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盒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841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粉盒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粉盒和图像形成设备”、申请日为2012年11月26日、申请号为201280067448.4、申请人为株式会社理光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盛装粉末(例如色粉)的粉盒和一种从粉盒向输送目的地输送粉末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子照相制版术的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中,使用由显影装置提供的色粉对形成在感光器上的潜像进行显影。由于在潜像显影过程中会消耗色粉,因此需要向显影装置补充色粉。布置在设备本体中作为供粉装置的色粉补充装置从作为粉盒的色粉盒向显影装置输送色粉,从而向显影装置补充色粉。如上所述的可补充色粉的显影装置支持连续显影。而且,色粉盒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在色粉补充装置上。若盛装在色粉盒中的色粉用尽,则使用盛有新色粉的色粉盒更换当前的色粉盒。对于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在色粉补充装置上的色粉盒,公知的是,色粉盒在盛装色粉的储粉部件的内圆柱面上形成有旋肋(参见专利文件1: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3-241496、专利文件2: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5-221825、专利文件3:日本专利4342958、专利文件4: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2-202656、以及专利文件5: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3-233247)。在这种色粉盒中,在色粉盒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上时,储粉构件转动,从而使存储的色粉从转轴方向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随后,色粉通过布置在储粉构件另一端上的开口排入色粉补充装置的本体中。对于通过旋转储粉构件从一端至另一端输送存储在其中的色粉的色粉盒,专利文件6(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9-276659)说明了一种色粉盒,其中,固定在色粉补充装置上的输送喷嘴经由储粉构件另一端的开口插入。具体而言,在沿插入方向插入到色粉盒中的输送喷嘴的前端附近形成有色粉接收口。输送喷嘴在被插入到色粉盒中的同时经由色粉接收口从储粉构件接收色粉,并向色粉补充装置的本体输送色粉。在色粉盒中,在储粉构件另一端的开口的内部固定有具有用于插入输送喷嘴的喷嘴接收口的喷嘴插入件。色粉盒还包括在输送喷嘴插入之前闭合喷嘴接收口和在输送喷嘴插入时打开喷嘴接收口的开/关构件。专利文件6中所述的色粉盒可在输送喷嘴被插入前使喷嘴接收口保持封闭状态,从而能够防止色粉盒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之前发生漏粉或洒粉。当色粉盒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时,在喷嘴接收口被输送喷嘴封闭的同时,存储在储粉构件中的色粉沿插入方向经由形成在插入输送喷嘴前端附近的色粉接收口被接收,并通过输送喷嘴被输送至色粉补充装置的本体。因此,即使在色粉盒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时,也能防止发生漏粉或洒粉。但是,在专利文件6所述的构造中,当色粉盒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时,插入到储粉构件中的输送喷嘴的外表面与储粉构件中的色粉接触。因此,当从色粉盒移除输送喷嘴时,与输送喷嘴接触的一些色粉仍附着在输送喷嘴上,并且会随输送喷嘴一起穿过喷嘴接收口,因而色粉可能从喷嘴接收口泄漏,造成洒粉。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盛有作为粉末的色粉的色粉盒的一个问题。但是,对于除色粉之外的任何粉末,若粉盒构造为通过插入固定在粉末输送装置上的输送喷嘴来从内部向外部输送和排出粉末,则随输送喷嘴的移除而泄漏的粉末可能散落。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盒,该粉盒通过插入输送喷嘴从内部向外部排出粉末,并能防止在移除输送喷嘴时泄漏的粉末发生散落,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该粉盒的图像形成设备。技术实现要素: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图像形成设备的粉盒,所述粉盒包括:粉盒本体,该粉盒本体在第一端中具有粉盒开口,并盛有成像粉末;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布置在粉盒本体内,用于沿粉盒本体的纵向从粉盒本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输送粉末;喷嘴接收装置,该喷嘴接收装置布置在粉盒开口内,并包括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的粉末输送喷嘴并把粉末输送喷嘴导入粉盒本体内的喷嘴接收口;铲部,该铲部随着自身的转动铲起从输送部件接收的粉末,从而把粉末移动至粉末输送喷嘴的粉末接收口。喷嘴接收口布置在粉盒开口的内底上。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图像形成设备的粉盒,所述粉盒包括:粉盒本体,该粉盒本体在第一端中具有粉盒开口,并盛有成像粉末;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布置在粉盒本体内,用于沿粉盒本体的纵向从粉盒本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输送粉末;喷嘴接收装置,该喷嘴接收装置布置在粉盒开口内,并包括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的粉末输送喷嘴并把粉末输送喷嘴导入粉盒本体内的喷嘴接收口;铲部,该铲部从输送部件接收粉末,并且在粉盒本体内转动以便自下至上铲起接收的粉末,从而把粉末移动至粉末输送喷嘴的粉末接收口。所述喷嘴接收装置包括:用于启闭喷嘴接收口的活门;用于支撑活门从而使该活门移动的支撑部;与支撑部邻接布置、与插入在喷嘴接收装置中的输送喷嘴的粉末接收口连通的开口。支撑部和与支撑部邻接布置的所述开口构造为交替地横穿粉末接收口。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图像形成设备的粉盒,所述粉盒包括:粉盒本体,该粉盒本体在第一端中具有粉盒开口,并盛有成像粉末;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布置在粉盒本体内,用于沿粉盒本体的纵向从粉盒本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输送粉末;喷嘴接收装置,该喷嘴接收装置布置在粉盒开口内,并包括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的粉末输送喷嘴并把粉末输送喷嘴导入粉盒本体内的喷嘴接收口;铲部,该铲部向粉盒本体内部突出,并包括隆脊。所述喷嘴接收装置包括:用于启闭喷嘴接收口的活门;用于支撑活门从而使该活门移动的支撑部;与支撑部邻接布置、与插入在喷嘴接收装置中的输送喷嘴的粉末接收口连通的开口。铲部的隆脊面向喷嘴接收装置的支撑部。在专利文件6所揭示的色粉盒中,粉盒开口边缘在纵向的位置与形成有喷嘴接收口的一侧的喷嘴插入件边缘在纵向的位置相同。采用这种位置关系,当从粉盒移除输送喷嘴时,不能防止从喷嘴接收口泄漏的粉末发生散落。因此,易发生色粉散落。根据本发明,喷嘴接收口布置在粉盒开口的圆柱内底上。因此,粉盒开口边缘在纵向相对于形成有喷嘴接收口的喷嘴插入件边缘突出。在从粉盒移除输送喷嘴时,突出部能防止从喷嘴接收口泄漏的粉末发生散落。因此,能够防止色粉散落。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在从粉盒移除输送喷嘴时,能够防止泄漏的粉末发生散落。附图说明图1是附接色粉盒之前色粉补充装置和色粉盒的说明性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复印机的总体构造图;图3是复印机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示意图;图4是把色粉盒附接至复印机的色粉补充装置的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把色粉盒附接至复印机的粉盒保持段的方法的示意透视图;图6是色粉盒的说明性透视图;图7是附接色粉盒之前色粉补充装置和色粉盒的说明性透视图;图8是附接有色粉盒的色粉补充装置和色粉盒的说明性透视图;图9是附接有色粉盒的色粉补充装置和色粉盒的说明性截面图;图10是在粉盒前端盖被分离时色粉盒的说明性透视图;图11是喷嘴接收装置从粉盒本体分离时色粉盒的说明性透视图;图12是喷嘴接收装置从粉盒本体分离时色粉盒的说明性截面图;图13是从图12所示的状态把喷嘴接收装置附接至粉盒本体时色粉盒的说明性截面图;图14是从粉盒的前端观察时喷嘴接收装置的说明性透视图;图15是从粉盒的后端观察时喷嘴接收装置的说明性透视图;图16是喷嘴接收装置处于图13所示的状态时的俯视截面图;图17是喷嘴接收装置处于图13所示的状态时的横向截面图;图18是喷嘴接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9是显示色粉盒以后端向上的状态坠落时的说明性示意图;图20是包括第二活门钩的色粉盒在置入设备本体之前的状态的说明性示意图;图21是包括第二活门钩的色粉盒置入设备本体中的状态的说明性示意图;图22是喷嘴活门的说明性截面图;图23是从喷嘴的前端观察时喷嘴活门的说明性透视图;图24是从喷嘴的基端观察时喷嘴活门的说明性透视图;图25是色粉补充装置的输送喷嘴附近部分的说明性截面图;图26是输送喷嘴的喷嘴开口附近部分的说明性透视截面图;图27是从喷嘴的前端观察时当喷嘴活门被分离后输送喷嘴附近部分的说明性透视图;图28是喷嘴活门被分离时喷嘴开口附近部分的说明性透视图;图29是首先转动色粉盒然后转动输送螺旋的结构的时序图;图30a是使用同一个驱动源区分色粉盒和输送螺旋的转动定时的传动装置的说明性前视图;图30b是传动装置的说明性侧截面图;图31(a)是显示色粉盒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使得前端开口的边缘(外缘)和喷嘴接收装置的边缘在转轴方向处于同一位置的状态的说明性示意图;图31(b)是显示色粉盒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使得喷嘴接收装置的边缘相对于前端开口的边缘处于粉盒的后端的状态的说明性示意图;图32是色粉盒处于存储状态时的说明性透视图;图33是附接有护盖的色粉盒前端的附近部分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4是配有带吸收材料的护盖的色粉盒的第一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5是配有带吸收材料的护盖的色粉盒的第二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6是配有带吸收材料的护盖的色粉盒的第三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7是配有带防漏粉装置的护盖的色粉盒的第一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8是配有带防漏粉装置的护盖的色粉盒的第二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9是配有带防漏粉装置的护盖的色粉盒的第三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40是配有带防漏粉装置的护盖的色粉盒的第四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41是配有带防漏粉装置的护盖的色粉盒的第五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42是在通过螺旋紧固方式固定至粉盒本体上的喷嘴接收装置中使用的粉盒活门支架的说明性透视图;图43是粉盒本体在转轴方向的前视图;图44是沿图9中的e-e线剖切获得的截面图,该截面图示出了具有桥接功能的活门侧面支撑部的构造;图45a是沿图9中的e-e线剖切获得的示意性截面图,该截面图示出了不具有桥接功能的构造;图45b是沿图9中的e-e线剖切获得的示意性截面图,该截面图示出了具有桥接功能的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构造;图46是实施例中和比较例中的粉盒中的色粉余量与色粉补充速度的关系图;图47a是使用铲肋作为铲部的构造的说明性示意图,具体而言,是喷嘴接收装置的说明性透视图;图47b是示出图47a的喷嘴接收装置安装在粉盒本体上的状态的说明性截面图;图47c是安装有图47a所示的喷嘴接收装置的整个色粉盒的侧截面图;图47d是包含在图47c所示的色粉盒中的粉盒活门的透视图;图48a是示出第十四实施例中喷嘴接收装置已从所述的色粉盒的粉盒本体上拆卸下来的状态的说明性透视图;图48b是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的放大图;图49是第十四实施例中的色粉盒前端和粉盒安置段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0a是第十四实施例中的色粉盒的前端附近部分的截面图;图50b是图50a所示的区域η的说明性放大图;图51a是第十六实施例中的色粉盒的喷嘴接收装置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1b是第十六实施例中的色粉盒的粉盒本体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2a是第十七实施例中的色粉盒的喷嘴接收装置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2b是第十七实施例中的色粉盒的粉盒本体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3a是第十八实施例中的色粉盒的前端开口的说明性放大透视图;图53b是第十八实施例中的色粉盒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的说明性放大截面图;图53c是第十八实施例中的色粉盒的前端附近部分的说明性放大透视图;图54a是第十九实施例中的色粉盒的前端开口的说明性放大透视图;图54b是第十九实施例中的色粉盒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的说明性放大透视图;图55是固定至色粉补充装置的连接器和色粉盒的前端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6是在标识牌(标识芯片)保持结构被拆开时色粉盒的前端和连接器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7是在标识牌(标识芯片)被临时附接至标识牌保持装置上时色粉盒的前端和连接器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8a是作为标识牌的三视图之一的前视图;图58b是作为标识牌的三视图之一的侧视图;图58c是作为标识牌的三视图之一的后视图;图59是示出标识牌、标识牌保持装置和连接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透视图;图60是示出标识牌与连接器结合的状态的透视图;图61a和61b是标识牌电路和连接器电路的电路图;图62a是标识牌处于被连接器保持的状态的前视图;图62b是标识牌绕标识牌定位孔转动时的前视图;图63是标识牌与导通检测装置的探针接触的示意图;图64a是当接收口在转轴方向上的位置与粉盒前端的前端开口的位置相同时色粉盒前端附近部分的说明性透视图;图64b是色粉盒前端附近部分的说明性截面图;图65a是带有圆筒形密封件的喷嘴活门的说明性透视图;图65b是带有圆筒形密封件的喷嘴活门的说明性截面图;以及图66是示出粉盒开口外表面的直径、喷嘴接收固定部的内径、以及包括色粉补充装置的粉盒安置段的部分的直径之间的关系的说明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下面将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种复印机(以下称为复印机500)的示例性实施例。图2是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共有的复印机500的总体构造图。复印机500包括复印机本体(以下称为打印机100)、进纸台(以下称为进纸器200)、以及安装在打印机100上的扫描仪(以下称为扫描仪400)。作为与各个颜色(黄色、洋红、青色、黑色)对应的四个粉盒的色粉盒32(y、m、c、k)以可拆卸的方式(可更换的方式)附接至布置在打印机100的上部中的粉盒保持段70。在粉盒保持段70下面布置有中间转印单元85。中间转印单元85包括中间转印带48、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49(y、m、c、k)、一个二次转印支承辊82、多个张力辊、以及中间转印清洁装置(未示出)等。中间转印带48由多个辊拉伸并支撑,随着作为其中一个辊的二次转印支承辊82的转动沿图2的箭头方向循环移动。在打印机100中,依次布置有与各个颜色对应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6(y、m、c、k),从而它们正对中间转印带48。在四个色粉盒32(y、m、c、k)下分别布置有四个色粉补充装置60(y、m、c、k)。色粉补充装置60(y、m、c、k)向与各个颜色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6(y、m、c、k)的显影装置(用粉单元)提供(补充)盛装在色粉盒32(y、m、c、k)中的色粉。如图2所示,打印机100包括作为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6之下的潜像形成装置的曝光装置47。曝光装置47基于由扫描仪400读取的原始图像的图像信息或基于从外部设备(例如个人电脑)输入的图像信息使感光器41(将在后文中说明)的表面曝光,从而在感光器4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打印机100的曝光装置47采用使用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扫描系统。但是,也可使用具有其它构造的曝光装置,例如,具有led阵列的曝光装置。图3是用于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46y的总体构造示意图。图像形成单元46y包括作为潜像载体的鼓状感光器41y。图像形成单元46y还包括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44y、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装置50y、感光器清洁装置42y、以及布置在感光器41y周围的静电消除装置(未示出)。图像形成过程(充电过程、曝光过程、显影过程、转印过程、以及清洁过程)在感光器41y上进行,从而在感光器41y上形成黄色图像。另外三个图像形成单元46(m、c、k)的构造与用于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46y的构造几乎完全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待使用的色粉的颜色不同,在图像形成单元46(m、c、k)上形成与各个色粉颜色对应的图像。在下文中,将适当省略另外三个图像形成单元46(m、c、k)的说明,并且仅给出用于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46y的说明。感光器41y在驱动电机(未示出)的驱动下沿图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在正对充电辊44y的位置,感光器41y的表面被均匀地充上电荷(充电过程)。然后,感光器41y的表面到达由曝光装置47发射的激光l照射的位置,在该位置,通过曝光扫描(曝光过程)形成黄色颜色的静电潜像。然后,感光器41y的表面到达正对显影装置50y的位置,在该位置,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并形成黄色色粉图像(显影过程)。中间转印单元85的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49(y、m、c、k)和感光器41(y、m、c、k)把中间转印带48夹在中间,从而形成一次转印夹持部。在一次转印偏压辊49(y、m、c、k)上施加与色粉的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通过显影过程形成有色粉图像的感光器41y的表面越过中间转印带48到达正对一次转印偏压辊49y的一次转印夹持部,感光器41y上的色粉图像在一次转印夹持部处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8上(一次转印过程)。此时,在感光器41y上残留有少量未转印的色粉。当色粉图像在一次转印夹持部处被从感光器41y的表面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8上后,感光器41y的表面到达正对感光器清洁装置42y的位置。在此位置,残留在感光器41y上的未转印色粉由清洁刮板42a通过机械方式收集(清洁过程)。感光器41y的表面最终到达正对静电消除装置(未示出)的位置,在该位置,感光器41y上的残余电位被消除。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在感光器41y上执行的一系列图像形成过程。上述的图像形成过程也通过与用于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46y相同的方式在其它的图像形成单元46(m、c、k)上执行。具体而言,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46(m、c、k)之下的曝光装置47基于图像信息朝图像形成单元46(m、c、k)的感光器41(m、c、k)发射激光l。更准确地说,曝光装置47发射来自于光源的激光l,并使用激光l经由多个光学元件照射感光器41(m、c、k),同时利用旋转的多面镜来扫描激光l。随后,通过显影过程在感光器41(m、c、k)上形成的各个颜色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8上。此时,中间转印带48沿图2的箭头方向移动,并相继通过一次转印偏压辊49(y、m、c、k)的一次转印夹持部。因此,在感光器41(y、m、c、k)上形成的各个颜色的色粉图像在中间转印带48上重叠为一次转印图像,从而在中间转印带48上形成彩色色粉图像。当通过在中间转印带48上重叠各个颜色的色粉图像而形成彩色色粉图像后,中间转印带48到达正对二次转印辊89的位置,在此位置,二次转印支承辊82和二次转印辊89把中间转印带48夹在中间,从而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中间转印带48上的彩色色粉图像转印到被输送至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的记录媒质p上,例如一张纸。此时,在中间转印带48上残留有未转印到记录媒质p上的未转印色粉。穿过二次转印夹持部的中间转印带48到达中间转印清洁装置(未示出)的位置,在该位置,表面上的未转印色粉被收集。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在中间转印带48上执行的一系列转印过程。下面将说明记录媒质p的移动。记录媒质p从布置在打印机100下面的进纸器200的进纸托盘26经由进纸辊27、一对定位辊28等输送至二次转印夹持部。具体而言,多张记录媒体p叠置在进纸托盘26中。当进纸辊27沿图2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最上一张记录媒质p被送至一对定位辊28的两个辊之间的夹持区。输送至一对定位辊28的记录媒质p暂时停止在一对定位辊28的两个辊之间的夹持区的位置,两个辊的旋转停止。一对定位辊28根据中间转印带48上的彩色色粉图像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部的时间旋转,从而向二次转印夹持部输送记录媒质p。相应地,在记录媒质p上形成所需的彩色图像。当彩色色粉图像在二次转印夹持部被转印到记录媒质p上后,记录媒质p被输送至定影装置86的位置。在定影装置86中,转印在记录媒质p的表面上的彩色色粉图像在由定影带和压辊施加的热量和压力下被定影到记录媒质p上。记录媒质p在穿过定影装置86后经由一对排出辊29的两个辊之间的夹持区被排出设备之外。被一对排出辊29排出设备之外的记录媒质p在堆叠段30上依次堆叠,作为输出图像。通过这种方式,在复印机500中完成一系列图像形成过程。下面将详细说明图像形成单元46中的显影装置50的构造和操作。在下文中,将举例说明用于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46y。但是,该说明也适用于其它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46(m、c、k)。如图3所示,显影装置50y包括显影辊51y、刮片52y、两个显影剂输送螺旋55y、以及色粉密度传感器56y等。显影辊51y正对感光器41y。刮片52y正对显影辊51y。两个显影剂输送螺旋55y布置在两个显影剂容纳部(53y、54y)中。显影辊51y包括固定在其内部的磁力辊和绕磁力辊旋转的套筒。在第一显影剂容纳部53y和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中存储着由载剂和色粉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g。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经由在其上部中形成的开口与落粉通道64y连通。色粉密度传感器56y检测存储在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中的显影剂g内的色粉密度。显影装置50内的显影剂g在第一显影剂容纳部53y和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之间流转,与此同时被两个显影剂输送螺旋55y搅动。在第一显影剂容纳部53y内的显影剂g被某个显影剂输送螺旋55y输送的同时,在显影辊51y中的磁力辊形成的磁场的作用下,该显影剂g被提供并携带到显影辊51y的套筒的表面上。显影辊51y的套筒沿图3的箭头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携带在显影辊51y上的显影剂g随着套筒的旋转移动到显影辊51y上。此时,由于显影剂g中的色粉与显影剂g中的载剂的摩擦带电作用,该色粉被充上与载剂的极性相反的电势,在静电作用下,该色粉附着到载剂上,并随着被显影辊51y上形成的磁场所吸引的载剂一起被载到显影辊51y上。承载在显影辊51y上的显影剂g沿图3的箭头方向输送,并到达刮片部,在该处,刮片52y和显影辊51y彼此相对。在通过刮片部时,显影辊51y上的显影剂g被调节到适当的量,然后被输送至正对感光器41y的显影区。在显影区中,显影剂g中的色粉在显影辊51y和感光器41y之间形成的显影电场的作用下附着到形成在感光器41y上的潜像上。在显影辊51y通过显影区后,残留在显影辊51y的表面上的显影剂g随着套筒的旋转到达第一显影剂容纳部53y的上部,在该位置,显影剂g从显影辊51y分离。显影装置50y中的显影剂g内的色粉密度被调节至预定范围。具体而言,根据显影过程中显影装置50y内的显影剂g消耗的色粉量,盛装在色粉盒32y内的色粉被经由色粉补充装置60y(在后文中说明)提供至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提供至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的色粉在第一显影剂容纳部53y和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之间流转,同时与显影剂g混合,并被两个显影剂输送螺旋55y搅动。下面将说明色粉补充装置60(y、m、c、k)。图4是把色粉盒32y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y的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把四个色粉盒32(y、m、c、k)附接至粉盒保持段70的方法的示意透视图。根据用于各个颜色的显影装置50(y、m、c、k)中的色粉的消费量,盛装在附接至打印机100的粉盒保持段70的色粉盒32(y、m、c、k)中的色粉被用于各个颜色的色粉补充装置60(y、m、c、k)提供至显影装置50(y、m、c、k)。此时,色粉盒32(y、m、c、k)中的色粉被用于各个颜色的色粉补充装置60(y、m、c、k)补充。四个色粉补充装置60(y、m、c、k)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构造,色粉盒32(y,m,c,k)也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构造,不同之处仅是用于图像形成过程的色粉的颜色不同。因此,下面将仅说明用于黄色的色粉补充装置60y和色粉盒32y,并适当省略用于其它三个颜色的色粉补充装置60(m、c、k)和色粉盒32(m、c、k)的说明。色粉补充装置60(y、m、c、k)由粉盒保持段70、输送喷嘴611(y、m、c、k)、输送螺旋614(y、m、c、k)、落粉通道64(y、m、c、k)和粉盒驱动段91(y、m、c、k)组成。当色粉盒32y沿图4的箭头q的方向移动并附接至打印机100的粉盒保持段70时,色粉补充装置60y的输送喷嘴611y随着附接操作被从色粉盒32y的前端插入。因此,色粉盒32y和输送喷嘴611y彼此连通。下面将详细说明随着附接操作实现连通的构造。作为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共有的色粉盒的一个实施例,色粉盒32y是大致为圆筒形的色粉瓶,主要包括被粉盒保持段70以不转动方式保持的粉盒前端盖34y和集成有粉盒齿轮301y的粉盒本体33y。粉盒本体33y被保持为相对于粉盒前端盖34y转动。粉盒保持段70主要包括粉盒盖接收段73、粉盒接收段72和插孔段71。粉盒盖接收段73是用于保持色粉盒32y的粉盒前端盖34y的一段。粉盒接收段72是用于保持色粉盒32y的粉盒本体33y的一段。插孔段71形成在色粉盒32y的附接操作时使用的插孔。当布置在复印机500的前侧(垂直于图2的纸面方向的前侧)的本体盖(未示出)打开时,会露出粉盒保持段70的插孔段71。当每个色粉盒32(y、m、c、k)摆放为其纵向与水平方向平行时,每个色粉盒32(y、m、c、k)的附接/分离操作(沿作为附接/分离方向的色粉盒32的纵向进行的附接/分离操作)从复印机500的前侧进行。图4中的安置盖608y是粉盒保持段70的粉盒盖接收段73的一部分。粉盒接收段72的形成方式使得其纵向长度与粉盒本体33y的纵向长度大致相同。粉盒盖接收段73在纵向上(附接/分离方向)布置在粉盒接收段72的粉盒前端,插孔段71在纵向上布置在粉盒接收段72的一端。因此,随着色粉盒32y的附接操作,粉盒前端盖34y首先通过插孔段71,在粉盒接收段72上滑动一段时间,最终附接至粉盒盖接收段73。当粉盒前端盖34y附接至粉盒盖接收段73时,随着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等装置的粉盒驱动段91y经由粉盒驱动齿轮601y向布置在粉盒本体33y中的粉盒齿轮301输入旋转驱动力,粉盒本体33y沿图4的箭头a的方向转动。随着粉盒本体33y的转动,形成在粉盒本体33y的内表面上的螺旋构造中的旋肋302y把粉盒本体33y中的色粉沿粉盒本体的纵向从图4中的左侧向右侧输送。因此,色粉被从粉盒前端盖34y的一侧提供至输送喷嘴611y之内。输送螺旋614y布置在输送喷嘴611y中。