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5372发布日期:2019-03-05 19:3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仅在电视、个人计算机中,在便携电话机、车辆导航装置、游戏机等各种设备中也使用了显示器。因此,显示器的显示区域不仅为矩形形状,有时也会根据各种设备而被设为圆形、椭圆形等非矩形形状(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2763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具有非矩形形状的显示区域的显示装置中,在配置于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的像素(以下称为边界像素)的r(红)、g(绿)、b(蓝)的各子像素与配置于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以外的像素(以下称为非边界像素)的rgb的各子像素中,有助于显示的有效面积不是均匀的。因此,在进行白色显示时,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的像素的颜色平衡被破坏而发生着色,显示质量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在具有非矩形形状的显示区域的显示装置中抑制着色等显示质量降低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具有非矩形形状的显示区域;以及驱动部,其将表示上述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图像的灰度级的灰度级信号提供给上述显示面板,上述显示区域具有:像素群,其排列有多个像素,上述像素包括与至少3种不同的颜色中的各颜色对应的子像素;以及多个数据线,其对上述像素群的各子像素提供上述灰度级信号,上述像素群中包含设于该显示区域的边界的多个边界像素和设于边界以外的多个非边界像素,在上述多个边界像素中的一部分边界像素中,该边界像素的子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颜色的子像素的有助于显示的有效面积与上述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有效面积不同,上述驱动部基于上述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上述有效面积相对于上述边界像素的至少一部分颜色的子像素的上述有效面积的比例,将对各子像素的上述灰度级信号提供给上述多个数据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在非矩形形状的显示装置中减少着色等显示质量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要构成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有源矩阵基板的概要构成的俯视图。

图3是将图2所示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子像素放大的俯视图。

图4的(a)是以图3所示的a-a线将显示面板切断时的a-a截面图,图4的(b)是以图3所示的b-b线将显示面板切断时的b-b截面图。

图5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落像素区域的子像素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开口部的图。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角落像素区域的像素的子像素的白色显示时的灰度级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图。

图7a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白色显示时的角落像素区域的子像素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灰度级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图。

图7b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中间灰度级显示时的角落像素区域的子像素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灰度级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图。

图8是示出是将第2实施方式的非边界像素区域和角落像素区域的一部分像素的子像素放大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角落像素区域的子像素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开口部的图。

图10是示出图8所示的角落像素区域的像素的子像素的白色显示时的灰度级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图。

图11a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白色显示时的角落像素区域的子像素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灰度级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图。

图11b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中间灰度级显示时的角落像素区域的子像素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灰度级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图。

图12是示出变形例1的有源矩阵基板的概要构成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装置,2:显示面板,10:有源矩阵基板,10ra、10rb:角落像素区域,11:栅极驱动器,12:源极驱动器,13:tft,14:像素电极,15:相对电极(共用电极),20:相对基板,30:液晶层,201:彩色滤光片,bm:黑矩阵,gl:栅极线,sl:源极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具有非矩形形状的显示区域;以及驱动部,其将表示上述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图像的灰度级的灰度级信号提供给上述显示面板,上述显示区域具有:像素群,其排列有多个像素,上述像素包括与至少3种不同的颜色中的各颜色对应的子像素;以及多个数据线,其对上述像素群的各子像素提供上述灰度级信号,上述像素群中包含设于该显示区域的边界的多个边界像素和设于边界以外的多个非边界像素,在上述多个边界像素中的一部分边界像素中,该边界像素的子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颜色的子像素的有助于显示的有效面积与上述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有效面积不同,上述驱动部基于上述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上述有效面积相对于上述边界像素的至少一部分颜色的子像素的上述有效面积的比例,将对各子像素的上述灰度级信号提供给上述多个数据线(第1构成)。

根据第1构成,在非矩形形状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边界像素中,至少一部分颜色的子像素的有效面积与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有效面积是不同的。对各子像素的灰度级信号根据一部分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有效面积与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有效面积的比例设定。因此,在使边界像素和非边界像素显示相同颜色时,与将该颜色所对应的灰度级信号一律地提供给各子像素的情况相比,像素的颜色平衡不容易被破坏,不易发生着色等显示质量的降低。

也可以是,在第1构成中,上述一部分边界像素的上述至少一部分颜色的子像素的有效面积比对应于与该子像素相同的颜色的上述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有效面积小,上述驱动部在使上述一部分边界像素的上述至少一部分颜色的子像素和上述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显示相同颜色的图像时,以使得上述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亮度比上述一部分边界像素的上述至少一部分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低的方式提供上述灰度级信号(第2构成)。根据第2构成,与对各像素一律地提供对应于相同颜色的灰度级信号的情况相比,能使边界像素和非边界像素之间不易产生亮度差,不易在白色显示时发生着色。

