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实施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lcd)是目前常见的平板显示器,液晶面板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部件。
现有技术中通过对盒工艺将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进行对盒以形成液晶面板。具体的对盒工艺中,通常在彩膜基板上滴注液晶,在阵列基板上涂覆固定作用的封框胶。之后在真空对盒设备内将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进行对盒形成液晶面板,然后进行紫外光固化工艺,预固化封框胶,再把液晶面板送进加热炉,对封框胶进行热固化。
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后、封框胶固化前,由于位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存在扩散,如果液晶的扩散速度过快,与未完全固化的封框胶接触,会导致封框胶中的杂质离子污染液晶,造成残像等不良,影响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以避免封框胶污染液晶。
一种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且形成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液晶和封框胶设置在两基板之间;其中,在非显示区,所述第一基板的黑矩阵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封框胶之间。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黑矩阵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
复合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所述复合偏光片包括:用于粘贴在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压敏胶、第一支撑层,复合偏光层和第二支撑层,所述复合偏光层包括第一偏光层和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一偏光层覆盖整个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偏光层处于非显示区且覆盖所述凹槽,所述第一偏光层和所述第二偏光层的透过轴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层和所述第二偏光层之间的断差通过紫外线光胶填平。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
组合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阵列基板的表面,所述组合偏光片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覆盖整个所述衬底基板,所述第二偏光片处于非显示区且覆盖所述凹槽,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用于粘贴在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压敏胶、第一支撑层,第一偏光层和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二偏光片包括:用于粘贴在所述第一偏光片表面的压敏胶、第一支撑层,第二偏光层和第二支撑层。
可选地,所述凹槽与所述封框胶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mm。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2mm。
可选地,所述黑矩阵厚度为:1.2~1.4μm。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或者
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包括上述的液晶面板。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可以避免封框胶污染液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液晶面板沿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沿图3中b-b’的剖面示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彩膜基板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e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彩膜基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沿图3中b-b’的剖面示意。
附图标记说明
封框胶110、显示区120、黑矩阵130、阵列基板140、彩膜基板150、紫外光160、液晶170,
封框胶210、显示区220、黑矩阵230、第一黑矩阵231、第二黑矩阵232、衬底基板233、偏光片层234、复合偏光片234a、组合偏光片234b、压敏胶261、支撑层262、第一偏光层263、第二偏光层264、紫外线光(uv)胶265,阵列基板240、彩膜基板250、凹槽260、液晶270、偏光片28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液晶面板沿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封框胶110设置在显示区120的外围,并环绕显示区120,彩膜基板150朝向阵列基板140的表面设置有黑矩阵130,封框胶110位于彩膜基板150的黑矩阵130与阵列基板140之间。在封框胶110固化过程中,紫外光160通过阵列基板140的透光区域对封框胶110进行照射。由于封框胶110的固化在对盒后进行,如果液晶170的扩散速度过快,与未完全固化的封框胶接触,会导致封框胶中的杂质离子污染液晶,造成残像等不良,影响显示品质。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液晶的扩散速度过快导致封框胶污染液晶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在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和封框胶;其中,在非显示区,所述第一基板的黑矩阵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显示区与所述封框胶之间。
本实施例通过在彩膜基板的黑矩阵上设置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可以在封框胶固化过程中延缓液晶的扩散速度和增加扩散时间。具体地,凹槽结构一方面增加了液晶的扩散路径,另一方面增加了液晶的扩散阻力。液晶扩散过程中,不仅液晶在凹槽内流过的路径更长,而且必须多次改变流向,还需要填满凹槽才有可能接触到封框胶,如此能够有效延缓液晶的扩散速度,增加扩散时间,减小液晶与未固化的封框胶接触的概率,防止液晶被污染。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液晶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沿图3中b-b’的剖面示意。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包括通过封框胶210对盒的阵列基板240和彩膜基板250,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240和彩膜基板250之间的液晶270,所述阵列基板240和彩膜基板250均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封框胶210位于非显示区内,并环绕显示区。
在彩膜基板250远离阵列基板240的表面设置有复合偏光片234a,在阵列基板240远离彩膜基板250的表面设置有偏光片280,复合偏光片234a和偏光片280用于选择特定偏振方向的光进入液晶面板。
本实施例的彩膜基板250包括:衬底基板233、黑矩阵230和复合偏光片234a。