当粉盒驱动段91y向输送螺旋齿轮605y输入旋转驱动力时,输送螺旋614y旋转,并输送提供至输送喷嘴611y中的色粉。输送喷嘴611y在输送方向的下游端连接至落粉通道64y,被输送螺旋614y输送的色粉在重力作用下沿落粉通道64y下落,并被提供至显影装置50y(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在色粉盒32(y、m、c、k)寿命终结时(当色粉盒由于其中盛装的色粉被用尽而变空时),使用新色粉盒更换该色粉盒。在纵向上与粉盒前端盖34相反的色粉盒32的端部布置有手柄303。在更换色粉盒32时,操作人员可以握住手柄303,拔出并分离已脱开的色粉盒32。在某些情况中,控制器90基于上述的曝光装置47使用的图像信息计算色粉消费量,并确定是否需要向显影装置50y补充色粉。在某些情况中,控制器90基于色粉密度传感器56y的检测结果检测显影装置50y中的色粉密度的降低。在这些情况中,控制器90转动粉盒驱动段91y,从而把色粉盒32y的粉盒本体33y和输送螺旋614y转动预置的时间,以便向显影装置50y提供色粉。由于色粉是通过转动布置在输送喷嘴611y中的输送螺旋614y而提供的,因此通过检测输送螺旋614y的转动频率,能够精确计算从色粉盒32y提供的色粉量。若自从色粉盒32y附接以来计算的累计色粉提供量达到在附接时盛装在色粉盒32y中的色粉量,则系统会认为色粉盒32y已变空,并在复印机500的显示屏(未示出)上显示催促更换色粉盒32y的通知。在某些情况中,即使当色粉密度传感器56y检测到色粉密度降低,并且重新补充色粉并确定是否应恢复色粉密度时,色粉密度传感器56y也不能检测色粉密度的恢复。在此情况中,系统会认为色粉盒32y已空,并在复印机500的显示屏(未示出)上显示催促更换色粉盒32y的通知。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共有的色粉补充装置60y根据输送螺旋614y的转动频率控制提供至显影装置50y的色粉量。因此,通过输送喷嘴611y的色粉经由落粉通道64y直接输送至显影装置50y,而无需控制提供至显影装置50y的色粉量。即使在色粉补充装置60y构造为向此实施例中所述的色粉盒32插入输送喷嘴611y的情况中,也可以布置临时色粉存储装置,例如粉斗。在此情况中,可通过控制从临时色粉存储装置输送至显影装置50y的色粉量来控制提供至显影装置50y的色粉量。而且,虽然此实施例中的色粉补充装置60y使用输送螺旋614y来输送提供在输送喷嘴611y中的色粉,但是用于输送提供在输送喷嘴611y中的色粉的构造不局限于螺旋。可以使用除螺旋之外的装置施加输送力,例如,使用色粉泵在输送喷嘴611y的开口处产生负压力,如专利文件6中所述。在包含临时色粉存储装置的构造中,布置有色粉用尽传感器,用于检测存储在临时色粉存储装置中的色粉量是否变为预定量以下。基于色粉用尽传感器的色粉用尽检测结果,通过旋转粉盒本体33y和输送螺旋614y预置时间来向临时色粉存储装置提供色粉。即使在重复上述控制后,若不取消色粉用尽传感器的色粉用尽检测,系统也会认为色粉盒32y已变空,并在复印机500的显示屏(未示出)上显示催促更换色粉盒32y的通知。通过这种方式,若基于色粉用尽传感器的色粉用尽检测功能来检测色粉盒32y是否变空,则无需累计自附接色粉盒32y以来提供的色粉量。但是,若像此实施例中的色粉补充装置60y那样不布置临时色粉存储装置,则可以减小色粉补充装置60y的尺寸,从而减小复印机500的总尺寸。下面将详细说明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共有的色粉盒32(y、m、c、k)和色粉补充装置60(y、m、c、k)。如上所述,色粉盒32(y、m、c、k)和色粉补充装置60(y、m、c、k)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构造,不同之处仅是待使用的色粉的颜色不同。因此,在下文的说明中,将省略代表色粉颜色的符号y、m、c和k。图6是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共有的色粉盒32的说明性透视图。图7是在附接色粉盒32之前色粉补充装置60和色粉盒32的前端的说明性透视图。图8是在附接色粉盒32之后色粉补充装置60和色粉盒32的前端的说明性透视图。图1是在附接色粉盒32之前色粉补充装置60和色粉盒色粉盒32的前端的说明性截面图。图9是在附接色粉盒32之后色粉补充装置60和色粉盒32的前端的说明性截面图。色粉补充装置60包括输送喷嘴611,在输送喷嘴611内布置有输送螺旋614。色粉补充装置60还包括喷嘴活门612。在附接色粉盒32之前(在图1和图7所示的状态中),在分离时喷嘴活门612遮闭形成在输送喷嘴611上的喷嘴开口610,在附接色粉盒32时(在图9和图9所示的状态中),喷嘴活门612打开喷嘴开口610。同时,在附接时插置输送喷嘴611的接收口331形成在色粉盒32的端面的中心,并具有在分离时遮闭接收口331的粉盒活门332。下面将说明色粉盒32。如上所述,色粉盒32主要包括粉盒本体33和粉盒前端盖34。图10是在粉盒前端盖34被分离时色粉盒32的说明性透视图。如图10所示,在粉盒前端盖34被从色粉盒32分离后,色粉盒32包括粉盒本体33和形成接收口331的喷嘴接收装置330。图11是喷嘴接收装置330从粉盒本体33分离时色粉盒32的说明性透视图。图12是喷嘴接收装置330从粉盒本体33分离时色粉盒32的说明性截面图。图13是从图12所示的状态(与图10类似,粉盒前端盖34从色粉盒32分离)把喷嘴接收装置330附接至粉盒本体33时色粉盒32的说明性截面图。粉盒本体33大致为圆筒形,并绕作为转轴的圆筒中心轴旋转。在下文中,与转轴平行的方向称为"转轴方向",在转轴方向上,形成有接收口331的色粉盒32的一侧(布置有粉盒前端盖34的一侧)可称为"粉盒前端"。粉盒前端也称为第一端。而且,布置有手柄303的色粉盒32的另一侧(与粉盒前端相反的一侧)可称为"粉盒后端"。粉盒后端也称为第二端。上述的色粉盒32的纵向是转轴方向,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转轴方向变为水平方向。相对于粉盒齿轮301的粉盒本体33的粉盒后端的外径比粉盒前端的外径大,在粉盒后端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旋肋302。当粉盒本体33沿图10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时,由于旋肋302的动作,在粉盒本体33中的色粉上施加用于把色粉沿转轴方向从一端(粉盒后端)移动至另一端(粉盒前端)的输送力。在粉盒本体33的前端的内壁上形成有铲部304。随着粉盒本体33的旋转,铲部304铲起由旋肋302随着粉盒本体33的旋转沿图10的箭头a的方向输送至粉盒前端的色粉。每个铲部304由凸起部304h和铲壁面304f构成。凸起部304h在粉盒本体33内隆起,从而形成朝向粉盒本体33的旋转中心的螺旋型隆脊。铲壁面304f是构成从凸起部304h(隆脊)延续至粉盒本体33的内壁的隆起部分的一部分壁面并在粉盒的转动方向上处于下游侧的内壁面。当铲壁面304f位于下部中时,铲壁面304f铲起随着输送本体33的旋转在旋肋302的输送力下进入铲部304的色粉。因此,色粉可被铲起,并处于插入的输送喷嘴611的上方。例如,如图1和图10所示,与旋肋302类似,在铲部304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螺旋形的铲部旋肋304a,以便输送铲部304内的色粉。在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铲部304的粉盒前端上形成有粉盒齿轮301。在粉盒前端盖34上布置有齿轮暴露孔34a,以便当粉盒前端盖34附接至粉盒本体33时能够露出粉盒齿轮301的一部分(图6中的远侧)。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从齿轮暴露孔34a露出的粉盒齿轮301与色粉补充装置60的粉盒驱动齿轮601啮合。在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粉盒齿轮301的粉盒前端上形成有筒状粉盒开口33a。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压配合到粉盒开口33a上,以便喷嘴接收装置330固定至粉盒本体33。固定喷嘴接收装置330的方法不局限于压配合。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包括使用粘合剂固定,或者使用螺钉固定。在经由前端开口305的开口向粉盒本体33填充色粉后,色粉盒32的构造使得喷嘴接收装置330被固定至粉盒本体33的粉盒开口33a上。盖钩部306形成在粉盒开口33a上,并布置在粉盒本体33的粉盒齿轮301旁边。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中,粉盒前端盖34从粉盒前端(从图10中的左下侧)附接至色粉盒32(粉盒本体33)。因此,粉盒本体33沿转轴方向穿过粉盒前端盖34,布置在粉盒前端盖34的前端部分中的盖钩341与盖钩部306结合。盖钩部306围绕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形成,当盖钩341结合时,粉盒本体33和粉盒前端盖34接合,从而彼此相对转动。粉盒本体33通过双轴拉伸吹塑法模制而成(参见专利文件1至3)。双轴拉伸吹塑法通常包括两阶段过程,包括预成型模塑过程和拉伸吹塑过程。在预成型模塑过程中,使用树脂通过注入模制方式模铸试管状预成型件。通过注入模制,在试管状部分的开口处形成粉盒开口33a、盖钩部306和粉盒齿轮301。在拉伸吹塑过程中,在预成型模塑过程后被冷却并分离的预成型件被加热并软化,然后进行吹塑和拉伸。对于粉盒本体33,相对于粉盒齿轮301的粉盒后端通过拉伸吹塑过程模制而成。具体而言,形成有铲部304和旋肋302的部分以及手柄303通过拉伸吹塑过程模制而成。在粉盒本体33中,处于相对于粉盒齿轮301的粉盒前端上的每个部件(例如粉盒齿轮301、粉盒开口33a、盖钩部306)保持通过注入模制产生的预成型件的形式;因此,可以高精度地模制这些部件。相比之下,形成有铲部304和旋肋302的部分和手柄303在注入模制后通过拉伸吹塑过程拉伸模制而成;因此,模制精度比预成型模制件的精度低。下面将说明固定在粉盒本体33上的喷嘴接收装置330。图14是从粉盒前端观察时喷嘴接收装置330的说明性透视图。图15是从粉盒后端观察时喷嘴接收装置330的说明性透视图。图16是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中从上方观察时喷嘴接收装置330的俯视截面图。图17是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中从侧面(从图13中的背侧)观察时喷嘴接收装置330的横向截面图。图18是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分解透视图。喷嘴接收装置330包括粉盒活门支架340、粉盒活门332、粉盒密封件333、粉盒活门弹簧336、以及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粉盒活门支架340包括活门后端支撑部335、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以及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粉盒活门弹簧336由卷簧构成。粉盒活门332包括前端圆筒形部332c、滑动段332d、导杆332e、以及第一活门钩332a。前端圆筒部332c是粉盒前端部,该部分可与粉盒密封件333的圆筒形开口(接收口331)配合。滑动段332d是圆筒形部分,它相对于前端圆筒部332c形成在粉盒后端侧。滑动段332d的外径稍大于前端圆筒部332c,并在一对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内表面上滑动。导杆332e是杆状部分,它从前端圆筒部332c内朝粉盒后端竖起,并插入到粉盒活门弹簧336的卷盘中,作为防止粉盒活门弹簧336挠曲的导杆。第一活门钩332a是一对钩,布置在与竖有导杆332e的基部相反的一端,并构造为防止粉盒活门332从粉盒活门支架340脱出。如图16和图17所示,粉盒活门弹簧336的前端抵在前端圆筒部332c的内壁上,粉盒活门弹簧336的后端与活门后端支撑部335的壁接触。此时,粉盒活门弹簧336处于压缩状态,从而粉盒活门332受到远离活门后端支撑部335的方向(向右或朝图16和图17中的粉盒前端方向)的偏置力。但是,形成在粉盒活门332的粉盒后端上的第一活门钩332a与活门后端支撑部335的外壁结合。因此,在图16和图17所示的状态中,会防止粉盒活门332进一步朝远离活门后端支撑部335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活门钩332a和活门后端支撑部335之间处于结合状态,并且粉盒活门弹簧336施加偏置力,因此能限定前端圆筒部332c和具有防漏粉功能的粉盒密封件333在轴向上相对于粉盒活门支架340的位置。因此,当前端圆筒部332c和粉盒密封件333配装在一起时,能够限定位置,从而防止漏粉。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为管状,其外径和内径以台阶方式朝粉盒后端缩减。直径从粉盒前端向粉盒后端逐渐减小。在外表面上形成两个外径部分(从粉盒前端算起的外表面aa和bb),在内表面上形成五个内径部分(从粉盒前端算起的内表面cc、dd、ee、ff和gg)。外表面上的外表面aa和bb之间的边界通过锥形面连接。类似地,内表面上的第四内径部分ff和第五内径部分gg之间的边界通过锥形面连接。内表面上的内径部分ff和延续的锥形面与下文所述的密封件防卡空间337b对应,这些表面的脊线与下文中所述的五边形截面的边对应。如图16至图18所示,彼此相对并具有通过轴向切割圆筒而获得的薄片形状的一对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布置为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朝粉盒后端突出。两个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后端连接至活门后端支撑部335,该活门后端支撑部335为杯状,在其底部中心有孔。在两个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中,形成有柱形空间s1,该柱形空间s1是由彼此相对的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内柱面与从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延伸的假想柱面限定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包括内径部分gg,该内径部分gg是从前端算起的第五部分,为圆筒形内表面,其内径与柱形空间s1的直径相同。粉盒活门332的滑动段332d在柱形空间s1和圆筒形内表面gg上滑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第三内表面是穿过按45°等距布置的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的纵向顶点的假想柱面。具有四棱圆筒形(柱管形)截面(图16和图17的截面图中的截面)的粉盒密封件333布置为与内表面ee对应。粉盒密封件333通过粘合剂或双面胶带固定至连接第三内表面ee和第四内表面ff的竖直面上。与贴合面相反的粉盒密封件333的外露面(图16和图17中的右侧)作为圆筒形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圆筒形开口(粉盒开口)的内底。如图16和图17所示,密封件防卡空间337b(防夹空间)形成为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内表面ff和延续锥形面对应。密封件防卡空间337b是由三个不同部分封闭而成的环状密封空间。具体而言,密封件防卡空间337b是由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内表面(第四内表面ff和延续锥形面)、粉盒密封件333的贴合侧的竖直面、以及从前端圆筒部332c向粉盒活门332的滑动段332d延续的外表面封闭而成的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的截面(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截面)为五角形截面。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内表面与粉盒密封件333的端面之间的角度以及粉盒活门332的外表面与粉盒密封件333的端面之间的角度为90°。下面将说明密封件防卡空间337b的功能。当粉盒活门332向粉盒后端移动并同时封闭接收口331时,粉盒密封件333的内表面相对于前端圆筒部332c滑动。因此,粉盒密封件333的内表面被粉盒活门332拉动,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朝粉盒后端移动。此时,若没有密封件防卡空间337b并且从第三内表面延续的竖直面(粉盒密封件333的贴合面)和第五内表面gg彼此垂直连接,则会发生以下情况。具体而言,粉盒密封件333的弹性变形部分可能被夹在相对于粉盒活门332滑动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内表面和粉盒活门332的外表面之间,从而导致卡住。若粉盒密封件333被卡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与粉盒活门332彼此相对滑动的部分中(即,在前端圆筒部332c与内表面gg之间),则粉盒活门332会被很紧地固定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上,因而无法启闭接收口331。相比之下,在此实施例中,在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内部区域中形成有密封件防卡空间337b。密封件防卡空间337b的内径(内表面ee和延续锥形面的内径)小于粉盒密封件333的外径。因此,整个粉盒密封件333几乎不会进入密封件防卡空间337b空间。而且,粉盒密封件333的被粉盒活门332拉动而发生弹性变形的部分(区域)有限,因此粉盒密封件333能在自己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形状,不会被拉至并卡在内表面gg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防止由于粉盒活门332和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之间处于固定状态而无法打开和关闭接收口331的情况。如图16至图18所示,多个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形成为在与粉盒密封件333的外圆周面接触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内表面上径向延伸。如图16和图17所示,当粉盒密封件333被固定至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时,粉盒前端上的粉盒密封件333的竖直面在转轴方向上相对于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的前端稍稍突出。如图9所示,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色粉补充装置60的喷嘴活门612的喷嘴活门凸缘612a在喷嘴活门弹簧613的偏置力作用下把粉盒密封件333的突出部按下。喷嘴活门凸缘612a进一步移动,并从抵靠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的粉盒前端的粉盒密封件333的接收口331一侧遮盖住粉盒密封件333的前端面,从而从外侧密封粉盒。因此,在附接时,能够确保接收口331处的输送喷嘴611附近的密封性能,从而防止漏粉。喷嘴活门凸缘612a的喷嘴活门弹簧接收面612f的背侧被抵靠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的喷嘴活门弹簧613偏置,从而限定喷嘴活门612在转轴方向上相对于色粉盒32的位置。例如,如图9所示,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本体时,作为接触件的喷嘴活门612和作为偏压件的喷嘴活门弹簧613容纳在具有圆柱形内部空间的前端开口305中。为了实现上述构造,在下文中,将说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直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内径、以及包括色粉补充装置60的粉盒安置部615的部分的直径之间的关系。图66是示出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直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内径、以及包括色粉补充装置60的粉盒安置部615的部分的直径之间的关系的说明性示意图。如后文中所述,粉盒安置部615包括在安置色粉盒32时与色粉盒32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配合的粉盒安置部的内表面615a。内表面615a的内径以d1表示。色粉盒32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的直径以d1表示。布置在输送喷嘴611上的喷嘴活门612包括喷嘴活门凸缘612a,喷嘴活门凸缘612a的外径以d2表示。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各个内径之中,在轴向上相对于粉盒密封件333处于外侧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内径(从粉盒前端算起的第二内表面的内径)以d2表示,粉盒密封件333的外径以d3表示。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与粉盒密封件333的外表面接触,并布置在粉盒密封件333的外表面和从前端算起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第二内表面之间。喷嘴活门612的外径(在后文中所述的喷嘴活门管612e的外径)以d3表示,粉盒密封件333的内径以d2表示。在附接色粉盒32时,在喷嘴开口610被喷嘴活门612遮闭的同时,输送喷嘴611进入接收口331。喷嘴活门凸缘612a与粉盒密封件333接触,并随后把粉盒密封件333向下按。然后,喷嘴活门凸缘612a抵住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的前端,使喷嘴开口610打开,并且色粉盒32的内部与输送喷嘴611的内部相通。此时,色粉盒32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和粉盒安置部的内表面615a彼此配合,粉盒本体33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在配合位置。为了使色粉盒32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与粉盒安置部的内表面615a形成可转动配合,色粉盒32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的直径d1和粉盒安置部的内表面615a的内径d1设定为满足"d1<d1"。而且,d1和d1设定为使得配合公差变为0.01毫米至0.1毫米。通过保持"d1<d1"的关系,能够在把粉盒本体33保持在粉盒安置部615的同时转动粉盒本体33。输送喷嘴611和喷嘴活门612构造为:当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被喷嘴活门612遮闭时,输送喷嘴611和喷嘴活门612进入接收口331。为了实现这种构造,喷嘴活门凸缘612a的外径d2和(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各个内径之中)在轴向上相对于粉盒密封件333处于外侧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内径d2(从粉盒前端算起的第二内表面dd的内径)设定为满足"d2<d2"。为了使喷嘴活门凸缘612a与粉盒密封件333接触并按压粉盒密封件333,并且随后抵住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的前端,喷嘴活门凸缘612a的外径d2设置为满足"d2>d3"。具体而言,喷嘴活门凸缘612a的外径d2、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各个内径之中在轴向上相对于粉盒密封件333处于外侧的内径d2、以及粉盒密封件333的外径d3之间设定为"d3<d2<d2"的关系。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喷嘴活门612容纳在色粉盒32的前端开口305中(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内)。当粉盒密封件333和喷嘴活门凸缘612a随着粉盒本体33的转动彼此相对滑动时,能够防止由于滑动而对粉盒密封件333造成的损害。这是因为喷嘴活门凸缘612a与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接触,因而不会过度向下按压粉盒密封件333,并且能抑制滑动载荷。而且,在向下按压粉盒密封件333时,由于喷嘴活门凸缘612a与粉盒密封件333适度配合,因此能够减少在附接色粉盒32时可能发生的色粉散落。另外,喷嘴活门612的外径d3和喷嘴接收装置330的粉盒密封件333的内径d4设定为满足"d4<d3"。通过这种设置,随着输送喷嘴611的插入,粉盒密封件333的内径会相应扩大,从而粉盒密封件333可与喷嘴活门612适度配合。因此,在插入输送喷嘴611时,能够防止色粉从色粉盒32向外泄漏。综合上述关系,色粉盒32的每个部分设置为满足"d4<d3<d3<d2<d2<d1<d1"的直径关系。通过这种设置,既能够实现防止色粉从色粉盒32散落或泄漏的密封能力,又能够实现容纳喷嘴活门612和喷嘴活门弹簧613的容纳能力。如后文中所述,在附接色粉盒32时,在喷嘴活门凸缘612a抵住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并且喷嘴活门612相对于色粉盒32的位置固定后,喷嘴开口610打开。另一方面,在分离色粉盒32时,即使从色粉盒32取下输送喷嘴611的操作已开始,由于在打开喷嘴开口610时喷嘴活门弹簧613会施加偏置力,因此喷嘴活门612相对于色粉盒32的位置也不会发生变化。当色粉盒32被拉出时,色粉盒32相对于输送喷嘴611的位置发生改变,因而喷嘴活门612相对于输送喷嘴611的位置也改变。因此,喷嘴活门612开始遮闭喷嘴开口610。此时,随着色粉盒32被向外拉,色粉盒32与粉盒安置部615之间的距离会变长。因此,喷嘴活门弹簧613在自己的恢复力下伸长到自然长度,从而施加在喷嘴活门612上的偏置力减小。当色粉盒32被进一步向外拉并且喷嘴活门612完全遮闭喷嘴开口610时,喷嘴活门612的一部分(具体而言是后文中所述的"第一内肋612b")抵住输送喷嘴611的一部分。通过这种相抵接触,喷嘴活门612相对于输送喷嘴611的位置被固定,并且喷嘴活门612与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的相抵接触被解除。随后,色粉盒32被进一步向外拉,使得喷嘴活门612和输送喷嘴611一起从色粉盒32脱开。当喷嘴活门凸缘612a与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相抵接触时,输送喷嘴611上形成有喷嘴开口610的部分相对于接收口331的入口完全处于色粉盒32之内。具体而言,喷嘴开口处于与铲部304相对的位置,在该位置,喷嘴开口331在转轴方向上超过粉盒齿轮301。由于喷嘴开口610在完全处于色粉盒32之内时才打开,因此能够防止色粉从喷嘴开口610向外泄漏。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和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作为与侧面支撑部邻接布置的开口)的形成方式使得彼此相对的两个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构成圆筒形状的一部分,在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中的两个部分处,圆筒形状的另一个部分别切除。利用这种形状,能够导引粉盒活门332在圆筒形状内形成的柱形空间s1中沿转轴方向移动。当粉盒本体33转动时,固定在粉盒本体33上的喷嘴接收装置330与粉盒本体33一起转动。此时,喷嘴接收装置330的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绕色粉补充装置60的输送喷嘴611转动。因此,转动的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仅通过形成输送喷嘴611的上部中形成的喷嘴开口610的上方空间。因此,即使色粉在喷嘴开口610上方短暂累积,由于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划过累积的色粉并减轻累积,因而能防止累积的色粉在其它状态中积聚并且在装置恢复操作时发生色粉输送故障的现象。另一方面,当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位于输送喷嘴611一侧并且喷嘴开口610和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彼此相对时,粉盒本体33中的色粉按图9中的箭头β所示被提供至输送喷嘴611。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一外表面aa和第二外表面bb之间形成有台阶,因而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在转轴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粉盒后端上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径减小。如图13所示,粉盒本体33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遵循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的形状,并形成有台阶,从而粉盒后端处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径减小。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上的台阶沿圆周方向抵靠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上的整个台阶面。因此,能够防止喷嘴接收装置330的轴相对于粉盒本体33倾斜(圆筒形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中心轴相对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中心轴倾斜的状态)。<第二实施例>下面将说明第二实施例的色粉盒32,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的色粉盒32相比,粉盒活门332有变化。在图6所示的状态中,色粉盒32可从复印机500分离。但是,在单独运输色粉盒32时,或由用户把色粉盒32装设到本体上时,色粉盒32可能掉落。图19是显示色粉盒32以后端向上的状态坠落时的说明性示意图。图19中的箭头δ1指示坠落方向。如图19所示,若色粉盒32坠落并撞到板上,粉盒活门332的惯性力会沿与图19中的箭头δ2所示的坠落方向相同的方向发生作用。坠落造成的冲击越大,惯性力就越大,若惯性力超过粉盒活门弹簧336的按压力,则粉盒活门332会沿惯性力的作用方向移动(沿图19中的箭头δ2方向移动)。在此情况中,若粉盒活门332的移动量大于粉盒密封件333的厚度,则在一段时间内,在粉盒活门332和粉盒密封件333之间会产生缝隙,因而色粉可能散落。而且,若色粉盒32的粉盒本体33是通过吹塑法形成的空心树脂产品,则撞击造成的冲击可能转化为冲力,并且惯性力可能增大。为了减小由坠落导致的惯性力所造成的粉盒活门332的移动,使用具有较大压力的粉盒活门弹簧336比较有效。但是,若粉盒活门弹簧336的压力增大,则会发生如下所述的副作用。具体而言,若粉盒活门弹簧336的压力增大,则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粉盒活门332和输送喷嘴611之间的接触压力会增大。若接触压力增大,则转动色粉盒32的驱动转矩会增大。