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转印带、图像形成装置和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19235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中间转印带、图像形成装置和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间转印带、具有该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和该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在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于中间转印体,接着,被转印于普通纸等记录介质。然后,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后残留于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的残留调色剂被抵接于中间转印体表面的清洁部件除去。

上述中间转印体例如为具有基材层和配置在该基材层上的表面层的没有连接处的环形的中间转印带。通过形成表面层,能够实现耐久性和高画质双方均优异的中间转印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中间转印带的表面层含有紫外线固化型树脂。该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例子包含丙烯酸树脂。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3239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中间转印带中,在表面层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为丙烯酸树脂的情况下,在用弹性刮刀(清洁刮刀)除去残留于表面层表面的调色剂时,若表面层与清洁刮刀的摩擦力大,则有时清洁刮刀的前端发生变形(刮刀卷起)或清洁刮刀显著地磨损。具有这样的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有可能在转印调色剂图像后的清洁工序中产生清洁不良,无法形成高画质图像。

另外,专利文献1没有关于由于中间转印带的表面层与清洁刮刀(清洁部件)的摩擦导致的清洁不良的记载。

本发明的第1课题在于提供表面层对清洁刮刀的摩擦力低的中间转印带。另外,本发明的第2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中间转印带的清洁不良的产生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第1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中间转印带是具有基材层和配置在所述基材层上的表面层的没有连接处的环形的中间转印带,所述表面层由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构成,所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系的光聚合引发剂和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中的一方或双方,所述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具有金属氧化物粒子和担载于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的被担载物质。

为了解决上述第2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将形成于感光体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中间转印带以及具有弹性且与所述中间转印带抵接而用于除去所述中间转印带上的附着物的清洁部件,所述中间转印带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

为了解决上述第1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是具有基材层和配置在所述基材层上的表面层的没有连接处的环形的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将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光聚合引发剂和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涂布在所述基材层上而在所述基材层上形成所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涂膜的工序,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具有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中的一方或双方,所述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是担载被担载物质的金属氧化物粒子;以及对所述涂膜照射活性光线而使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聚合,形成所述表面层的工序;作为所述光聚合引发剂,使用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系的光聚合引发剂。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使表面层对清洁刮刀的摩擦力减少、耐磨损性和耐久性优异的中间转印带。由此,能够提供清洁不良的产生得到抑制、能够长期稳定地形成高品质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b示意性地表示图1a所示的中间转印带的层结构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

10中间转印带

12基材层

16表面层

30图像处理部

40图像形成部

41y、41m、41c、41k图像形成单元

42中间转印单元

43二次转印单元

50纸张输送部

51送纸部

51a、51b、51c送纸托盘单元

52排纸部

52a排纸辊

53输送路径部

53a配准辊对

60定影装置

62定影辊

63发热带

64加压辊

110图像读取部

111送纸装置

112扫描仪

112accd传感器

411曝光装置

412显影装置

413感光体鼓

414带电装置

415鼓清洁装置

422一次转印辊

423、431支承辊

423a支撑辊

426带清洁装置

426a清洁部件

431a二次转印辊

432二次转印带

d原稿

s纸张

具体实施方式

[中间转印带]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a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10的图。图1b是图1a中以点划线表示的区域的局部放大截面图,示意性地表示中间转印带10的层结构。

如图1a所示,中间转印带10为没有连接处的环形的带。另外,如图1b所示,中间转印带10具有基材层12以及该基材层12上的表面层16。中间转印带10除表面层16的构成以外,可以采用与公知的中间转印带同样的构成。

(基材层)

基材层12是具有期望的导电性和挠性的没有连接处的环形的带,支承表面层16。基材层12例如由具有挠性的树脂构成。中间转印带10可通过基材层12提高机械强度和耐久性。基材层12的厚度优选30~140μm,更优选50~130μm。基材层12的厚度例如由将中间转印带10在层叠方向切断时的截面测定值或其平均值决定。

构成基材层12的树脂的例子包含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聚酰胺酰亚胺(pai)、聚醚酮(pek)、聚醚醚酮(peek)、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碳酸酯(pc)、聚苯硫醚(p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聚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pvc)、乙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和聚酯(pe)。

从提高机械强度和耐久性的观点考虑,构成基材层12的树脂优选聚酰亚胺(pi)、聚酰胺酰亚胺(pai)、聚苯硫醚(pps)或聚醚醚酮(peek)。

基材层12可以在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范围内含有添加剂。该添加剂的例子包含导电性填料、分散剂和润滑材料。

导电性填料调整基材层12的电阻值(体积电阻值和表面电阻值)。导电性填料的例子包含炭黑、石墨等碳系填料;铝、铜、它们的合金等金属系填料;以及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锑、氧化铟、钛酸钾、氧化锑-氧化锡复合氧化物(ato)、氧化铟-氧化锡复合氧化物(ito)等金属氧化物系填料。

导电性填料优选碳系填料,碳系填料中,优选炭黑。炭黑可以对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导电性填料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

导电性填料的含量可以根据导电性填料的种类和期望的基材层12的电阻值(体积电阻值和表面电阻值)适当调整。导电性填料的含量例如相对于构成基材层12的树脂100质量份为4~40质量份,优选10~30质量份。

分散剂调整导电性填料的分散性。从与树脂的相容性以及导电性填料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分散剂的种类可以根据构成基材层12的树脂的材料适当调整。例如,该树脂为pps或peek时,分散剂优选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分散剂的含量可以根据期望的导电性填料的分散性适当调整。例如,相对于构成基材层12的树脂100质量份为0.1~10质量份,优选0.5~5质量份。

润滑材料使基材层12的成型性提高。润滑材料的例子包含石蜡等脂肪族烃、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褐煤酸等高级脂肪酸以及该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润滑材料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1种以上。

构成基材层12的树脂为聚苯硫醚时,润滑材料优选褐煤酸钙。

润滑材料的含量例如相对于构成基材层12的树脂100质量份为0.1~0.5质量份,优选0.1~0.3质量份。

(表面层)

表面层16被配置在基材层12的外周面上,是由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一体的聚合固化物构成的层。表面层16保护位于比表面层16更靠内侧的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基材层12)。表面层16具有适度的柔软性以及对与感光体和记录介质的接触的充分的耐久性(机械强度、脱模性等)。

上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系的光聚合引发剂和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酰基”为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是指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中的一方或双方。

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具有a个氧化亚烷基结构和b个(甲基)丙烯酰基,氧化亚烷基结构含有碳原子数为2以上的亚烷基,a和b优选均为正的整数且满足下述式(1)和(2)。若a/b过大,则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变得过大,无法形成致密的交联结构,表面层16的耐磨损性和硬度有可能降低。另外,若b过小,则难以形成三维交联结构,表面层16的耐磨损性和硬度有可能降低。

a/b≤5(1)

b≥3(2)

a例如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6以下。b只要为3以上即可,但从提高(甲基)丙烯酰基的反应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3以上且10以下,更优选为3以上且6以下。

通过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具有氧化亚烷基结构,在通过自由基聚合将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固化时,(甲基)丙烯酰基容易在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内移动,与其它(甲基)丙烯酰基接触的概率提高。由此,固化(交联)反应有效地进行,能够使未反应的(甲基)丙烯酰基残基的数量减少,并且形成致密的交联结构。作为结果,能够抑制电荷的捕获,抑制因放电生成物、水蒸气等所致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学变化(劣化),提高表面层16的耐损伤性和耐磨损性。

