm之间紫光激发光源,此时,需要配合包含三种颜色量子点的量子点膜片来产生白光。其中,红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r1,绿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g1,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b1。

组合二中,激发光源为中心波长位于465nm~475nm之间蓝光激发光源。量子点膜片包含的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分别为r2(x=0.65±0.05,y=0.32±0.05)、g2(x=0.27±0.04,y=0.65±0.05)和b2(x=0.14±0.02,y=0.08±0.002),也可以使用只包含色坐标为r2的红色量子点和色坐标为g2的绿色量子点。

激发光源也可以是中心波长位于400nm~410nm之间紫光激发光源,此时,需要配合包含三种颜色量子点的量子点膜片来产生白光。其中,红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r2,绿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g2,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b2。

组合三中,激发光源为中心波长位于450nm~465nm之间蓝光激发光源。量子点膜片包含的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分别为r3(x=0.67±0.05,y=0.31±0.05)、g3(x=0.20±0.04,y=0.71±0.05)和b3(x=0.15±0.02,y=0.055±0.001),也可以使用只包含色坐标为r3的红色量子点和色坐标为g3的绿色量子点。

激发光源也可以是中心波长位于380nm~400nm之间紫光激发光源,此时,需要配合包含三种颜色量子点的量子点膜片来产生白光。其中,红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r3,绿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g3,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b3。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激发光源和量子点膜片还可以有多种其他组合,例如激发光源为中心波长位于455nm~490nm之间蓝光激发光源。量子点膜片包含的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分别为r2(x=0.65±0.05,y=0.32±0.05)、g2(x=0.27±0.04,y=0.65±0.05)和b2(x=0.14±0.02,y=0.08±0.00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10,将具有不同中心波长范围的激发光源配合含有特定色坐标量子点的量子点膜片,相应地,组合一使背光源10实现了至少可达到90%的ntsc色域范围,组合二使背光源10实现至少可达到100%的ntsc色域范围,组合三使背光源10实现了可达到110%的ntsc色域范围,这样就可以选择合适的组合来满足显示技术对背光源10色域范围的要求。

增亮膜18用于提高发光效率,并减小出光角度。

请参阅图7,作为一种变形,侧板114远离底板112的端部上设置一凹形台阶1142,扩散片16,光转换物质层17和增亮膜18依次平行于底板112叠放,其三者的边沿都搭设在凹形台阶1142上,并把开口116封闭,其中扩散片16距底板112最近。led芯片15发出的光从支撑架11射出时全部经过扩散片16,光转换物质层17和增亮膜18,使led芯片15发出的光不会泄露,提高光的利用率,且保证背光源10输出的白色的光的色温、色域和色坐标达到设计指标。

请继续参阅图2,背光源10还包括支架19,支架19扣合在支撑架11上,支架19把扩散片16,光转换物质层17和增亮膜18更好的固定在支撑架11的凹形台阶1242上。

请参阅图8,作为本发明的背光源20的第二实施例,背光源20包括支撑架21,光反射层22,固定块23,透明电路基板24和led芯片25,封装胶31和光转换物质层27。支撑架21包括底板212和侧板214,侧板214固定在底板212边沿,从而底板212和侧板214形成带一开口216的凹槽,光转换物质层27平行于底板212放置,光转换物质层27的边沿搭设并固定在侧板214远离底板212的端部,光转换物质层27并把开口216封闭。光反射层22,固定块23,透明电路基板24和led芯片25和封装胶31都位于凹槽内,led芯片25固定在透明电路基板24上且和透明电路基板24电性连接,固定块23把透明电路基板24固定在底板212上,光反射层22设置于固定块23和底板212之间,且光反射层22也被固定块23固定到底板212上,封装胶31把凹槽内的其余部分填充。led芯片25通过透明电路基板24电性导通从而发出激发光,激发光穿过光转换物质层27变为白光。可以理解,上述直下式背光源10的变形也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结构。优选地,背光源20中的led芯片25在背光源20中只有一列,从而本实施例的结构为一侧光式背光源20。

背光源20还包括扩散片26,增亮膜28,导光板32和第二光反射层222。光转换物质层27远离底板212的一面为出光面上,第二光反射层222,导光板32,扩散片26和增亮膜28依次贴合叠放,且第二光反射层222,导光板32,扩散片26和增亮膜28的一端设置在出光面上,把出光面覆盖,第二光反射层222,导光板32,扩散片26和增亮膜28使出光面不漏光。优选地,出光面上的第二光反射层222,导光板32,扩散片26和增亮膜28所在平面和出光面垂直。在led芯片25电性导通发出激发光后,led芯片25发出的激发光在各个方向都能发射,固定led芯片25的透明电路基板24透明,从而透明电路基板24不会遮挡其上的led芯片25发出的光,且固定块23距led芯片25较远,对led芯片25发出的光遮挡影响不大,从而使led芯片25的发热减少,光穿过透明电路基板24照射到光反射层22上,光反射层22把光反射,被反射的光从光转换物质层27射出,从而转换为新的光束,新的光束从出光面射出,新的光束经导光板32折射后依次穿过扩散片26和增亮膜28,从而形成一个均匀的面光源,且和导光板32贴合的第二光反射层222会把射向第二光反射层222的光反射向扩散片26和增亮膜28,提高新的光束的利用率,增加了背光源20的亮度。优选地,侧板214远离底板212的一端设置凹形台阶2142,导光板32的厚度d1大于开口216的宽度d2,从而从光转换物质层27发出的光基本上都经过导光板32的折射后再依次穿过扩散片26和增亮膜28,从增亮膜28射出光更加均匀。