因此,需要具有更大输出的驱动电机603,并且驱动电机603的成本会提高。而且,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大,粉盒活门332与输送喷嘴611的接触面的磨损会增大,导致使用寿命缩短。而且,若粉盒活门弹簧336的压力增大,则需要使用更大的力来把色粉盒32装设到色粉补充装置60中,因而导致可操作性降低。而且,粉盒活门弹簧336的压力作用在把色粉盒32从色粉补充装置60向外推的方向。因此,若粉盒活门弹簧336的压力增大,则在把色粉盒32与色粉补充装置60结合的结构(补充装置结合件609和粉盒结合部339)之间脱离结合状态后,会存在色粉盒32立即从色粉补充装置60弹出的危险。图20和图21是示出布置有第二活门钩332b的构造的说明性示意图,第二活门钩332b布置在相对于第一活门钩332a的导杆332更靠近粉盒活门332的粉盒前端一些的位置。图20是在附接色粉盒32之前色粉补充装置60和色粉盒色粉盒32的前端的说明性截面图。图21是在附接色粉盒32之后色粉补充装置60和色粉盒32的前端的说明性截面图。在图20和图21所示的构造中,色粉盒32的粉盒活门332被压向粉盒活门弹簧336封闭接收口331的方向(压向图20中的左侧)。粉盒活门332包括在粉盒后端上相对于导杆332e布置的一对第一活门钩332a和一对第二活门钩332b,这两对钩子用于防止粉盒活门332脱落。导杆332e的粉盒后端分叉,从而形成一对悬臂332f。第一活门钩332a和第二活门钩332b布置在悬臂的相应外表面上。如图20所示,当粉盒活门332遮闭接收口331时,活门后端支撑部335的竖直面位于第一活门钩332a和第二活门钩332b之间。在活门后端支撑部335的竖直面上形成有比第一活门钩332a在轴向的探出面积小的孔。导杆332e插入在粉盒活门弹簧336中,导杆332e的一对悬臂332f朝导杆332e的轴的中心弯曲,从而通过活门后端支撑部335的竖直面上的孔穿过第一活门钩332a。相应地,如图20所示,导杆332e安装在粉盒本体33上。导杆332e由树脂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模制而成,以确保使悬臂332f弯曲的弹性。图20示出了色粉盒32在装设到色粉补充装置60的本体中(未使用)之前的状态,例如,在运输色粉盒32时的状态。当在图20所示的状态中把色粉盒32装设到色粉补充装置60的本体中时,色粉盒32被推入本体中,输送喷嘴611的前端把粉盒活门332向色粉盒32之内推动。此时,位于导杆332e的端部的第一活门钩332a被从活门后端支撑部335的粉盒后端推出。相应地,作为第二个钩子的第二活门钩332b与活门后端支撑部335的竖直面上的孔结合。竖直面中的孔小于第二活门钩332b的探出面积,因此,当第二活门钩332b与竖直面接触时,第二活门钩332b不会脱落。但是,当用户增加施加在色粉盒32上的推力时,该推力作用在第二活门钩332b和竖直面的接触段上。由于推力的作用,第二活门钩332b和布置在外表面上的一对悬臂332f都朝导杆332e的轴的中心弯曲,使得第二活门钩332b穿过竖直面上的孔。因此,如图21所示,第二活门钩332b相对于活门后端支撑部335位于色粉盒32内部。在粉盒活门332装设到色粉盒32中后,第二活门钩332b能防止粉盒活门332脱落。如上所述,在单独运输色粉盒32时,或者当色粉盒32被用户装设到本体中时,色粉盒32可能坠落。在此情况中,如上文中参照图19做出的说明所示,由于粉盒活门332的惯性力,在粉盒活门332上可能施加处于打开粉盒活门332的方向的力。但是,如图20和图21所示的构造,若布置有第二活门钩332b,则出于下述原因,在色粉盒32坠落时,能防止色粉散落。具体而言,当粉盒活门332被朝开启方向移动时,粉盒活门弹簧336的压力以及通过孔穿过第二活门钩332b所需的力(即,弯曲一对悬臂332f的力)会阻止粉盒活门332朝开启方向移动。由于因在坠落时的冲击导致的惯性力不会增大(与用户施加的推力不同),因此第二活门钩332b与活门后端支撑部335的竖直面上的孔结合,并且能防止粉盒活门332开启。因此,在色粉盒32坠落时,能够防止色粉散落。在如图20和图21所示的色粉盒32的构造中,当色粉盒坠落时,能够防止活门移动,而无需增大粉盒活门弹簧336的压力。因此,在色粉盒坠落时,能防止色粉散落,而不会导致如上所述的副作用。而且,与参照图1和图9说明的构造相比,仅在粉盒活门332上增加第二活门钩332b,并且无需额外部件。因此,能够以很低的成本防止在坠落时发生色粉散落。下面将参照图5至图8说明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共有的粉盒前端盖34的构造。在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色粉盒32的粉盒前端盖34滑动并移动到图5所示的粉盒接收部72上。在图5中,从插孔部71延续到粉盒盖接收部73的沟槽仅形成在四个色粉盒32之下,从而纵向侧沿粉盒本体33的轴向移动。在粉盒前端盖34的两个底面上形成有一对导轨361,因而粉盒前端盖34在导轨361与沟槽结合的状态下滑动并移动。更具体地说,一对滑轨在粉盒接收部72的每个沟槽的两侧突出。在滑动导轨361上形成有平行于粉盒本体33的转轴的滑槽361a,从而自上方和下方夹住一对滑轨。而且,粉盒前端盖34包括粉盒结合部339,在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该粉盒结合部339与布置在安置盖608上的补充装置结合件609结合。粉盒前端盖34还包括用于记录数据(利用色粉盒32的用法)的标识牌(标识芯片)。粉盒前端盖34还包括特定颜色的肋条34b,该肋条能防止盛有特定颜色的色粉的色粉盒被附接至某个不同颜色的安置盖608上。如上所述,由于在附接时滑动导轨361与粉盒接收部72的滑轨结合,因而能限定粉盒前端盖34在色粉补充装置60上的姿态。因此,能够平稳地执行粉盒结合部339与补充装置结合件609之间的定位以及后文中所述的标识牌700和连接器800之间的定位。下面将说明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共有的色粉补充装置60。如图7和图8所示,色粉补充装置60包括把输送喷嘴611固定至复印机500的本体的框架602上的喷嘴保持装置607。安置盖608被固定至喷嘴保持装置607上。在喷嘴保持装置607上固定有落粉通道64,落粉通道64布置为从输送喷嘴611的下部与输送喷嘴611的内部相通。如图20和图21中所示的构造,落粉通道64可包含布置在其中的振动弹簧640。振动弹簧640的一端与输送螺旋614的转轴结合,并且随着输送螺旋614的转动沿竖直方向移动。随着竖向移动,振动弹簧640刮落积滞或附着在作为管状件的落粉通道64的内表面附近的色粉。为了提高防止落粉通道64堵塞的效果,以振动方式工作的振动弹簧640应布置在比较靠近落粉通道64的内表面的位置。在此实施例的构造中,由于落粉通道64是圆筒形构件,因此使用振动弹簧640(直径稍小于落粉通道64的内壁直径的弹簧)作为振动刮板。但是,优选根据落粉通道64的横截面形状调整振动刮板的形状,从而当落粉通道64的x段的形状不是圆形时,根据实际形状来调整振动刮板的形状。而且,粉盒驱动部91被固定至框架602。粉盒驱动部91固定至框架602。粉盒驱动部91包括驱动电机603、粉盒驱动齿轮601、以及用于向粉盒驱动齿轮601的转轴传递驱动电机603的旋转驱动力的蜗轮603a。驱动力传递齿轮604固定至粉盒驱动齿轮601的转轴上,从而与固定至输送螺旋614的转轴上的输送螺旋齿轮605结合。通过这种构造,能够通过粉盒驱动齿轮601和粉盒齿轮301转动色粉盒32。而且,能够随着色粉盒32的转动通过驱动力传递齿轮604和输送螺旋齿轮605转动输送螺旋614。可以在从驱动电机603至粉盒齿轮301的驱动传递通路或从驱动电机603至输送螺旋齿轮605的驱动传递通路中布置离合器。利用该离合器,能够随着驱动电机603的旋转仅转动色粉盒32和输送螺旋614中的一个。下面将说明色粉补充装置60的输送喷嘴611。图22是喷嘴活门612的说明性截面图。图23是从附接色粉盒的一侧(喷嘴的前端)观察时喷嘴活门612的说明性透视图。图24是从色粉补充装置60侧(喷嘴的基端)观察时喷嘴活门612的说明性透视图。图25是色粉补充装置60的输送喷嘴611附近部分的说明性截面图。图26是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附近部分的说明性透视截面图。图27是在喷嘴活门612被分离时从喷嘴的前端观察时输送喷嘴611附近部分的说明性透视图。图28是在喷嘴活门612被分离时喷嘴开口610附近部分的说明性透视图。在图25、图26和图28中,略去了布置在输送喷嘴611内的输送螺旋614。在输送喷嘴611的基端,形成有粉盒安置部615,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筒状粉盒开口33a配装在粉盒安置部615中。粉盒安置部615为圆筒形,并且其配合方式使得其内表面615a和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可彼此相对滑动。通过这种配合方式,能限定色粉盒32在垂直于色粉盒32的转轴的平面方向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当色粉盒32转动时,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作为转轴段,粉盒安置部615作为轴接收段。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与粉盒安置部615彼此滑动接触的位置以及色粉盒32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在图9中由α指示。例如,如图22所示,喷嘴活门612包括喷嘴活门凸缘612a和喷嘴活门管612e。第一内肋612b形成在喷嘴活门管612e的上内表面的靠近喷嘴前端的部分中。第二内肋612c和第三内肋612d形成在喷嘴活门管612e的内表面上靠近喷嘴基端的位置,从而环绕内表面。内表面上沿圆周方向的第一内肋612b的长度设置为使得当喷嘴活门612附接至输送喷嘴611时第一内肋612b可沿圆周方向配装到喷嘴开口610的宽度之内。如图1和图25所示,喷嘴活门弹簧613在喷嘴基端上的端部抵靠粉盒安置部615的端面615b。喷嘴活门弹簧613在喷嘴前端的端部抵靠喷嘴活门凸缘612a的喷嘴活门弹簧接收面612f。此时,喷嘴活门弹簧613处于压缩状态,施加在喷嘴活门612上的偏置力处于使喷嘴活门612从喷嘴的前端脱出的方向(在图25中朝向左侧)。但是,第一内肋612b抵靠喷嘴前端的喷嘴开口610的边缘,即,输送喷嘴611的前端611a的上内表面。因此,在图25或图26所示的状态中,能够防止喷嘴活门612朝从输送喷嘴611脱出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内肋612b的抵靠接触和喷嘴活门弹簧613的偏置力,喷嘴活门612在转轴方向上相对于输送喷嘴611的位置被限定。第一内肋的前端612g(第一内肋612b在沿圆周方向的一端)的形状使其能够抵靠喷嘴开口边缘611s(喷嘴开口610在横向上的边缘)。具体而言,当喷嘴活门612沿图26的箭头a的方向转动时,第一内肋的前端612g的形状使其抵靠喷嘴开口边缘611s。当色粉盒32转动时,导致沿图26中的箭头a的方向转动的力作用在喷嘴活门612上,其中,喷嘴活门管612e的外表面与固定至色粉盒32的粉盒密封件333的内表面接触。此时,若喷嘴活门612相对于输送喷嘴611转动,并且第一内肋612b从喷嘴开口610分离,则会发生以下情况。具体而言,当色粉盒32从色粉补充装置60分离时,由于喷嘴活门弹簧613的恢复动作产生的偏置力,喷嘴活门612可能从输送喷嘴611脱出。另外,根据喷嘴活门612的弹性,从喷嘴开口610分离的第一内肋612b可能牢固地束紧输送喷嘴611的外表面,使喷嘴活门612无法相对于输送喷嘴611移动。在此情况中,当色粉盒32从色粉补充装置60分离时,喷嘴开口610仍处于打开状态,导致色粉泄漏。相比之下,在此实施例的色粉补充装置60中,当喷嘴活门612沿图26的箭头a的方向转动时,第一内肋的前端612g抵靠喷嘴开口边缘611s。因此,在图26所示的状态中,能够防止喷嘴活门612相对于输送喷嘴611转动。第二内肋612c和第三内肋612d的内径设置为稍小于圆筒形输送喷嘴611的外径。由树脂模制而成的第二内肋612c和第三内肋612d发生弹性变形,使喷嘴活门612能附接至输送喷嘴611。由于内径稍小于输送喷嘴611的外径的两条肋(612c、612d)发生弹性变化并与输送喷嘴611的外表面接触,因此能提高喷嘴活门612的内表面和输送喷嘴611的外表面之间的密封性能。因此,能够防止色粉从喷嘴活门612与输送喷嘴611之间的缝隙泄漏。此实施例的色粉补充装置60使用锥形盘簧作为喷嘴活门弹簧613。在完全压缩状态中,锥形盘簧允许至少一部分相邻盘带彼此交叠,因此,与具有相同弹簧长度的柱形弹簧相比,在完全压缩状态中,能够减小在卷绕轴线方向的长度。因此,在完全压缩状态中,能够减小喷嘴活门弹簧613在卷绕轴线方向的空间。下面将说明把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过程。当色粉盒32若图7或图1中的箭头q所示朝色粉补充装置60移动时,输送喷嘴611的前端611a与粉盒活门332的前端面接触。当色粉盒32进一步朝色粉补充装置60移动时,输送喷嘴611按压粉盒活门332的前端面。由于粉盒活门332的按压作用,粉盒活门弹簧336被压缩。相应地,粉盒活门332随着压缩过程被推入色粉盒32之内(至粉盒后端),输送喷嘴611的前端被插入接收口331。此时,相对于喷嘴活门612的喷嘴活门凸缘612a的喷嘴前端上的喷嘴活门管612e的一部分也被随着输送喷嘴611一起插入到接收口331中。当色粉盒32进一步朝色粉补充装置60移动时,与喷嘴活门凸缘612a的喷嘴活门弹簧接收面相反的表面与粉盒密封件333的前端面接触。随后,该表面通过轻轻按压粉盒密封件333而与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接触。然后,喷嘴活门612在转轴方向上相对于色粉盒32的位置被固定。当色粉盒32进一步朝色粉补充装置60移动时,输送喷嘴611被进一步插入色粉盒32之内。此时,抵靠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的喷嘴活门612被朝输送喷嘴611的基端向后推。因此,喷嘴活门弹簧613被压缩,并且喷嘴活门612和输送喷嘴611的相对位置朝喷嘴的基端移动。由于相对位置的移动,被喷嘴活门612遮盖的喷嘴开口610在粉盒本体33中露出,并且粉盒本体33的内部与输送喷嘴611的内部相通。当输送喷嘴611被插入接收口331时,由于被压缩的粉盒活门弹簧336或喷嘴活门弹簧613的偏置力,在色粉盒32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被向后推的方向(与图7中的箭头q相反的方向)施加有作用力。但是,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色粉盒32克服上述作用力沿朝向色粉补充装置60的方向移动至粉盒结合部339与补充装置结合件609结合的位置。因此,粉盒活门弹簧336和喷嘴活门弹簧613的偏置力以及粉盒结合部339和补充装置结合件609之间的结合状态开始起作用。由于偏置力和结合状态的作用,在图8和图9所示的状态中,色粉盒32在转轴方向上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被限定。如图7所示,每个粉盒结合部339包括导引突出部339a、导引槽339b、凸点339c、以及矩形结合孔339d。分别包括上述部件的两组粉盒结合部339以相对于穿过接收口331的垂直线对称的方式布置在粉盒前端盖34的两侧。导引突出部339a布置在粉盒前端盖34的前竖直面上,从而处于穿过接收口331的中心的水平线上。导引突出部339a包括延续至导引槽339b的表面。倾斜面与补充装置结合件609接触,并在附接色粉盒32时朝导引槽339b导引补充装置结合件609。导引槽339b为凹入在粉盒前端盖34的侧面中的沟槽。导引槽339b的宽度设置为稍宽于补充装置结合件609,并能防止补充装置结合件609从沟槽脱出。导引槽339b的后端不是直接延续至结合孔339d,而是封闭端。导引槽339b的高度与粉盒前端盖34的端面的高度相同。具体而言,在导引槽339b和结合孔339d之间有宽度约为1毫米的外表面,该外表面与凸点339c对应。补充装置结合件609越过凸点339c,并落入结合孔339d中。因此,色粉盒32和色粉补充装置60彼此结合。色粉盒32构造为使粉盒活门332在垂直于转轴的假想平面上位于连接两个粉盒结合部339的线段的中心。若粉盒活门332不在连接两个粉盒结合部339的线段上,则会发生以下情况。具体而言,从线段至粉盒活门332的距离成为杠杆,由于粉盒活门弹簧336和喷嘴活门弹簧613之间在粉盒活门332的位置产生的偏置力,产生使色粉盒32绕线段转动的力矩。由于该力矩的作用,色粉盒32会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倾斜。在此情况中,色粉盒32上的附接载荷增大,使容纳和导引粉盒活门332的喷嘴接收装置330上的载荷增大。尤其是,若色粉盒32是新色粉盒并填充有足够的色粉,则当色粉盒32被从后端推动从而突出的输送喷嘴611被沿水平方向插入时,由于粉盒32的重量加色粉的重量的作用,产生转动色粉盒32的力矩。因此,载荷施加在插置有输送喷嘴611的喷嘴接收装置330上,在最坏情况中,喷嘴接收装置330可能损坏或断裂。与此相反,在此实施例的色粉盒32中,粉盒活门332位于连接两个粉盒结合部339的线段上。因此,由于粉盒活门弹簧336和喷嘴活门弹簧613作用在粉盒活门332位置的偏置力,因而能够防止色粉盒32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发生倾斜。如图31(b)所示,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色粉盒32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圆形端面不与粉盒安置部615的端面615b接触。其原因如下。假定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圆形端面与粉盒安置部615的端面615b接触。在此构造中,在粉盒结合部339的结合孔339d与补充装置结合件609结合前,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圆形端面可能抵靠粉盒安置部615的端面615b。若端面如上所述彼此抵靠,则无法进一步朝色粉补充装置60移动色粉盒32,因而无法在转轴上定位。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在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圆形端面和粉盒安置部615的端面615b之间产生很小的间隙。当按如上所述决定在转轴方向上的位置时,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粉盒安置部615的内表面615a配合。因此,如上所述,色粉盒32在垂直于转轴的平面方向上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被限定。从而完成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过程。当色粉盒32完全附接后,若驱动电机603转动,则色粉盒32内的粉盒本体33和输送喷嘴611内的输送螺旋614转动。随着粉盒本体33的转动,粉盒本体33中的色粉被旋肋302输送至粉盒本体33的粉盒前端。随着粉盒本体33的转动,输送至铲部304的色粉被铲部304铲起到喷嘴开口610的上方。铲子到喷嘴开口610上方的色粉朝喷嘴开口610落下,从而色粉被提供至输送喷嘴611。提供至输送喷嘴611的色粉被输送螺旋614输送,并经由落粉通道64补充至显影装置50中。此时,色粉从粉盒本体33内部向落粉通道64的流动由图9中的箭头β示出。<第三实施例>下面将说明第三实施例中的色粉盒32等装置的转动时序。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上述构造中,色粉盒32和输送螺旋614同时转动。但是,对于转动时序,可以在开始补充色粉时仅转动色粉盒32,然后在经过预定时间后转动输送螺旋614。而且,可以在结束补充色粉时停止色粉盒32,然后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停止输送螺旋614。图29中示出了上述转动时序的时序图。在具有图29所示的转动时序的构造中,当停止色粉补充时,在停止输送喷嘴611内的输送螺旋614的转动之前,首先停止色粉盒32的转动。利用这种转动时序,在停止新色粉的供应时,输送螺旋614在喷嘴开口610处的输送继续进行,在经过预定时间后,才停止输送螺旋614的转动。因此,当色粉盒32的转动停止时,在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附近残留的色粉t会被输送螺旋614朝落粉通道64输送。因此,能够减少残留在喷嘴开口610附近的输送喷嘴611上的色粉t。当色粉盒32从色粉补充装置的本体分离时,由于输送喷嘴611上的色粉量已经减少,因此布置在喷嘴接收装置330上的粉盒密封件333能够轻松清洁输送喷嘴611。因此,能够防止因色粉盒32附接至本体和从本体分离而导致的色粉散落。而且,在上述转动时序的构造中,当开始补充色粉时,色粉盒32先于输送螺旋614开始转动。因此,能够在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附近已填充有色粉后开始输送螺旋614的转动。因此,在输送螺旋614开始旋转后,输送螺旋614转动一圈所输送的色粉量能够稳定。从而可提高色粉补充量的稳定性。通过这种方式,利用单独转动色粉盒32和输送螺旋614的独立驱动源,能够实现色粉盒32的转动时序与输送螺旋614的转动时序有差别的构造。<第四实施例>下面将说明第四实施例,该实施例是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形式,它使用同一个驱动源来区分第三实施例的色粉盒32等部件的转动时序。使用离合器可实现采用相同驱动源的构造。当使用同一个驱动源时,能够以很低的成本实现区分转动时序的构造。在图30a和图30b中示出了使用同一个驱动源来区分转动时序的传动装置的例子。图30a是该传动装置的前视图。图30b是沿图30a中的h-h线剖切而获得的传动装置的说明性侧向截面图。图30a和图30b中所示的传动装置包括固定至色粉盒驱动轴650的粉盒驱动齿轮601和布置为相对于色粉盒驱动轴650旋转的惰轮653。形成有沿惰轮653的转动方向延续惰轮653的半个周长的齿轮表面孔653a,传动销652固定至粉盒驱动齿轮601,从而与齿轮表面孔653a结合。如图30a所示,提供有延迟产生弹簧651,延迟产生弹簧651的一端通过弹簧固定销651a固定至惰轮653,延迟产生弹簧651的另一端固定至传动销652。在惰轮653的正面布置有圆形弹簧导向板655,该圆形弹簧导向板655与惰轮653同心,并布置在齿轮表面孔653a的内侧,从而延迟产生弹簧651沿圆形弹簧导向板655的外表面延伸。而且,布置有输送螺旋齿轮605,该输送螺旋齿轮605固定至输送螺旋614的转轴,并与惰轮653形成齿轮啮合,把惰轮653的转动传递至输送螺旋614。在图30a和图30b所示的传动装置中,当驱动电机(未示出)沿图30a中的箭头i的方向转动色粉盒驱动轴650时,粉盒驱动齿轮601旋转。而且,与粉盒驱动齿轮601整合的传动销652沿布置在惰轮653上的齿轮表面孔653a旋转。当传动销652位于图30a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时,若粉盒驱动齿轮601转动约180°,则传动销652会如图30a中的虚线所示抵住齿轮表面孔653a。当处于相抵接触状态中的粉盒驱动齿轮601进一步转动时,惰轮653开始转动。因此,输送螺旋齿轮605经由惰轮653旋转,并且输送螺旋614开始旋转。通过这种方式,在色粉盒驱动轴650开始旋转后,使传动销652沿齿轮表面孔653a开始旋转所需的时间使色粉盒32开始旋转时刻和输送螺旋614开始旋转时刻之间存在延时。此时,延迟产生弹簧651伸长的长度与沿圆形弹簧导向板655的外表面的半个周长对应。另一方面,当驱动电机停止色粉盒驱动轴650的转动时,传动销652的旋转会停止。此时,一端固定至传动销652并且已从自然长度伸长的延迟产生弹簧651的力使该弹簧缩回自然长度,从而惰轮653旋转,使弹簧固定销651a接近传动销652。相应地,惰轮653的旋转量与齿轮表面孔653a对应(大致与半个周长对应的长度)。因此,在色粉盒32的转动停止后,输送螺旋614的转动量与延迟产生弹簧651导致的惰轮653的转动量对应。在此情况中,通过适当设置各个参数,能够设置所需的驱动延时。例如,这些参数包括惰轮653或输送螺旋齿轮605的齿数、传动销652的可移动范围(惰轮的齿轮表面孔653a的开口范围)、输送螺旋614的螺距、以及喷嘴开口610的宽度。而且,在色粉盒32的转动停止后,应在输送螺旋614的旋转输送量至少相当于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的纵向宽度后才停止输送螺旋614。因此,能够把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附近残余的色粉t输送至相对于面向喷嘴开口610的位置的落粉通道64一侧。通过这种输送,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由于色粉盒32附接至本体和从本体上分离而导致的色粉散落。而且,在色粉盒32开始转动后,应在色粉盒32的旋转输送量至少使得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填充有色粉t之后才开始输送螺旋614的旋转。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色粉补充量的稳定性。下面将说明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共有的色粉盒32与粉盒安置部615及相关结构之间的结合部分。如上所述,筒状粉盒开口33a和粉盒安置部615彼此滑动接触的位置以及色粉盒32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定位的位置在图9中以α示出。图9中的位置α不一定同时作为滑动段和定位段,即,可以仅作为滑动段或定位段。此实施例的色粉盒32包括喷嘴接收装置330,该喷嘴接收装置330布置在粉盒本体33的开口上,并包括侧面支撑部之间的接收口331和空间335b。接收口331是插置具有作为色粉接收口的喷嘴开口610的输送喷嘴611的部分。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是用于从粉盒本体33向喷嘴开口610供应色粉的色粉补充开口。色粉盒32还包括粉盒活门332,该粉盒活门332由喷嘴接收装置330支撑,并且作为随着输送喷嘴611插入喷嘴接收装置330或从喷嘴接收装置330拔出通过沿转轴方向滑动开启和关闭接收口331的开/关构件。通过这种构造,在插入输送喷嘴611之前,色粉盒32可使接收口331一直保持关闭状态,并能防止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之前发生色粉散落。当输送喷嘴611插入到接收口331中并且粉盒活门332被输送喷嘴611推动而向粉盒后侧滑动时,在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附近积累的色粉被推走。因此,在形成有接收口331的区域中,能够确保在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附近有插入输送喷嘴611的空间。因而,能够可靠地从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向接收口331提供色粉。通过这种方式,在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之前,色粉盒32能够防止盛装在粉盒本体33中的色粉泄漏或散落,并且在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之后能可靠地向粉盒本体33的外部排出色粉。如图1和图7所示,在色粉盒32中,接收口331相对于前端开口305的粉盒前端形成在粉盒后端侧,即,在由管状前端开口305形成的开口的后侧的位置。图64a和图64b是比较例中的色粉盒32的说明性示意图,其中,接收口331在转轴方向上的开口位置与前端开口305的粉盒前端相同。图64a是色粉盒32的前端附近部分的说明性透视图。图64b是色粉盒32的前端的说明性截面图。与上文中参照图1至图21说明的实施例中的色粉盒32类似,在输送喷嘴611被插入之前,图64a和图64b中所示的色粉盒32可使接收口331一直保持关闭状态,并在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之前能防止色粉散落。当输送喷嘴611插入到接收口331中并且粉盒活门332被输送喷嘴611推动而向粉盒后侧滑动时,在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附近积累的色粉被推走。因此,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之后,能够可靠地向粉盒本体33之外排出色粉。图64a和图64b所示的色粉盒32构造为使粉盒本体33中的色粉被提供至布置在插入粉盒本体33中的输送喷嘴611部分中的喷嘴开口610。在此构造中,处于作为粉盒本体33和输送喷嘴611的密封件的粉盒密封件333之间并可能发生色粉泄漏的接触段与从粉盒本体33向输送喷嘴611提供色粉的喷嘴开口610分开。因此,如果在色粉盒完全附着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下进行色粉补充操作,那么即使是图64a和图64b中所示的比较例的色粉盒32也能防止处于粉盒密封件333与输送喷嘴611之间并与喷嘴开口610分开的接触段处发生色粉泄漏。但是,当输送喷嘴611插入粉盒本体33时,输送喷嘴611的外表面与粉盒本体33中的色粉接触。当输送喷嘴611从色粉盒32拔出时(当从色粉补充装置60拔出时),一部分接触色粉仍附着在输送喷嘴611上。当输送喷嘴611穿过与粉盒密封件333接触的接触段时,附着在输送喷嘴611上的大多数色粉都被粉盒密封件333刮掉。但是,少量色粉会随输送喷嘴611穿过粉盒密封件333,造成漏粉。泄漏的色粉可能转至色粉盒32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上,或者附着在粉盒安置部615的内表面615a上,因而当再次附接色粉盒32以进行更换等操作时,可能发生就位故障,或者,附着的色粉可能积聚,导致图像缺陷。与此相反,例如,如图1所示,在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的色粉盒32中,粉盒本体33的前缘在转轴方向上相对于开有接收口331的喷嘴接收装置330的竖直面突出。具体而言,在色粉盒32中,接收口331的开口位置相对于前端开口305的粉盒前端(即,粉盒本体33的开口位置)位于后端侧。通过这种方式,由于接收口331的开口位置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开口位置位于后侧,因此能够防止色粉附着到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上。这是因为,当输送喷嘴611从色粉盒32拔出时,即使发生色粉泄漏,从接收口331泄漏并散落的色粉也不会转至筒状粉盒开口33a的粉盒前端。而且,从接收口331泄漏并落下的色粉会悬置在前端开口305的下侧内表面上。因此,能够防止色粉附着到粉盒安置部615的内表面615a上。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把从接收口331泄漏的色粉留存在由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封闭的区域中。因此,能够防止色粉散落到色粉盒之外。如图1和图9所示,与图64a和图64b中所示的比较例的色粉盒32的附接情况相比,在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作为色粉盒32的定位段和转轴接收段的粉盒安置部615与可能发生色粉泄漏的喷嘴开口610的空间分开。而且,在色粉盒32的一侧,作为色粉盒32的定位段和转轴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粉盒前端从可能发生色粉泄漏的喷嘴开口610突出。在粉盒安置部615与接收口331之间的空间中,布置有喷嘴活门凸缘612a和喷嘴活门弹簧613。因此,即使在附接/分离操作过程中,也能够防止色粉转到或附着到粉盒安置部615的内端面615b上,或者转到或附着到筒状粉盒开口33a的粉盒前端。对作为色粉盒32的色粉排出口的接收口331进行密封的粉盒活门332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前端开口305的粉盒前端布置在后侧。通过这种布置形式,能够确保从粉盒活门332至前端开口305的粉盒前端有一定距离。因此,能够防止色粉从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开口位置位于后侧的接收口331经由粉盒本体33的开口位置到达前端开口305的外表面。所以,能够防止色粉散落。如上所述,色粉盒32在垂直于转轴的方向上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根据前端开口305的外表面与粉盒安置部615的圆筒形内表面615a之间的配合而定。