另外,从提高清洁性和转印功能的观点考虑,a和b优选进一步满足下述式(3)。

a/b≤3(3)

另外,在氧化亚烷基结构中,从均匀地导入亚烷基的观点考虑,a和b优选满足下述式(4)。

1≤a/b≤5(4)

氧化亚烷基结构是指亚烷基和2价的氧原子彼此键合而成的结构。例如,将亚烷基记为“-a-”、将2价的氧原子记为“-o-”时,氧化亚烷基结构是指以“-a-o-”表示的结构。a个氧化亚烷基结构可以各自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从提高表面层16的耐久性和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反应性的观点考虑,氧化亚烷基结构的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独立地为2~5。a个氧化亚烷基结构中的各亚烷基的碳原子数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另外,亚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亚烷基的例子包含亚乙基、亚丙基、亚异丙基、亚丁基、亚异丁基、亚戊基和1,2-亚丙基。

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中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当量可以在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从表面层16的硬度、清洁性和转印率的观点考虑,(甲基)丙烯酰基的当量优选为100~300g/mol,更优选为130~250g/mol。

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例子包含下述化学式(m-1)~(m-19)所示的化合物。应予说明,在下述化学式(m-1)~(m-19)中,r表示(甲基)丙烯酰基。即,r的数量表示(甲基)丙烯酰基的数量。

(m-1)

(m-2)

(m-3)

(m-4)

(m-5)

在上述化学式(m-1)~(m-5)中,l、m和n各自为0以上的整数,满足1≤l+m+n≤30。应予说明,氧化亚烷基结构的数量a为l、m和n的和,(甲基)丙烯酰基的数量b为r的个数(3个)。

(m-6)

(m-7)

(m-8)

(m-9)

(m-10)

(m-11)

(m-12)

在上述化学式(m-6)~(m-12)中,l、m、n和o各自为0以上的整数,满足1≤l+m+n+o≤40。应予说明,氧化亚烷基结构的数量a为l、m、n和o的和,(甲基)丙烯酰基的数量b为r的个数(4个)。

(m-13)

(m-14)

在上述化学式(m-13)中,氧化亚烷基结构的数量a为3个,(甲基)丙烯酰基的数量b为3个。在上述化学式(m-14)中,氧化亚烷基结构的数量a为6个,(甲基)丙烯酰基的数量b为3个。

(m-15)

(m-16)

(m-17)

(m-18)

在上述化学式(m-15)~(m-18)中,l、m、n、o、p和q各自为0以上的整数,满足1≤l+m+n+o+p+q≤60。应予说明,氧化亚烷基结构的数量a为l、m、n、o、p和q的和,(甲基)丙烯酰基的数量b为r的个数(6个)。

(m-19)

在上述化学式(m-19)中,l和m各自为正的整数,并满足2≤l+m≤6。氧化亚烷基结构的数量a为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数量b为l+m个。应予说明,上述化学式(m-19)表示在左式所示的化合物的6个取代位置随机地取代有右式所示的2种化合物。

上述化学式(m-1)~(m-19)所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具体例包含乙氧基化(12)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a/b=2、b=6)、己内酯改性(6)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a/b=1、b=6)、乙氧基化(3)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a/b=1、b=3)、乙氧基化(8)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a/b=2、b=4)、乙氧基化(35)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a/b=8.75、b=4)、和乙氧基化(15)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a/b=5、b=3)。应予说明,上述各化合物名的括号内所示的数值表示氧化亚烷基结构的数量a。

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以为合成品,也可以为市售品。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市售品的例子包含kayaraddpea-12、kayaraddpca-60、kayaradtpa-330(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kayarad”为日本化药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m-dph-12e、atm-8el和tm-35e(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sr9035(sartomer公司制)。

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1种以上。构成表面层16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例如可由基于热分解gc-ms对表面层16进行分析的结果推定。

(光聚合引发剂)

光聚合引发剂为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含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应予说明,肟酯化合物存在肟的双键产生的几何异构体,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为任意几何异构体,并不限定于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

通式(1)

上述通式(1)中,r1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或氰基。

上述r1所示的烷基、芳基和芳基烷基的氢原子可以各自独立地被-or11、-cor11、-sr11、-nr12r13、-ncor12、-ocor13、-cn、-no2、卤素原子、-cr11=cr12r13或-co-cr11=cr12r13取代。另外,上述r11、上述r12和上述r13各自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或碳原子数2~20的杂环基。

上述通式(1)中,r2为r21或or21。该r21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上述r21所示的烷基、芳基和芳基烷基的氢原子可以各自独立地被卤素原子取代。

上述通式(1)中,r3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

上述r1、上述r3、上述r11、上述r12和上述r13所示的取代基的亚烷基部分可以被不饱和键、醚键、硫醚键、酯键、硫酯键、酰胺键或尿烷键中断1~5次。另外,上述取代基的烷基部分可以为支链烷基,也可以为环状烷基。另外,上述取代基的末端可以为不饱和键。进而,上述r3可以与咔唑结构的苯环一起形成环。

上述通式(1)中,y为硝基或下述化学式(y-1)~(y-19)中的任一个所示的取代基。

上述r1、上述r11、上述r12、上述r13和上述r21所示的烷基的例子包含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叔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异辛基、2-乙基己基、叔辛基、壬基、异壬基、癸基、异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己基甲基、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乙炔基、丙炔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基、戊氧基乙基、辛氧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乙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氧基乙基、甲氧基丙基和2-甲氧基-1-甲基乙基。

上述r1、上述r11、上述r12、上述r13和上述r21所示的芳基的例子包含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乙基苯基、氯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被至少1个上述烷基取代的苯基、联苯基、萘基和蒽基。

上述r1、上述r11、上述r12、上述r13和上述r21所示的芳基烷基的例子包含苄基、氯苄基、α-甲基苄基、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乙基和苯基乙烯基。

上述r1、上述r11、上述r12和上述r13所示的杂环基的例子包含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四氢呋喃基、二氧戊环基、苯并唑-2-基、四氢吡喃基、吡咯烷基、咪唑烷基、吡唑烷基、噻唑烷基、异噻唑烷基、唑烷基、异唑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和吗啉基。杂环例如为5~7元环。

可对上述r1和上述r21进行取代的卤素原子的例子包含氟、氯、溴和碘。

上述y为上述化学式(y-1)~(y-19)中的任一个所示的取代基时,上述通式(1)所示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包含下述化学式(1-1)~(1-20)所示的化合物。

上述y为硝基时,上述通式(1)所示的光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含下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描述,但从提高清洁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如上述通式(2)所示那样咔唑结构的7位的取代基为硝基。

通式(2)

上述通式(2)中,r4和r5各自独立地表示r11、or11、sr11、cor11、conr12r13、nr12cor11、ocor11、coor11、scor11、ocsr11、cosr11、csor11、cn、卤素原子或羟基。a和b各自独立地为0~3。上述r4和上述r5所示的卤素原子的例子包含氟、氯、溴和碘。

上述通式(2)所示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包含下述化学式(2-1)~(2-59)所示的化合物。

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为合成品,也可以为市售品。光聚合引发剂的市售品的例子包含irgacureoxe02(basf公司制,“irgacure”为basf公司的注册商标)。