也可以是,在第1构成中,上述一部分边界像素的上述至少一部分颜色的子像素的有效面积比对应于与该子像素相同的颜色的上述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有效面积大,上述驱动部在使上述一部分边界像素的上述至少一部分颜色的子像素和上述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显示相同颜色的图像时,以使得上述一部分边界像素的上述至少一部分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比上述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亮度低的方式提供上述灰度级信号(第3构成)。根据第3构成,与对各像素一律地提供对应于相同颜色的灰度级信号的情况相比,能使边界像素和非边界像素之间不易产生亮度差,在白色显示时不易发生着色。

也可以是,在第1至第3构成中的任意一个构成中,上述驱动部对上述一部分边界像素的上述至少一部分颜色的子像素和对应于与该子像素相同的颜色的上述非边界像素的子像素,以使得在显示相同颜色时各子像素的亮度差在规定范围内的方式提供上述灰度级信号(第4构成)。根据第4构成,边界像素和非边界像素之间的亮度差不易被视觉识别。

也可以是,在第1至第4构成中的任意一个构成中,上述显示面板在上述像素群中具备液晶层(第5构成)。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区域;以及驱动部,其将表示上述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图像的灰度级的灰度级信号提供给上述显示面板,上述显示区域具有:像素群,其排列有多个像素,上述像素包括与至少3种不同的颜色中的各颜色对应的子像素;以及多个数据线,其对上述像素群的各子像素提供上述灰度级信号,上述像素群的一部分子像素的有助于显示的有效面积不同于与该一部分子像素相同的颜色所对应的其它子像素的有效面积,上述驱动部基于上述其它子像素的上述有效面积相对于上述一部分像素的上述有效面积的比例,将对各子像素的上述灰度级信号提供给上述多个数据线(第6构成)。

根据第6构成,显示区域的一部分子像素的有效面积不同于与该一部分子像素相同的颜色所对应的其它子像素的有效面积。对各子像素的灰度级信号根据一部分子像素的有效面积与其它子像素的有效面积的比例而设定。因此,在使包含该一部分子像素的像素和其它像素显示相同颜色时,与对各子像素一律地提供与该颜色相应的灰度级信号的情况相比,像素的颜色平衡不易被破坏,不易发生着色等显示质量的降低。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图中相同或者相应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不重复进行其说明。此外,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在以下参照的附图中,将构成简化或者示意化表示,或者省略部分构成构件。另外,各图中示出的构成构件间的尺寸比不一定表示实际的尺寸比。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要构成的截面图。显示装置1具有作为显示面板2的有源矩阵基板10、相对基板20以及被夹持在有源矩阵基板10和相对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此外,虽然在该图中省略了图示,但显示装置1具备:背光源,其设置在与液晶层30相反的一侧的有源矩阵基板10的面方向;以及一对偏振板,其夹着有源矩阵基板10和相对基板20。以下,对有源矩阵基板10以及相对基板20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有源矩阵基板10的概要构成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有源矩阵基板10具有平行于x轴的短边和长边分别与平行于y轴的2个边连接而成的非矩形形状。在该例中,有源矩阵基板10的外形的各边具有直线状。

有源矩阵基板10具备多个栅极线gl、多个源极线(数据线)sl、栅极驱动器11以及源极驱动器12。

有源矩阵基板10形成有显示区域10r,该显示区域10r具有包括由多个栅极线gl和多个源极线sl规定的子像素的像素群。显示区域10r为与有源矩阵基板10同样的非矩形形状,设于有源矩阵基板10的y轴正方向侧的一部分栅极线gl比其它栅极线gl短,与该一部分栅极线gl交叉的源极线sl比其它源极线sl短。

以下,在图2中,将设于显示区域10r的边界的边界像素中的、设于比其它栅极线gl长度短的栅极线gl的端部附近的像素区域10ra、10rb称为角落像素区域10ra、10rb。另外,将边界像素以外的像素区域称为非边界像素区域。

2个栅极驱动器11在显示区域10r的外侧设于多个栅极线gl的两端,各栅极驱动器11通过信号线(图示略)与多个栅极线gl分别连接。各栅极驱动器11具有对多个栅极线gl分别进行扫描的多个移位寄存器(图示略)。

源极驱动器12在显示区域10r的外侧设于与x轴平行的长边侧。源极驱动器12通过配线121与多个源极线sl分别连接,向各源极线sl提供表示要显示的图像的灰度级的信号(以下称为灰度级电压信号)。

