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444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制造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技术发展迅速,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显像管显示器而成为未来平板显示器的主流。在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中,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薄膜晶体管3液晶显示器)以其大尺寸、高度集成、功能强大、工艺灵活、低成本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电脑、手机等领域。

其中,如ads模式(高级超维场转换模式)的显示面板通过同一平面内狭缝电极边缘所产生的电场以及狭缝电极层与板状电极层间产生的电场形成多维电场,使液晶盒内狭缝电极间、电极正上方所有取向液晶分子都能够产生旋转,从而提高了液晶工作效率并增大了透光效率。ads模式的显示面板是由阵列基板(即tft基板)和彩膜基板(即cf基板)对盒组装并灌注液晶制成。一般的,如图1所示,所述阵列基板上形成有栅线2(即扫描线)的图形、数据线1(即信号线)的图形、薄膜晶体管3的图形、过孔的图形以及像素电极(即显示电极)的图形和公共电极的图形,其中,多根栅线2及多根数据线11交叉定义若干个像素区,其中,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一个为板状电极,一个为狭缝电极,且狭缝电极位于板状电极上方(本发明中以像素电极为板状电极,公共电极为狭缝电极为例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数据线1所在层与像素电极所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绝缘层在有的阵列基板中也是可以没有的),在像素电极所在层与公共电极所在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彩膜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bm)图形、rgb图形等。

如图1所示,像素电极的图形一般与数据线1的图形相隔一段距离,因此像素电极与数据线1之间、公共电极与数据线1之间会形成电场。但是像素电极与数据线1之间的距离很小,故产生的电场的影响也很小,主要是数据线1与狭缝状的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会导致每根数据线1的上方及两侧的液晶分子无法有效偏转,造成漏光的问题。对此,通常需要在彩膜基板上与数据线1对应的位置设置较宽的黑矩阵(bm),以防止前述中所产生的漏光问题影响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与此同时,势必会导致显示装置的开口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像素开口率的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条数据线,以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位于同一列的所像素单元连接同一条数据线;每一条数据线包括与所述像素单元对应设置的多个数据线段,以及将两相邻的数据线段连接的连接部;其中,

每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仅与一个数据线段对应;

任意两相邻的所述数据线段分别设置在一列所述像素单元的两不同侧;且任意两相邻的所述数据线成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相邻列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公共电极线。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相邻列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公共电极线。

优选的是,所述数据线段与所述像素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两相邻行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栅线。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连接部位于两相邻行所述像素单元之间,且与所述栅线平行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像素单元包括沿背离所述基底方向依次设置的板状电极和狭缝电极。

优选的是,所述状电极和所述狭缝电极中的一者为像素电极,另一者为公共电极。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优选的是,所述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其中,在所述彩膜基板上与数据线所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黑矩阵。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本发明的显示基板中,每一条数据线包括与像素单元对应设置的多个数据线段,任意两相邻的数据线段分别设置在像素单元的两侧,且任意两相邻的数据线成轴对称设置;也就是说,在两相邻列像素单元之间,至少部分位置未设置有数据线段,因此,将该显示基板应用至显示面板中时,未设置数据线段的位置则不会造成液晶的无效偏转,且为透光区,从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阵列基板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2中显示基板中的数据线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数据线;11、数据线段;12、连接部;2、栅线;3、薄膜晶体管;4、公共电极线;a、像素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基底,设置在基底上的条数据线1,以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a;其中,位于同一列的像素单元a连接同一条数据线1;每一条数据线1包括与像素单元a对应设置的多个数据线段11,以及将两相邻的数据线段11连接的连接部12;其中,每一个像素单元a与一个数据线段对应;任意两相邻的数据线段11分别设置在一列像素单元a的两不同侧;且任意两相邻的数据线1成轴对称设置。