具体而言,储存粉末的粉盒本体33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作为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作为粉末输送装置)的定位段。因此,若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被色粉沾染,则与粉盒安置部615的内表面配合的配合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并且定位精度可能降低。相比之下,此实施例的色粉盒32可防止色粉到达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从而可稳定色粉盒32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定位精度。而且,在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与粉盒安置部615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段,当色粉盒32转动时,这两个面还相对滑动。具体而言,储存粉末的粉盒本体33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作为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作为粉末输送装置)滑动的滑动段。若色粉进入滑动段,则滑动载荷变大,色粉盒32的转动扭矩可能增大。相比之下,此实施例的色粉盒32可防止色粉到达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并防止色粉进入粉盒安置部615的内表面的接触段。因此,能够防止滑动载荷增大,并使滑动性能稳定,从而防止色粉盒32的转动扭矩增大。而且,由于能防止色粉进入滑动段,因而能防止色粉在滑动段受压而积聚。而且,如上所述,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粉盒密封件333被喷嘴活门凸缘612a向下压。因此,喷嘴活门凸缘612a被紧压在粉盒密封件333上,从而能更可靠地防止色粉泄漏。通过把粉盒活门332布置为在纵向上相对于开口位置处于内侧的位置(粉盒后端侧),在色粉盒32的前端和粉盒密封件333的前端表面之间形成一个柱形空间。下面将参照图31(a)和图31(b)中的示意图说明图1中所示的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共有的色粉盒。图31(a)和图31(b)是把喷嘴接收装置330的粉盒前端的正面330f的位置在转轴方向上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粉盒前端的边缘(外缘)305f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与正面330f相对于边缘305f位于粉盒后端侧的情况对比的说明性示意图。在喷嘴接收装置330的粉盒前端的正面330f处开有接收口331。图31(a)是喷嘴接收装置330的正面330f的位置在转轴方向上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边缘305f的位置相同的情况的说明性示意图。图31(b)是喷嘴接收装置330的正面330f的位置在转轴方向上相对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边缘305f的位置处于粉盒后端侧的情况的说明性示意图。在图31(a)和图31(b)所示的色粉补充装置60中,在输送喷嘴611插入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口331之前,喷嘴活门612被喷嘴活门弹簧613沿喷嘴插入方向(在图31(b)中为向右)偏置。因此,喷嘴活门612位于输送喷嘴611的前端附近,并遮闭喷嘴开口610。此时,喷嘴活门弹簧613的一端抵靠作为喷嘴活门612的定位部的喷嘴活门凸缘612a的背面,喷嘴活门弹簧613的另一端抵靠色粉补充装置60的端面615b。作为粉盒的色粉盒32沿图31(a)和图31(b)中的箭头q的方向(附接方向)滑动,从而附接至图31(a)和图31(b)中所示的色粉补充装置60。随着附接的进行,被喷嘴活门弹簧613朝与q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置的喷嘴活门612抵靠开有接收口331的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前端的正面330f。随后,当色粉盒32进一步沿q方向滑动时,喷嘴活门612相对于插入色粉盒32中的输送喷嘴611沿q方向移动。因此,喷嘴活门612移动至输送喷嘴611的基端,并且输送喷嘴611打开。然后,如图31(a)和图31(b)所示,在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之后,喷嘴开口610完全打开。随着喷嘴活门612朝输送喷嘴611的基端移动,喷嘴活门弹簧613被压缩。如图31(a)和图31(b)所示,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喷嘴活门弹簧613在转轴方向上的长度变为最短。但是,即使在此状态中,喷嘴活门弹簧613在转轴方向上也有一定长度。因此,喷嘴接收装置330的正面330f与色粉补充装置60的端面615b之间应有容纳空间(转轴方向上的长度w)。该容纳空间是用于容纳相对于喷嘴活门凸缘612a的喷嘴活门612的粉盒前端侧部分以及喷嘴活门弹簧613的空间。而且,喷嘴开口610应到达能够接收色粉的位置。喷嘴开口610的最佳位置根据粉盒本体33的形状确定。因此,在图31(a)和图31(b)所示的情况中,若粉盒本体33的形状相同,则从粉盒本体33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边缘305f至喷嘴开口610在转轴方向上的最佳位置的距离是恒定的。在上述构造中,若色粉盒32的构造是图31(a)所示的构造,则可能发生以下问题。在图31(a)中所示的构造中,筒状粉盒开口33a的粉盒前端的边缘305f在转轴方向上的位置与开有接收口331的喷嘴接收装置330的正面330f在转轴方向上的位置是相同的。因此,从色粉补充装置60的端面615b至配合部615s的距离(l1)长于容纳空间在转轴方向上的长度(w)。因此,色粉补充装置60的尺寸增大。若粉盒本体33的形状相同,则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边缘305f至喷嘴开口610在转轴方向上的最佳位置的距离是恒定的。而且,筒状粉盒开口33a的边缘305f的位置(作为确定喷嘴开口610在转轴方向上的位置的起点)与色粉补充装置60的端面615b分开的距离等于或大于容纳空间在转轴方向上的长度(w)。因此,从色粉补充装置60的端面615b至输送喷嘴611的前端的距离(l2)增大,因而色粉补充装置60的尺寸增大。而且,筒状粉盒开口33a的边缘305f的位置(即,色粉盒32的前端)与色粉补充装置60的端面615b分开的距离等于容纳空间在转轴方向上的长度w。因此,从色粉补充装置60的端面615b至色粉盒32的一端的距离(l3)增大,因而容纳色粉盒32的色粉补充装置60的尺寸增大。在图31(b)所示的构造中,开有接收口331的喷嘴接收装置330的正面(图31(a)和图31(b)中的330f)相对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粉盒前端位于粉盒后端侧。在图31(a)和图31(b)中,开有接收口331的喷嘴接收装置330的正面以330f表示,并与粉盒密封件333的正面或喷嘴活门定位肋337a的前端对应。因此,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喷嘴活门612的喷嘴活门凸缘612a抵靠在转轴方向上相对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粉盒前端处于粉盒后端侧的正面330f。因此,容纳空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前端开口305的开口位置(粉盒前端)与粉盒密封件333的正面之间形成的圆形空间中。因此,图31(a)和图31(b)中的距离l1、l2和l3可短于图31(a)中所示的值(在图31(a)中,相差la)。若无需减小色粉补充装置60的尺寸,则粉盒本体33在转轴方向上的长度可长la。因此,可增加盛装在色粉盒32中的色粉量。当色粉盒32不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喷嘴活门612遮闭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喷嘴活门612应打开,以便接收色粉。在色粉补充装置60中,在筒状粉盒开口33a的粉盒前端、粉盒活门332的端面、以及粉盒前侧的粉盒密封件333之间形成柱形空间(前端开口305)。该容纳空间构造为当喷嘴活门612打开时能容纳整个喷嘴活门612或喷嘴活门612的一部分。在该容纳空间中,还容纳用于关闭喷嘴活门612的整个喷嘴活门弹簧613或喷嘴活门弹簧613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构造,能够减小用于布置喷嘴活门612和喷嘴活门弹簧613的空间的尺寸。如图9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相对于喷嘴活门凸缘612a处于喷嘴前端的喷嘴活门612的容纳位置位于粉盒密封件333内。相对于喷嘴活门凸缘612a的喷嘴基端基本上容纳在前端开口305的开口位置(粉盒前端)与粉盒密封件333的正面330f之间形成的柱形空间内。而且,处于压缩状态的喷嘴活门弹簧613基本上容纳在该柱形空间。通过这种构造,能够减小从前端开口305的开口位置(色粉盒32的最末端部分)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落粉区(落粉通道64与输送喷嘴611连通的位置)的距离。因此,能够减小本体的尺寸。如上文中参照图22至图28做出的说明所示,当喷嘴活门61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内肋612b抵靠喷嘴开口610的前缘(即,输送喷嘴611的前端611a的上内表面)。因此,可实现防止喷嘴活门612脱落的功能。而且,第一内肋612b的前端612g(第一内肋612b沿圆周方向的一端)抵靠喷嘴开口边缘611s(喷嘴开口610在横向上的边缘)。因此,可实现防止喷嘴活门612转动的功能。即使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也能以同样方式获得防止喷嘴活门612旋转的功能。而且,如上所述,第二内肋612c和第三内肋612d的内径稍小于输送喷嘴611的外径。例如,若输送喷嘴611的外径是15毫米,则优选把第二内肋612c和第三内肋612d的内径设置为14.8毫米至14.9毫米左右。通过这种方式,在喷嘴活门612的内表面上形成内径稍小于输送喷嘴611的外径的圆柱状第二内肋612c和第三内肋612d。因此,能够填充喷嘴活门612的内表面与输送喷嘴611的外表面之间的缝隙。因而,能够实现色粉密封功能,而无需密封件,从而不需要密封件(例如海绵或橡胶密封件)。由于不需要与喷嘴活门612分开的密封件,因此能以更低的成本防止漏粉。作为防止漏粉的一种构造,可以采用环状密封件,而不是第二内肋612c和第三内肋612d。但是,由于喷嘴活门612的内表面与输送喷嘴611的外表面之间的缝隙极小,因此无法插入环状密封件。因此,若布置环状密封件,则需要以图65a和图65b所示的方式布置环状喷嘴活门密封件612h。在此情况中,喷嘴活门密封件接收装置612j的外径构造为小于喷嘴活门弹簧613的直径,从而使喷嘴活门弹簧613可抵靠喷嘴活门弹簧接收面612f。为了在输送喷嘴611上安装喷嘴活门612,需要使喷嘴活门612临时变形。因此,喷嘴活门612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能力。这是因为,若使用较硬和弹性较小的可变形材料,则在安装喷嘴活门612时,喷嘴活门612可能破裂,而不是发生弹性变化。喷嘴活门612由具有适当弹性的材料构成。例如,若输送喷嘴611的外部形状为圆筒形,则喷嘴活门612形成在内径稍大于输送喷嘴611的外径的圆筒形状中。而且,作为向内突出的突出部的第一内肋612b形成在喷嘴活门612的内部上。第一内肋612b布置为面向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从而能实现防止喷嘴活门612脱落和转动的功能。与喷嘴活门612的突出部结合的输送喷嘴611部分不局限于喷嘴开口610。可以使用输送喷嘴611的任何部分,只要突出部能防止脱落和转动。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所进行的实验,应选择拉伸弹性模量为500mpa至2000mpa的树脂材料作为喷嘴活门612的材料。若喷嘴活门612安装在输送喷嘴611上,则当输送喷嘴611插入喷嘴活门612时,形成在喷嘴活门612的内表面上的三条肋(612b至612d)发挥抵抗作用。当第一内肋612b越过喷嘴的前端611a进入喷嘴开口610时,该抵抗作用变大。此时,若喷嘴活门612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构成,则喷嘴活门612会发生变形,并且易于安装。而且,由输送喷嘴611的第二内肋612c和第三内肋612d的束紧而导致的滑动载荷不会增加,这是一个优点。顺便说一下,若喷嘴活门612极易变形,则防止第一内肋612b脱落和转动的功能会降低。作为具有适用于喷嘴活门612的一定弹性的材料,当选择聚乙烯或聚丙烯时,能够稳定地获得上述优点。而且,优选把喷嘴活门612的喷嘴活门管612e的厚度设置为0.3毫米至0.5毫米。若喷嘴活门612具有上述的材料特性和形状,则能够降低启闭喷嘴开口610的活门结构的成本。下面将说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共有的与处于存储状态的色粉盒32相关的护盖370。图32是色粉盒处于存储状态时的说明性透视图,此时,护盖370附接至色粉盒32。护盖370作为密封图6所示的色粉盒32的前端开口305的开口的密封件。图33是附接有护盖370的色粉盒32的前端的附近部分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2中所示的色粉盒32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色粉盒32是盛有作为显影粉的色粉的粉盒。作为密封接收口331(作为显影剂排出口)的密封件的护盖370可附接至色粉盒32的筒状粉盒开口33a上。如上所述,筒状粉盒开口33a是粉盒本体33的一部分。例如,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在粉盒本体33中,筒状粉盒开口33a形成为穿过用于把色粉盒32安置到色粉补充装置60上的粉盒前端盖34。因此,粉盒本体33的筒状粉盒开口33a能够从粉盒前端盖34露出。由于筒状粉盒开口33a是盛有可由护盖370直接密封的色粉的粉盒本体33的一部分,因此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并能更可靠地防止漏粉。在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共有的色粉盒32中,在护盖370上布置有护帽凸缘371。当护盖370附接至色粉盒32时,护盖凸缘371遮住布置在粉盒前端盖34上的标识牌700,如图32所示。因此,在色粉盒32处于存储状态时,能够防止标识牌700与外部接触或受到外部的冲击,从而保护标识牌700。而且,在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色粉盒32中,护盖370的护盖凸缘371的外径制造为大于粉盒前端盖34和粉盒本体33的直径。因此,在色粉盒32坠落时,能够防止色粉盒32断裂,从而保护色粉盒32。而且,作为粉盒本体33的一部分的筒状粉盒开口33a被护盖370直接密封。因此,与粉盒开口33a经由与粉盒本体33分开的构件(例如粉盒前端盖34)密封的构造相比,能够提高密封效果。由于筒状粉盒开口33a是直接密封的,因此能紧密地密封粉盒本体33。由于粉盒本体33能被紧密地密封,因此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进入粉盒本体33。所以,能够节省用于封装色粉盒32的封装材料。在使用色粉盒32时(在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护盖370被分离。作为把护盖370附接至色粉盒32的方法,可以使用任何方法(例如螺旋紧固法或啮合法),只要护盖370能被固定。在此情况中,色粉盒32的固定部分(例如用于螺旋紧固法的阳螺纹,或在啮合法中使用的啮合部分)形成在从粉盒前端盖34露出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上。在此实施例的色粉盒32中,如图33所示,用于螺旋拧紧护盖的阳螺纹309布置在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上,并使用螺旋紧固方法作为固定密封件的方法。用于密封由筒状粉盒开口33a形成的开口的构造不局限于通过螺旋紧固法固定护盖370的构造。可以通过压配合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前端上的薄膜件来密封开口。<第五实施例>下面将说明第五实施例,其中,护盖370带有吸收剂(吸收材料)。下面将说明在存储时使用吸收剂(例如干燥剂)的色粉盒32。吸收剂不仅吸收湿气,还吸收各种物质(气体等)。因此,吸收剂包括干燥剂。吸收剂可包括硅胶、氧化铝和沸石等。但是,可以使用具有吸收能力的任何物质。当粉盒本体33被护盖370完全密封时,能防止空气或湿气进入。因此,不再需要吸收剂,也不再需要封装材料。使用此方法,能够减少用于封装色粉盒32的封装材料,例如袋子、衬垫材料、或盒子,并能减小封装结构的尺寸。因此,能够减少使用的材料,从而降低环境负担。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已证实,粉末状的色粉本身会产生气体,并且会产生小色粉块形式的团聚物,虽然不会发生色粉凝聚或固结。这种团聚可能成为色点的一个原因,例如白点或任何颜色的色点,从而导致异常图像。因此,需要防止团聚现象。若使用本身不产生气体的色粉,则能够省去用于密封作用的吸收剂,如图33所示。但是,由于色粉盒32盛装的是本身产生气体的色粉,因此优选提供吸收气体的吸收剂。图34是配有带吸收剂372的护盖370的色粉盒32的第一例子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4中示出的色粉盒32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图34中所示的色粉盒32构造为使吸收剂372布置在色粉盒32的护盖370上,如图33所示。在图34中所示的色粉盒32中,当把护盖370分离以使用色粉盒时,吸收剂372可随护盖370一起被分离。因此,能够改善可操作性。但是,在图34所示的构造中,吸收剂372与色粉盒32周围的外界空气接触。因此,需要封装材料。<第六实施例>下面将说明作为第六实施例的带有吸收剂的护盖370的第二个例子。图35是配有带吸收剂372的护盖370的色粉盒32的第二例子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5中所示的色粉盒32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图35中所示的色粉盒32盛有作为显影粉的色粉。色粉盒32是一个粉盒,其中,作为密封用作显影剂排出口的接收口331的密封件的护盖370可附接至构成前端开口的筒状粉盒开口33a,以密封住粉盒本体33内部。在图35中所示的色粉盒32中,吸收剂372布置在紧密地密封前端开口的护盖370中。在图35所示的色粉盒32中,吸收剂372布置在护盖370上。因此,与图34所示的色粉盒32类似,当把护盖370分离以使用色粉盒时,能够随护盖370一起分离吸收剂372,因而能改善可操作性。而且,由于用于盛装色粉的空间(粉盒本体33的内部空间)被护盖370紧密地密封,因此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进入存储有色粉的空间。而且,由于吸收剂372提供在紧密地密封的空间内,因此能够吸收由色粉本身产生的气体。所以,与图34所示的色粉盒32相比,能够提高吸附性能。而且,由于用于盛装色粉的空间(粉盒本体33的内部空间)被紧密地密封,并且吸收剂372提供在紧密地密封的空间中,色粉和吸收剂372都不会受到色粉盒32周围的外界空气的影响。所以不需要封装材料。<第七实施例>下面将说明作为第七实施例的带有吸收剂的护盖370的第三个例子。图36是配有带吸收剂372的护盖370的色粉盒32的第三例子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6中所示的色粉盒32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图36中所示的色粉盒32盛有作为显影粉的色粉。色粉盒32是一个粉盒,其中,作为密封用作显影剂排出口的接收口331的密封件的护盖370可附接至构成前端开口的筒状粉盒开口33a,以密封住粉盒本体33内部。在图36中所示的色粉盒32中,吸收剂372布置在紧密地密封前端开口的护盖370中。而且,图36所示的色粉盒32布置为使得至少一部分吸收剂372被容纳在色粉盒32的前端上的凹槽中(前端开口305)。色粉盒32的前端上的凹槽是在前端开口305的前侧端与粉盒密封件333的前侧端之间形成的柱形空间。在图36所示的色粉盒32中,吸收剂372布置在护盖370上。因此,与图34和图35中所示的色粉盒32类似,当把护盖370分离以使用色粉盒时,能够随护盖370一起分离吸收剂372,因而能改善可操作性。而且,与图35所示的色粉盒32类似,由于用于盛装色粉的空间(粉盒本体33的内部空间)被护盖370完全密封,因此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进入盛有色粉的空间。而且,由于吸收剂372提供在紧密地密封的空间内,因此能够吸收由色粉本身产生的气体。所以,与图34所示的色粉盒32相比,能够提高吸附性能。而且,由于用于盛装色粉的空间(粉盒本体33的内部空间)被紧密地密封,并且吸收剂372提供在紧密地密封的空间中,色粉和吸收剂372都不会受到色粉盒32周围的外界空气的影响。所以不需要封装材料。图36中所示的色粉盒32布置为使得至少一部分吸收剂372被容纳在色粉盒32的前端上的凹槽中。因此,除了具有与图35所示的色粉盒32相同的有益效果外,还能减小护盖370在转轴方向上的长度。所以,在存储状态中,能够减小色粉盒32的尺寸。在色粉盒32被护盖370密封的构造中,使用填充材料或类似材料,能够提高色粉盒32的筒状粉盒开口33a与护盖370之间的密封性能。在吸收剂372布置在护盖370上的构造中,吸收剂372可与护盖370整合(固定到护盖370上),也可以与护盖370分开(不固定到护盖370上)。但是,若吸收剂372固定到护盖370上并与护盖370整合,则能够随着护盖370一起分离吸收剂372,从而能防止吸收剂372错误地保持不分离状态,并能改善可操作性。下面将说明不能使用密封件直接密封盛有色粉的空间(粉盒本体)的常规色粉盒的一个问题。近年来,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色粉的低温定影能力有显著提高,并且粒径更细,因而耐热性能有所降低。因此,例如,若色粉在运输过程中接触高温环境,色粉会发生团聚,在最坏情况中,会发生固结。因此,将无法从色粉盒向图像形成设备提供色粉。已知的是,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中,环境湿度越高,色粉发生团聚和固结的可能性就越高。向用户分销色粉盒的途径多种多样,无法控制所有分销途径的环境。例如,在可通过陆运、空运和海运来运输时,难以控制所有运输途径的温度和湿度。作为应对上述状况的一个措施,可以使用能够控制运输环境的容器。但是,几乎不可能在所有运输途径中都采用容器,并且存在成本增加的问题。对于上述问题,由于此实施例的色粉盒32能够利用作为盛装色粉的粉盒本体33的一部分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直接密封护盖370,因此能提高密封效果,并且能更可靠地防止色粉泄漏。而且,由于提高了密封效果,因此在存储色粉盒32时,能够降低色粉盒32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可能性。另外,由于能够通过从色粉盒32分离护盖370来把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因此能够提供具有很高的可用性的粉盒。而且,由于护盖370具有能够保护标识牌700和色粉盒32的形状,因此能减少用于封装色粉盒32的衬垫材料或独立盒子,从而减小封装结构的尺寸。所以,能够减少所用的材料,并降低环境负担。<第八实施例>作为第八实施例,下面将说明包括带有防漏粉装置的护盖370的色粉盒32的第一个例子。在作为粉盒的色粉盒32分销给用户后,色粉盒32通常由用户装卸。因此,由于不能具体地控制装卸色粉盒的方式,因此色粉盒32可能被粗暴地装卸。所以,需要采取足够的防止振动或坠落的措施,以防止在粗暴地装卸色粉盒32时发生漏粉。对于漏粉问题,需要防止从接收口331漏粉。为了防止泄漏,当在形成接收口331的粉盒密封件333与遮闭接收口331的粉盒活门332之间产生缝隙时,需要防止色粉泄漏。图37是第八实施例中配有带防漏粉装置的护盖的色粉盒32的第一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2中所示的色粉盒37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图37中所示的色粉盒32是一种粉盒,它包括粉盒本体33、粉盒密封件333、粉盒活门332、以及护盖370,其中,一个圆筒形构件373附接至护盖370。粉盒本体33是盛有作为粉末的色粉的储粉装置。粉盒密封件333在粉盒本体33的前端开口上布置有作为喷嘴接收口的接收口331。粉盒活门332是接收口331的开/关构件。护盖370是粉盒本体33的前端开口(即,排粉侧)的密封件。圆筒形构件373是防漏粉装置。在图37所示的色粉盒32中,圆筒形构件373的构造材料不同于护盖370的材料,圆筒形构件373通过粘合剂或类似材料固定至护盖370。而且,如图37所示,当附接护盖370时,圆筒形构件373的固定至护盖370的一侧(在图37中为右侧)的对侧的表面与粉盒活门332的粉盒前端面接触。圆筒形构件373具有圆形截面,其直径大于粉盒活门332的直径,并小于粉盒密封件333的外圆周长。利用这种构造,当护盖370附接至色粉盒32时,圆筒形构件373的表面与粉盒活门332和粉盒密封件333的粉盒前侧端面同时接触。此时,圆筒形构件373的表面形成接触,从而弥合粉盒活门332与粉盒密封件333之间的边界。因此,当由于振动或坠落导致的冲击使得粉盒密封件333与粉盒活门332之间产生缝隙时,能够直接密封接收口331,并防止色粉泄漏。通过这种方式,图37所示的色粉盒32可防止色粉泄漏,并能够有效地抵抗振动或坠落。因此,即使在运输等过程中色粉盒32被粗暴地装卸,也能防止色粉泄漏。而且,如上所述,在图37所示的色粉盒32中,圆筒形构件373的构成材料不同于护盖370的材料。因此,能够以较廉价的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树脂)制造护盖370,并使用具有很好的柔性的材料(例如橡胶或海绵)制造圆筒形构件373。若圆筒形构件373由具有很好的柔性的材料制成,当圆筒形构件373与粉盒活门332和粉盒密封件333的前端端面接触时,能够提高相对于接触件的密封性能。因此,圆筒形构件373能够更有效,可防止由于振动或坠落导致的冲击而造成的色粉泄漏。而且,通过以不同于圆筒形构件373的材料的较廉价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树脂)制造护盖370,在保持圆筒形构件373的防漏粉功能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第九实施例>作为第九实施例,下面将说明包括带有防漏粉装置的护盖370的色粉盒32的第二个例子。图38是配有带防漏粉装置的盖子的色粉盒32的第二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2中所示的色粉盒38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图38中所示的色粉盒32是一种粉盒,它包括粉盒本体33、粉盒密封件333、粉盒活门332、以及护盖370,其中,一个圆筒形部分374与护盖370整合。圆筒形部分374是防漏粉装置。在图38所示的色粉盒32中,当附接护盖370时,圆筒形部分374与粉盒活门332接触。此时,在转轴方向(图38中的右侧)从护盖370突出的圆筒形部分374的表面与粉盒活门332的粉盒前端表面(图38中的左侧)接触。圆筒形部分374的表面为圆形,其直径大于粉盒活门332,并小于粉盒密封件333的外圆周长。利用这种构造,当护盖370附接至色粉盒32时,圆筒形部分374的表面与粉盒活门332和粉盒密封件333的粉盒前侧端面同时接触。此时,圆筒形部分374的表面形成接触,从而弥合粉盒活门332与粉盒密封件333之间的边界。因此,当由于振动或坠落导致的冲击使得粉盒密封件333与粉盒活门332之间产生缝隙时,能够直接密封接收口331,并防止色粉泄漏。通过这种方式,图38所示的色粉盒32可防止色粉泄漏,并能够有效地抵抗振动或坠落。因此,即使在运输等过程中色粉盒32被粗暴地装卸,也能防止色粉泄漏。而且,由于圆筒形部分374可整合为护盖370的一部分(整体模铸),因此能降低成本。<第十实施例>作为第十实施例,下面将说明包括带有防漏粉装置的护盖370的色粉盒32的第三个例子。图39是配有带防漏粉装置的盖子的色粉盒32的第三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2中所示的色粉盒39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图39中所示的色粉盒32是一种粉盒,它包括粉盒本体33、粉盒密封件333、粉盒活门332、以及护盖370,其中,一个圆筒形部分374与护盖370整合。而且,在粉盒中,在与接收口331接触的圆筒形部分374的端面上形成有前端弹性件构件375。前端弹性件375由具有很好的柔性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或海绵。在图39所示的色粉盒32中,当附接护盖370时,圆筒形部分374上的前端弹性件375与粉盒活门332的粉盒前端面(图39中的左侧)接触。圆筒形部分374整合为护盖370的一部分,前端弹性件375布置在沿转轴方向从护盖370突出的圆筒形部分374的表面上(图39中的右侧)。前端弹性件375为圆形,其直径大于粉盒活门332,并小于粉盒密封件333的外圆周长。利用这种构造,当护盖370附接至色粉盒32时,前端弹性件375的圆形表面与粉盒活门332和粉盒密封件333的粉盒前端面同时接触。此时,前端弹性件375的圆形表面形成接触,从而弥合粉盒活门332与粉盒密封件333之间的边界。因此,当由于振动或坠落导致的冲击使得粉盒密封件333与粉盒活门332之间产生缝隙时,能够直接密封接收口331,并防止色粉泄漏。通过这种方式,图39所示的色粉盒32可防止色粉泄漏,并能够有效地抵抗振动或坠落。因此,即使在运输等过程中色粉盒32被粗暴地装卸,也能防止发生色粉泄漏。尤其是,在图39所示的构造中,在护盖370的圆筒形部分374上布置有前端弹性件375。因此,与图38中所示的色粉盒32相比,当前端弹性件375与粉盒活门332和粉盒密封件333接触时,能够提高相对于这些部件的密封性能。因此,能够进一步加强防止因振动或坠落导致的冲击造成的色粉泄漏的有益效果。<第十一实施例>作为第十一实施例,下面将说明包括带有防漏粉装置的护盖370的色粉盒32的第四个例子。图40是配有带防漏粉装置的盖子的色粉盒32的第四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2中所示的色粉盒40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图40中所示的色粉盒32是一种粉盒,它包括粉盒本体33、粉盒密封件333、粉盒活门332、以及护盖370,其中,圆筒形部分374布置在护盖370上。而且,在圆筒形部分374中布置有吸收剂372,圆筒形部分374向外敞开,从而与外界空气接触。图40所示的色粉盒32通过在图38所示的色粉盒32上增加吸收剂372而构成。因此,与图38所示的色粉盒32类似,能够获得防振动或坠落的有益效果。所以,即使在运输等过程中色粉盒32被粗暴地装卸,也能防止色粉泄漏。而且,由于圆筒形部分374可整合为护盖370的一部分(整体模铸),因此能降低成本。而且,由于图40所示的色粉盒32具有吸收剂372,因此能防止空气或湿气进入色粉盒32。而且,由于吸收剂372提供在形成在护盖370上的圆筒形部分374中,当分离护盖370以便使用色粉盒时,能够随着护盖370一起分离吸收剂372。因此,能够改善可操作性。但是,在图40所示的构造中,吸收剂372与色粉盒32周围的外界空气接触。由于布置有吸收剂372以吸收色粉盒32周围的湿气,因此需要使用封装材料,例如存储袋。