虽然在图1中省略了图示,但相对基板20具备多个r(红)、g(绿)、b(蓝)这3种颜色的彩色滤光片,并且在未配置有彩色滤光片的区域具有黑矩阵。rgb的各彩色滤光片按规定的顺序排列在与显示区域10r的各像素相对的位置。

以下,对子像素的构成进行具体说明。图3是将一部分子像素放大的俯视图。图4是在图3所示的a-a线和b-b线的位置处将显示面板2切断时的显示面板2的各截面图((a):a-a截面,(b):b-b截面)。

如图3所示,子像素p具有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13和像素电极14。

tft13设于栅极线gl和源极线sl交叉的位置,与栅极线gl和源极线sl连接。另外,tft13通过接触孔ch与像素电极14连接。

像素电极14例如由ito等透明导电膜构成。像素电极14具有与源极线sl大致平行的2个狭缝pa。虽然在图3中省略了图示,但如图4所示,在有源矩阵基板10上与像素电极14相对地设有相对电极15。相对电极15例如由ito等透明导电膜构成。在设于像素电极14的狭缝pa中,在像素电极14和相对电极15之间形成横电场,对液晶分子进行驱动。

在子像素p中,虚线框外侧的区域,即包含栅极线gl、源极线sl、tft13以及将像素电极14和tft13连接的接触部分的区域被设于相对基板20的黑矩阵bm(参照图4)覆盖。也就是说,在图3所示的子像素p中,虚线框po的内侧的区域为使光透射过的区域,是有助于显示的区域(以下称为开口部)po。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po是从背光源(图示略)照射的向显示面板照射的光不会被黑矩阵bm、栅极线gl和源极线sl等不透明的配线以及tft13等元件遮挡而透射过的区域。

在此,参照图4对有源矩阵基板10和相对基板20的截面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4的(a)、(b)所示,有源矩阵基板10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100上具有tft13的栅极电极13a和覆盖栅极电极13a的绝缘膜101。如图4的(a)所示,在绝缘膜101上设有tft13的半导体层13b和将半导体层13b的一部分覆盖的源极电极13c和漏极电极13d。另外,如图4的(b)所示,在绝缘膜101上设有源极线sl。

如图4的(a)、(b)所示,以覆盖源极电极13c和漏极电极13d以及源极线sl的方式设有钝化膜102,在钝化膜102上设有有机绝缘膜103。在有机绝缘膜103上设有相对电极15,以覆盖相对电极15的方式设有钝化膜104。

如图4的(a)、(b)所示,像素电极14设置在钝化膜104上。如图4的(a)所示,像素电极14通过贯通钝化膜104、有机绝缘膜103和钝化膜102的接触孔ch与漏极电极13d连接。

如图4的(a)、(b)所示,相对基板20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200上具有按规定的顺序排列的r、g、b各颜色的彩色滤光片201。r、g、b的各彩色滤光片201以与一个像素电极14相对的方式配置。黑矩阵bm设于与彩色滤光片201不重叠的位置。另外,如图4的(b)所示,相对基板20具有覆盖彩色滤光片201和黑矩阵bm的保护涂层202。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子像素p的开口部面积即子像素p中有助于显示的有效面积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一部分子像素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一部分子像素的开口部的示意图。图5中的标注有r、g、b中的任意一个字母的矩形po表示r、g、b的任意一个子像素的开口部。将非边界像素区域的rgb所分别对应的子像素设为子像素pr、pg、pb,将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rgb所分别对应的子像素设为子像素pbr、pbg、pbb。

如图5所示,配置于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像素中的子像素pbr的开口部面积与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各子像素是同等的,但是子像素pbg、pbb的开口部面积小于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各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

虽然省略图示,但角落像素区域10ra的r、g、b的各子像素从显示区域10r的外侧起按r的子像素par、g的子像素pag、b的子像素pab的顺序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子像素pab的开口部面积与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是同等的,而子像素par、pag的开口部面积小于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

这样,在显示区域10r中的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不均匀的情况下,要使相同颜色的子像素显示相同颜色(灰度级)时,如果对各子像素一律地施加相同的灰度级电压,则子像素间会产生透射率的差异,会产生亮度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角落像素区域的像素中,以使开口部面积越小的子像素的透射率越大的方式,利用源极驱动器12对各子像素施加灰度级电压。

