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0041发布日期:2019-06-13 16:1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指纹识别被广泛地应用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指纹是人体与生俱来独一无二并可与他人相区别的不变特征,它由指端皮肤表面上的一系列脊和谷组成,这些脊和谷的组成细节通常包括脊的分叉、脊的末端、拱形、帐篷式的拱形、左旋、右旋、螺旋或双旋等细节,这些细节决定了指纹图案的唯一性。

显示面板屏内指纹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在阵列基板制作光敏感应器件,然后在对应的光敏感应器件上方设置准直孔,限制光从手指反射至光敏感应器件上,由于脊和谷的反射差异,实现图像化识别。

由于光敏感应器件敏感性的限制,导致指纹感应光量不足,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增加准直孔的面积来增加指纹感应光量,但是准直孔面积增加后,造成了光斑尺寸变大,从而一个光斑内对应多个脊和谷,导致光敏感应器件不能准确识别出接收的光信号是脊反射的光信号还是谷反射的光信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加准直孔面积后导致光敏感应器件不能准确识别指纹信号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彩膜基板;

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光感单元组,一个所述光感单元组包括n个光感单元,n为正整数,且n≥2,在同一个所述光感单元组中所有的所述光感单元串联连接;

还包括准直孔,所述准直孔与所述光感单元一一对应。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光感单元组,一个所述光感单元组包括n个光感单元,n为正整数,且n≥2,在同一个所述光感单元组中所有的所述光感单元串联连接;还包括准直孔,所述准直孔与所述光感单元一一对应。本发明中可以通过对光感单元组内相邻的两个光感单元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也即同时会调整其对应的两个准直孔之间的间距,来保证同一个光感单元组对应的各个准直孔的光斑区域相互交叠,其中光斑区域理解为准直孔的收光区域,也即一个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当手指接触到显示面板表面后,在光斑区域内经手指反射的光线能够经过该光斑区域对应的准直孔照射到光感单元上。本发明将至少两个光感单元串联,可以通过设计调整光感单元之间的间距,实现光感单元(同时也是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交叠,能够实现使用至少两个光感单元接收的光信号检测同一个谷或者脊,相当于增大了用于检测一个谷或脊的信号量,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与相关技术相比能够在不增加准直孔尺寸的情况下,增大指纹检测的光信号量,提高检测精度。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面图;

图4是图2中显示面板的一种指纹识别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中,常常出现识别不准确情况。为了改善指纹识别不准确的现象,提升显示品质,发明人对于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了如下研究:

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00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001和阵列基板002、以及位于彩膜基板001和阵列基板002之间的液晶层003,液晶层003内是液晶分子,在阵列基板002上设置指纹识别单元010,当然显示面板00还包括位于彩膜基板001上背离所述阵列基板02的上偏光片004位于阵列基板002上背离彩膜基板001的下偏光片005、在显示面板00出光面的玻璃盖板006,在显示面板00上设有准直孔011,准直孔011与指纹识别单元010一一对应,准直孔011设有遮光层012,准直孔011的设置能够限制住反射的指纹脊或指纹谷光到达检测区域的指纹识别单元010上,也就是说准直孔011能够避免相邻的指纹脊或谷的反射光到达同一个指纹识别单元010造成干扰。指纹识别单元010的工作原理为:当手指接触显示屏时,光源照射到手指指纹的谷线和脊线上时发生反射,由于谷线和脊线的反射角度及反射回去的光照强度不同,将光投射至指纹识别单元010上,指纹识别单元010将接收到的感应信号通过指纹信号线传输至指纹识别信号接收单元(图中未示出),以使指纹识别信号接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识别出指纹的谷线和脊线。当手指007接触到玻璃盖板006时,手指端皮肤表面上的一系列指纹脊008和指纹谷009组成指纹,光经过液晶层003、彩膜基板001、上偏光片004和玻璃盖板006后到达手指,经过反射再经过准直孔到达阵列基板002上的指纹识别单元010,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光通量,也就是增加通过准直孔的光量,采用增加准直孔面积的方法,即图1中通常将准直孔的孔径做大,准直孔011b的孔径大于准直孔011a的孔径,d2>d1,此时准直孔011b对应的检测区区域的面积就会大于准直孔011a对应的检测区域的面积,s2>s1,通过准直孔011b的光量也会增加。经过准直孔011a到达指纹识别单元010的光线仅为一个脊或谷(图1中s1对应的区域),但是由于将准直孔011b孔径变大后,经过准直孔011b到达指纹识别单元010的光线包括了2个脊和1个谷(图1中s2对应的区域),脊和谷反射的光线叠加使得信躁比较大,此时当指纹识别单元010接收到光线后不能识别出接收到的光信号是脊还是谷的反射光信号,从而导致检测的精确度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关于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下文将详述。

