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809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技术领域,背光源(BackLight)位于液晶显示器(LCD)的下方,主要包括点光源和导光板,点光源发出的光在经过导光板的扩散作用后形成面光源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显示所需的光线。

由于LED(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发光效率远高于普通节能灯,且使用寿命更长,目前常规背光源的光源一般采用LED光源,光线通过导光板形成面光源为液晶面板提供光线。但是LED光源本身出光角度较大,一般为120°。过大的出光角度导致部分光线无法进入导光板,造成光线损失。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减小光能损失的背光源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源通过增加光汇聚模块,使得发光模块的光线经过一定汇聚后再进入导光板,减少光能损失,能够提高背光源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背光源的亮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源,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发光模块、光汇聚模块以及导光板,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基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点光源,所述光汇聚模块位于所述点光源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用于将所述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汇聚后导入所述导光板。

在上述背光源中,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内的发光模块、光汇聚模块以及导光板,发光模块包括基板和固定设置在基板上的点光源,由于光汇聚模块位于点光源背离基板的一侧,即光汇聚模块位于点光源发出光线的出射方向上,光汇聚模块汇聚点光源发出的光线,避免过大的出光角度导致部分光线无法进入导光板,造成光线损失,能够减少光能损失,提高背光源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背光源的亮度。

优选地,当所述点光源位于所述基板和导光板之间,所述光汇聚模块包括正透镜、光栅板以及波带片中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光汇聚模块与所述基板相对固定设置,所述基板沿垂直于所述光汇聚模块和点光源的排列方向和所述光线从导光板的射出方向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光汇聚模块沿垂直于所述光汇聚模块和点光源的排列方向和所述光线从导光板的射出方向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优选地,当所述点光源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光汇聚模块包括抛物线形反光罩。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由透明或本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点光源位于所述抛物线形反光罩的焦点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抛物线形反光罩与所述基板相对固定设置,所述基板沿垂直于所述基板和点光源的排列方向和所述光线从导光板的射出方向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优选地,所述点光源为LED光源。

本实用新型还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由于背光源能够提高背光源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背光源的亮度,因此,具有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的亮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一种背光源,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内的发光模块、光汇聚模块3以及导光板4,发光模块包括基板1和固定设置在基板1上的点光源2,光汇聚模块3位于点光源2背离基板1的一侧,用于将点光源2发出的光线汇聚后导入导光板4。

在上述背光源中,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内的发光模块、光汇聚模块3以及导光板4,发光模块包括基板1和固定设置在基板1上的点光源2,由于光汇聚模块3位于点光源2背离基板1的一侧,即光汇聚模块3位于点光源2发出光线的出射方向上,光汇聚模块3汇聚点光源2发出的光线,避免过大的出光角度导致部分光线无法进入导光板4,造成光线损失,能够减少光能损失,提高背光源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背光源的亮度。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当点光源2位于基板1和导光板4之间,光汇聚模块3包括正透镜、光栅板以及波带片中至少一个。

由于正透镜具有聚光的功能,当点光源2位于基板1和导光板4之间,光汇聚模块3可以由正透镜构成(平凸境,凸平境等)。也可以采用光栅板或波带片构成,光栅板或波带片具有一定汇聚作用,能够起到类似正透镜的功能。点光源2发散光线经过汇聚后发散角缩小,光效率相应提升,可实现整个背光源的功耗降低,提高背光源对光能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背光源的亮度。

光汇聚模块3可以包括正透镜、光栅板以及波带片的其中一个,也可以包括其中的两个或三个,光汇聚模块3的构成根据背光源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上述背光源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光线最大效率的利用以及背光出光均匀性的调整,可以通过扭转出光光线角度,使光线入射方向与导光板4之间角度发生变化,而为了使出光光线角度发生扭转,可以通过下述两种方式实现:

方式一,如图2所示,光汇聚模块3与基板1相对固定设置,基板1沿垂直于光汇聚模块3和点光源2的排列方向和光线从导光板4的射出方向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框架上。

基板1沿垂直于光汇聚模块3和点光源2的排列方向和光线从导光板4的射出方向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框架上,使得固定于基板1上的点光源2随之可以转动,进而出光方向可调,而光汇聚模块3与基板1相对固定设置使得点光源2和光汇聚模块3同发生一定扭转,使得出光光线角度发生扭转,进而使得光线入射方向与导光板4之间角度发生变化。

方式二,如图3所示,基板1固定设置在框架上,光汇聚模块3沿垂直于光汇聚模块3和点光源2的排列方向和光线从导光板4的射出方向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框架上。

基板1固定设置在框架上,使得固定于基板1上的点光源2固定,进而出光方向不变,而光汇聚模块3沿垂直于光汇聚模块3和点光源2的排列方向和光线从导光板4的射出方向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框架上,即光汇聚模块3可以转动,进而使得进而光汇聚模块3的光线的出光方向可调,使得出光光线角度发生扭转,进而使得光线入射方向与导光板4之间角度发生变化。

如图4以及图5所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当点光源2位于基板1背离导光板4的一侧,光汇聚模块3包括抛物线形反光罩。当点光源2位于基板1背离导光板4的一侧,抛物线形反光罩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以改变光线的方向,而反光罩抛物线形的结构能够汇聚点光源2发出的光线,避免过大的出光角度导致部分光线无法进入导光板4,造成光线损失,能够减少光能损失,提高背光源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背光源的亮度。

为了保证光线尽可能地进入导光板4,具体地,基板1由透明或本透明材料制成。

而为了形成准直出射光线,具体地,点光源2位于抛物线形反光罩的焦点上。

在上述背光源的基础上,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抛物线形反光罩与基板1相对固定设置,基板1沿垂直于基板1和点光源2的排列方向和光线从导光板4的射出方向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框架上。通过对抛物线反光罩及点光源2进行旋转,使其准直方向发生变化,以达到所需要的入光角度。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点光源2可以为LED光源,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光源类型。

本实用新型还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还包括如上任一项的背光源,背光源位于显示面板的下方。由于背光源能够提高背光源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背光源的亮度,因此,具有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的亮度较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