黑矩阵230,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233靠近阵列基板240的表面,在非显示区,所述黑矩阵230上设有凹槽260,凹槽260位于显示区与封框胶之间210之间,封框胶210位于凹槽260的外侧,即凹槽260比封框胶210更靠近显示区,且封框胶210距凹槽260指定距离。可以理解的是,位于非显示区域内的凹槽260为一环形状,环绕显示区域。
复合偏光片234a,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233远离阵列基板240的表面,覆盖整个衬底基板233。
本实施例中的凹槽260的深度等于黑矩阵230的厚度,凹槽260可以将黑矩阵230截断,将黑矩阵230分割为两部分,即位于凹槽260内侧的第二黑矩阵232和位于凹槽260外侧的第一黑矩阵231,第一黑矩阵231环绕凹槽260,第二黑矩阵232被凹槽260环绕。凹槽260和第二黑矩阵232均位于非显示区。
其中,第一黑矩阵231的位置与对盒后封框胶的位置对应,考虑到涂布精度,封框胶的涂布区域需要距离所述凹槽260一定的距离,例如大于等于1mm,以在远离封框胶的位置延缓液晶的扩散,并避免封框胶填充到凹槽260里。
本实施例中,形成上述黑矩阵230的工艺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形成黑矩阵的工艺,其可包括依次进行的涂布、曝光和显影等步骤。举例而言,可先在衬底基板250上涂布用于制造黑矩阵230的黑色光阻;然后,利用掩膜版进行曝光;再利用显影液对曝光后的黑色光阻进行显影,得到黑矩阵230的图案。形成黑矩阵230的工艺还可以包括对衬底基板250的清洗等步骤,在此不再详述。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修改掩膜版的图案,在形成黑矩阵图案时同时形成凹槽260。实际实施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形成凹槽,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在彩膜基板的黑矩阵上设置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可以在封框胶固化过程中延缓液晶的扩散速度和增加扩散时间。具体地,凹槽结构一方面增加了液晶的扩散路径,另一方面增加了液晶的扩散阻力。液晶扩散过程中,不仅液晶在凹槽内流过的路径更长,而且必须多次改变流向,还需要填满凹槽才有可能接触到封框胶,如此能够有效延缓液晶的扩散速度,增加扩散时间,减小液晶与未固化的封框胶接触的概率,防止液晶被污染。
本实施例中的彩膜基板相当于上文的第一基板,阵列基板相当于上文的第二基板。如在阵列基板上设置有黑矩阵,那么也可以是阵列基板相当于上文的第一基板,彩膜基板相当于上文的第二基板。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彩膜基板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e的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彩膜基板230包括:衬底基板233、复合偏光片234a,以及被凹槽260分隔的第一黑矩阵231和第二黑矩阵232。
本实施例中的复合偏光片234a包括用于粘贴在彩膜基板230表面的压敏胶261、支撑层262,复合偏光层和支撑层262,详见图6的放大图。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黑矩阵231和所述第二黑矩阵232之间的凹槽260对应的位置处,彩膜基板230的复合偏光片234a中的复合偏光层为双层结构,包括第一偏光层263和第二偏光层264,第一偏光层263覆盖整个衬底基板233,所述第二偏光层264处于非显示区且覆盖凹槽260,即第二偏光层264在衬底基板233上的正投影包含所述凹槽260在衬底基板233上的正投影。其中第一偏光层263与第二偏光层264的透过轴相互垂直,以达到有效遮光的效果。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复合偏光片234a中,在第一黑矩阵231和所述第二黑矩阵232之间的凹槽260对应的位置处,偏光片234依次具有以下的几个层:压敏胶(psa)261、支撑层262、第一偏光层263、第二偏光层264、uv胶265和支撑层262。
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光层263与第二偏光层264之间的断差可以由uv胶265填平。
由于第二偏光层264的宽度小于第一偏光层263,所述第一偏光层263与第二偏光层264之间存在断差。因为偏光片层在贴附时需要尽可能地平整,不平整的话,贴附偏光片层将容易出现气泡,本实施例通过uv胶265填平第一偏光层263与第二偏光层264之间的断差,可以保证偏光层的平整,确保偏光片在贴附后不会出现气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彩膜基板230包括:衬底基板233、组合偏光片234b,以及被凹槽260分隔的第一黑矩阵231和第二黑矩阵23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彩膜基板230包括:第一黑矩阵231、第二黑矩阵232,衬底基板233、组合偏光片234b,其中,组合偏光片234b是两个偏光片组成,两个偏光片为:第一偏光片234.1和第二偏光片234.2。
所述第一偏光片234.1包括用于粘贴在彩膜基板230表面的压敏胶、第一支撑层,第一偏光层和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二偏光片234.2包括用于粘贴在所述第一偏光片234.1表面的压敏胶、第一支撑层,第二偏光层和第二支撑层。
如图7所示,第一偏光片234.1覆盖整个衬底基板233,第二偏光片234.2覆盖第一黑矩阵231和第二黑矩阵232之间的凹槽260,即所述第二偏光片234.2在衬底基板233上的正投影包含所述凹槽260在衬底基板233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一偏光片234.1和所述第二偏光片234.2的透过轴相互垂直,这样即可达到遮光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黑矩阵231和所述第二黑矩阵232之间的凹槽260的宽度d的范围可以是1~2mm。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黑矩阵231和所述第二黑矩阵232的厚度范围可以是1.2~1.4μm,能有效地延续液晶的扩散速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黑矩阵231和所述第二黑矩阵232之间的凹槽260的深度小于黑矩阵层的厚度。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面板的沿图3中b-b’的剖面示意。
本实施例的彩膜基板230包括:衬底基板233、黑矩阵230和偏光片234,在黑矩阵230上设置有凹槽260,所述凹槽260的宽度为d,凹槽260的深度小于黑矩阵230的厚度。所述凹槽260在衬底基板233上的正投影位于液晶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内。
本实施例中的偏光片可以是普通的偏光片,也可以是实施例一中的复合偏光片,也可以是实施例二中的组合偏光片。
所述凹槽260的深度可以大于等于黑矩阵230的厚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施例的凹槽260的深度小于黑矩阵230的厚度,这样黑矩阵230不被凹槽260挖断,不会漏光,有一定的遮光效果。但为了有效延缓液晶的流动速度,凹槽260的深度优选大于黑矩阵230的厚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施例通过在彩膜基板的黑矩阵上设置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可以在封框胶固化过程中延缓液晶的扩散速度和增加扩散时间。具体地,凹槽结构一方面增加了液晶的扩散路径,另一方面增加了液晶的扩散阻力。液晶扩散过程中,不仅液晶在凹槽内流过的路径更长,而且必须多次改变流向,还需要填满凹槽才有可能接触到封框胶,如此能够有效延缓液晶的扩散速度,增加扩散时间,减小液晶与未固化的封框胶接触的概率,防止液晶被污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液晶面板。该液晶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液晶面板相似,因此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液晶面板的实施,重复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