参照图2和图3,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剖面图。图3中显示面板100包括:彩膜基板10和阵列基板20,阵列基板20与彩膜基板10相对设置,阵列基板20包括光感单元组30,一个光感单元组30包括n个光感单元40,n为正整数,且n≥2,在同一个光感单元组30中所有的光感单元40串联连接;还包括准直孔50,准直孔50与所述光感单元40一一对应。图3中仅以n=3进行示意,为了保证准直孔位置处的透光性能,实际在准直孔所在位置显示面板中的部分膜层被挖掉,而部分膜层会被保留,图3示例仅做示意性表示。

当然可知的图2和图3中,在显示面板100包括像素13,像素13内包括子像素,可选的至少包括r、g、b三种颜色子像素,可以理解的是在彩膜基板10和阵列基板20之间还夹设有液晶层3,当然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彩膜基板10上背离所述阵列基板20的上偏光片4、位于阵列基板20上背离彩膜基板10的下偏光片5、在显示面板100出光面的玻璃盖板6。图2中每个准直孔50对应一个子像素,也就是一个光感单元对应一个子像素,也可以一个光感单元对应多个子像素,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图2中仅是示意像素13和准直孔的相对位置,其各自尺寸大小仅是示意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再者本实施例中仅以一个光感单元组30中包含三个光感单元40为例,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光感单元组30中还可以包含两个及三个以上的光感单元40,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图3中可以看出准直孔50设有多个遮光层51,准直孔50的设置能够限制住反射的指纹脊或指纹谷光到达检测区域的光感单元40上,也就是说准直孔50能够避免相邻的指纹脊或谷的反射光到达光感单元40造成干扰,对应遮光层51的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图2中准直孔50仅示出了为圆形,当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本实施例中仅以圆形示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并未对准直孔50的直径做变化。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大准直孔的孔径以实现增加用于指纹检测的光量的方案中,准直孔的孔径增大后,一个准直孔对应的光斑(即检测区域)也会变大,导致一个检测区域内存在2个脊和1个谷(参考图1中的示意),从而经2个脊和1个谷反射的光线均会在一个准直孔内传播到达光感单元上,导致信噪比增大,影响检测精度。而本发明中通过将至少两个光感单元串联后,光感单元的尺寸和对应的准直孔的孔径都可以做的比较小,从而保证与一个光感单元组对应的准直孔的光斑区域交叠后的检测区域仍然相对比较小,在该检测区域内仅包括指纹的一个谷或者脊,从而本申请中的一个光感单元组能够用来进行检测识别指纹的一个谷和脊,本发明能够增加用于指纹检测的光信号量,同时能够提高指纹检测的精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为了示意与一个光感单元组对应的准直孔的光斑区域需要相互交叠,而图3中各个膜层结构的厚度,准直孔的尺寸大小等均是示意性表示,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图3中光感单元组30内包含三个光感单元40,光感单元40串联,由于准直孔50与光感单元40一一对应,准直孔50的收光范围分别为c1、c2和c3,光感单元40串联后,经过两个准直孔50的收光范围为c1、c2和c3叠加后的面积,显然是大于c1、c2、或c3的,同一光感单元组30检测的光信号量为组内所有的光感单元检测到的光信号量的总和,所以光感单元组30检测的光信号量增加了;

本发明中可以通过对光感单元组内相邻的两个光感单元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也即同时会调整其对应的两个准直孔之间的间距,来保证同一个光感单元组对应的各个准直孔的光斑区域相互交叠,其中光斑区域理解为准直孔的收光区域,也即一个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当手指接触到显示面板表面后,在光斑区域内经手指反射的光线能够经过该光斑区域对应的准直孔照射到光感单元上。本发明将至少两个光感单元串联,通过设计调整光感单元之间的间距,实现光感单元(同时也是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交叠,能够实现使用至少两个光感单元接收的光信号检测同一个谷或者脊,相当于增大了用于检测一个谷或脊的信号量,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与相关技术相比能够在不增加准直孔尺寸的情况下,增大指纹检测的光信号量,提高检测精度。