导光板32包括底面和正面,底面和光反射层22贴合,正面和扩散片26贴合。导光板32底面上设置有导光点322,优选地,靠近光转换物质层27的一侧的导光点322比远离光转换物质层27的一侧的导光点322的大小大,且靠近光转换物质层27的一侧的导光点322比远离光转换物质层27的一侧的导光点322密度稀疏。新的光束从光转换物质层27的出光面射出时,光的密度较大,远离光转换物质层27的出光面时,光的密度较小,因靠近光转换物质层27的导光点322小且稀疏,远离光转换物质层27的导光点322大且密集,从而靠近光转换物质层27被导光点322折射的白光少,远离光转换物质层27被导光点322折射的白光多,从而导光板32增加了新的光束的均匀性,新的光束再经过扩散片26,使新的光束更加均匀。

第一实施例中关于量子点膜的实施方式均适用于本实施例。光转换物质层为量子点膜片时,量子点膜片包括的红色量子点的色坐标是(x=0.65,y=0.32),绿色量子点的色坐标是(x=0.27,y=0.65),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是(x=0.14,y=0.08),可以得到104%的ntsc色域范围的背光源2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采用了前述的背光源1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背光源包括支撑架,激发光源和量子点膜片,所述支撑架设置一带有开口的凹槽,所述激发光源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量子点膜片的边沿固定在开口处把所述开口封闭,量子点膜片被激发产生的光色域范围宽,提高了背光源的色域范围。

本发明的量子点膜片包括形成在两透明膜层之间的量子层,所述量子层为包括量子点和封装胶均匀混合后热压形成的膜;或所述量子点膜片为包括量子点,封装胶和亚克力粉末均匀混合热压后形成的膜,量子点膜片结构简单,从而容易制作,降低了背光源的制作成本,激发光源发出的光激发量子点膜片,使背光源的色域范围广。

本发明的量子点包括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所述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亚克力粉末和封装胶的重量份组份为:红色量子点0.05-2.5份,绿色量子点5-25份,封装胶8-50份,亚克力粉末0-30份,所述激发光源为蓝光led芯片,运用量子点少,进一步节约成本,且运用蓝光作为激发光源,能够发出白光,提高背光源的亮度。

本发明的量子点包括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所述红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r1(x=0.63±0.05,y=0.33±0.05)、r2(x=0.65±0.05,y=0.32±0.05)或r3(x=0.67±0.05,y=0.31±0.05);所述绿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g1(x=0.29±0.04,y=0.59±0.05)、g2(x=0.27±0.04,y=0.65±0.05)或g3(x=0.20±0.04,y=0.71±0.05);所述蓝色量子点的色坐标为b1(x=0.17±0.02,y=0.10±0.002)、b2(x=0.14±0.02,y=0.08±0.002)或b3(x=0.15±0.02,y=0.055±0.001),通过量子点色坐标的调配,能够使背光源实现80%~110%的ntsc色域范围。

本发明的背光源还包括电路基板,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固定在底板边沿,所述底板和侧板形成所述包括一开口的凹槽,所述电路基板固定于底板上,所述激发光源固定在电路基板上且和电路基板电性连接,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光反射层,所述光反射层设置于底板上并位于底板和电路基板之间和/或光反射层设置在侧板上,光反射层反射激发光源射向光反射层的光使其从量子点膜片穿过,提高了激发光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背光源的亮度。

本发明的背光源还包括扩散片和增亮膜,所述扩散片,量子点膜片,增亮膜平行于底板依次叠放,其三者边沿都固定在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把所述开口封闭,所述扩散片距激发光源距离最近,扩散片把激发光源产生的点光源扩散成一个均匀的面光源,增亮膜提高了发光效率,减小出光角度。

本发明的背光源还包括导光板,扩散片和增亮膜和第二光反射层,所述量子点膜片远离底板的一面为出光面,所述第二光反射层,导光板,扩散片和增亮膜依次贴合叠放,且第二光反射层,导光板,扩散片和增亮膜的一端设置在出光面上,将出光面覆盖,背光源发出的光均匀且亮度高。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的背光源,从而显示装置具有色域范围宽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