图6是示出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像素的子像素的白色显示时的灰度级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图。在该例中,构成为灰度级电压越高则透射率也越高。另外,将设于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子像素pbr、pbg、pbb的白色显示时的灰度级电压设为vbr、vbg、vbb。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灰度级电压设定为:开口部面积最小的子像素pbb的灰度级电压vbb最高,开口部面积最大的子像素pbr的灰度级电压最低。由此,白色显示时的各子像素pbr、pbg、pbb的透射率tbr、tbg、tbb成为tbb>tbg>tbr的关系。

图6是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像素的例子,但角落像素区域10ra中的像素的各子像素的灰度级电压也是同样的考虑方式。也就是说,在将角落像素区域10ra的像素的子像素par、pag、pab的白色显示时的灰度级电压设为var、vag、vab的情况下,将灰度级电压设定为var>vag>vab。由此,子像素par、pag、pab的透射率tar、tag、tab成为tar>tag>tab的关系。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角落像素区域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灰度级电压的设定例进行说明。图7a是示出白色显示时的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子像素pbb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b的灰度级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图。另外,图7b是示出中间灰度级显示时的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子像素pbb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b的灰度级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图。

在该例中,设透射率100%的灰度级电压为v1,透射率50%的灰度级电压为v2(v1>v2)。例如,设子像素pbb的开口部面积相对于子像素pb的开口部面积的比例为70%。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a所示,在白色显示中,对子像素pbb施加作为灰度级电压vbb的v1,使得透射率tbb成为100%。另一方面,此时,对子像素pb施加使透射率tb成为子像素pbb的70%程度的灰度级电压vb1。

同样,在进行中间灰度级显示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对中间灰度级显示时的子像素pbb施加作为灰度级电压vbb的v2,使得透射率tbb成为50%。另一方面,对子像素pb施加使透射率tb成为子像素pbb的70%即透射率tb成为35%程度的灰度级电压vb2。

在图7a、7b中,以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子像素pbb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b的透射率与灰度级电压的关系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子像素pbg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g以及角落像素区域10ra的子像素par、pag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r、pg的透射率与灰度级电压的关系也是同样的。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灰度级电压是根据对应于与该子像素相同的颜色且开口部面积比该子像素小的、角落像素区域10ra、10rb中的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而设定的。换言之,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灰度级电压是基于该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和对应于与该子像素相同的颜色的角落像素区域10ra、10rb中的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的比率而设定的。

此外,优选将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灰度级电压设定为使得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和与该子像素相同颜色的角落像素区域10ra、10rb的子像素的亮度相同,但是也可以不是一定相同。只要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和与该子像素相同颜色的角落像素区域10ra、10rb的子像素的亮度差为不能视觉识别出的程度的差即可。具体地说,例如,只要使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灰度级和与该子像素相同颜色的角落像素区域10ra、10rb的子像素的灰度级的差为1灰度级程度以内的差即可。另外,也可以使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透射率和与该子像素相同颜色的角落像素区域10ra、10rb的子像素的透射率的差例如根据彩色滤光片201制造时的偏差而为10%程度以内的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透射率小于与该子像素相同颜色且开口部面积小的角落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由此,例如在进行白色显示时,能减小角落像素区域的像素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像素之间的亮度差。其结果是,角落像素区域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像素间的颜色平衡不易被破坏,能减少着色等显示质量的降低。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角落像素区域的一部分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比非边界像素区域中的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小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角落像素区域的一部分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比非边界像素区域中的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大的情况。

图8是将非边界像素区域中的一部分像素和图2所示的角落像素区域10rb中的一部分像素放大的示意图。在图8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8中,用虚线框表示的像素pb是本实施方式的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像素。像素pb包括与rgb对应的子像素pbr、pbg、pbb。

如图8所示,角落像素区域与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及像素电极14的x轴方向的长度是同等的,而y轴方向的长度不同。具体地说,子像素pbr、pbg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子像素pr、pg长,像素电极14的y轴方向的长度也是子像素pbr、pbg比子像素pr、pg长。另一方面,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bb与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b的y轴方向的长度、以及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bb与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b的各像素电极14的y轴方向的长度是同等的。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子像素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角落像素区域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开口部po的图。

如图9所示,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子像素pbr的开口部面积比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r大,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子像素pbg的开口部面积比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g大。另一方面,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子像素pbb与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b的开口部面积是同等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例如在显示白色时,以使开口部面积越小的子像素的透射率越大的方式,利用源极驱动器12对各子像素施加灰度级电压。设子像素pbr、pbg、pbb的白色显示时的灰度级电压为vbr、vbg、vbb。此时,如图10所示,将灰度级电压设定为:开口部面积最小的子像素pbb的灰度级电压vbb最高,开口部面积最大的子像素pbr的灰度级电压vbr最低。由此,白色显示时的各子像素pbr、pbg、pbb的透射率tbr、tbg、tbb成为tbb>tbg>tbr的关系。