应予说明,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1种以上。

光聚合引发剂可通过用于合成肟酯化合物的公知的方法来制造。例如,光聚合引发剂可通过下述化学反应式所示的方法来合成。首先,在氯化铝的存在下使硝基咔唑化合物1和酰氯2彼此反应,得到酰基化合物3。接着,在二甲基甲醛(dmf)中,使得到的酰基化合物3和盐酸羟胺彼此反应,得到酰基化合物4。最后,在三乙胺的存在下,使得到的酰基化合物4和酸酐彼此反应,由此得到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系的光聚合引发剂5。

另外,光聚合引发剂也可通过下述化学反应式所示的方法来合成。首先,在氯化铝的存在下使咔唑化合物6和酰氯7、8彼此反应,得到酰基化合物9。接着,使得到的酰基化合物9和盐酸羟胺彼此反应,得到酰基化合物10。最后,在三乙胺的存在下使得到的酰基化合物10和酰氯11彼此反应,得到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系的光聚合引发剂12。

若对光聚合引发剂照射活性光线,则肟酯部位的n-o键断裂,生成具有咔唑结构的第1自由基和不具有咔唑结构的第2自由基(例如,r2coo自由基和r2自由基)。在本实施方式中,认为不具有咔唑结构的第2自由基主要参与聚合性单体的聚合反应,具有咔唑结构的第1自由基几乎不参与聚合反应而失活。第1自由基失活后的残留物质即咔唑化合物在表面层16的内部含有。

表面层16所含有的咔唑化合物的存在能够通过红外分光分析来确认。表面层16在红外吸收光谱中例如在1610~1635cm-1的范围内具有吸收峰。该峰来自光聚合引发剂的咔唑结构。即,可以基于表面层16的红外吸收光谱来推定使用具有咔唑结构的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红外分光光谱例如可使用ft-ir分光计(thermofisherscientific公司制)进行测定。

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例如相对于树脂固体成分的总量,优选0.1~10质量%,更优选0.1~5质量%。在此,“树脂固体成分”是指在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固化后的聚合固化物(表面层16)中以树脂的形式存在的成分,例如在自由基聚合工序中聚合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和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中所添加的树脂。

光聚合引发剂在表面层16中主要以在肟酯部分断裂的状态存在。表面层16的来自光聚合引发剂的咔唑化合物的含量例如为0.5~8质量%。即,可以基于表面层16的咔唑化合物的含量来推定使用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系化合物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表面层16的咔唑化合物的存在和该部分的含量可通过核磁共振(nmr)、红外分光法(ir)等公知的方法来测定。

(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

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具有金属氧化物粒子和担载于该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被担载物质。通过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层16被赋予期望的硬度、耐磨损性和耐久性。在此,“被担载物质”是指担载于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化合物,该被担载物质可以物理性地担载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也可以化学性地键合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例如,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被树脂被覆时,被担载物质为树脂本身。另外,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利用硅烷偶联剂进行了表面处理时,被担载物质为硅烷偶联剂反应后的成分。

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大小和含量可根据期望的表面层16的硬度、耐磨损性和耐久性适当调整。若金属氧化物粒子过小,则表面层16的耐磨损性有可能变得不充分。另外,若金属氧化物粒子过大,则分散性降低,容易在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中沉降,金属氧化物粒子阻碍光固化,作为结果,表面层16的耐磨损性有可能变得不充分。从这样的观点考虑,金属氧化物粒子的数均一次粒径例如为1~300nm,优选3~100nm,更优选10~50nm。

金属氧化物微粒的数均一次粒径是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拍摄10000倍的放大照片,将利用扫描仪随机读取300个粒子而得的照片图像(不包括凝聚粒子)使用自动图像处理解析装置“luzexap”(株式会社nireco制)软件版本ver.1.32而算出的。

表面层16的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含量例如相对于表面层16的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以外的成分100体积份为10~60体积份,优选20~50体积份。

构成金属氧化物粒子的金属氧化物的例子包含氧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铅、氧化铝(alumina)、氧化钽、氧化铟、氧化铋、氧化钇、氧化钴、氧化铜、氧化锰、氧化硒、氧化铁、氧化锆、氧化锗、氧化锡、氧化钛(二氧化钛)、氧化铌、氧化钼和氧化钒。构成金属氧化物粒子的金属氧化物优选氧化锡或氧化铝。金属氧化物粒子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1种以上。

上述被担载物质的种类可根据表面层16和金属氧化物粒子的期望的物性适当设定。例如,从使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能降低、提高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上述被担载物质为有机硅系表面处理剂或具有全氟烷基的化合物。

有机硅系表面处理剂的例子包含甲基氢聚硅氧烷和改性硅油。改性硅油的例子包含氨基改性有机硅、环氧改性有机硅、甲醇改性有机硅、巯基改性有机硅和羧基改性有机硅。从期望功能的显现和表面处理时的操作的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上述有机硅系表面处理剂的重均分子量例如优选300~20000。

具有全氟烷基的化合物的例子包含(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烷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烷基-1-甲基丙酯和(甲基)丙烯酸3-全氟烷基-2-丙烯酯。

从提高表面层16的柔软性、得到期望的清洁性和转印功能的观点考虑,上述被担载物质优选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和被担载物质的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被担载物质的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为具备具有反应性的不饱和键的反应性基团,例如为(甲基)丙烯酰基。通过金属氧化物粒子担载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被担载物质,构成表面层16的聚合固化物介由金属氧化物粒子形成分子链长在某种程度上长的分子结构。由此,在中间转印带10驱动时,表面层16能够追随中间转印带10的变形,其结果,抑制中间转印带10驱动时的表面层16的裂纹产生、提高调色剂的清洁性和转印功能。

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的例子包含下述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

ch2=c(r)coo(ch2)nsir1’r2’r3’(3)

上述通式(3)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n为7~17的整数。从清洁性和转印功能的观点考虑,n优选7~14,更优选8~13。r1’、r2’和r3’各自为ch3、och3、oc2h5或cl。r1’、r2’和r3’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上述通式(3)所示的被担载物质的具体例包含7-(甲基)丙烯酰氧基庚基三甲氧基硅烷、8-(甲基)丙烯酰氧基辛基三甲氧基硅烷、9-(甲基)丙烯酰氧基壬基三甲氧基硅烷、10-(甲基)丙烯酰氧基癸基三甲氧基硅烷、11-(甲基)丙烯酰氧基十一烷基三甲氧基硅烷、12-(甲基)丙烯酰氧基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13-(甲基)丙烯酰氧基十三烷基三甲氧基硅烷、14-(甲基)丙烯酰氧基十四烷基三甲氧基硅烷、15-(甲基)丙烯酰氧基十五烷基三甲氧基硅烷、16-(甲基)丙烯酰氧基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7-(甲基)丙烯酰氧基十七烷基三甲氧基硅烷。

被担载物质可以制造,也可以为市售品。被担载物质的制造方法可以依据公知的方法来制造(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5-306290号公报)。被担载物质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1种以上。

表面层16的厚度可根据期望的柔软性、耐久性适当调整。从耐久性的观点考虑,表面层16的厚度优选0.5μm以上,更优选1μm以上,进一步优选2μm以上。另外,从柔软性的观点考虑,表面层16的厚度优选15μm以下,更优选13μm以下,进一步优选10μm以下。表面层16的厚度例如由将中间转印带10在基材层12和表面层16的层叠方向切断时得到的截面测定值、其平均值决定。

表面层16可以在得到期望的特性(例如,清洁性、柔软性、耐久性和粘接性)的范围内进一步含有其它成分。该其它成分的例子包含叔胺和乙烯基共聚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叔胺作为聚合促进剂发挥作用。通过在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叔胺,促进形成表面层16时的自由基聚合。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描述,通过在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叔胺,能够提高清洁性。