参照图4,图4是图2中显示面板的一种指纹识别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4,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指纹识别驱动电路60,一个所述光感单元组30电连接一个所述指纹识别驱动电路60。指纹识别驱动电路60包括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61。图2中两个光感单元40串联,所以一个第一薄膜晶体管61驱动串联的两个光感单元40。图4中三个光感单元40串联,所以一个第一薄膜晶体管61驱动串联的三个光感单元40。

图4中所述阵列基板20包括衬底层62,以及由绝缘层625隔离的有源层624、第一金属层661、第二金属层622和公共电极层623,衬底层62位于所述阵列基板20背离所述彩膜基板10的一侧,所述有源层624、所述第一金属层661、所述第二金属层622和所述公共电极层623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设置在所述衬底层62上;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61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栅极61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源极612和漏极613;图4中三个光感单元40相连接,连接后一端与第二金属层上的漏极613连接,另一端与公共电极层623的公共电极614连接,这里相当于一个第一薄膜晶体管61驱动三个光感单元40,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光感单元40可选的为光电二极管,可选的所述光感单元40为光电二极管,可以是pin结或者pn结。绝缘层可以是si的氧化物或氮化物的一层或两层堆叠或者有机膜层或钝化层等。第一薄膜晶体管61的漏极613通过过孔与光感单元40相连接。公共电极层623可以为整层,也可以仅在局部设置公共电极层,本实施例中仅示出了公共电极层623为整层的情况。

当然本发明中的还可以根据光感单元组30中串联的光感单元40数量来确定第一薄膜晶体管61驱动光感单元40的数量,如串联的光感单元40数量为三个,则第一薄膜晶体管61驱动三个光感单元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所述光感单元40与所述有源层624同层设置,这样在同一制程中即可将光感单元40设置在阵列基板20上,减少膜层设置,降低整体阵列基板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一个第一薄膜晶体管61驱动三个串联的光感单元40,串联后,相当于同一个光感单元组30检测的光信号量增加了,且该信号量又同时用于检测一个指纹脊或谷,即三个光感单元40串联,通过设计调整光感单元40之间的间距,实现光感单元40(同时也是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交叠,能够实现使用至少两个光感单元40接收的光信号检测同一个谷或者脊,相当于增大了用于检测一个谷或脊的信号量,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与相关技术相比能够在不增加准直孔尺寸的情况下,增大指纹检测的光信号量,提高了检测精度。

此外由于多个光感单元40串联连接一个驱动电路,相较于一个光感单元连接一个驱动电路会大大节省布线空间。

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aa,所述显示区aa包括阵列排布的开口区oa和包围所述开口区oa的非开口区na,其中,所述准直孔50和所述光感单元40均位于所述非开口区na。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0的方向上,准直孔50与光感单元是一一对应的。当然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图5中准直孔50的形状为圆形,还可以为其它形状,只要将准直孔50设置在非开口区na即可,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开口区oa为光透过的区域。此外,图5中像素13的个数和准直孔50的个数均只是示意,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准直孔50在制作时为了将指纹反射的光线限制在准直孔50中传播,从而达到光感单元40上,需要设置相应的遮光层(可参见图3中的遮光层51),遮光层的缺口形成准直孔50,为透光区,而缺口周围的区域为非透光区,则准直孔50和光感单元40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将准直孔50设置在非开口区na,能够保证不对开口区oa的显示产生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和扫描线,其中,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扫描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在同一个光感单元组中,n个光感单元沿数据线延伸的第一方向排列,或者n个光感单元沿扫描线延伸的第二方向排列。

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中显示面板100包括数据线71和扫描线72,数据线71沿第一方向x延伸,在同一个光感单元组30中n个所述光感单元40沿第一方向x排列。图6中的准直孔的形状为椭圆形,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从图6中可以看出,每个光感单元组30中,光感单元40沿数据线71的方向延伸。图6中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像素13,像素13包括子像素r、g、b。

在数据线71延伸的方向上,同一个光感单元组30内串联的光感单元40同时检测多个准直孔50收光范围反馈的光信号,光信号量增加,检测精确度提高;通过设置使得至少两个光感单元40同时对一个指纹脊或谷进行识别,即两个光感单元40串联,通过设计调整光感单元40之间的间距,实现光感单元40(同时也是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交叠,能够实现使用至少两个光感单元40接收的光信号检测同一个谷或者脊,相当于增大了用于检测一个谷或脊的信号量,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与相关技术相比能够在不增加准直孔尺寸的情况下,增大指纹检测的光信号量,能够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