在正常情况下,采用护盖370就足够了。但是,若护盖370不具有密封能力(若用于减小冲击等),则采用若图40所示的圆筒形部分374和吸附材料372很有效。<第十二实施例>作为第十二实施例,下面将说明包括带有防漏粉装置的护盖370的色粉盒32的第五个例子。图41是配有带防漏粉装置的盖子的色粉盒32的第五实施例的说明性截面图。图32中所示的色粉盒41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图41中所示的色粉盒32是一种粉盒,它包括粉盒本体33、粉盒密封件333、粉盒活门332、以及护盖370,其中,圆筒形部分374布置在护盖370上。护盖370可附接至形成前端开口的筒状粉盒开口33a,从而密封住粉盒本体33内部。而且,吸收剂372布置在圆筒形部分374之内,以吸收由护盖370密封的空间中的可吸收物质。而且,在图41所示的色粉盒32中,由于吸收剂372吸收色粉本身产生的气体,在圆筒形部分374的一侧布置有作为开口的吸收孔374a。相应地,由护盖370密封的空间和布置有吸收孔374a的空间彼此相通。图41所示的色粉盒32通过封闭图38所示的色粉盒32的圆筒形部分374的粉盒前端面并在端面上布置吸收剂372而构成。因此,与图38所示的色粉盒32类似,能够获得防振动或坠落的有益效果。所以,即使在运输等过程中色粉盒32被粗暴地装卸,也能防止色粉泄漏。而且,由于图41所示的色粉盒32具有吸收剂372,因此能防止空气或湿气进入色粉盒32。而且,由于吸收剂372布置在形成在护盖370上的圆筒形部分374中,当分离护盖370以便使用色粉盒时,能够随着护盖370一起分离吸收剂372。因此,能够改善可操作性。在图41所示的色粉盒32中,由于用于盛装色粉的空间(粉盒本体33的内部空间)被护盖370完全密封,因此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进入盛有色粉的空间。而且,由于被护盖370密封的空间和布置有吸收孔374a的空间彼此相通,因而能够吸收由色粉本身产生的气体。所以,与图40所示的构造相比,能够提高吸附性能。而且,由于用于盛装色粉的空间(粉盒本体33的内部空间)是密封的,并且吸收剂372布置在该密封空间中,色粉和吸收剂372都不会受到色粉盒32周围的外界空气的影响。所以不需要封装材料。在图40和图41所示的色粉盒32中,吸收剂372布置在与护盖370整合的圆筒形部分374上。但是,对于如图37所示的布置有吸收剂372的防漏粉装置,也可以使用与护盖370分开的圆筒形构件373。在图37至图41所示的色粉盒32中,采用螺旋紧固方法作为固定护盖370(作为密封件)的方法。但是,与上文中参照图33所述的构造类似,作为把护盖370附接至色粉盒32的方法,可以使用任何方法(例如螺旋紧固法或啮合法),只要能确保附接。在图37至图41所示的色粉盒32(第八至第十二实施例)中,圆筒形构件373、圆筒形部分374或前端弹性件375按压粉盒活门332和粉盒密封件333。因此,色粉盒32能够有效地防范由于振动或坠落而导致的冲击。所以,即使在运输等过程中色粉盒32被粗暴地装卸,也能防止色粉泄漏。而且,由于圆筒形构件373、圆筒形部分374或前端弹性件375按压粉盒活门332和粉盒密封件333,因此即使当色粉盒32振动或坠落时,也能控制粉盒活门332的移动。而且,由于保持与粉盒密封件333的压配合接触,因此不会产生缝隙。所以,几乎不会发生色粉泄漏。图36至图41所示的色粉盒32(第七至第十二实施例)中涉及利用筒状粉盒开口33a和接收口331的端面之间的空间的发明。此空间最初是为了实现当色粉盒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使喷嘴活门612和喷嘴活门弹簧613处于紧密接触状态以防止色粉散落或减小尺寸的发明而提供的。因此,参照图36至图41说明的本发明的一个精巧的特征是在单独存储色粉盒32时利用色粉盒32和护盖370之间处于结合状态时的上述空间。<第十三实施例>下面将说明喷嘴接收装置330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螺旋紧固。在上文参照图11等所述的第一至第十二实施例的色粉盒32构造为经由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开口向粉盒本体33中填充色粉,然后,喷嘴接收装置330被压配合至粉盒本体33的筒状粉盒开口33a上。因此,若通过脱开压入配合状态从而从粉盒本体33上分离喷嘴接收装置330,并向粉盒本体33中重新加注色粉,则所有构件都可重用。而且,通过从粉盒本体33上分离喷嘴接收装置330,能够轻松地分解和归类部件,以便材料回收利用。下面将说明把喷嘴接收装置330固定至粉盒本体33的构造的实例。图42是在通过螺旋紧固方式固定至粉盒本体33上的喷嘴接收装置330中使用的粉盒活门支架340的说明性透视图。在图42所示的粉盒活门支架340中,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阳螺纹337c。在采用图42所示的粉盒活门支架340的色粉盒32中,在粉盒本体33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拧入阳螺纹337c的螺纹槽(未示出)。在使用图42所示的粉盒活门支架340的喷嘴接收装置330中,在粉盒密封件333和粉盒活门332处于被粉盒活门支架340保持的状态下进行螺旋紧固至粉盒本体33的操作。包括图42所示的粉盒活门支架340的色粉盒32的构造与上文中参照图11等说明的色粉盒32的构造相同,不同之处仅是喷嘴接收装置330通过螺旋紧固方式固定至粉盒本体33。在上文中参照图11等说明的色粉盒32中,用于填充色粉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开口被压配合的喷嘴接收装置330封闭。因此,在某些情况中,在使用后难以从粉盒本体33分离喷嘴接收装置330,因而难以进行循环利用。在此,循环利用包括重新灌装步骤(向色粉盒32重新灌装色粉以便重用)和材料回收利用步骤(分解色粉盒32并归类材料)。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在采用图42所示的粉盒活门支架340的色粉盒32中,当色粉盒32处于固定状态时,可以把喷嘴接收装置330沿图42的箭头a的方向转动。或者,在喷嘴接收装置330处于固定状态时,沿与图42的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色粉盒32。在转动的作用下,喷嘴接收装置330和粉盒本体33之间的螺旋紧固脱开,从而在使用后能够轻松地把喷嘴接收装置330从粉盒本体33分离。因此,能够轻松地从粉盒本体分离封闭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开口(色粉填充孔)的喷嘴接收装置330。因此,使用配有图图42所示的粉盒活门支架340的色粉盒32,能够轻松进行重新灌粉操作,从而能够向色粉盒32重新灌注色粉,以便重用。而且,喷嘴接收装置330包括粉盒活门支架340、粉盒活门332、粉盒密封件333、粉盒活门弹簧336等。粉盒活门支架340和粉盒活门332由树脂材料构成,例如abs、ps或pom。而且,粉盒密封件333由海绵等材料构成,粉盒活门弹簧336由sw-c(硬钢丝)、swp-a(钢琴丝)sus304(不锈钢弹簧丝)等构成。通过这种方式,喷嘴接收装置330由不同材料构成。因此,由于喷嘴接收装置330易于从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材料构成的粉盒本体33分离,因此易于进行材料回收利用,在回收利用过程中,对色粉盒32进行分解,并对材料进行归类。而且,此实施例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在此实施例的色粉盒32中,例如,如图6所示,从粉盒前端观察时,在旋肋302旋绕在粉盒本体33的右侧,旋肋302旋绕为倾斜形式,其上端相对于下端处于粉盒前端。因此,通过转动粉盒本体33从而使粉盒本体33的右侧(从粉盒前端观察时)自上而下移动(沿图6的箭头a的方向转动),能够把粉盒本体33中的色粉输送至粉盒前端。喷嘴接收装置330随粉盒本体33一起沿图6的a方向转动。凡是,由于粉盒密封件333相对于输送喷嘴611滑动,因此在粉盒密封件333和输送喷嘴61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作用在阻止转动的方向。下面将说明阳螺纹337c的旋绕方向不同于图42所示的方向的情况。在此情况中,阳螺纹337c的旋绕方向变为与旋肋302的方向相同。即,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右侧上的阳螺纹337c为倾斜形式,当从粉盒前端观察时,其上端相对于下端处于此侧(右旋方向)。通过这种方式,若阳螺纹337c的旋绕方向不同于图42所示的方向,则粉盒本体33的转动方向(图6中的箭头a的方向)与从粉盒本体上旋松的方向对应。相比之下,在采用图42所示的粉盒活门支架340的色粉盒32中,阳螺纹337c的旋绕方向与旋肋302的旋绕方向相反。具体而言,在此实施例的色粉盒32中,如图42所示,阳螺纹337c形成为使喷嘴接收装置330变为左旋形式。因此,能够防止粉盒本体33沿箭头a方向的旋转导致粉盒本体33和喷嘴接收装置330之间的螺旋连接变松的情况。下面将说明粉盒本体33中的铲壁面304f与活门后端支撑部335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发明。首先说明一个问题。例如,在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后,当粉盒本体33充有足够的色粉时,色粉被连续提供至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就像色粉发生满溢的情况一样。因此,通过转动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使其横过喷嘴开口610上方的区域以减轻色粉的溢流,并通过间歇性的操作控制输送螺旋614的转动量,能够向显影装置50补充所需数量的色粉。顺便说一下,若粉盒本体33中的色粉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使用而减少,则从旋转中心侧的铲部304的端部与输送喷嘴611之间的缝隙滑出的色粉量与从铲部304流至喷嘴开口610的色粉量的比率会增大。因此,向显影装置50补充的色粉量减少。若向显影装置50补充的色粉量减少,则显影装置50中的显影剂g的色粉密度会变得不稳定。最终,图像形成设备会发出色粉用尽警报,此时,虽然在色粉盒中仍有大量色粉,也得更换色粉盒32。在此状态中,在更换色粉盒时,色粉盒32内残留的色粉很多,这是一个问题。图43是从垂直于转轴的方向观察时固定有喷嘴接收装置330的粉盒本体33的说明性前视图,此时,在转轴方向上的位置处于铲部304的位置。此实施例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如图43所示,在色粉盒32中,当喷嘴接收装置330固定到粉盒本体33上时,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外表面朝向粉盒本体33在粉盒本体33a的转动方向a上的铲部304上游侧的内壁面。更具体地说,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外表面朝向被凸起部304h(向粉盒本体33内隆起的隆起部的隆脊)分隔为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粉盒内壁面的上游侧。通过这种设置,随着粉盒本体33的转动,铲壁面304f(被粉盒本体33的凸起部304h分隔的内壁面之中在转动方向a上处于下游侧的内壁面)可处于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的上方。喷嘴开口610始终开口朝上。因此,随着色粉盒32的转动,当铲部304位于上侧时,被铲部304铲起的色粉可通过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并被提供至喷嘴开口610。而且,如图43所示,在朝粉盒本体33的旋转中心突出的凸起部304h布置有下游小平面335c,该小平面是在转动方向上处于下游侧的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小平面。因此,沿铲壁面304f落下的色粉落到下游小平面335c上并弹起,从而被提供至喷嘴开口610。换言之,下游小平面335c具有桥接功能,能够把从铲壁面304f接收的色粉传递至喷嘴开口610。下面将说明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共有的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桥接功能。图9是示出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中共有的色粉盒32的铲部304与接收口331之间的关系的截面图。图44是沿图9中的e-e线截取的粉盒本体33的说明性截面图,具体而言,是在图9中的输送喷嘴611前端的输送螺旋614的轴承端面处截取的截面图。图45a和图45b是沿e-e线截取的功能示意截面图。具体而言,图45a是用于说明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不具有桥接功能的构造的比较例的功能示意图。图45b是图44所示的构造的功能示意图,该示意图示出了具有桥接功能的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构造。首先说明一个问题。如专利文件6所述,当输送喷嘴中输送的色粉量可控时,若在输送喷嘴的开口附近有足够的色粉,则能稳定地输送色粉。但是,若色粉盒中的色粉量减少,则在某些情况中,输送的色粉量可能减少,并且不能稳定地输送色粉。这是因为,虽然通过布置在色粉盒内的旋肋能够向开口附近移动色粉,但是色粉会过早滑落,无法到达布置在输送喷嘴上的开口,因而进入输送喷嘴的色粉量减少。若输送的色粉量减少并且不能稳定地输送色粉,则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的色粉密度会变得不稳定。因此,如上文中参照图43做出的说明所述,需要更换色粉盒。在此状态中,在粉盒本体中会剩余大量色粉,因而在更换色粉盒时,色粉盒中残留的色粉很多。在图9中,输送喷嘴(输送管)611插入在粉盒本体33中的喷嘴接收装置(喷嘴插入件)内。插入在喷嘴接收装置330内的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粉末接收口)610打开,以便向色粉补充装置输送色粉。铲部304的一部分在色粉盒32的纵向上与喷嘴开口610搭接,铲部304的另一部分是相对于喷嘴开口610处于粉盒后端侧的粉盒本体33的内壁面。具体而言,铲部304由凸起部304h(与隆起部分(即,朝粉盒本体33的内部隆起的粉盒本体33的内壁)的隆脊对应)和铲壁面304f(在被隆脊分隔的内壁面之间处于粉盒转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壁面)构成(参见图44)。如图44所示,凸起部304h的隆脊具有在形成图9所示的粉盒本体33时进行的吹模操作造成的平缓山脉形状。为了方便起见,凸起部304h以曲线示出,以便把其与铲壁面304f区分开来。铲部304是由图9中的网格示出的区域,并由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转轴以点对称方式连接凸起部304h和粉盒本体33的内柱面的一对斜坡构成。在e-e截面处,在被隆脊分隔的内壁面之间处于粉盒的转动方向上的上游的壁面沿与e-e截面的剖切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因此,在图44中,该壁面看起来很厚,在粉盒本体33的圆筒形状上具有一对阴影区。凸起部304h布置在这个看似很厚的部分中。在图44中,管状的输送喷嘴611在其上部开有喷嘴开口610。固定至粉盒本体33的一对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布置在输送喷嘴611和凸起部304h之间。随着粉盒本体33的转动,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与铲壁面304f一起转动。在e-e截面处(在输送喷嘴611前端的输送螺旋614的轴承端面处),凸起部304h和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彼此相对。在此状态中,在沿粉盒的转动方向从下游侧观察时,铲壁面304f、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下游小平面335c、以及在转动方向上处于上游侧的喷嘴开口610的边缘611s依次布置。与上文中参照图43说明的铲粉功能类似,在由图44中的粉盒本体33的铲壁面304f构成的铲部304中,当色粉沿箭头t1的方向朝喷嘴开口610(作为输送管的输送喷嘴611的开口)输送时,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外表面和下游小平面335c也作为从铲部304向喷嘴开口610传递色粉的色粉桥接构造。如图44所示,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内径大于输送喷嘴611的外径。因此,能够防止已通过与粉盒密封件333接触的区域的输送喷嘴611触及到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内表面。因此,当输送喷嘴611插入粉盒本体中时,不会施加载荷。由于在喷嘴接收装置330上形成有内径小于输送喷嘴611的外径的粉盒密封件333,因此能够防止粉盒本体33中的色粉沿输送喷嘴611的外表面泄漏至粉盒本体33之外。因此,能防止色粉流出至经由输送喷嘴611连接粉盒本体33和显影装置50的色粉输送通道之外的其它区域。下面将参照图45a和45b中的示意图详细说明桥接功能。图45a示出了在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布置为不提供桥接功能时粉盒本体33内的色粉流动情况。随着粉盒本体33沿图45a的箭头a方向转动时,被铲部304沿粉盒本体的沿圆周方向铲起的色粉在重力作用下朝喷嘴开口610的方向(图45a中的箭头t1)流动。但是,一部分色粉会从输送喷嘴611与凸起部304h(从铲壁面304f朝旋转中心突出的凸起)之间的缝隙流出(图45a中的箭头t2)。具体而言,图45a示出了当铲壁面304f未完全抬起并且凸起部304h位于钟面上的9点钟的位置附近时的状态。此时,当沿粉盒本体33的转动方向从下游侧观察时,上游侧的边缘611s、铲壁面304f的凸起部304h、以及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下游小平面依次布置。在此状态中,相对于铲壁面304f的凸起部304h,位于中间的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小平面始终处于延后位置,因而无法获得色粉桥接功能。因此,色粉补充速度可能变得不稳定,或者在更换色粉盒32时粉盒本体33中残留的色粉量可能较多,这是一个缺陷。图45b示出了包含作为桥接构造的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粉盒本体33内的色粉流动情况。如图45a所示的构造的相同之处是,随着粉盒本体33沿图45a的箭头a方向转动时,被铲部304沿粉盒本体的沿圆周方向铲起的色粉在重力作用下朝喷嘴开口610的方向(图45a中的箭头t1)流动。但是,在图45b所示的构造中,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布置为填充输送喷嘴611与凸起部304h(从铲壁面304f朝旋转中心突出的凸起)之间的缝隙。为了实现此构造,当沿粉盒本体33的转动方向从下游侧观察时,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下游小平面335c和铲部304的凸起部304h依次布置。通过这种布置方式,能够防止色粉按图45a中的箭头t2所示流动,并能使被铲起的色粉高效地进入喷嘴开口610。因此,即使当粉盒本体33中的色粉量减少时,也能稳定色粉补充速度,并且能减少在更换色粉盒32时粉盒本体33中残留的色粉量。而且,由于能够减少在更换色粉盒时粉盒本体33内残留的色粉量,因此能够节省运转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并能减少需要处置的残余色粉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填充上述的输送喷嘴611与凸起部304h之间的缝隙,优选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和凸起部304h彼此附接。但是,只要能防止色粉按t2所示流出,即使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和凸起部304h(如图45b中的下部上的凸起部304h处所示)之间有很小的缝隙(约0.3毫米至1毫米),也是可接受的。这是因为,通过在开始补充色粉时使用大量色粉进行的操作,很小的缝隙可被色粉堵塞,色粉可起到密封作用。而且,由于凸起部304h是通过吹塑法形成的,而吹塑法的尺寸精度比注模法的精度低,因此难以使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和凸起部304h完全附接。考虑到生产率问题,优选形成具有很小缝隙的结构。图46是实施例(图44和45b所示的构造)中和比较例(图45a所示的构造)中粉盒中的色粉余量与色粉补充速度(单位时间的色粉供应量)之间的关系图。从图46能够看出,在此实施例中,即使当粉盒中的色粉余量减少时,补充速度也很稳定,但是在比较例中,当粉盒中的色粉余量减少时,补充速度会降低。在未提供桥接件的比较例中,色粉通过(滑出)旋转中心侧的铲壁面304f的端部(粉盒本体33的一部分)与输送喷嘴611之间的缝隙。因此,当剩余色粉量减少时,几乎不会有足够的色粉量被输送至喷嘴开口610,因而不能保持向喷嘴开口610供应色粉的供应量,补充速度会降低。图9、图43、图44和图45b所示的例子中的色粉盒32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铲壁面304f布置在粉盒本体中的两个位置,桥接件(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布置在与铲壁面304f对应的两个位置。铲壁面304f的数目应与桥接件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在三个位置布置粉盒本体33的铲壁面304f,则也应在三个位置布置桥接件。相似地,若在四个位置布置粉盒本体33的铲壁面,则应提供与铲壁面304f的数量相同的桥接件。当然,可以仅把多个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中的一部分活门侧面支撑部作为与铲壁面304f对应的桥接件。例如,可以仅把两个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中的一个构造为桥接件,并根据桥接件在粉盒本体33内仅形成一个铲壁面304f。下面将说明粉盒本体33形成为由树脂制成的圆筒形构件(在下文中,称为粉盒本体1033,以便把其与其它实施例的粉盒本体区分开来),并在粉盒本体内的输送部件的一部分上布置铲部。图47a是示出与铲壁面304f对应的铲肋304g与喷嘴接收装置330(在下文中称为喷嘴接收装置1330)整合的构造的透视图。图47b是显示图47a所示的喷嘴接收装置在粉盒本体1033中相对于输送喷嘴611的布置方式的截面图。图47c是安装有图47a所示的喷嘴接收装置1330的整个色粉盒1032的说明性侧截面图。图47d是作为色粉盒1032的一部分的粉盒活门1332的透视图。图47a至图47d所示的喷嘴接收装置1330包括如上所述的铲肋304g,该铲肋与输送叶片保持装置1330b整合,在输送叶片保持装置1330b上固定有由柔性材料构成的输送叶片1302。图47a至图47d所示的喷嘴接收装置1330包括粉盒密封件1333、接收口1331、粉盒活门1332和粉盒活门弹簧1336。粉盒密封件1333是一个密封件,当色粉盒1032附接至复印机500的本体时,该密封件的接触面朝向由输送喷嘴611保持的喷嘴活门612的喷嘴活门凸缘612a并与之接触。接收口1331是插置有输送喷嘴611的开口。粉盒活门1332是启闭接收口1331的活门。粉盒活门弹簧1336是把粉盒活门1332偏压至粉盒活门1332遮闭接收口1331的位置的偏压件。在图47a至47d所示的构造中,喷嘴接收装置1330包括喷嘴接收装置的外表面1330a,该外表面以可旋转的方式与复印机500的本体的粉盒安置部的内表面615a配合。如图47d所示,粉盒活门1332包括与输送喷嘴611接触的接触段1332a,并包括活门支撑部1332b。活门支撑部1332b沿粉盒本体1033的纵向从接触段1332a伸出,并包括防止粉盒活门1332由于粉盒活门弹簧1336施加的偏置力而从喷嘴接收装置1330脱出的钩部1332c。色粉盒1032具有粉盒齿轮1301,该粉盒齿轮1301是与粉盒本体1033分开的结构,并固定至喷嘴接收装置1330,以传递驱动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整合一种流动结构,该流动结构包括铲部内壁面、桥接部,以及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1335b,用于使色粉流动至喷嘴开口610。下面将详细说明包括铲肋304g的色粉盒1032。如图47c所示,色粉盒1032包括粉盒前端盖1034、粉盒本体1033、底盖1035、以及喷嘴接收装置1330。粉盒前端盖1034在附接方向上相对于复印机500的本体布置在色粉盒1032的前端。粉盒本体1033具有大致为圆筒形的形状。底盖1035在附接方向上布置在色粉盒1032的后端。喷嘴接收装置1330被大致圆筒形的粉盒本体1033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在粉盒前端盖1034上布置有与齿轮暴露孔34a相似的齿轮暴露孔(未示出),以便露出固定至喷嘴接收装置1330的粉盒齿轮1301。圆筒形粉盒本体1033容置喷嘴接收装置1330,从而喷嘴接收装置1330能够转动。粉盒前端盖1034和底盖1035(通过已知的方法,例如热焊接或粘合)固定至粉盒本体1033。底盖1035包括后端轴承1035a,该轴承支撑输送叶片保持装置1330b的一端,底盖1035还包括手柄1303,当用户向复印机500的本体附接色粉盒1032或从复印机500的本体分离色粉盒1032时,用户可以握住该手柄。下面将说明在粉盒本体1033上组装粉盒前端盖1034、底盖1035和喷嘴接收装置1330的方法。喷嘴接收装置1330从粉盒本体1033的后端插入并就位,从而由布置在粉盒本体1033的前端的前端轴承1036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随后,进行定位,使喷嘴接收装置1330的输送叶片保持装置1330b的一端被后端轴承1035a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后端轴承1035a固定至粉盒本体1033。然后,粉盒齿轮1301从粉盒前端侧固定至喷嘴接收装置1330。在粉盒齿轮1301被固定后,粉盒前端盖1034被固定至粉盒本体1033,从而从粉盒前端侧遮盖粉盒齿轮1301。粉盒本体1033与粉盒前端盖1034之间的固定、粉盒本体1033与底盖1035的固定、以及喷嘴接收装置1330与粉盒齿轮1301之间的固定可通过公知的方法(例如热焊接或粘合)适当地进行。下面将说明从色粉盒1032向喷嘴开口610输送色粉的构造。铲肋304g突出,从而更靠近粉盒本体1033的内表面,并且铲肋表面从活门侧面支撑部1335a的下游小平面1335c(在转动方向上处于下游侧)延续。铲肋表面在中部弯曲,与曲面类似。但是,根据与色粉的相容性,上述构造不局限于此例子。例如,可以使用无弯曲部的扁平肋。而且,由于铲肋304g随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1335b整体布置,因而能够获得与把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和凸起部304h紧密地附接所获得的功能和效果相同的桥接功能和效果。即,当色粉盒1032附接至图像形成设备的本体时,输送叶片随喷嘴接收装置1330的转动而旋转,从而把盛装在色粉盒1032中的色粉从后端向布置有喷嘴接收装置1330的前端输送。随后,铲肋304g接收由输送叶片1302输送的色粉,随着转动自下至上铲起色粉,并利用肋条表面作为滑道使色粉流向喷嘴开口610。作为第十四至第十九实施例,下面将说明用于把喷嘴接收装置330固定至色粉盒32中的粉盒本体33的构造。在图48a、49、51b和52b中,粉盒齿轮301以辊状示出,省略了齿牙。<第十四实施例>图48a至图50b是第十四实施例的色粉盒32的说明性示意图。图48a和图48b是示出喷嘴接收装置330从色粉盒32的粉盒本体33分离的状态的说明性透视图。图49是第十四实施例中的色粉盒32的前端和粉盒安置部615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0a是色粉盒32的前端的附近部分的截面图。图50b是图50a中所示的区域η的说明性放大图。在图48a至图50b中,省略了粉盒前端盖34。在图48a至图49中,省略了粉盒活门332。在图50中,省略了喷嘴活门612。第十四实施例的色粉盒32的粉盒本体33是通过如上文中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的吹塑法模制而成。但是,吹塑法的精度通常低于在常规树脂模铸过程中使用的注模法的精度。因此,在某些情况中,由吹塑法形成的作为粉盒本体33的一部分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圆筒形截面的圆度可能较低。如上所述,筒状粉盒开口33a(粉盒在前端开口305的径向上的外表面)以可滑动的方式与粉盒安置部615的内表面615a配合。因此,色粉盒32在垂直于转轴的平面方向上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被限定。此时,若起到定位作用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的圆度较低,则当色粉盒转动时,色粉盒32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可能出现偏差。同时,喷嘴接收装置330是通过注模法形成的常规树脂模制品。因此,能够以比粉盒本体33更高的精度模制喷嘴接收装置330,并且作为喷嘴接收装置330的一部分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可模制为具有很好的圆度的圆筒形状。在第十四实施例中,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径大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径。通过这种构造,当喷嘴接收装置330附接至粉盒本体33时,可调整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使其遵循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形状,从而能提高圆度。通过提高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的圆度,能够提高色粉盒32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定位精度。若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的圆度较低,则需要考虑形状变化,把粉盒安置部615的内表面615a设为较大的尺寸。但是,若把内表面615a设为较大的尺寸,则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在垂直于转轴的平面方向上相对于粉盒安置部615的内表面615a的位移自由度会增大,导致较大的游隙。相比之下,在第十四实施例中,能够提高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的圆度,因而不必把粉盒安置部615的内表面615a设为较大的尺寸,从而可减小游隙。通过减小游隙,能够提高色粉盒32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定位精度。如图48a、50a和50b所示,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布置在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上的两个位置。两个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布置在沿外表面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的位置,即,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表面上处于彼此相反的位置。