叔胺的例子包含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n,n-二正丁基苯胺、n,n-二苄基苯胺、n,n-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乙基对甲苯胺、n,n-二甲基间甲苯胺、对溴-n,n-二甲基苯胺、间氯-n,n-二甲基苯胺、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对二甲基氨基苯乙酮、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氨基酯、n,n-二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甲苯胺、对二甲基氨基苯乙醇、对二甲基氨基均二苯乙烯、n,n-二甲基-3,5-二甲苯胺、4-二甲基氨基吡啶、n,n-二甲基-α-萘胺、n,n-二甲基-β-萘胺、三丁胺、三丙胺、三乙胺、n-甲基二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n,n-二甲基己胺、n,n-二甲基十二烷胺、n,n-二甲基硬脂胺、n,n-二甲基氨基乙醇。

叔胺的含量例如相对于树脂固体成分的总量,优选0.05~8质量%,更优选1~4质量%。

另外,乙烯基共聚物的例子包含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腈和硅氧烷系乙烯基共聚物。特别是从防止中间转印带10的成膜的观点、维持表面层16的低的表面自由能的观点考虑,硅氧烷系乙烯基共聚物优选含有1个以上的聚有机硅氧烷链a和3个以上的自由基聚合性双键。

另外,从提高后述的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硅氧烷系乙烯基共聚物的相容性的观点考虑,硅氧烷系乙烯基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100000。

进而,并用上述硅氧烷系乙烯基共聚物和表面层16的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时,从使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和来自上述硅氧烷系乙烯基共聚物的硅氧烷结构双方分散在表面层16中的观点考虑,优选被担载物质为有机硅系表面处理剂。若该硅氧烷结构分散在表面层16中,则能够长期稳定地显现该硅氧烷结构带来的脱模性。

中间转印带10可以在得到期望的特性的范围内进一步具有其它层。该其它层的例子包含弹性层。

弹性层是具有导电性和弹性且配置在基材层12和表面层16之间的层。中间转印带10进一步具有弹性层时,表面层16配置在弹性层上。

弹性层例如由橡胶、弹性体、树脂等弹性材料构成。弹性材料的例子包含氯丁橡胶(cr)、丁腈橡胶(nbr)、表氯醇橡胶(eco)和聚氨酯橡胶(u)。从图像形成装置内部对环境的充分的耐久性(耐臭氧性等)、足以供于图像形成的机械强度以及中间转印带10的电阻的适当的控制这样的观点考虑,上述弹性材料优选氯丁橡胶或丁腈橡胶。

从显现弹性层的期望的功能(机械强度、画质和制造成本)的观点考虑,弹性层的厚度优选为100~500μm。弹性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作为由将中间转印带10在层叠方向切断时的截面得到的测定值或其平均值求出。

弹性层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其它成分。该其它成分的例子包含金属氧化物粒子和导电剂。

构成弹性层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金属氧化物的例子包含氧化铝、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钛、二氧化硅、钛酸钾、钛酸钡、钛酸锆酸铅(pzt)、氧化铁、氧化铍、氧化锑和氧化钙。

金属氧化物粒子可以进行表面处理,也可以不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剂的例子包含上述的有机硅系表面处理剂。

从显现期望的特性的观点考虑,弹性层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径可适当变更。一方面,若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径过小,则有时以分散性为代表操作变难。另外,通常存在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径越大,操作变得越容易的趋势。另一方面,若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径过大,则有时弹性层的表面粗糙度增加。从上述的观点考虑,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径优选10nm~100μm,更优选100nm~10μm。该粒径只要为规定金属氧化物粒子大小的代表值即可,例如为体积平均粒径或数均粒径。

弹性层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含量可根据弹性层的厚度、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径等适当变更。弹性层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含量例如相对于构成弹性层的树脂100质量份为30质量份以上。

上述导电剂可使用用于对中间转印带10的树脂材料赋予导电性的公知的材料。导电剂的例子包含离子导电剂和电子导电剂。离子导电剂的例子包含碘化银、碘化铜、高氯酸锂、三氟甲磺酸锂、有机硼络合物的锂盐、双三氟甲磺酰酰亚胺锂((cf3so2)2nli)和三(三氟甲磺酰)甲基锂((cf3so2)3cli)。

电子导电剂的例子包含银、铜、铝、镁、镍、不锈钢等金属;以及石墨、炭黑、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等碳化合物。导电剂可以为1种,可以为1种以上。

[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中间转印带1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第1工序,在基材层12上形成上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涂膜;以及第2工序,使上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中所含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聚合而形成表面层16。

1)第1工序

在本工序中,在基材层12上形成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涂膜。具体而言,制作基材层12和表面层16形成用的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将制作的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涂布在基材层12上。

制造作为基材层12的没有连接处的环形带。基材层12可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制作。例如,形成基材层12的工序包括对涂布于圆筒状基体的表面的聚酰胺酸的液膜进行加热而使聚酰胺酸酰亚胺化,将得到的没有连接处的环形带状的膜作为基材层12回收的工序(例如,参照日本特开昭61-95361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4-22514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3-180309号公报)。

接着,制作用于形成表面层16的含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光聚合引发剂和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使用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系的光聚合引发剂。

首先,准备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可以制造,也可以为市售品。例如,该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可以依照下述的方法来制造。

首先,相对于金属氧化物粒子100体积份混合被担载物质0.1~200体积份和溶剂50~5000体积份,使用湿式介质分散型装置使其分散。由此,得到经表面处理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分散液。接着,从金属氧化物粒子分散液除去溶剂,由此得到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

湿式介质分散型装置是在容器内填充珠粒作为介质,进而使与旋转轴垂直地安装的搅拌盘高速旋转,由此粉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凝聚粒子而进行粉碎和分散的装置。湿式介质分散型装置的例子包含砂磨机、超粘磨机(ultraviscomill)、珠磨机、格林磨、戴诺磨、搅拌磨机和动力磨机(dynamicmill)。

上述珠粒的材料的例子包含玻璃、氧化铝、锆石、氧化锆、钢和燧石。另外,珠粒的大小通常为直径1~2mm左右,但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珠粒的大小为直径0.1~1.0mm左右。

上述容器和上述盘的原材料的例子包含不锈钢、尼龙和陶瓷。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容器和上述盘的原材料优选氧化锆、碳化硅等陶瓷。

接着,使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和上述金属氧化物粒子以固体成分浓度为10质量%的方式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制备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此时,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中的溶剂的含量只要能够使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上述光聚合引发剂、上述金属氧化物粒子溶解、均匀分散即可,从形成涂膜时的涂布性的观点考虑,可适当调整。应予说明,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叔胺、表面张力调整剂等其它成分。

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中的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总量,例如为0.1~10质量%,优选0.1~5质量%。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中的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含量例如相对于聚合性单体100体积份为10~60体积份,优选20~50体积份。

上述溶剂的例子包含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仲丁醇、苄醇、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四氢呋喃、1-二烷、1,3-二氧戊环、吡啶和二乙胺。溶剂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1种以上。

接着,将制作的表面层16形成用的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涂布在基材层12上。将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涂布在基材层12上的涂布方法可根据需要从公知的方法中适当选择。涂布方法的例子包含浸渍涂布法(浸涂法)和喷雾涂布法。

通过浸渍涂布法将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涂布在基材层12上时,将基材层12从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提起的速度可根据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粘度适当选择。例如,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粘度为1~200mpa·秒时,从涂膜的均匀性、涂膜的厚度和干燥条件的观点考虑,基材层12的提起速度优选0.5~15mm/秒。