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中显示面板100包括数据线71和扫描线72,扫描线72沿第二方向y延伸,图7中在一个光感单元组30中n各所述光感单元40沿第二方向y排列。图7中的准直孔的形状为椭圆形,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从图7中可以看出,每个光感单元组30中,光感单元40沿扫描线72的方向延伸。图7中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像素13,像素13包括子像素r、g、b。

在扫描线72的方向上,同一个光感单元组30内串联的光感单元40同时检测多个准直孔50收光范围反馈的光信号,光信号量增加;至少两个光感单元40同时对一个指纹脊或谷进行识别,即至少两个光感单元40串联,通过设计调整光感单元40之间的间距,实现光感单元40(同时也是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交叠,能够实现使用至少两个光感单元40接收的光信号检测同一个谷或者脊,相当于增大了用于检测一个谷或脊的信号量,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与相关技术相比能够在不增加准直孔尺寸的情况下,增大指纹检测的光信号量,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8,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中所述显示区aa划分为多个子像素,子像素至少包括r、g、b三种颜色子像素。相邻的两个光感单元40之间间隔m个子像素,其中,m为正整数,且0≤m≤3。该实施方式中设置m≤3,能够避免在一个光感单元组中相邻的两个光感单元之间间隔的子像素过多,导致与光感单元组对应的多个准直孔的检测区域构成的新的检测区域面积过大,导致该检测区域内同时包括多个谷或者多个脊,由此增大了指纹检测的信噪比,影响检测精度。本发明中通过设置0≤m≤3,能够保证了与一个光感单元组对应的多个准直孔的检测区域构成的新的检测区域内仅包括指纹的一个谷或者一个脊,能够实现增大指纹检测的光信号量,降低信噪比,大大提高检测精度。

图8中显示面板100包括数据线71和扫描线72,扫描线72沿第二方向y延伸,数据线71沿第一方向x延伸,图8中在一个光感单元组30中n各所述光感单元40沿第二方向y排列为例。图8中的准直孔的形状为椭圆形,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图8中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像素13,像素13包括子像素r、g、b。

在图8中仅示出了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光感单元40之间间隔了一个子像素,当然可选的相邻的两个光感单元40之间还可以间隔两个或三个子像素,间隔的方向可以沿数据线71的方向也可以沿扫描线72的方向间隔,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指纹识别驱动电路驱动串联的多个光感单元40,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一个第一薄膜晶体管驱动串联的多个光感单元40,第一薄膜晶体管可以设置在与光感单元40相邻的子像素中,可以减小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占用的空间,不影响开口区的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子像素通常为长方形,子像素在数据线71方向的长度要大于在扫描线72方向的长度,在一个光感单元组30中当光感单元40沿数据线71方向排列时,优选的是间隔零个子像素,这样可以避免光斑尺寸(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过大,导致一个光感单元组30同时接收到谷和脊反射的光信号,导致信噪比增大而影响检测精度。

当光感单元40在沿扫描线72方向排列时,是更优选的方式,相邻的两个光感单元40之间的间距可以比较小,有利于设计光感单元组30中各光感单元40对应的检测区域交叠,用来检测同一个谷和脊,即至少两个光感单元40串联,通过设计调整光感单元40之间的间距,实现光感单元40(同时也是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交叠,能够实现使用至少两个光感单元40接收的光信号检测同一个谷或者脊,相当于增大了用于检测一个谷或脊的信号量,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与相关技术相比能够在不增加准直孔尺寸的情况下,增大指纹检测的光信号量,来提高检测精度。

参照图9,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中示意一个光感单元组30内的光感单元50沿第一方向x排列,所述数据线71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扫描线72沿第二方向y延伸,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交叉;所述准直孔50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长度为x,所述准直孔50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长度为y,其中,y>x。准直孔50的形状决定了收光范围内的光斑形状,本实施例中的准直孔50形状为矩形,设置y>x可以尽量保证收光范围内的光斑为近似圆形,避免光斑为长轴较长的椭圆形。