当从圆筒形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径向观察时,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如图48b所示,当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轴向观察时,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具有梯形形状。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表面突出的突出量(高度)约为0.5毫米。梯形的斜边处于粉盒本体33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侧。与斜边相反的表面处于粉盒本体33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的径向。同时,前端开口的两个结合孔3051布置在筒状粉盒开口33a上。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布置在沿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的圆周方向彼此分隔180°的位置,即,在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上处于彼此相反的位置,从而内表面和外表面能够相通。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是椭圆形孔,当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径向观察时,该椭圆形孔沿圆周方向延伸。采用这种构造,当喷嘴接收装置330附接至粉盒本体33时,两个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分别与前端开口的两个结合孔3051结合。通过这种结合,能够防止喷嘴接收装置330从粉盒本体33脱出,并能防止其相对于粉盒本体33转动。上述的这种防转动装置能够有效地保持铲壁面304f、凸起部304h和作为桥接件的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实现色粉桥接功能。下面将说明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在轴向上以梯形形状形成的原因。下面将参照图48b详细说明。通过朝斜边方向转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能够轻松地把喷嘴接收装置330从粉盒本体33分离。这样能够方便地从粉盒本体33排出色粉或向粉盒本体33补充色粉。顺便说一下,当粉盒本体33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以进行操作时,由于与斜边相反的径向竖立的表面在粉盒本体33的转动方向处于上游,该立面经由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的接触截面接收由粉盒齿轮301传递的旋转力。具体而言,与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的斜边相反的立面转动,从而与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连续结合。因此,在色粉补充过程中,喷嘴接收装置330不会相对于粉盒本体33转动,所以几乎不会发生位置偏差。若梯形的斜边在转动方向上位于下游,则斜边会接收旋转力,而这可能导致位置偏差。在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径变小的台阶处,布置有环形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此台阶处于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圆周变小的台阶相对的位置,因而当喷嘴接收装置330附接至粉盒本体33时,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被夹在两个台阶之间。因此能够防止盛装在粉盒本体33中的色粉经由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之间的缝隙泄漏。而且,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被两个台阶压缩。因此,当喷嘴接收装置330附接至粉盒本体33时,被压缩的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的恢复力发挥作用,从而喷嘴接收装置330推动粉盒本体33。该恢复力被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的立面与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结合)承受。如上所述,在第十四实施例中,筒状粉盒开口33a调整为遵循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形状,从而提高圆度。包括筒状粉盒开口33a的粉盒本体33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厚度w1设为1.1毫米。包括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喷嘴接收装置330由ps(聚苯乙烯)构成,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厚度w2设为2毫米。在此情况中,当配合公差(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径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径之间的差)设为0.01毫米至0.1毫米时,优选根据色粉盒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定位精度以及防漏粉性能来获得结果。通常,部件通过压入配合方式固定。相比之下,在第十四实施例的结构中,可以增大部件之间的公差。因此,可确保生产率。而且,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的恢复力被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的结合承受,因此能允许极小的配合公差(包括0.01毫米最小值)。而且,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作为防转动装置。而且,在配合部,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形状被调整。因而,用于固定各个部件在轴向上的位置的功能与调整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形状的功能是分开的。在第十四实施例中,喷嘴接收装置330通过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固定至粉盒本体33。若粉盒本体33和喷嘴接收装置330仅通过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的结合固定,则在垂直于色粉盒32的转轴的平面方向上,喷嘴接收装置330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位置可能有偏差。相比之下,在第十四实施例中,由于筒状粉盒开口33a通过形状调整而形成压入配合,因此能防止喷嘴接收装置330在垂直于色粉盒32的转轴的平面方向上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位置偏差。通过这种方式,在第十四实施例中,同时利用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的结合和压入配合来固定粉盒本体33和喷嘴接收装置330。通过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的结合,可确定由橡胶填料等材料构成的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的压缩量。这有利于色粉盒32在转轴方向上的定位。顺便说一下,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形状被压入配合调整得越多(使其遵循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形状),则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的附接就越紧密。这种压入配合有利于色粉盒32在垂直于转轴的平面方向上的定位。<第十五实施例>第十五实施例与第十四实施例相同的是,图48a至图50b所示的构造都基本上可用,但是与第十四实施例不同的是,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径小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径。筒状粉盒开口33a和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由硬质材料构成,因为需要确保其尺寸精度,以便与色粉补充装置60结合。例如,具有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喷嘴接收装置330的材料可为ps(聚苯乙烯)。具有筒状粉盒开口33a的粉盒本体33的材料可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当筒状粉盒开口33a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通过压入配合方式彼此固定时,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被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紧密地密封。为了提高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之间的密封性能,可以相对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径增大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径。但是,若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径增大,虽然能够如第十四实施例的色粉盒32所示调整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形状,但是在附接时需要更大的装配力。若装配力增大,则筒状粉盒开口33a和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可能发生变形或碎裂。因此,需要减小筒状粉盒开口33a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配合部分处的尺寸公差,并严格控制工艺。另一方面,若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径相对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径减小,则会存在如下所述的缺点。具体而言,即使当该结合部设置为防分离装置并且在转轴方向上的位置被限定时,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也会在部件之间的公差范围内在筒状粉盒开口33a中上下移动。因此,会难以密封筒状粉盒开口33a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之间的缝隙。因此,在第十五实施例中,作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件的环形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用于密封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之间的缝隙。具体而言,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被夹在筒状粉盒开口33a和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之间,从而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被压缩并发生弹性变形,以密封缝隙。由于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发生弹性变形,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从筒状粉盒开口33a脱出的方向上作用有恢复力。但是,在第十五实施例中,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与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之间的结合部分防止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沿从筒状粉盒开口33a脱出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限定喷嘴接收装置330在转轴方向上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位置。而且,由于发生弹性变形的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密封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之间的缝隙,因变形而产生的恢复力沿圆周方向作用在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整个面积上。由于恢复力的作用,在筒状粉盒开口33a内,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在垂直于转轴的平面方向上的位置被限定。因此,能够限定喷嘴接收装置330在垂直于转轴的平面方向上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位置。能够有效地保持铲壁面304f、凸起部304h和作为桥接件的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实现色粉桥接功能。在第十五实施例中,密封状态不是直接通过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和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获得的。因此,可以增大部件之间的尺寸公差。通过增大尺寸公差,能够提高生产率。而且,即使当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在筒状粉盒开口33a内上下移动时,由于发生弹性变形的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能确保密封状态,因此能防止色粉泄漏。在第十五实施例中,作为密封件的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被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作为密封件接收面)和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作为密封件接收面)压缩,从而获得密封状态。而且,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上的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作为被结合部)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作为结合部)结合,从而获得结合状态。压缩的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施加的排斥力(恢复力)被防止喷嘴接收装置从粉盒本体脱出的结合结构承受。由于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的排斥力以及通过结合而实现的防分离装置,能限定色粉盒32在轴向上的位置。因此,能防止喷嘴接收装置330由于外力的冲击而从粉盒本体33脱出。而且,由于与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的结合,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的恢复力作用在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上。所以,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应有一定的强度。因此,对于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应利用筒状粉盒开口33a的较厚部分的强度。在第十五实施例中,如图50a和图50b所示,在相对于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的粉盒前端(在图50a和图50b中的上部)提供有用于紧固护盖的阳螺纹309,具有用于紧固护盖的阳螺纹的部分比其它部分厚。利用这个较厚部分的强度,能够防止筒状粉盒开口33a由于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的恢复力而发生破裂。在第十五实施例中,说明了作为密封件的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布置在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上的构造。但是,密封件也可以布置在粉盒本体33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上。<第十六实施例>作为第十六实施例,下面将说明通过与第十五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利用密封粉盒本体33与喷嘴接收装置330之间的缝隙的密封件的弹性变形来限定喷嘴接收装置330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位置的构造的第一种变化形式。图51a和图51b是第十六实施例的色粉盒32的说明性示意图。具体而言,图51a是喷嘴接收装置330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1b是粉盒本体33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1a和图51b所示的第十六实施例的色粉盒32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在作为结合部的每个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的粉盒后端和作为被结合部的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上布置有插入位置调整装置,当喷嘴接收装置330插入粉盒本体33中时,该插入位置调整装置调整沿转动方向的插入位置。下面将说明在图51a和图51b所示的第十六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形状。当沿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径向观察时,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具有五边形形状。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表面突出的突出量(高度)约为0.5毫米。在粉盒后端上形成有结合部的隆起部3301a,作为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的插入位置调整装置。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是通孔,其中,沿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圆周方向延伸的椭圆形孔与上述的五边形孔彼此交叠。在粉盒后端形成有结合孔的隆起部3051a(五边形孔的隆起部),作为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的插入位置防止装置。作为被结合部分的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相对于管状前端开口305的前端(开口端)处于内侧(储存色粉的一侧)。因此,随着喷嘴接收装置330附接至粉盒本体33,当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插入筒状粉盒开口33a时,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被筒状粉盒开口33a遮挡,不再可见。因此,难以在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与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结合的预定位置进行附接。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若像第十六实施例中那样布置作为插入位置调整构造的前端形状,则即使当沿转动方向的插入位置在较小范围内改变时,也能把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导引至预定的插入位置。利用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椭圆形孔,能够轻松地看到处于偏离位置的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而且,通过布置插入位置调整装置,能够获得如下所述的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当输入旋转驱动力并且粉盒本体33转动时,结合部和被结合部的插入位置调整装置彼此结合,从而喷嘴接收装置330和粉盒本体33可整体转动。因此,能够防止喷嘴接收装置330随着色粉盒32的转动而旋转并相对于粉盒本体33偏离。<第十七实施例>作为第十七实施例,下面将说明通过与第十五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利用密封粉盒本体33与喷嘴接收装置330之间的缝隙的密封件的弹性变形来限定喷嘴接收装置330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位置的构造的第二种变化形式。图52a和图52b是第十七实施例的色粉盒32的说明性示意图。具体而言,图52a是喷嘴接收装置330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2b是粉盒本体33的说明性透视图。图52a和图52b所示的第十七实施例的色粉盒32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布置有一对定位部,这对定位部用于当喷嘴接收装置330插入粉盒本体33时限定沿转动方向上的插入位置,并与结合部和被结合部之中的至少一个交叠。在图52a和图52b所示的第十七实施例中,布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作为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结合部。并且,布置有接收装置定位凹槽3303,该接收装置定位凹槽在沿圆周方向上的中心处与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交叠,并沿粉盒本体33的转轴方向延伸,作为用于调整结合部向被结合部插入的插入位置的一对定位部之中的一个定位部。布置有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沿前端开口305的圆周方向延伸的椭圆形孔),作为筒状粉盒开口33a的被结合部。并且,布置有前端开口的定位肋3052,该定位肋在沿圆周方向上的中心处与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交叠,并沿粉盒本体33的转轴方向延伸,作为用于调整结合部向被结合部插入的插入位置的一对定位部之中的另一个定位部。当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随着粉盒本体33的喷嘴接收装置330的附接被插入筒状粉盒开口33a时,筒状粉盒开口33a在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突出的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附近膨胀。因此,若在结合部或被结合部附近的位置布置的定位部(例如定位肋和定位凹槽)不与结合部或被结合部交叠,则筒状粉盒开口33a必须在结合部和被结合部处同时膨胀,这会导致装配载荷增大。相比之下,根据第十七实施例,在沿转轴方向上与结合突出部3301和结合孔3051交叠的位置布置由肋条和凹槽形成的成对定位肋3303和3052。通过如上所述形成定位部,前端开口的定位肋3052和接收装置定位凹槽3303在结合部(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彼此结合,在附接时,结合部紧密地附接至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因此,能够把在筒状粉盒开口33a处膨胀的部分最大限度地减小为结合部,可限定沿转动方向上的结合位置,并能防止喷嘴接收装置330随着色粉盒32的转动而相对于粉盒本体33旋转。<第十八实施例>作为第十八实施例,下面将说明通过与第十五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利用密封粉盒本体33与喷嘴接收装置330之间的缝隙的密封件的弹性变形来限定喷嘴接收装置330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位置的构造的第三种变化形式。图53a至图53c是第十八实施例的色粉盒32的说明性示意图。具体而言,图53a是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放大透视图,图53b是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放大透视图,图53c是色粉盒32的前端的附近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在第十八实施例中,作为密封件的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布置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上。但是,该密封件也可以布置在粉盒本体33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上。与第十五实施例类似,第十八实施例的色粉盒32构造为在喷嘴接收装置330上布置有结合部,并在筒状粉盒开口33a上布置有将与结合部结合的被结合部。为了更可靠地防止喷嘴接收装置330从色粉盒脱出,可以增大被结合部的尺寸,从而增大相对于结合孔的结合面积。但是,若增大布置在喷嘴接收装置330上的结合部的尺寸,则插入载荷会变得过大,筒状粉盒开口33a可能发生变形或破裂。相比之下,在第十八实施例中,除了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在粉盒本体33上还布置有前端开口结合部3053;除了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在喷嘴接收装置330上还布置有接收装置结合孔3304。因此,即使各部分的结合量较小,也能增加总体结合量。<第十九实施例>作为第十九实施例,下面将说明通过与第十五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利用密封粉盒本体33与喷嘴接收装置330之间的缝隙的密封件的弹性变形来限定喷嘴接收装置330相对于粉盒本体33的位置的构造的第四种变化形式。图54a和图54b是第十九实施例的色粉盒32的说明性示意图。具体而言,图54a是筒状粉盒开口33a的放大透视图,图54b是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放大透视图。图54所示的第十九实施例的色粉盒32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布置有当喷嘴接收装置330插入粉盒本体33用于限定沿转动方向上的插入位置的定位段,该定位段与如第十八实施例所述的色粉盒32的结合部和被结合部中的至少一个交叠。当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随着粉盒本体33的喷嘴接收装置330的附接而被插入筒状粉盒开口33a时,筒状粉盒开口33a在从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外表面突出的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附近膨胀。因此,若在结合部或被结合部附近的位置布置的定位部(例如定位肋和定位凹槽)不与结合部或被结合部交叠,则筒状粉盒开口33a必须在结合部和被结合部处同时膨胀,这会导致装配载荷增大。相比之下,根据第十九实施例,在沿转轴方向上与结合突出部3053和结合孔3304交叠的位置布置由肋条和凹槽形成的成对定位肋3303和3052。通过如上所述形成定位部,前端开口的定位肋3052和接收装置定位凹槽3303在结合部(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彼此结合,在附接时,结合部紧密地附接至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表面。因此,能够把在筒状粉盒开口33a处膨胀的部分最大限度地减小为结合部,可限定沿转动方向上的结合位置,并能防止喷嘴接收装置330随着色粉盒32的转动而相对于粉盒本体33旋转。第十四至第十九实施例的色粉盒32都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色粉盒32包括粉盒本体33,该粉盒本体33作为储粉装置,其中盛有待提供至作为粉末输送装置的色粉补充装置60的色粉(粉末)。粉盒本体33通过旋转沿转动方向把其中包含的色粉从粉盒后端输送至形成有开口的粉盒前端。色粉盒32还包括喷嘴接收装置330,该喷嘴接收装置330作为喷嘴插入件,该喷嘴插入件具有作为喷嘴接收件的接收口331,该接收口中插有固定至色粉补充装置60并作为输送管的输送喷嘴611,并附接在粉盒本体33的开口中。在如上构造的色粉盒32中,喷嘴接收装置330包括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该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是将与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结合的结合部,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是布置在具有开口的筒状粉盒开口33a中的被结合部。而且,色粉盒32包括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当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与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结合时,该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作为布置在喷嘴接收装置330与粉盒本体33之间并密封喷嘴接收装置330与粉盒本体33之间的缝隙的密封件。<第二十实施例>下面将说明第二十实施例的色粉盒32。第第二十实施例的色粉盒32的一个特征在于喷嘴接收装置330与粉盒本体33压入配合的部分。虽然图13已在上述实施例中引用,但是它还可用于说明接收口331与粉盒本体33的压入配合部;因此,在下文中将参照该图说明。图13中的区域γ1和区域γ2之一成为压入配合部。区域γ1是布置有粉盒齿轮301的粉盒本体33的内表面。