图9是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像素的例子,但角落像素区域10ra中的像素的各子像素的灰度级电压也是同样的考虑方式。虽然省略图示,但在角落像素区域10ra的情况下,配置于角落像素区域10ra的像素是按b所对应的子像素pab、g所对应的子像素pag、r所对应的子像素par的顺序使开口部面积由大到小。因此,将灰度级电压设定为子像素par、pag、pab的白色显示时的灰度级电压var、vag、vab为var>vag>vab。由此,子像素par、pag、pab的透射率tar、tag、tab成为tar>tag>tab的关系。

在此,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角落像素区域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灰度级电压的设定例。图11a是示出白色显示时的角落像素区域10rr的子像素pbr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r的灰度级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图。另外,图11b是示出中间灰度级显示时的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子像素pbr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r的灰度级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图。

在该例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设透射率100%的灰度级电压为v1,透射率50%的灰度级电压为v2(v1>v2)。另外,在该例中,设子像素pbr的开口部面积相对于子像素pr的开口部面积为130%。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1a所示,对白色显示时的子像素pr施加作为子像素pr的灰度级电压vr的v1,使得透射率tr成为100%。另一方面,对子像素pbr施加使透射率tbr成为子像素pr的77%(=100÷130×100)程度的灰度级电压vbr。

同样,在进行中间灰度级显示的情况下,如图11b所示,对子像素pr施加作为灰度级电压vr的v2,使得透射率tr成为50%。另一方面,对子像素pbr施加使透射率tbr成为子像素pr的77%程度即透射率tbr成为39%程度的灰度级电压vbr。

在图11a、11b中,以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子像素pbr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r的透射率与灰度级电压的关系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角落像素区域10rb的子像素pbg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g以及角落像素区域10ra的子像素pab、pag和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pb、pg的透射率与灰度级电压的关系也是同样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角落像素区域的一部分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比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开口部面积大。并且,将灰度级电压设定为使得角落像素区域的一部分子像素的透射率比与该子像素相同颜色的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小。因此,例如在进行白色显示时,配置于角落像素区域的像素的子像素的亮度与配置于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像素的子像素的亮度是同等的。其结果是,角落像素区域与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像素之间的颜色平衡不易被破坏,能减少着色等显示质量的降低。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非边界像素区域的子像素的透射率比角落像素区域的子像素大,因此能使显示面板整体的透射率比第1实施方式高。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但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能设为各种变形构成。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有源矩阵基板10的平行于x轴的短边和平行于y轴的2个边连接的边的部分为直线状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如图12所示为圆弧状。另外,有源矩阵基板10的显示区域10r′也可以构成为与有源矩阵基板10的外形形状同样的形状。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液晶的显示装置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使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的显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角落像素区域和非边界像素区域中的子像素的有助于显示的有效面积即子像素的发光区域的面积的比率来设定表示对子像素的灰度级的电流值。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像素包括rgb的3个子像素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包括例如rgby(黄)、rgbw(白)等4个以上的子像素。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开口部po为矩形形状,但是也可以是非矩形形状。例如,在显示区域的边界存在为弧状的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为了使该边界像素的子像素的开口部po的端部成为弧状,而使该子像素被黑矩阵bm覆盖。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非矩形形状的显示区域中子像素的有效面积不均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应用于在矩形形状的显示区域中子像素的有效面积不均匀的情况。例如,在矩形形状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设置用于调整单元厚度的间隔物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间隔物周边的漏光,使覆盖间隔物的黑矩阵bm的区域比间隔物直径大。因此,设有间隔物的子像素的开口部比对应于与该子像素相同的颜色的其它子像素的开口部小。也就是说,在设有间隔物的子像素与其它像素中有效面积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小设有该间隔物的子像素与其它子像素的亮度差,通过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方法,控制未设有间隔物的子像素的灰度级电压,调整透射率。由此,在对应于相同颜色的设有间隔物的子像素和未设有间隔物的子像素中,即使进行白色显示也不易发生着色。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显示区域的外缘形状为非矩形形状的例子,但是例如显示区域也可以是其外缘形状为矩形形状,并在显示区域的内侧开有圆形等的孔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孔周边的子像素即与孔的外缘重叠的子像素的开口部比对应于与该子像素相同的颜色的其它子像素的开口部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小孔周边的子像素与其它子像素的亮度差,通过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方法,控制其它子像素的灰度级电压来调整透射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