2)第2工序

在本工序中,形成表面层16。具体而言,对第1工序中形成在基材层12上的涂膜照射活性光线,使上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中所含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聚合。

在使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进行聚合之前,可以预先使涂膜干燥。由此,能够使后述的固化反应有效地进行。涂膜的干燥方法例如可从公知的干燥方法中适当选择。液膜的干燥方法的例子除自然干燥以外,还包含利用卤素加热器、红外线加热器、暖风加热器等公知加热装置的热干燥。加热温度可根据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种类适当调整。加热温度例如为40~100℃,优选40~80℃,更优选40~60℃。

通过对形成在基材层12上的涂膜照射活性光线,能够使涂膜中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所具有的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和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所具有的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进行自由基聚合而形成表面层16。例如,一边使没有连接处的环形带状的基材层12沿着没有连接处的环形轨道移动一边对基材层12照射活性光线。此时,从防止涂膜的固化不均、使固化后的硬度、固化时间、固化速度等适当化的观点考虑,基材层12的移动速度(圆周速度)优选10~300mm/秒。

从防止涂膜的固化不均、使固化后的硬度、固化时间、固化速度等适当化的观点考虑,活性光线的照射条件可适当调整。活性光线的照射光量例如为0.5~10j/cm2,优选1~6j/cm2,更优选1~4j/cm2。照射线量例如可利用uit250(ushio电机株式会社制)来测定。活性光线对涂膜的照射可通过具有用于射出活性光的光源的照射装置来进行。活性光线的辐射照度例如为40~200mw/cm2,优选60~200mw/cm2,更优选100~200mw/cm2

活性光线的例子包含紫外线、电子束和γ射线。活性光线优选紫外线或电子束,例如从操作的简便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紫外线。紫外线的光源的例子包含低压水银灯、中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碳弧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arf准分子激光、krf准分子激光、准分子等和同步加速器放射光的产生装置。紫外线例如是波长为400nm以下的紫外线。

电子束的照射源的例子包含科克罗夫特沃尔顿型、范德格喇夫型、共振变压型、绝缘芯变压器型、直线型、地那米型、高频型等各种电子束加速器。电子束的例子包含具有50~1000kev、优选100~300kev、的能量的电子束。

活性光线的照射时间可根据液膜的固化效率、作业效率等观点适当调整。上述照射时间优选0.5秒~5分钟,更优选3秒~2分钟。

从防止所形成的表面层16的氧化的观点考虑,上述活性光线的照射的气氛中的氧的浓度优选5体积%以下,更优选1体积%以下。上述氧浓度可通过向该气氛中供给氮气等其它气体来调整。氧浓度可以使用气氛气体管理用氧浓度计ox100(横河电机株式会社制)来测定。

通过以上的制造方法,可制造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10。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层16由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构成,所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光聚合引发剂和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甲基)丙烯酰基)的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由此,能够兼备中间转印带所要求的硬度和挠性。

另外,该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中所含的光聚合引发剂为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系的光聚合引发剂。该光聚合引发剂由于具有高吸光系数,因此,能够提高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反应性。因此,能够减少在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中由光聚合引发剂生成的来自不具有咔唑结构的第2自由基的未反应成分的残留物质的量。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描述,通过减少该残留物质的量,能够提高中间转印带10的清洁性,提高表面层16的耐磨损性。从提高光聚合引发剂的反应性、提高中间转印带10的清洁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光聚合引发剂的咔唑结构的7位的取代基为硝基以及在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中含有作为聚合促进剂发挥作用的叔胺。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10可通过表面层16的高耐磨损性来实现高耐久性。因此,中间转印带10可优选用作复印机、打印机、传真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带。

[图像形成装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将形成于感光体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中间转印带以及具有弹性且与该中间转印带抵接而用于除去该中间转印带上的附着物的清洁部件。在此,记录介质的例子包含包括薄纸和厚纸的普通纸、包括美术纸和涂料纸的印刷用纸、日本纸、明信片用纸、ohp用的塑料膜、布。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除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10以外,可与具有中间转印带的公知的图像形成装置同样地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具有感光体、使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装置、对带电的感光体照射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对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供给调色剂而形成对应于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包含用于将形成于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中间转印带的转印装置、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的定影装置、用于除去中间转印带上的附着物的清洁装置。“调色剂图像”是指调色剂集合成图像状的状态。

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图。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图像读取部110、图像处理部30、图像形成部40、纸张输送部50和定影装置60。

图像形成部40具有基于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的各色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和41k。它们除所收容的调色剂以外均具有相同的构成,因此,以后有时省略表示颜色的符号。图像形成部40进一步具有中间转印单元42和二次转印单元43。它们相当于转印装置。

图像形成单元41具有曝光装置411、显影装置412、感光体鼓413、带电装置414和鼓清洁装置415。感光体鼓413例如为负带电型的有机感光体。感光体鼓413的表面具有光导电性。感光体鼓413相当于感光体。

带电装置414例如为电晕带电器。带电装置414可以为使带电辊、带电刷、带电刮刀等接触带电部件与感光体鼓413接触而使其带电的接触带电装置。曝光装置411例如由半导体激光构成。显影装置412例如为双组份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

中间转印单元42具有上述的中间转印带10、使中间转印带10压接于感光体鼓413的一次转印辊422、包含支撑辊(back-uproller)423a的多个支承辊423以及包含清洁部件426a的带清洁装置426。

中间转印带10被环状地架设于多个支承辊423。通过多个支承辊423中的至少一个驱动辊旋转,中间转印带10在箭头a方向以一定速度行进。

二次转印单元43具有没有连接处的环形的二次转印带432以及包含二次转印辊431a的多个支承辊431。由二次转印辊431a和支承辊431环状地架设二次转印带432。

定影装置60具有定影辊62、覆盖定影辊62的外周面并用于将构成纸张s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加热、熔解的没有连接处的环形的发热带63以及将纸张s朝向定影辊62和发热带63按压的加压辊64。纸张s相当于记录介质。

图像形成装置1进一步具有图像读取部110、图像处理部30和纸张输送部50。图像读取部110具有送纸装置111和扫描仪112。纸张输送部50具有送纸部51、排纸部52和输送路径部53。构成送纸部51的三个送纸托盘单元51a~51c按照预先设定的种类分别收容基于单位面积重量、尺寸等被识别的纸张s(标准纸张、特殊纸张)。输送路径部53具有配准辊对53a等多个输送辊对。

以下,对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的形成进行说明。

扫描仪112对接触玻璃上的原稿d进行光学扫描来读取。来自原稿d的反射光被ccd传感器112a读取,成为输入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30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输送到曝光装置411。

感光体鼓413以一定的圆周速度旋转。带电装置414使感光体鼓413的表面一样地带电为负极性。曝光装置411对感光体鼓413照射与各色成分的输入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如此在感光体鼓413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412通过使调色剂附着于感光体鼓413的表面而将静电潜像可视化。如此在感光体鼓413的表面形成对应于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图像。

感光体鼓413的表面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单元42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在转印后残留于感光体鼓413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被与感光体鼓413的表面滑动接触的具有鼓清洁刮刀的鼓清洁装置415除去。

利用一次转印辊422将中间转印带10压接于感光体鼓413,由此通过感光体鼓413和中间转印带10在每个感光体鼓上形成一次转印夹区。在该一次转印夹区中,各色的调色剂图像被依次重叠转印于中间转印带10。