由于在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每一条数据线1包括与像素单元a对应设置的多个数据线段11,任意两相邻的数据线段11分别设置在像素单元a的两侧,且任意两相邻的数据线1成轴对称设置;也就是说,在两相邻列像素单元a之间,至少部分位置未设置有数据线段11,因此,将该显示基板应用至显示面板中时,未设置数据线段11的位置则不会造成液晶的无效偏转,且为透光区,从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每条数据线段11在与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电场,造成数据线1两侧分别大约10μm左右的液晶无法有效偏转,此时需要在彩膜基板上与数据线1对应的位置,设置与液晶无法有效偏转范围相同宽度的黑矩阵,也就是说,在行方向上,每个的像素单元a两侧的黑矩阵的最小宽度等于两条数据线1的宽度加上20μm;而现有技术中每个的像素单元a两侧的黑矩阵的最小宽度等于两条数据线1的宽度加上40μm;虽然在两相邻列像素单元a之间,部分位置设置有两个数据线段11,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两个数据线段11之间的间隙的宽度要远小于20μm,所以说本实施例中所选取的数据线1结构,可有效的提高显示基板的开口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中还设置有多条栅线2;栅线2与数据线1交叉设置,且在交叉位置处限定出一个像素单元a;每个像素单元a均包括薄膜晶体管3、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其中,薄膜晶体管3的栅极连接栅线2,源极连接数据线1,漏极连接像素电极。像素单元a和公共电极在沿背离基底方向,若像素电极在上,公共电极在下,此时像素电极为狭缝电极,公共电极为板状电极;若公共电极在上,像素电极在下,此时公共电极为狭缝电极,像素电极为板状电极。

其中,连接两相邻数据线段11的连接部12位于两相邻行像素单元a之间,且与栅线2平行设置;此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像素开口率。

其中,每条数据线1中的数据线段11与像素单元a一一对应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显示面板的透光区均匀排布,显示均一。当然,每条数据线1中的每个数据线段11也可是均与多个像素单元a对应设置,这样也能够保证显示的均一性,具体的设置方式结合显示基板的具体尺寸具体设置。

实施例2:

结合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为触控基板,其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数据线1、触控线、以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a;其中,位于同一列的像素单元a连接同一条数据线1;每一条数据线1包括与像素单元a对应设置的多个数据线段11,以及将两相邻的数据线段11连接的连接部12;任意两相邻的数据线段11分别设置在像素单元a的两侧;且任意两相邻的数据线1成轴对称设置;触控线设置在两相邻列的像素单元a之间,且与显示基板中的公共电极线4分时复用,也就是说,在触控阶段公共电极线4复用为触控线。

由于在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每一条数据线1包括与像素单元a对应设置的多个数据线段11,任意两相邻的数据线段11分别设置在像素单元a的两侧,且任意两相邻的数据线1成轴对称设置;也就是说,在两相邻列像素单元a之间,至少部分位置未设置有数据线段11,仅设置有公共电极线4。因此,将该显示基板应用至显示面板中时,未设置数据线段11的位置则只有公共电极线4会在造成无效液晶偏转,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公共电极线4较数据线1而言对液晶偏转的影响要小很多,通常,每条数据线段11在与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电场,造成数据线1两侧分别大约10μm左右的液晶无法有效偏转,而公共电极线4造成的液晶无法有效偏转的范围是该公共电极线4两侧分别大约2μm;这样以来,在行方向上,每个像素单元a两侧的液晶无效偏转的最小宽度等于两条数据线1(数据线段11)的宽度、两个公共电极线4的宽度,四者之和加上20μm,该宽度也就是彩膜基板上相应位置需要设置的黑矩阵的宽度。对比现有技术中,每个像素单元a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数据线1和一条公共电极线4,每个像素单元a两侧的液晶无效偏转的最小宽度等于每个像素单元a两侧的液晶无效偏转的最小宽度等于两条数据线1(数据线段11)的宽度、两个公共电极线4的宽度,四者之和加上40μm而言,本实施例所选取的数据线1结构,可有效的提高显示基板的开口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中还设置有多条栅线2;栅线2与数据线1交叉设置,且在交叉位置处限定出一个像素单元a;每个像素单元a均包括薄膜晶体管3、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其中,薄膜晶体管3的栅极连接栅线2,源极连接数据线1,漏极连接像素电极。像素单元a和公共电极在沿背离基底方向,若像素电极在上,公共电极在下,此时像素电极为狭缝电极,公共电极为板状电极;若公共电极在上,像素电极在下,此时公共电极为狭缝电极,像素电极为板状电极。

其中,连接两相邻数据线段11的连接部12位于两相邻行像素单元a之间,且与栅线2平行设置;此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像素开口率。

其中,每条数据线1中的数据线段11与像素单元a一一对应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显示面板的透光区均匀排布,显示均一。当然,每条数据线1中的每个数据线段11也可是均与多个像素单元a对应设置,这样也能够保证显示的均一性,具体的设置方式结合显示基板的具体尺寸具体设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实施例1或2中的显示基板,故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开口率高。

其中,若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此时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与该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在彩膜基板上与数据线所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黑矩阵。

其中,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