需要说明的是椭圆形的光斑形状包括长轴和短轴,当椭圆形光斑的长轴方向较长时,光斑对应的检测区域过大,可能会对应多个指纹脊或谷,从而导致增大信噪比,不利于精确检测。

图9中仅示出了一个光感单元组30中具有三个光感单元40的情况,可以视情况而定,三个光感单元40串联后,然后通过设置光感单元之间的间距,保证三个光感单元40对应的光斑区域相互交叠,从而能够作为一个检测区域,三个光感单元40接收的光量能够同时用于对一个指纹脊或谷进行识别,增加了用于检测的光信号量,即三个光感单元40串联,通过设计调整光感单元40之间的间距,实现光感单元40(同时也是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交叠,能够实现使用至少两个光感单元40接收的光信号检测同一个谷或者脊,相当于增大了用于检测一个谷或脊的信号量,有利于检测精度提高。

参照图10,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中示意一个光感单元组30内的光感单元50沿第二方向y排列,所述扫描线72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所述数据线71沿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交叉;所述准直孔50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长度为x,所述准直孔50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长度为y,其中,y<x。图10中仅示出了一个光感单元组30中具有三个光感单元40的情况,可以视情况而定,三个光感单元40串联后各自对应的检测区域相互交叠,即在对一个指纹脊或谷进行识别时,增大了用于检测一个谷或脊的信号量,即三个光感单元40串联,通过设计调整光感单元40之间的间距,实现光感单元40(同时也是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交叠,能够实现使用至少两个光感单元40接收的光信号检测同一个谷或者脊,相当于增大了用于检测一个谷或脊的信号量,有利于检测精度提高。

准直孔50的形状决定了收光范围内的光斑形状,本实施例中的准直孔50形状为矩形,准直孔50第二方向的长度y小于第一方向的长度x可以尽量保证收光范围内的光斑为近似圆形而非长轴较长的椭圆形。避免在近似椭圆形的光斑的长轴方向上对应多个指纹脊或谷,导致增大信噪比,影响精确检测。

该实施方式在同一个光感单元组30内串联的光感单元40同时检测多个准直孔50收光范围反馈的光信号,由于同一个光感单元组30内的相邻两个光感单元40会同时对同一个检测区域反馈的光信号进行识别,相当于增加了指纹检测的光信号量,即至少两个光感单元40串联,通过设计调整光感单元40之间的间距,实现光感单元40(同时也是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交叠,能够实现使用至少两个光感单元40接收的光信号检测同一个谷或者脊,相当于增大了用于检测一个谷或脊的信号量,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与相关技术相比能够在不增加准直孔尺寸的情况下,增大指纹检测的光信号量,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

图11和图12,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和图12中在同一个所述光感单元组30中,n个所述光感单元40呈阵列排布。

图11中一个光感单元组30中包括三个光感单元40串联,图12中一个光感单元组30包括四个光感单元40串联,光感单元40均呈阵列排布。光感单元40呈阵列排布时,能够保证准直孔50收光范围的光斑形状近似圆形,而非长轴较长的椭圆形,有利于光感单元40的检测,避免光斑在某一个方向上同时对应多个指纹脊或谷,导致信噪比增大,不利于精确检测。

继续参照图2、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述准直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中任意一种。图2和图5中准直孔50的形状为圆形,图6、图7和图8中准直孔50的形状为椭圆形,图9和图10中准直孔的形状为矩形。准直孔50的形状决定了光斑的形状,当然只要一个光感单元组30内串联的光感单元40具有交叠即可提高检测精度,对于准直孔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图13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2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是电脑、电视、电子纸、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200,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光感单元组,一个所述光感单元组包括n个光感单元,n为正整数,且n≥2,在同一个所述光感单元组中所有的所述光感单元串联连接;还包括准直孔,所述准直孔与所述光感单元一一对应。本发明中可以通过对光感单元组内相邻的两个光感单元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也即同时会调整其对应的两个准直孔之间的间距,来保证同一个光感单元组对应的各个准直孔的光斑区域相互交叠,其中光斑区域理解为准直孔的收光区域,也即一个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当手指接触到显示面板表面后,在光斑区域内经手指反射的光线能够经过该光斑区域对应的准直孔照射到光感单元上。本发明将至少两个光感单元串联,通过设计调整光感单元之间的间距,实现光感单元(同时也是准直孔)对应的检测区域交叠,能够实现使用至少两个光感单元接收的光信号检测同一个谷或者脊,相当于增大了用于检测一个谷或脊的信号量,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与相关技术相比能够在不增加准直孔尺寸的情况下,增大指纹检测的光信号量,提高检测精度。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