区域γ2是布置有盖钩部306的粉盒本体33的内表面。图32中所示的色粉盒13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色粉盒32是一个粉盒,它盛有作为显影粉的色粉,并包括粉盒活门332和喷嘴接收装置330。粉盒活门332作为启闭接收口331的接收口开/关构件,接收口331作为排粉口,从粉盒本体33排出的色粉从其中通过。喷嘴接收装置330作为保持粉盒活门332的开/关构件保持装置。在色粉盒32的前端形成有筒状粉盒开口33a,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以可滑动的方式配装至粉盒安置部615的圆筒形内表面615a(轴承)。喷嘴接收装置330通过压入配合方式固定至粉盒本体33的内表面,压配合部分在转轴方向上相对于筒状粉盒开口33a和粉盒安置部615的圆筒形内表面彼此滑动的位置位于粉盒后端。例如,如图13所示,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前端的位置和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前端的位置在转轴方向上相同。因此,喷嘴接收装置330可压配合到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前端附近的内表面上。但是,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前端附近部分与粉盒安置部615的圆筒形内表面615a配合。因此,若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压配合部分膨胀,则由于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压入配合,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径会增大,因而筒状粉盒开口33a不能压配合到粉盒安置部615上,造成色粉盒32与色粉补充装置60之间发生附接故障。即使能够附接色粉盒,色粉盒32的转动扭矩也会增大。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可以估算由于压入配合而造成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膨胀量,并在形成色粉盒32时基于估算结果设置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径。但是,若通过考虑由于压入配合导致的膨胀量来设置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径,则会存在以下缺点。具体而言,需要设置较大的公差。若膨胀量在公差范围内较小,则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径和粉盒安置部615的圆筒形内表面615a的内径之间的差会增大,导致定位不足。作为防止上述情况的一种构造,在第二十实施例的色粉盒32中,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前端附近的外径设置为稍小一些的尺寸,使得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与前端开口305的内表面形成松配合,而不是压入配合。而且,作为压入配合部,在粉盒后端处(而不是粉盒前端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在与粉盒安置部615和粉盒本体33的附接无关的位置(不影响附接的位置)的外径设置为足够大,能够实现相对于粉盒内径的充分压入配合。上述无关位置可为与粉盒齿轮301的较厚部分对应的位置(图13中的区域γ1),或者是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内径减小从而形成台阶、并且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厚度增大的位置(图13中的区域γ2)。在内径减小从而形成台阶的位置(图13中的区域γ2),在外表面上还布置有由环形肋形成的盖钩部306。通过形成具有较大外径并且在相对于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前端的粉盒后端作为压入配合部的部分,能够防止粉盒安置部615的压入配合部中的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径增大。因此,能够防止色粉盒32与色粉补充装置60之间发生附接故障,或者防止由于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径增大而导致的色粉盒32的转动扭矩增大。而且,由于筒状粉盒开口33a保持注模法产生的预成形形状,因此能够高度精确地模制筒状粉盒开口33a。此位置的部分不会由于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压入配合而膨胀,并可用作定位段和滑动段。因此,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模精度,实现更高的定位精度和良好的滑动性能。通过在区域γ1中压入配合而形成的色粉盒32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由树脂制成的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压配合部分布置为与提供有粉盒齿轮301的粉盒本体33的内表面的位置对应。由于形成有在垂直于转轴的方向上绕外圆周长一圈的齿轮结构,因此提供有粉盒齿轮301的部分的强度大于粉盒本体33的其它部分的强度。所以,此部分因压入配合而变形的可能性较小。而且,由于能够牢固地紧固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因此喷嘴接收装置330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脱落的可能性较小。所以,此部分优选作为压入配合部。而且,通过在区域γ2中压入配合而形成的色粉盒32包括如下所述的发明。具体而言,由树脂制成的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的压配合部分布置为与提供有盖钩部306的粉盒本体33的内表面的位置对应。由于在垂直于转轴的方向上在整个圆周上形成有肋条结构,因此提供有盖钩部306的部分的强度大于粉盒本体33的其它部分的强度。所以,此部分因压入配合而变形的可能性较小。而且,由于能够牢固地紧固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因此喷嘴接收装置330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脱落的可能性较小。所以,此部分优选作为压入配合部。下面将说明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共有的色粉盒32中包括的标识牌700的保持结构。图55是固定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连接器800和色粉盒32的前端的说明性透视图。如图55所示,色粉盒32包括粉盒本体33和粉盒前端盖34,该粉盒前端盖34附接于粉盒本体33,从而露出具有接收口331的筒状粉盒开口33a,接收口331作为形成在粉盒本体33上的排粉口。色粉盒32还包括附接在粉盒前端盖34的前端、作为信息存储装置的标识牌700,以及用于保持标识牌700的保持结构345。实施例中的标识牌700基于接触通讯系统。因此,在色粉补充装置60的本体上布置有连接器800,该连接器800面向粉盒前端盖34的前端表面。图56是在保持结构345被拆开后色粉盒32的前端和连接器800的说明性透视图。如图56所示,在标识牌700上形成有用于定位的标识牌孔701。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连接器800的定位销801插入标识牌孔701中。保持结构345包括具有用于保持标识牌700的保持装置358的保持部343,还包括标识牌保持装置344,标识牌保持装置344作为保持标识牌700的保持装置,使标识牌700能沿图56的x-z方向移动,标识牌保持装置344还作为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保持部343的阀盖构件。当沿转轴方向从粉盒前端观察色粉盒32时,标识牌700和保持结构345处于粉盒前端盖34的倾斜的右上方空间中。保持结构345利用倾斜的右上方空间布置在粉盒前端盖上,当色粉盒32与另一个颜色的色粉盒32依次布置时,所述倾斜的右上方空间变为无效空间。这样能够提供紧凑尺寸的色粉补充装置,使圆筒形色粉盒32布置相邻布置。在粉盒前端盖34的倾斜的左上方空间中,布置有本体的粉盒齿轮301和粉盒驱动齿轮601。为了防止相邻色粉补充系统之间发生冲突,色粉盒布置为能防止标识牌700、保持结构345、本体的端子804、以及色粉补充装置60的本体的粉盒驱动齿轮601之间发生冲突。图57是色粉盒32的前端和连接器800的说明性透视图,其中,标识牌700临时附接于标识牌保持装置344。如图57所示,保持部343包括具有四个矩形柱的保持座358。保持座358形成在粉盒前端盖34的前端的标识牌附接面357上,并保持标识牌700的未布置接线的背板面。标识牌保持装置344包括框架352和保持装置突出部353。框架352围绕保持座358的外侧形成,以防止在框架与保持部343结合时标识牌700发生脱落。保持装置突出部353从框架352的内壁面突出,从而遮盖标识牌700的表面上未布置端子的区域。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框架352的外形足够大,能够容纳矩形标识牌700,并保持住标识牌700,从而当标识牌700处于框架352中,标识牌700能沿x-x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移动。下面将详细说明保持结构345。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框架352的长度大于保持座358在图57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从标识牌附接面357算起的高度)。因此,当标识牌700附接至保持座358时,标识牌700不固定到粉盒前端盖34上。而且,标识牌700的附接方式使得其在x-z方向上相对于外侧周围的框架352保持一定的间隙。而且,标识牌700的附接方式使得其相对于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保持装置突出部353保持很小的间隙。因此,虽然标识牌700未固定到粉盒前端盖34上,它也不从粉盒前端盖34分离。当轻摇色粉盒32时,标识牌700在标识牌保持装置344中移动,并发出轻响。在附接标识牌700时,如图57所示,标识牌700与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内壁突出部351结合(参见图56),随后以临时附接状态附接至保持部343的保持座358上。此时,保持座358的外部作为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导引部。当在保持座358上安装标识牌700后,附接的标识牌700与内壁突出部351分开,并且位于保持座358的前端面上。下面将详细说明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安装。在实施例的色粉盒32中,标识牌保持装置344不是通过加工(例如热嵌或使用紧固件紧固)而是通过钩子结合而固定至粉盒前端盖34上。如图56所示,标识牌保持装置344包括分别处于保持装置上部350、保持装置下部348和保持装置右侧部349上的保持装置上钩355、保持装置下钩354、保持装置右侧钩356。在粉盒前端盖34上的标识牌附接面357周围,在与三个钩子(即,保持装置上钩355、保持装置下钩354和保持装置右侧钩356)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三个附接部。具体而言,上附接部359a形成在与标识牌附接面357周围的保持装置上钩355相对的位置。下附接部359b形成在与标识牌附接面357周围的保持装置下钩354相对的位置。侧附接部360形成在与保持装置右侧钩356相对的位置。当把标识牌保持装置344装设至粉盒前端盖34上时,标识牌保持装置344上的三个钩子(355、354、356)与粉盒前端盖34上的三个附接部(359a、359b、360)结合并固定。三个附接部中的两个(具体而言,是上附接部359a和下附接部359b)为孔的形式,而其余一个(具体而言,是侧附接部360)为钩子的形式。孔形的上附接部359a和下附接部359b利用两个钩子(保持装置上钩355和保持装置下钩354)的前端上的斜坡和两个钩子的弹性装设。钩形的侧附接部360利用保持装置右侧钩356的前端上的斜坡和侧附接部360的倾斜面360a装设。采用这种构造,如图57所示,标识牌700临时装设在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框架352之内,并且标识牌保持装置344沿粉盒前端盖34上的保持座移动。相应地,形成在标识牌保持装置344上的钩(355、354、356)可与形成在粉盒前端盖34上的附接部(359a、359b、360)结合,从而标识牌保持装置344可通过钩和附接部之间的结合固定至粉盒前端盖34上。在上文中参照图55至图57所述的例子中,钩(355、354、356)和附接部大钩的结合部布置在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上侧、下侧和右侧。但是,标识牌保持装置344上的结合部的位置不局限于上侧、下侧和右侧的组合。结合部可以仅布置在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上侧和下侧,或仅布置在左侧和右侧,或布置在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结合部的位置和数目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如上所述,在实施例中,说明了使用钩子的结合方法。但是,在某些情况中,可通过加工(例如热嵌或使用紧固件紧固)来把标识牌保持装置344固定至粉盒前端盖34上。对于其它例子,可能需要更牢固的安装标识牌保持装置344,或者可能有无需把标识牌从粉盒前端盖34分离就能重写标识牌的工具。下面将参照图58a至图63说明包含在实施例中的色粉盒32中的作为信息存储装置的标识牌700。在下面的说明中,"大致矩形的金属板"包括矩形板和大致矩形的板。因此,"大致矩形的金属板"包括通过对矩形金属板的全部或一部分角进行倒角而获得的板、以及r形板等。图58a至图58c是标识牌700的三视图。图58a是从连接器800侧观察时的标识牌700的前视图。图58b是从垂直于附接方向的方向(图55中的倾斜的右上方向)观察时的标识牌700的侧视图。图58c是从粉盒前端盖34侧观察时的标识牌700的后视图。图59是标识牌700、标识牌保持装置344和连接器800的透视图,具体而言,图中示出了三个构件(700、344、800)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图59中,省略了图56和图57中所示的保持装置上钩355和保持装置下钩354。图60是示出标识牌700与连接器800结合的状态的透视图。图61a和图61b是标识牌700的电路和连接器800的电路的电路图。图62a是标识牌700处于被连接器800保持的状态的前视图。图62b是标识牌700绕用于定位的标识牌孔701转动时的前视图。图63是示出在工厂制造过程中进行测试时标识牌700与导通检测装置900的探针901接触的示意图。在实施例的标识牌700中,在基板702上仅形成有一个标识牌孔701,并且标识牌孔701布置在由矩形金属板形成的多个金属垫(710a、710b、710c)中的两个之间。如图55所示,在实施例的色粉盒32中,矩形标识牌700布置为其长边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而不是平行于竖直方向。因此,布置在色粉盒32上的标识牌700的竖直方向不与标识牌700的纵向对应。但是,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平行于标识牌700的长边的方向(图58a中的z'轴方向)称为标识牌竖直方向,平行于标识牌700的短边的方向(图58a中的x'轴方向)称为标识牌水平方向。这也适用于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倾斜的连接器800。如图58a至图58c所示,在实施例中的作为信息存储装置的标识牌700中,标识牌孔701形成在标识牌竖直方向上基板702的重心上方的竖直位置。在标识牌孔701的内表面和标识牌孔701的周围安装有由金属端子形成的用于接地的接地端子703。如图58a至图58c所示,实施例中的基板702的正面上的接地端子703形成为使两个接地端子探出部705相对于圆环部沿标识牌水平方向延伸。在标识牌竖直方向上,在标识牌孔701的上方布置有一个矩形金属垫710(第一金属垫710a)。而且,在标识牌竖直方向上,在标识牌孔701下方布置有两个金属垫(第二金属垫710b和第三金属垫710c)。而且,如图58c所示,在基板702的背面形成有保护装置720,该保护装置由树脂材料(例如半球孔环氧材料)制成,并且遮盖并保护信息存储部(未示出)。在标识牌700中,标识牌孔701布置在保护装置720上方,该保护装置是背面上布置的最大和最重的部件,因为它容纳有处于标识牌竖直方向上的信息存储部,例如集成电路(ic)。因此,如上所述,能够实现标识牌孔701在标识牌竖直方向上竖直位于标识牌700的重心上方的位置关系。标识牌孔701的布置取决于基板702的形状或背面的构造或布局(例如保护装置720)。具体而言,如图62a所示,实施例中的标识牌700形成为使得标识牌孔701的中心位置在标识牌竖直方向上位于标识牌700的重心上方的距离za处。如图59所示,连接器800包括连接器本体805(由树脂制成的空盒)和定位销801(定位突出部),该定位销是具有布置在连接器本体805上的锥形端的空筒,从而在水平方向上竖起。在定位销801上布置有本体的接地端子802。本体的接地端子802为片状(或丝状)金属件,其一部分容置在与连接器本体805集成的定位销801的空心段中。接地端子802的弯曲部分从形成在空筒周围的一部分上的狭缝形开口露出,从而从定位销801的圆筒形外表面伸出。本体的一个端子804在标识牌竖直方向上竖直安装在定位销801(本体的接地端子802)的上方,本体的另外两个端子804在标识牌竖直方向上竖直安装在定位销801的下方。本体的端子804是片状(或丝状)金属件。在连接器本体805的下部,在标识牌水平方向上,在定位销801的右侧和左侧布置有一对肋,两条肋的锥形内表面彼此相对。而且,布置有作为一对调整装置的防摆动装置803,在标识牌竖直方向上,防摆动装置面向标识牌孔701的中心下方的标识牌700的下侧。当标识牌保持装置344固定至色粉盒32的粉盒前端盖34,并且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标识牌保持装置344位于连接器800和标识牌700之间。在此状态中,标识牌保持装置344保持着标识牌700,使标识牌700能够移动(允许一定的游隙)。如图59所示,在标识牌保持装置344中,在保持装置下部348、保持装置左侧部342和保持装置右侧部349上分别布置有保持装置突出部353。布置在保持装置下部348、保持装置左侧部342和保持装置右侧部349上的三个保持装置突出部353能防止标识牌700朝连接器800从标识牌保持装置344脱出。在连接器800侧的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端部(包括保持装置突出部353的壁面)上形成有保持装置孔347。保持装置孔347的形状使得连接器800侧的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端部的一大部分(包括面向连接器800的四个端子的区域(本体的三个端子804和本体的一个接地端子802))开启。而且,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保持装置孔347的形状使得与布置在连接器800上的防摆动装置803对应的区域也开启。在附接色粉盒32时,定位销801穿过保持装置孔347的开口位置,防摆动装置803随后穿过保持装置孔347的开口位置并进入标识牌保持装置344之内。面向标识牌700的背面(在保护装置720侧)的保持座358是粉盒前端盖34的一个部件。保持座358的四个柱从保持部343向连接器800侧延伸。保持座358按压矩形基板702的四个角的附近部分,从而防止与固定至标识牌700的保护装置720冲突,并防止与在连接连接器800时插入的防摆动装置803冲突。同时,当定位销801插入标识牌700的标识牌孔701时,标识牌700被定位销801的接地端子802或端子804向粉盒后端按压。此时,四个保持座358支撑基板702的背面,以保持端子之间的接触状态。图60是示出当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复印机500的本体)时完成色粉补充装置60的连接器800和标识牌700的定位的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具体而言,图60示出了本体侧的端子(本体的端子804和本体的接地端子802)和标识牌700侧的端子(金属垫710和接地端子703)彼此连接的状态。在图60中,为了便于理解,省略了连接器800与标识牌700之间的标识牌保持装置344和三个金属垫710。在此实施例的色粉盒32中,筒状粉盒开口33a相对于粉盒前端盖34突出。当未附接的色粉盒32沿图60中的箭头q的方向移动从而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筒状粉盒开口33a的外表面与粉盒安置部615彼此结合。因此,色粉盒32在转轴方向上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被限定。随后,当色粉盒32进一步沿图60中的箭头q的方向移动时,标识牌700与连接器800之间开始连接。在色粉盒32在垂直于转轴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被限定并且粉盒前端盖34在垂直于转轴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被限定后,标识牌700在垂直于转轴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被限定。具体而言,在筒状粉盒开口33a在垂直于转轴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被限定后,标识牌700的标识牌孔701与定位销801结合,从而被连接器800的定位销801的锥形端搭住。通过这种结合,标识牌700在标识牌竖直方向和标识牌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被同时限定。具体而言,标识牌700在垂直于转轴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被限定。而且,如图62a所示,连接器800的防摆动装置803下边缘部分,该下边缘部分在标识牌水平方向上是基板702的水平两侧,并且在标识牌竖直方向上处于标识牌孔中心下方。此时,即使如图62b所示标识牌700的形态不正,当肋状防摆动装置803两端的锥形面中的某一个与一个边缘接触时,标识牌孔701下方的部分也会沿与接触锥形面相对的方向转动。然后,转动停止在标识牌700与两个锥形面均等接触的位置,因而能够纠正转动方向(按图62b的双头箭头转动)上的姿态不正(纠正到图62a所示的状态)。从而完成标识牌700的定位。此时,标识牌700的接地端子703的一部分(与标识牌孔701的内表面对应的一段)与图60所示的定位销801的接地端子802接触,从而标识牌700被接地(导通)。在接地后,如图61a所示,标识牌700的三个金属垫(710a、710b、710c)分别与连接器800的三个端子804连接。因此,可在标识牌700和包括连接器800的色粉补充装置60的控制器(复印机500的控制器90)之间传递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在此实施例中,基于下面的(1)至(5)中所述的思想,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构。仅布置一个标识牌孔701。因此,能够降低基板702的加工成本。(2)本体的接地端子整体安装在定位销801的侧圆周面上。因此,定位销801与本体的接地端子802之间的距离可基本为零,并能够提高接地端子703相对于本体的接地端子802的定位精度。(3)在图60所示的完全附接状态中,标识牌孔701与本体的端子804的弯曲段之间的位置关系调整为使标识牌孔701的中心与连接器800上的三个端子804的弯曲段(接触段)的顶点的连线重合。因此,能够把在标识牌水平方向上从作为定位段的标识牌孔701至端子(本体的端子804和金属垫710)的接触段的距离减小到近似为0毫米。因此,能够提高当三个金属垫710(710a、710b、710c)与本体的三个端子804接触时的定位精度。(4)多个金属垫710(710a、710b、710c)布置为一排,标识牌孔701布置在这三个垫中的两个之间形成的两个空间中的任何一个中。因此,与定位孔(或定位槽)在标识牌竖直方向上布置在一排金属垫710(710a、710b、710c)外面的上侧或下侧的布置方式相比,能够减小从标识牌孔701的中心至最远的金属垫710c(与摆杆的臂长对应)的距离。具体而言,若定位孔(或定位槽)布置在一排金属垫710(710a、710b、710c)之外,则最长的臂长成为三个金属垫710距中心(或槽的中心)的距离。但是,在此实施例的标识牌700中,最长的臂长可缩短为与两个金属垫710对应的距离。通过减小摆杆的臂长,即使最远的金属垫710c相对于本体的端子804的平行度由于批量生产等原因而有偏差,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偏差。(5)当色粉盒32单独存储在某个空间中时,杂质可能进入标识牌保持装置344中,并粘在标识牌700与保持装置突出部353或保持座358之间,因而可能导致位置偏差。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在此实施例中,位置关系被有效限定,使得标识牌700的标识牌孔701在标识牌竖直方向上位于重心上方。因此,当由一对肋形成的防摆动装置803插入标识牌孔701(标识牌竖直方向上的转动中心)下方时,标识牌700能够转动。具体而言,标识牌700与防摆动装置803(肋)的锥形面接触并转动,从而与两个锥形面均等接触。因此,能够调整位置偏差并纠正姿态。所示,即使在仅布置有一个标识牌孔701的情况下,多个金属垫710(710a、710b、710c)相对于本体的多个端子804的定位精度能够同时提高。如(1)至(5)所示,这五条中的每一条都能提供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即使采用较廉价的构造(金属垫710的面积最小的情况),也能显著提高带有接地端子703的标识牌700上的多个端子(703,710)和本体的多个端子(802,804)的定位精度。下面将说明此实施例中的其它思想和有益效果。下面将详细说明三个金属垫710(710a、710b、710c)中的每一个。处于最高位置的金属垫710a接收用于控制通讯的时钟信号。由于是连续数据传输,因此第一金属垫710a采用成本较低的低速串行通信方法,并采用i2c(内置集成电路)作为串行总线。当串行线与色粉补充装置60的连接器800连接时,第一金属垫710a构成以串行时钟(scl)作为输入的信号线。第一金属垫710a与输入时钟信号的端子对应。但是,由于时钟信号单向流动,因此,与其它端子相比,若在第一金属垫710a和下文中所述的vcc(电源,第三金属垫710)之间发生短路),则第一金属垫710a很可能导致标识牌700被击穿。因此,为了防止标识牌700被击穿,第一金属垫710a位于距vcc较远的位置。这样,即使在第一金属垫710a和gnd(接地端子703)之间发生短路,击穿的可能性也较低。第二金属垫710b也采用串行通讯方法,采用i2c作为串行总线,并且当信号线与色粉补充装置60的连接器800连接时,它构成串行数据(sda)的输入输出信号线。第二金属垫710b具有双向输入输出机制,因此,与采用单向输入机制的第一金属垫710a相比,标识牌700因短路而被击穿的可能性较低。第三金属垫710c是电源输入部分(vcc),当它与色粉补充装置60的连接器800连接时,有5v或3.3v电压向其输入。为了降低整个装置由于电源和gnd之间短路而被击穿的危险,串行数据输入端子(第二金属垫710b)布置在gnd(接地端子703)和串行时钟输入端子(第一金属垫710a)之间。如图58a至图58c所示,作为vcc的第三金属垫710c经由基板702与标识芯片背面的保护装置720搭接,并位于保护装置720中的ic驱动电路(未示出)附近。因此,可以使用短粗线作为电源线,从而实现稳定的供电操作(即,减少由于噪音导致的故障)。下面将说明与接地相关的思想。在色粉盒32的附接操作过程中,标识牌700的接地端子703与定位销801的接地端子(连接器800)接触。随后,标识牌700的三个金属垫(710a、710b、710c)开始接触连接器800的三个端子804。换言之,在色粉盒32的分离操作过程中,标识牌700的三个金属垫710(710a、710b、710c)与连接器800的三个端子804之间的接触脱开。然后,标识牌700的接地端子703与定位销801的接地端子802(连接器800)之间的触点脱开(分离)。具体而言,如图61a所示,在连接器800中,本体的接地端子802的接触起点位置与三个端子804相比更靠近标识牌700。采用这种构造,在色粉盒32的附接操作中,当金属垫710和本体的端子804之间开始连接时,标识牌700始终处于接地状态。在色粉盒32的分离操作中,当金属垫710和本体的端子804之间的连接开始脱开时(触点脱开),标识牌700始终处于接地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标识牌700上的电路由于未接地而成为电浮动状态。所示,标识牌700被电气损坏的可能性较低。具体而言,当标识牌700上的电路不接地并且成为电浮动状态时,该电路进入接地阻抗极大的状态。因此,即使因三个金属垫710与本体的三个端子之间的接触或分离而产生的少量静电流入电路,也会产生等于电流乘以阻抗的乘积的高电压。高电压会导致标识牌700的ic内部发生绝缘击穿,从而使ic损坏。如图61b所示,当连接器800中的三个端子804和接地端子802的接触起点位置相对于标识牌700处于相同位置时,很容易发生这种问题。相比之下,在此实施例中,从定位销801的狭缝状开口露出的本体的接地端子的弯曲段布置为相对于其它弯曲段(朝标识牌700突出的本体的端子804的最突出部分)更靠近标识牌700。因此,在接触时,该接地端子首先连接,在断开时,该接地端子最后断开。因此,理论上,阻抗始终为零。所示,即使静电流入电路,也能防止ic内部发生绝缘击穿。而且,如上文中参照图58a至58c所述,此实施例的标识牌700包括布置在接地端子703的外圆周的一部分上的两个接地端子探出部705。通过在如上所述上的标识牌700的基板702的前面上布置接地端子探出部705,在工厂制造过程中,在执行导通检查过程时(检查标识牌700是否有缺陷的过程),能够方便地进行与导通探针接触的操作。具体而言,如图63所示,在检验台上,导通检测装置900的多个探针901的前端向标识牌700的金属垫710或接地端子703压下。此时,由于接地端子703的接地端子探出部705具有足够的面积与探针901的前端接触,因而能够防止由探针901的接触不良导致的导通检测故障。而且,导通检测通过向接地端子(接地端子探出部705)压下探针901的前端来进行。因此,与在导通检测中把探针901插入标识牌孔701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重复用于检测的探针901的耐用性。而且,能够防止标识牌700的标识牌孔701由于导通检测而被磨损。在环形接地端子703和矩形金属垫710之间以楔形方式变宽的剩余空间中,部件如下布置。具体而言,接地端子探出部705具有处于标识牌水平方向上的边界(边界线)。边界与环形接地端子703的环形外圆周接触。接地端子探出部705布置为平行于金属垫710(710a、710b、710c)的纵向。因此,接地端子探出部705在标识牌竖直方向上不伸出,因而能防止其伸出至相对于保持装置突出部353(标识牌水平方向上的突出部)滑动的基板702的右滑动区和左滑动区。所以,不会增大基板702的尺寸,并能在制造时使用具有额定尺寸的标准材料获得尽可能多的具有标准尺寸的基板702。因此,能够减少标识牌700的生产生本的增加量。而且,连接器800的三个端子804为片状(或丝状)金属件。三个端子804被连接器本体805固定支撑,因而每个端子的一端作为固定端,另一端(前端)作为自由端。在三个端子804的每一个的前端形成有朝标识牌700(色粉盒32)弯曲的弯曲段。端子804朝标识牌700以肘弯(或回旋镖)的形式弯曲。端子804的弯曲段作为与金属垫710接触的接触段。随着色粉盒32附接至色粉提供装置60,端子804的弯曲段在纵向上(标识牌水平方向)与金属垫710的中心附近接触。当色粉盒32的附接操作进一步继续时,标识牌700更靠近连接器800,端子804被金属垫710按压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发生位移(弯肘部分变直),使端子804的弯曲段更靠近自由端侧。