另一方面,二次转印辊431a介由中间转印带10和二次转印带432压接于支撑辊423a。由此,通过中间转印带10和二次转印带432形成二次转印夹区。纸张s通过该二次转印夹区。纸张s通过纸张输送部50向二次转印夹区输送。纸张s倾斜的校正和输送时机的调整通过配设有配准辊对53a的配准辊部进行。

若对上述二次转印夹区输送纸张s,则对二次转印辊431a施加转印偏压。通过施加该转印偏压,担载于中间转印带10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s。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s通过二次转印带432朝向定影装置60进行输送。

定影装置60通过发热带63和加压辊64形成定影夹区,将输送来的纸张s在该定影夹部进行加热、加压。如此调色剂图像定影于纸张s。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s通过具备排纸辊52a的排纸部52排纸到机外。

带清洁装置426包含具有弹性的清洁部件426a。清洁部件426a与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抵接而除去中间转印带10上的附着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洁部件426a为清洁刮刀。清洁部件426a与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滑动接触而除去在二次转印后残留于中间转印带10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若中间转印带10压接于感光体鼓413,则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层16密合于感光体鼓413的表面。如此,中间转印带10密合于感光体鼓413。中间转印带10压接于支撑辊423a所按压的纸张s时,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也同样地密合于纸张s。如此,中间转印带10对感光体鼓413和纸张s的接触性优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层16由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构成,所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系的光聚合引发剂和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层16含有咔唑化合物作为来自光聚合引发剂的残留物质。

咔唑结构由于具有体积大的分子结构,因此,推定该残留物质无法在构成表面层16的分子链的间隙移动,该残留物质无法到达表面层16的表面。

进而,具有咔唑结构的光聚合引发剂由于具有高吸光系数,因此,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反应性高。因此,能够减少来自不具有咔唑结构的第2自由基的未反应成分的小分子的残留物质的量。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10能够减少残留于表面层16的表面的来自光聚合引发剂的残留物质的量。

认为该残留物质提高表面层对清洁部件的摩擦力,因此,减少表面层16的表面的上述残留物质的量意味着减小表面层16对清洁部件的摩擦力。如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10的耐久性(耐磨损性)优异。另外,具有中间转印带10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不易产生清洁不良,能够长期稳定地形成高品质的图像。

与此相对,在表面层由含有不具有咔唑结构的光聚合引发剂的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构成的以往的中间转印带中,光聚合引发剂使用来自光聚合引发剂的残留物质的大小小的物质。

因此,认为以往的中间转印带的表面层的来自光聚合引发剂的残留物质能够在构成表面层的分子链的间隙移动。因此,在以往的中间转印带中,上述残留物质能够到达表面层的表面。

上述残留物质由于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清洁部件的亲和性高,因此,若上述残留物质存在于表面层的表面,则表面层对清洁部件的摩擦力变大。由此,在具有以往的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表面层对清洁部件的大的摩擦力,有时清洁部件发生变形,或者显著地磨损,或者产生清洁不良。

由以上的说明明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是具有基材层和配置在上述基材层上的表面层的没有连接处的环形的中间转印带,上述表面层由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构成,所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系的光聚合引发剂和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中的一方或双方,上述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具有金属氧化物粒子和担载于上述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被担载物质。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是具有基材层和配置在上述基材层上的表面层的没有连接处的环形的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将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光聚合引发剂和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涂布在上述基材层上而在上述基材层上形成上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涂膜的工序,以及对上述涂膜照射活性光线使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聚合而形成上述表面层的工序,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具有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中的一方或双方,所述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是担载被担载物质的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使用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系的光聚合引发剂。

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能够减小表面层对清洁刮刀的摩擦力,耐磨损性(耐久性)优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具有用于将形成于感光体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中间转印带以及具有弹性且与上述中间转印带抵接而用于除去上述中间转印带上的附着物的清洁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因此,能够抑制清洁不良的产生,因此,可提供能够长期稳定地形成高品质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从清洁性和耐磨损性(耐久性)的观点考虑,更进一步有效的是光聚合引发剂为上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另外,从清洁性和耐磨损性(耐久性)的观点考虑,更进一步有效的是聚合固化物含有叔胺。

另外,从表面层的硬度和耐磨损性(耐久性)的观点考虑,更进一步有效的是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具有a个氧化亚烷基结构和b个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上述氧化亚烷基结构含有碳原子数为2以上的亚烷基,上述a和上述b均为正的整数,且满足下述式(1)和(2)。

a/b≤5(1)

b≥3(2)

另外,从清洁性和转印功能的观点考虑,更进一步有效的是上述a和上述b进一步满足下述式(3)。

a/b≤3(3)

从提高表面层的耐久性和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反应性的观点考虑,更进一步有效的是上述亚烷基的碳原子数独立地为2~5。

从表面层的柔软性、清洁性和转印功能的观点考虑,更进一步有效的是上述被担载物质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

实施例

以下,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应予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下述实施例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各操作在室温(25℃)且相对湿度40~50%的环境下进行。

[基材层]

(基材层1的制作)

首先,将下述成分以下述的量投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使其熔融混炼而得到树脂混合物1。

作为树脂,使用聚苯硫醚(pss)(e2180;东丽株式会社制),作为导电性填料,使用炭黑(#3030b;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作为分散剂,使用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腈苯乙烯(egma-as)共聚物(modipera4400;日油株式会社制,“modiper”为日油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作为润滑材料,使用褐煤酸钙(cs-8cp;日东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

接着,在单螺杆挤出机的前端安装具有环形带状的喷出口(狭缝)的环状模头,从该喷出口挤出得到的树脂混合物1。将从该喷出口挤出的环形带状的树脂混合物通过设置于喷出目的地的圆筒形状的冷却筒进行冷却而固化。由此,以厚度120μm制作无缝圆筒形状的基材层1。

(基材层2的制作)

首先,使下述成分以下述的量混合而得到树脂混合物2。

聚酰胺酰亚胺100质量份

炭黑23质量份

作为树脂,使用聚酰胺酰亚胺(pai)(vylomaxhr16nn;东洋纺株式会社制,“vylomax”为东洋纺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作为导电性填料,使用氧化处理炭黑(specialblack4;degussa公司制,ph3.0,挥发成分:14.0%)。

接着,将树脂混合物2分成两份,使用碰撞型分散机“geanuspy”(geanus公司制),以压力200mpa、最小面积1.4mm2使其碰撞。再次使其通过用于分成两份的路径5次而进行混合,得到放入有炭黑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将放入有炭黑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介由分配器在圆筒状模具内表面涂布0.5mm,使其以1500rpm旋转15分钟而制成具有均匀的厚度的展开层。进而,一边使其以250rpm旋转一边从模具的外侧喷吹30分钟60℃的热风后,以150℃加热60分钟。然后,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50℃,再在250℃下加热60分钟。然后,返回到室温,从模具剥离,制作厚度120μm的无缝圆筒状的树脂基材层2。

(基材层3的制作)

使用聚醚醚酮(peek)(victrexpeek381g;victrex公司制,“victrex”为victrex公司的注册商标)代替聚苯硫醚(pps),除此以外,与基材层1同样地制作基材层3。

(基材层4的制作)

在由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和对苯二胺(pda)构成的聚酰胺酸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液(u-varnishs;宇部兴产公司制,固体成分18质量%)中以相对于聚酰亚胺系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23质量份的方式添加干燥的氧化处理炭黑(specialblack4;degussa公司制,ph3.0,挥发成分:14.0%)而制备树脂混合物3。

接着,将树脂混合物3分成两份,使用碰撞型分散机“geanuspy”(geanus公司制)以压力200mpa、最小面积1.4mm2使其碰撞。再次使其通过用于分成两份的路径5次而进行混合,得到放入有炭黑的聚酰胺酸溶液。将放入有炭黑的聚酰胺酸溶液介由分配器在圆筒状模具内表面涂布0.5mm,使其以1500rpm旋转15分钟而制成具有均匀的厚度的展开层。

进而,一边使其以250rpm旋转一边从模具的外侧喷吹30分钟60℃的热风后,以150℃加热60分钟。然后,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360℃,再以360℃加热30分钟来除去溶剂、除去脱水闭环水以及完成酰亚胺转化反应。最后,返回到室温,从模具剥离,以厚度120μm制作无缝圆筒状的基材层4。

[金属氧化物粒子]

(金属氧化物粒子1的制作)

首先,将下述成分以下述的量混合,使用湿式介质分散型装置进行分散后,除去溶剂,在150℃下干燥30分钟,由此制作经表面处理的金属氧化物微粒1。

氧化锡粒子100质量份

8-甲基丙烯酰氧基辛基三甲氧基硅烷15质量份

甲苯/异丙醇400质量份

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使用平均粒径21nm的氧化锡(sno2)粒子(nanoteksno2;ciknanotek株式会社制,“nanotek”为ciknanotek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作为表面处理剂(被担载物质),使用8-甲基丙烯酰氧基辛基三甲氧基硅烷(kbm-5803;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作为溶剂,使用甲苯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甲苯∶异丙醇=1∶1(质量比))。

(金属氧化物粒子2~7的制作)

如表1所示,变更金属氧化物粒子和表面处理剂中的一方或双方,除此以外,与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微粒1的制作同样地制作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微粒2~6。另外,将未进行表面处理的上述氧化锡粒子设为金属氧化物粒子7。

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进一步使用平均粒径34nm的氧化铝(al2o3)粒子(nanotekal2o3;ciknanotek株式会社制)或平均粒径30nm的二氧化硅(sio2)粒子(aerosil50;“aerosil”为evonikdegussagmbh公司的注册商标)。作为表面处理剂,进一步使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bm-5103;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或甲基氢聚硅氧烷(kf-9901;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关于各金属氧化物粒子,将金属氧化物粒子no.、金属氧化物粒子的金属氧化物的种类和表面处理剂的种类示于表1。

[表1]

[光聚合引发剂]

(光聚合引发剂1的合成)

1)步骤1

首先,在氮气氛下,装入10.4g(78mmol)的氯化铝和33.0g的二氯乙烷,在冰冷下加入36mmol的乙酰氯。接着,进一步滴加30mmol的6-硝基-9-乙基-9h-咔唑和33.0g的二氯乙烷,在5℃下搅拌30分钟。接着,将反应液放入到冰水中进行油水分离。接着,除去溶剂,由此得到酰基化合物1。

2)步骤2

在氮气氛下,装入20mmol的酰基化合物1、2.1g(30mmol)的盐酸羟胺和16.9g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在80℃下搅拌1小时。接着,将反应液放入到冰水中进行油水分离。接着,除去溶剂后,在残渣中加入25.4g的乙酸丁酯,接着,进一步加入2.45g(24mmol)的乙酸酐,在90℃下搅拌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最后,用5%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反应液中和,进行油水分离,除去溶剂,以乙酸乙酯作为溶剂进行重结晶,由此得到光聚合引发剂1。

(光聚合引发剂2的合成)

使用6-硝基-9-丙基-9h-咔唑代替6-硝基-9-乙基-9h-咔唑,除此以外,通过与光聚合引发剂1同样的方法得到光聚合引发剂2。

(光聚合引发剂3的合成)

1)步骤1

首先,在氮气氛下,将15.0g(75mmol)的9-乙基-9h-咔唑加入到100g的经脱水的二氯乙烷中使其溶解。接着,在冰冷下进一步加入10.6g(79mmol)的氯化铝,接着,在5℃以下缓慢地滴加75mmol的苯甲酰氯。接着,在常温下搅拌5小时,形成0℃以下后,加入10.6g(79mmol)的氯化铝。接着,在5℃以下缓慢地滴加75mmol的乙酰氯。接着,在常温(20℃)下搅拌3小时后,在形成0℃以下的状态下在100ml的冰水中缓慢地加入反应液,搅拌1小时,进行油水分离。最后,利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以乙酸乙酯和二氯乙烷作为溶剂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酰基化合物2。

2)步骤2

接着,将9.0g的酰基化合物2添加到35ml的乙醇和6ml的蒸馏水的混合液中。在该混合液中进一步添加1.6g的盐酸羟胺和3.2g的乙酸钠。接着,使反应溶液回流7小时后,加入约10℃的蒸馏水而得到沉淀物。将该沉淀物过滤,用蒸馏清洗。最后,将用蒸馏水清洗过的沉淀物用乙醇进一步清洗后,使其干燥,由此得到酰基化合物3。

3)步骤3

接着,在0℃、氮气氛下,将7.5g的酰基化合物3和1.6g的三乙胺加入到50ml的二氯乙烷中,进一步缓慢地加入使1.3g的乙酰氯溶解于于5ml的二氯甲烷而成的溶液。接着,将反应液在10℃下搅拌3小时后,在反应溶液中多次添加水来清洗有机层。接着,将通过减压蒸馏而得到的固体化合物添加到50ml的乙腈和50ml的二氯乙烷的混合液中,使其回流1小时后,在0℃下放置3小时。最后,进行过滤,由此得到光聚合引发剂3。

(光聚合引发剂4的合成)

在步骤1中,使用丙酰氯代替乙酰氯,除此以外,通过与光聚合引发剂3同样的方法合成光聚合引发剂4。

(光聚合引发剂5的合成)

在步骤1中,使用2-甲基苯甲酰氯代替苯甲酰氯,除此以外,通过与光聚合引发剂3同样的方法合成光聚合引发剂5。

(光聚合引发剂6的合成)

在步骤1中,使用2,4,6-三甲基苯甲酰氯代替苯甲酰氯,除此以外,通过与光聚合引发剂3同样的方法合成光聚合引发剂6。

(光聚合引发剂7的合成)

在步骤1中,使用2-亚硫酰氯代替苯甲酰氯,除此以外,通过与光聚合引发剂3同样的方法合成光聚合引发剂7。

(光聚合引发剂8的合成)

在步骤1中,使用4-硝基苯甲酰氯代替乙酰氯,除此以外,通过与光聚合引发剂5同样的方法合成光聚合引发剂8。

(光聚合引发剂9的合成)

在步骤1中,使用2-亚硫酰基苯甲酰氯代替2-甲基苯甲酰氯,除此以外,通过与光聚合引发剂8同样的方法合成光聚合引发剂9。

[中间转印带1的制作]

使下述成分以下述量且以固体成分浓度为20体积%的方式溶解、分散于甲基异丁基酮(mibk)中而制备稀释液,制备作为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1。

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使用乙氧基化(12)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乙氧基化(12)dpha)(dpea-12;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作为叔胺,使用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kayacureepa;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kayacure”为日本化药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