具体而言,随着色粉盒32的附接操作,在逐渐增大金属垫710上的接触压力的同时,端子804的弯曲段沿纵向(标识牌水平方向)从中心向自由端侧滑动。通过这种构造,更可靠地防止本体的端子804与金属垫710之间接触不良。具体而言,在某些情况中,由于相关部件的尺寸精度变化或组装精度变化(尺寸偏差),粉盒前端盖34(金属垫710)在纵向(标识牌水平方向)上相对于连接器800(本体的端子804)的位置可能有偏差。但是,由于上述构造,即使粉盒前端盖34相对于连接器800的纵向位置有偏差,也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本体的端子804与金属垫710之间接触不良。如上所述,在实施例的色粉盒32中,接触型标识牌700(信息存储装置)被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保持结构保持。具体而言,标识牌700被标识牌保持装置344的保持结构345保持为使标识牌700可在大致垂直于移动方向(箭头q方向,即,金属垫710(粉盒的端子)靠近(或接触)本体的端子804的方向)的假想平面上移动。因此,即使在下述情况中,也不会发生因标识牌700的金属垫710与色粉补充装置60的连接器800的端子804之间的定位故障而导致的接触不良。具体而言,即使当接触型标识牌700安装在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于色粉补充装置60(复印机500的本体)的色粉盒32上时,也不会发生接触不良。而且,在此实施例中,即使当接触型标识牌700安装在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色粉盒32上时,标识牌700也不会发生电气损坏。这是因为,将与连接器800的定位销801上的接地端子结合的接地端子703形成在标识牌700的基板702上的标识牌孔701上。若色粉的流动性很好,则易发生由于色粉补充装置的附接/分离而导致的色粉散落。此问题在实施例中被解决。作为代表色粉流动性的指标,加速团聚度(%)和充气松密度(克/立方厘米)是已知的。待盛装在此实施例中的色粉盒32中的色粉可以是如下所述的色粉:色粉的体积平均粒径约为5.5微米,加速团聚度约为13%,充气松密度为0.36克/立方厘米,添加有3.3(重量份)的硅土和0.6(重量份)的钛。这种色粉可通过在120℃温度加速来定影,并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能力。或者,也可以使用如下的色粉:体积平均粒径约为4.5微米,加速团聚度约为18%,充气松密度为0.38克/立方厘米,添加有2.3(重量份)的硅土和0.7(重量份)的钛。当然,还可以使用其它色粉代替上述的示例性色粉。色粉可通过已知的聚合法或研磨法制造。作为测定色粉颗粒的粒径分布的一种方法,可以使用库仑特计数器法。作为基于此方法的一种测定装置,可以使用coultercounterta-ii或coultermultisizerii(都是由beckmancoulter,inc.制造的)。色粉的加速团聚度是在温度为24℃和湿度为72%的试验环境中使用粉末试验仪(由hosokawamicroncorporation制造)测得的。其它条件在表1中列出。[表1]项目单位标准条件下的值实施例的条件下的值上层筛微米7575中层筛微米4545下层筛微米2020振动宽度毫米11.5样品粉末量克2.00±0.012.00±0.01振动持续时间秒1030在测量时,根据以下公式获得色粉团聚度。上层筛中剩余粉末重量%×1(a)中层筛中剩余粉末重量%×0.6(b)下层筛中剩余粉末重量%×0.2(c)团聚度(%)=(a)+(b)+(c)测量结果在表2中示出(单位:%)。[表2]根据表2所示的结果,色粉d和e的流动性确定为较低。充气松密度是通过向粉盒散装色粉、平整色粉、并把内部重量除以粉盒容量而计算的值。若色粉流动性较高,则可能发生色粉散落。但是,在本发明的色粉盒和色粉补充装置中,色粉补充至色粉盒内的色粉补充装置中。因此,虽然此构造当然可用于流动性较低的色粉,但是此构造更可用于流动性较高的色粉,因为它能防止色粉散落。上述实施例是通过举例说明的。本发明可实现如下所述的每个实施例的各种效果。(实施例a)一种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复印机500)的粉盒(例如色粉盒32),该粉盒包括:粉盒本体(例如粉盒本体33),该粉盒本体包括处于第一端中的粉盒开口(例如粉盒开口33a),并盛有成像粉末(例如色粉);输送部件(例如旋肋302),该输送部件布置在粉盒本体内,用于沿粉盒本体的纵向从粉盒本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输送粉末;喷嘴接收装置(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该喷嘴接收装置布置在粉盒开口中,并包括喷嘴接收口(例如接收口331),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的粉末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并把粉末输送喷嘴导入粉盒本体内;以及铲部(例如铲部304),该铲部随着自身的转动铲起从输送部件接收的粉末,从而向粉末输送喷嘴的粉末接收口(例如喷嘴开口610)移动粉末。喷嘴接收口布置在粉盒开口(例如前端开口305)的内底上。因此,如上文的实施例中所述,由于喷嘴接收口布置在粉盒开口的圆筒形内底上,粉盒前端侧的粉盒开口的一部分边缘相对于形成有喷嘴接收口的喷嘴插入件的边缘而突出。在从粉盒移除输送喷嘴时,突出部能防止从喷嘴接收口泄漏的色粉发生散落。而且,当粉盒附接至粉末输送装置时,接触件和偏压件容置在筒状粉盒开口的内部空间中。所以,在附接粉盒时,能够防止粉末输送装置的纵向尺寸变大。(实施例b)在如实施例a所述的粉盒中,粉盒本体的粉盒开口的外表面是相对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定位段。因此,如上文的实施例中所述,能够防止粉末(例如色粉)到达粉盒开口的外表面,从而能提高粉盒相对于粉末输送装置的定位精度。(实施例c)在如实施例a所述的粉盒中,粉盒本体的转轴与所述纵向对应,粉盒本体的粉盒开口的圆筒形外表面包括将插入图像形成设备的转轴接收段的转轴段。因此,如上文的实施例中所述,当粉末进入形成滑动段的转轴接收段和转轴段之间的缝隙时,转动时的滑动载荷会增大,粉盒本体的转动扭矩会增大。但是,此实施例能防止粉末到达粉盒开口的外表面。因此,能够防止粉末进入滑动段,并防止滑动载荷增大。所以,能够稳定滑动性能,并防止粉盒本体的转动扭矩增大。(实施例d)在如实施例c所述的粉盒中,粉盒本体的粉盒开口的外表面是相对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定位段。因此,如上文的实施例中所述,能够稳定粉盒相对于粉末输送装置的定位精度。(实施例e)在如实施例c或d所述的粉盒中,喷嘴接收装置包括用于把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开口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在其外周上具有螺纹(例如阳螺纹337c),其中,螺纹的紧固方向与粉盒的转动方向相同。因此,如上文的第十三实施例中所述,能够防止粉盒本体的旋转导致喷嘴插入件从粉盒本体松脱的情况。(实施例f)在如实施例c或d所述的粉盒中,喷嘴接收装置包括把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开口的固定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该固定部的外径大于粉盒开口的内径,在固定部的外表面和粉盒开口的内表面中的一个上形成有突出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而在固定部的外表面和粉盒开口的内表面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将与该突出部结合的结合孔,例如结合孔3051,并且固定部在突出部与结合孔结合的位置压配合到粉盒开口上。因此,如上文的第十四实施例中所述,突出部和结合孔之间的结合能防止喷嘴插入件从粉盒本体脱出,并防止其相对于粉盒本体转动。而且,由于固定部的外径大于粉盒开口的内径,因此当喷嘴插入件附接至粉盒本体时,粉盒开口可被调整为遵循固定部的形状,从而提高粉盒开口的圆度。通过提高粉盒开口的圆度,能够提高粉盒(例如色粉盒32)相对于粉末输送装置(例如色粉补充装置60)的定位精度。(实施例g)在如实施例c或d所述的粉盒中,喷嘴接收装置包括把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开口的固定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该固定部的外径小于粉盒开口的内径,在固定部的外表面和粉盒开口的内表面中的一个上形成有突出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而在固定部的外表面和粉盒开口的内表面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将与该突出部结合的结合孔,例如结合孔3051,在固定部与粉盒本体之间的缝隙中布置有密封件,例如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2,喷嘴接收装置与粉盒开口配合,使密封件在突出部与结合孔结合的位置被夹在固定部和粉盒本体之间,并被压缩。因此,如上文的第十五实施例中所述,突出部和结合孔之间的结合能防止喷嘴插入件从粉盒本体脱出,并防止其相对于粉盒本体转动。而且,密封件施加的排斥力以及通过结合而实现的防分离构造能够限定粉盒(例如色粉盒32)在转轴方向上的位置,并防止喷嘴插入件由于外力的冲击而从粉盒本体中脱出。而且,由于密封件被压缩以形成密封,因此能防止粉末(例如色粉)发生泄漏。(实施例h)在如实施例c或d所述的粉盒中,喷嘴接收装置包括把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开口的固定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固定部337,该固定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第一外径小于与转轴段对应的粉盒开口的内径,第二部分的第二外径大于粉盒开口的内径,该固定部压配合到粉盒开口上。因此,如第二十实施例中所述,作为粉盒开口的转轴段的一段不会因固定部的压入配合而膨胀,因而这一段可用作定位段或滑动段。因此,能够保持粉盒开口的良好模制精度,从而实现更高的定位精度和良好的滑动性能。(实施例i)在如实施例h所述的粉盒中,固定部的压入配合部布置为与传递粉盒本体的旋转力的粉盒齿轮的位置对应。因此,如第二十实施例中所述,这部分的强度大于粉盒本体的其它部分的强度,因此这部分因压入配合而变形的可能性较低。而且,由于粉盒本体牢固地紧固固定部,因此喷嘴插入件(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脱落的可能性较低。(实施例j)在如实施例h所述的粉盒中,固定部的压入配合部布置为与粉盒开口比转轴段厚的位置对应。因此,如第二十实施例中所述,这部分的强度大于其它部分的强度,因此这部分因压入配合而变形的可能性较低。而且,由于粉盒本体牢固地紧固固定部,因此喷嘴插入件(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脱落的可能性较低。(实施例k)在如实施例a至j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粉盒中,喷嘴接收口是环状密封通孔,在环状密封件与喷嘴接收装置之间围绕输送喷嘴形成封闭空间。因此,如上文的实施例中所述,能够防止环状密封件被卡在喷嘴插入件和开/关构件(例如粉盒活门332)之间。所以,能够防止喷嘴接收口由于环状密封件被卡住而不能打开和关闭的情况。(实施例l)一种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复印机500)的粉盒(例如色粉盒32),该粉盒包括:粉盒本体(例如粉盒本体33),该粉盒本体包括处于第一端中的粉盒开口(例如粉盒开口33a),并盛有成像粉末(例如色粉);输送部件(例如旋肋302),该输送部件布置在粉盒本体内,用于沿粉盒本体的纵向从粉盒本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输送粉末;喷嘴接收装置(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该喷嘴接收装置布置在粉盒开口中,并包括喷嘴接收口(例如接收口331),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的粉末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并把粉末输送喷嘴导入粉盒本体内;以及铲部(例如铲部304),该铲部从输送部件接收粉末并转动,以便在粉盒本体中从下至上铲起接收的色粉,从而向粉末输送喷嘴的粉末接收口(例如喷嘴开口610)移动粉末。该喷嘴接收装置包括:用于启闭喷嘴接收口的活门,例如粉盒活门332;用于支撑活门以便移动的支撑部,例如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以及与支撑部邻接布置、从而与插置在喷嘴接收装置中的输送喷嘴的粉末接收口连通的开口,例如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支撑部和与支撑部邻接布置的所述开口构造为交替地横穿粉末接收口。因此,如上文的实施例所述,即使粉末在粉末接收口上方瞬时积聚,但是由于支撑部横切积聚的粉末并减轻积聚状况,因此能防止积聚的色粉在其余状态中粘附、并且在装置重新开始输送时发生色粉输送故障的情况。(实施例m)在如实施例l所述的粉盒中,与支撑部(例如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邻接布置的开口(例如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的内缘以及内缘和支撑部的外表面的组合之中的一个作为使粉末从铲部向粉末接收口移动的粉末桥接结构。因此,如上文的实施例所述,能够防止粉末穿过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与构成铲部的粉盒本体(例如粉盒本体33)的内壁(例如凸起部304h)之间的缝隙。所以,被铲起的粉末能够高效地进入粉末接收口。因此,即使当粉盒本体中的粉末量减少时,也能稳定补充速度。还能减少在更换粉盒(例如色粉盒32)时粉盒本体中残留的色粉量。而且,由于能够减少在更换粉盒时粉盒本体内残留的粉末量,因此能够节省运转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并能减少需要处置的残余色粉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施例n)在如实施例m所述的粉盒中,铲部和粉末桥接结构沿同一个方向转动,并且布置为彼此靠近,使得与支撑部邻接布置的所述开口的内缘和朝铲部中的粉盒本体内部隆起的凸起部(例如凸起部304h)在转动方向上从下游至上游依次布置。因此,如上文的实施例所述,能够防止粉末穿过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与构成铲部的粉盒本体(例如粉盒本体33)的内壁(例如凸起部304h)之间的缝隙。(实施例o)在如实施例l所述的粉盒中,粉盒本体被粉末输送装置保持,使得在输送粉末时,粉盒本体绕作为转轴的粉盒本体的纵向相对于粉末输送喷嘴转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本体,铲部包括凸起部(例如凸起部304h),该凸起部是粉盒本体上向粉盒本体向内隆起的内壁面,铲部还包括从所述凸起部向粉盒本体的内壁面隆起的内壁。因此,如上文的实施例中所述,能够通过粉盒本体的转动铲起粉末。(实施例p)在如实施例l或m所述的粉盒中,粉盒本体被粉末输送装置保持,使得在输送粉末时,粉盒本体绕作为转轴的粉盒本体的纵向相对于粉末输送喷嘴转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本体,铲部包括凸起部(例如凸起部304h),该凸起部是粉盒本体上向粉盒本体向内隆起的内壁面,铲部还包括从所述凸起部向粉盒本体的内壁面隆起的内壁,凸起部和粉末桥接结构布置为处于接触状态,或者在它们之间有很小的缝隙。因此,如上文的实施例中所述,能够通过粉盒本体的转动铲起粉末。因此,能够防止粉末穿过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与构成铲部的粉盒本体(例如粉盒本体33)的内壁(例如凸起部304h)之间的缝隙。(实施例q)在如实施例l所述的粉盒中,粉盒本体被粉末输送装置保持,使得在输送粉末时,粉盒本体绕作为转轴的粉盒本体的纵向相对于粉末输送喷嘴转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本体,铲部包括从喷嘴接收装置向粉盒本体的内壁附近突出的肋,例如铲肋304g。因此,如变化形式中所述,能够使所述肋接收由输送部件(例如旋肋302)输送的粉末,并随着转动自下至上铲起粉末,并使粉末滑到肋的表面上,并进入粉末接收口,例如喷嘴开口610。(实施例r)一种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复印机500)的粉盒(例如色粉盒32),该粉盒包括:粉盒本体(例如粉盒本体33),该粉盒本体包括处于第一端中的粉盒开口(例如粉盒开口33a),并盛有成像粉末(例如色粉);输送部件(例如旋肋302),该输送部件布置在粉盒本体内,用于沿粉盒本体的纵向从粉盒本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输送粉末;喷嘴接收装置(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该喷嘴接收装置布置在粉盒开口中,并包括喷嘴接收口(例如接收口331),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的粉末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并把粉末输送喷嘴导入粉盒本体内;以及铲部(例如铲部304),该铲部向粉盒本体内部突出,并包括脊部,例如凸起部304h。该喷嘴接收装置包括:用于启闭喷嘴接收口的活门,例如粉盒活门332;用于支撑活门以便移动的支撑部,例如活门侧面支撑部335a;以及与支撑部邻接布置、从而与插置在喷嘴接收装置中的输送喷嘴的粉末接收口连通的开口,例如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5b。铲部的隆脊面向喷嘴接收装置的支撑部。因此,如上文的实施例中所述,能够通过粉盒本体的转动铲起粉末。因此,能够防止粉末穿过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与构成铲部的粉盒本体(例如粉盒本体33)的内壁(例如凸起部304h)之间的缝隙。(实施例s)一种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复印机500),包括图像形成单元(例如打印机100),该图像形成单元使用成像粉末(例如色粉)在图像载体(例如感光器41)上形成图像;粉末输送装置(例如色粉补充装置60),该粉末输送装置向图像形成单元输送粉末;以及实施例a至r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粉盒(例如色粉盒32)。该粉盒构造为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图像形成设备。(实施例a1)一种能够以可拆卸方式附着至图像形成设备的粉盒,包括:粉盒本体,该粉盒本体包括处于第一端中的粉盒开口,并盛装有成像粉末;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布置在粉盒本体内,用于沿粉盒本体的纵向从粉盒本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输送粉末;喷嘴接收装置,该喷嘴接收装置布置在粉盒开口内,并包括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的粉末输送喷嘴并把粉末输送喷嘴导引至粉盒本体内的喷嘴接收口;和铲部,该铲部随着自身的转动铲起从输送部件接收的粉末,从而把粉末移动至粉末输送喷嘴的粉末接收口,其中,喷嘴接收口布置在粉盒开口的内底上。(实施例a2)如实施例a1所述的粉盒,其中,粉盒本体的粉盒开口的外表面是相对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定位段。(实施例a3)如实施例1所述的粉盒,其中,粉盒本体的转轴与纵向对应,并且粉盒本体的粉盒开口的圆筒形外表面包括可插入图像形成设备的转轴接收段的转轴段。(实施例a4)如实施例a3所述的粉盒,其中,粉盒本体的粉盒开口的外表面是相对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定位段。(实施例a5)如实施例a3所述的粉盒,其中,喷嘴接收装置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在其外周上具有螺纹,用于把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开口,并且,螺纹的紧固方向与粉盒的转动方向相同。(实施例a6)如实施例a3所述的粉盒,其中,喷嘴接收装置包括用于把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开口的固定部,并且固定部的外径大于粉盒开口的内径,在固定部的外表面和粉盒开口的内表面中的某一个上形成有突出部,而在固定部的外表面和粉盒开口的内表面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突出部结合的结合孔,并且,在突出部与结合孔结合的位置,固定部被压配合到粉盒开口上。(实施例a7)如实施例a3所述的粉盒,其中,喷嘴接收装置包括用于把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开口的固定部,固定部的外径小于粉盒开口的内径,在固定部的外表面和粉盒开口的内表面中的某一个上形成有突出部,而在固定部的外表面和粉盒开口的内表面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突出部结合的结合孔,在固定部和粉盒本体之间的缝隙中布置有密封件,并且,喷嘴接收装置与粉盒开口配合,从而在突出部与结合孔结合的位置,密封件被夹在固定部和粉盒本体之间,并被压缩。(实施例a8)如实施例a3所述的粉盒,其中,喷嘴接收装置包括用于把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开口的固定部,固定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第一外径小于粉盒开口的内径,与转轴段对应,第二部分的第二外径大于粉盒开口的内径,并且,固定部被压配合到粉盒开口上。(实施例a9)如实施例a8所述的粉盒,其中,固定部的压配合部分的位置与向粉盒本体传递旋转力的粉盒齿轮的位置对应。(实施例a10)如实施例a8所述的粉盒,其中,固定部的压配合部分的位置与粉盒开口比转轴段厚的位置对应。(实施例a11)如实施例a1所述的粉盒,其中,喷嘴接收口是环状密封件的通孔,并且,在环状密封件与喷嘴接收装置之间围绕输送喷嘴形成封闭空间。(实施例a12)一种能够以可拆卸方式附着至图像形成设备并盛装有成像粉末的粉盒,包括:处于第一端中的粉盒开口;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布置在粉盒内,用于沿粉盒的纵向从粉盒的第二端向第一端输送粉末;喷嘴接收装置,该喷嘴接收装置布置在粉盒开口内,并包括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的粉末输送喷嘴并把粉末输送喷嘴导引至粉盒内的喷嘴接收口;和铲部,该铲部从输送部件接收粉末,并转动,以便在粉盒内铲起接收的粉末,从而把粉末移动至粉末输送喷嘴的粉末接收口,其中,所述喷嘴接收装置包括:用于启闭喷嘴接收口的遮板;用于支撑遮板从而使其移动的支撑部;与支撑部邻接布置、与插入在喷嘴接收装置中的输送喷嘴的粉末接收口连通的开口,其中,支撑部和与支撑部邻接布置的开口构造为交替地横穿粉末接收口。(实施例a13)如实施例a12所述的粉盒,其中,与支撑部邻接布置的开口的一个内缘以及该内缘与支撑部的外表面的结合构造作为使粉末从铲部向粉末接收口移动的粉末桥接构造。(实施例a14)如实施例a13所述的粉盒,其中,铲部和粉末桥接构造沿同一个转动方向转动,并且布置为彼此靠近,使得与支撑部邻接布置的开口的内缘和朝铲部中的粉盒内部隆起的凸起部在转动方向上从下游至上游依次布置。(实施例a15)如实施例a12所述的粉盒,还包括用于盛装粉末的粉盒本体,其中,粉盒本体被粉末输送装置保持,从而在输送粉末时,粉盒本体相对于粉末输送喷嘴绕作为转轴的粉盒本体的纵向转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本体上,并且,铲部包括在粉盒本体内隆起从而形成隆脊的凸起部,并包括连接凸起部和粉盒本体的内圆筒面的斜坡。(实施例a16)如实施例a13所述的粉盒,还包括用于盛装粉末的粉盒本体,其中,粉盒本体被粉末输送装置保持,从而在输送粉末时,粉盒本体相对于粉末输送喷嘴绕作为转轴的粉盒本体的纵向转动,喷嘴接收装置固定至粉盒本体上,铲部包括在粉盒本体内隆起从而形成隆脊的凸起部,并包括连接凸起部和粉盒本体的内圆筒面的斜坡,以及凸起部和粉末桥接结构布置为接触状态,或者在其间有很小的缝隙。(实施例a17)如实施例a12所述的粉盒,还包括用于盛装粉末的粉盒本体,其中,粉盒本体被粉末输送装置保持,喷嘴接收装置被粉盒本体保持,从而绕粉盒本体的纵向相对于输送喷嘴转动,以及铲部包括从喷嘴接收装置朝粉盒本体的内壁附近突出的凸肋。(实施例a18)一种能够以可拆卸方式附着至图像形成设备并盛装有成像粉末的粉盒,包括:处于第一端中的粉盒开口;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布置在粉盒内,用于沿粉盒的纵向从粉盒的第二端向第一端输送粉末;喷嘴接收装置,该喷嘴接收装置布置在粉盒开口内,并包括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的粉末输送喷嘴并把粉末输送喷嘴导引至粉盒内的喷嘴接收口;和铲部,该铲部朝粉盒内部突出,并包括隆脊,其中,所述喷嘴接收装置包括:用于启闭喷嘴接收口的遮板;用于支撑遮板从而使其移动的支撑部;与支撑部邻接布置、与插入在喷嘴接收装置中的输送喷嘴的粉末接收口连通的开口,其中,铲部的隆脊面向喷嘴接收装置的支撑部。(实施例a19)如实施例a12至a1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粉盒,其中,粉盒开口的外表面以可转动的方式与图像形成设备的粉盒安置部的内表面配合。(实施例a20)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使用成像粉末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如实施例a12至a19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粉盒;向图像形成单元输送粉末并包括插入到粉盒中的粉末输送喷嘴的粉末输送装置;保持粉盒的转轴接收段;和向粉盒提供旋转力的驱动齿轮,其中,粉盒构造为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图像形成设备,从而粉盒开口的外表面以可转动的方式与图像形成设备的粉盒安置部的内表面配合。(实施例a21)如实施例a17所述的粉盒,其中,突肋的表面是弯曲的。(实施例a22)如实施例a12所述的粉盒,其中,粉盒本体被粉末输送装置保持,喷嘴接收装置被粉盒本体保持,从而绕粉盒本体的纵向相对于输送喷嘴转动,以及铲部包括具有弯曲表面的一对凸肋。(实施例a23)如实施例a17、a21和a22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粉盒,其中,喷嘴接收装置集成有输送部件的输送叶片保持装置,在输送叶片保持装置上固定有输送叶片。(实施例a24)如实施例a17和a21至a2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粉盒,其中,粉盒齿轮固定至喷嘴接收装置。(实施例a25)如实施例a17和a21至a2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粉盒,其中,喷嘴接收装置的外表面以可转动的方式与图像形成设备的粉盒安置部的内表面配合。(实施例a2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使用成像粉末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如实施例a17和a21至a2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粉盒;向图像形成单元输送粉末并包括插入到粉盒中的粉末输送喷嘴的粉末输送装置;保持粉盒的粉盒安置部;和向粉盒提供旋转力的驱动齿轮,其中,粉盒构造为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图像形成设备,从而喷嘴接收装置的外表面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粉盒安置部的内表面配合。(实施例a27)如实施例12至19和21至2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粉盒,其中,所述粉盒中盛有色粉。因此,如上文的实施例中所述,能够防止色粉散落,防止粉盒的定位精度因散落的色粉而降低,并防止粉盒的转动扭矩增大。所以,能够稳定地向输送目的地输送粉末。成像粉末的稳定输送能使稳定的粉末量输送至图像形成单元。因此,可稳定图像密度,实现良好的图像形成效果。附图标记说明26进纸托盘27进纸辊28定位辊对29排出辊对30堆叠段32色粉盒(粉盒)33粉盒本体(储粉装置)33a粉盒开口34粉盒前端盖34a齿轮暴露孔41感光器42a清洁刮板42感光器清洁装置44充电辊46y黄色图像形成单元46图像形成单元47曝光装置48中间转印带49一次转印偏压辊50显影装置51显影辊52刮片53第一显影粉容纳部54第二显影粉容纳部55显影剂输送螺旋56色粉密度传感器60色粉补充装置64落粉通道(粉末输送装置)70粉盒保持部71插孔部72粉盒接收部73粉盒盖接收部82二次转印支承辊85中间转印单元86定影装置89二次转印辊90控制器91粉盒驱动部100打印机200进纸器301粉盒齿轮302旋肋303手柄304铲部304a铲部旋肋304f铲壁面304g铲肋304h凸起部305前端开口(开口)305f边缘(外缘)306盖钩部309阳螺纹330喷嘴接收装置330f边缘331接收口(喷嘴插入件)332粉盒活门332a第一活门钩332b第二活门钩332c前端圆筒部332d滑动段332e导杆332f悬臂333粉盒密封件335活门后端支撑部335a活门侧面支撑部335b侧面支撑部之间的空间336粉盒活门弹簧337喷嘴接收装置337a喷嘴活门定位肋337b密封件防卡空间337c阳螺纹339粉盒结合部339a导引突出部339b导引槽339c凸点339d结合孔340粉盒活门支架341盖钩342保持装置左侧部343保持部344标识牌保持装置345保持结构347保持装置孔348保持装置下部349保持装置右侧部350保持装置上部351内壁突出部352框架353保持装置突出部354保持装置下钩355保持装置上钩356保持装置右侧钩357标识牌附接面358保持座359a上附接部359b下附接部360侧附接部360a倾斜面361滑动导轨361a滑槽370护盖371护盖凸缘372吸收材料373圆筒形构件374圆筒形部分374a吸收孔375前端弹性件400扫描仪500复印机(图像形成设备)601粉盒驱动齿轮602框架603驱动电机604驱动力传递齿轮605输送螺旋齿轮607喷嘴保持装置608安置盖609补充装置结合件610喷嘴开口611输送喷嘴611a喷嘴前端611s喷嘴开口边缘612喷嘴活门612a喷嘴活门凸缘612b第一内肋612c第二内肋612d第三内肋612e喷嘴活门管612f喷嘴活门弹簧接收面612g第一内肋前端613喷嘴活门弹簧(偏压件)614输送螺旋615粉盒安置部615a粉盒安置部内表面615b粉盒安置部端面640振动弹簧650色粉盒驱动轴651延迟产生弹簧651a弹簧固定销652传动销653惰轮653a齿轮表面孔655圆形弹簧导向板700标识牌(标识芯片,信息存储装置)701标识牌孔(孔,槽口)702基板703接地端子705接地端子凸出部710金属垫(粉盒端子)710a第一金属垫710b第二金属垫710c第三金属垫720保护装置800连接器801定位销(突出部)802本体接地端子803防摆动装置804本体的端子805连接器本体3051前端开口的结合孔3051a结合孔的隆起部3052前端开口的定位肋3053结合突出部3301喷嘴接收装置结合突出部3301a结合突出部的隆起部3302接收装置外密封件3303接收装置定位凹槽3304接收装置结合孔g显影剂l激光p记录媒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