接着,在基材层1的外周面上,通过浸渍涂布法,在下述涂布条件下以干燥膜厚为4μm的方式涂布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1而形成涂膜。对上述涂膜以下述的照射条件照射作为活性能量线的紫外线,由此将涂膜固化而形成表面层,制作中间转印带1。应予说明,对上述涂膜的紫外线的照射是将光源固定并一边使在外周面上形成有涂膜的树脂基材层以圆周速度60mm/秒旋转一边进行的。

(涂布条件)

涂布液供给量:1l/分钟

提起速度:10mm/秒

(照射条件)

光源的种类:365nmled光源(spx-ta;revox公司制)

从照射口到涂膜的表面为止的距离:100mm

气氛:氮

照射光量:1j/cm2

辐射照度:150mw/cm2

照射时间(使基材层旋转的时间):240秒

[中间转印带2~4的制作]

如表2所示那样变更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1同样的方法分别制作中间转印带2~4。

[中间转印带5的制作]

如表2、4所示那样变更基材层的树脂的种类、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和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种类,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1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5。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使用乙氧基化(12)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12)dphma)(m-dph-12e;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中间转印带6、7的制作]

如表2、4所示那样变更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和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种类,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1同样的方法分别制作中间转印带6、7。在制作中间转印带6时,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使用乙氧基化(3)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3)tmpta)(kayaradtpa-330;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在制作中间转印带7时,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使用乙氧基化(8)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基化(8)petta)(atm-8el;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中间转印带8的制作]

如表2所示那样变更基材层的树脂的种类和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含量,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4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8。

[中间转印带9的制作]

如表2所示那样未添加叔胺以及变更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含量,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4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9。

[中间转印带10的制作]

如表2、4所示那样变更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种类和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种类,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4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10。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使用己内酯改性(6)dpha(kayaraddpca-60;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

[中间转印带11的制作]

如表2所示那样变更基材层的树脂的种类、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种类和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含量,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9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11。

[中间转印带12的制作]

如表2所示那样变更叔胺的种类和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种类,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1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12。作为叔胺,使用4’-二甲基氨基苯乙酮(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

[中间转印带13的制作]

如表2所示那样未添加叔胺以及变更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种类,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1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13。

[中间转印带14的制作]

如表2所示那样未添加叔胺,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1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14。

[中间转印带15的制作]

如表2所示那样变更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种类,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4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15。

[中间转印带16的制作]

如表2、4所示那样变更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和聚合性单体的种类,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5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16。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使用乙氧基化(35)petta(tm-35e;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中间转印带17的制作]

如表2、4所示那样变更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含量以及聚合性单体的种类和含量,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8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17。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使用乙氧基化(15)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15)tmpta)(sr9035;sartomer公司制)。

[中间转印带18的制作]

如表2、4所示那样变更聚合性单体的种类,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4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18。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使用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kayaraddpha;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和聚乙二醇(peg)二丙烯酸酯(a-400;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中间转印带c1、c2的制作]

如表3所示那样变更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1同样的方法分别制作中间转印带c1、c2。制作中间转印带c1时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c-1为不具有咔唑结构的酰基氧化膦系的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819;basf公司制,“irgacure”为basf公司的注册商标)。

另外,制作中间转印带c2时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c-2为不具有咔唑结构的烷基苯酮系的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379eg;basf公司制)。

[中间转印带c3的制作]

如表3所示那样变更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种类,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1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c3。

[中间转印带c4的制作]

如表3所示那样未添加金属氧化物粒子,除此以外,通过与中间转印带1同样的方法制作中间转印带c4。

关于各中间转印带,将分类、中间转印带no.、基材层no.和基材层的树脂的种类、光聚合引发剂no.和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叔胺no.和叔胺的含量、金属氧化物粒子(mop)no.和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含量以及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种类、含量、官能团的当量分别示于表2、3。关于实施例所涉及的各中间转印带,示于表2,关于比较例所涉及的各中间转印带,示于表3。另外,关于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将化合物名称、氧化亚烷基结构的个数(a)、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个数(b)以及a/b分别示于表4。在表2和表3中,“带no.”是指中间转印带no.。

[表4]

[评价]

(1)清洁性

作为用于评价清洁性的装置,准备可搭载中间转印带1~18和c1~c4的全色彩图像形成装置(bizhubc554;konicaminoltabusinesstechnologies公司制(“bizhub”为konicaminolta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然后,在上述评价机搭载各中间转印带,评价下述耐久试验后的清洁性。

更具体而言,在20℃且50%rh的环境下,进行将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各色的打印率为2.5%的图像在中性纸上印刷60万张的耐久试验。在该耐久试验后,将青色(c)的打印率为100%(实心图像)的图像在中性纸上印刷100张后,将黄色(y)的打印率为100%(实心图像)的图像在1)20℃且50%rh、2)10℃且15%rh以及3)30℃且80%rh的环境下印刷,基于下述的评价基准来评价清洁性。将评价结果为“◎”、“○”和“△”的情况判断为合格。

(评价基准)

◎:在全部环境下,所印刷的图像均未产生污染。

○:在20℃且50%rh的环境下完全未产生污染,但在10℃且15%rh的环境下以及30℃且80%rh的环境下中的任一环境下,产生条纹状的污染。

△:在20℃且50%rh的环境下轻微地产生条纹状的污染,但在进一步印刷黄色(y)的打印率为100%的图像时,在印刷张数为10张以内该污染消失。

×:在20℃且50%rh的环境下明显产生带状的污染。

(2)转印率

作为用于评价转印率的装置,准备可搭载中间转印体1~18和c1~c4的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bizhub;konicaminolta株式会社制(“bizhub”为konicaminolta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pressc8000)。然后,在上述评价机搭载各中间转印体,求出上述的耐久试验前后的转印率。

更具体而言,在20℃且50%rh的环境下,进行将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各色的打印率为2.5%的图像在中性纸上印刷60万张的耐久试验。在该耐久试验刚开始后以及耐久试验后分别测定二次转印前的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的重量a(g)和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重量b(g),由下述式(1)算出转印率(%)。

对于重量a,由使用抽吸装置采取一次转印后且二次转印前的中间转印带的表面的规定面积的区域(10mm×50mm,三点)的调色剂的结果求出。对于重量b,利用booker胶带采取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将该booker胶带贴附于白色纸张后,将该白色纸张使用分光测色计(cm-2002;konicaminoltasensing株式会社制)进行测色,由预先测量的调色剂重量和测色值的关系来决定。将评价结果为“◎”、“○”和“△”的情况判断为合格。

转印率(%)={1-(b/a)}×100(1)

(评价基准)

◎:转印率为98%以上

○:转印率为95%以上且小于98%

△:转印率为90%以上且小于95%

×:转印率小于90%

关于各中间转印带,将分类、中间转印带no.、清洁性的评价结果以及转印率的评价结果示于表5。在表5中,“带no.”是指中间转印带no.。

[表51

由表5明确,实施例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1~18的清洁性和转印率均优异。认为这是因为表面层由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构成,所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具有咔唑结构的肟酯系的光聚合引发剂和表面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

特别是中间转印带1与中间转印带14相比,清洁性更优异。认为这是因为表面层由含有叔胺的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构成。

另一方面,比较例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c1~c4的清洁性和转印率中的一方或双方均不充分。认为这是因为中间转印带c1、c2的表面层由含有不具有咔唑结构的光聚合引发剂的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构成。

另外,认为是因为中间转印带c3的表面层由含有未进行表面处理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构成。进而,认为是因为中间转印带c4的表面层由不含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构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清洁性和耐久性双方均优异的中间转印带,能够提供长期不会产生转印不良的图像形成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