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3353发布日期:2019-08-21 01:4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科技不断的进步以及显示产品行业的发展,显示面板无论是从尺寸还是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由于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模组具有易划伤、易破损、价格高等特点,为了避免显示模组的损坏,在现阶段,会在显示模组表面设置盖板以增加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但是当显示模组与盖板之间直接接触时,盖板容易划伤液晶玻璃,同时可能会产生牛顿环以影响显示面板的成像质量。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使显示模组与盖板之间非接触,以在显示模组与盖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层,从而避免牛顿环的产生,以及保护显示模组不易损坏。但与此同时,使显示模组与盖板之间非接触会使图像产生明显的重影,所以如何在避免牛顿环的产生,保护显示模组不易损坏的基础上,降低盖板带来的重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在避免产生牛顿环,保护显示模组不易损坏的基础上,降低盖板带来的重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和盖板;

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出光侧表面,所述显示模组朝向所述盖板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用于使所述显示模组朝向所述盖板一侧表面为第一粗糙表面;

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用于使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表面为第二粗糙表面;所述第一粗糙表面与所述第二粗糙表面相抵以在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凸起顶面呈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的顶面呈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显示模组为一体化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为喷涂在所述显示模组朝向所述盖板一侧表面的第一附涂颗粒。

可选的,所述显示模组为LCD显示模组,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LCD显示模组的上偏光片朝向所述盖板一侧表面。

可选的,所述显示模组为OLED显示模组,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OLED显示模组朝向所述盖板一侧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盖板为一体化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二凸起为喷涂在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表面的第二附涂颗粒。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错。

可选的,所述盖板为钢化玻璃盖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和位于显示模组出光侧表面的盖板,多个第一凸起使显示模组朝向盖板一侧表面为第一粗糙表面,多个第二凸起使盖板朝向显示模组一侧表面为第二粗糙表面,第一粗糙表面与第二粗糙表面相抵可以明显减少盖板与显示模组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降低盖板带来的重影效果,还可以降低整机厚度;第一粗糙表面与第二粗糙表面相抵所形成的间隙会使显示模组发出的光线发生散射,从而避免牛顿环的产生;同时由于第二凸起的顶面呈弧面,使得盖板与显示模组相对运动时不会划伤显示模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显示模组、11.第一凸起、2.盖板、21.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参见图1,在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与盖板不直接接触,在显示模组与盖板之间形成有一空气层。但是此时显示模组发出的光线除了一部分会沿垂直于盖板的方向传播出盖板之外,还有一部分会以一定的角度射入空气层并最终传播出盖板。由于上述两种光线射出盖板的位置不同,从而会产生重影效果,并且盖板与显示模组之间距离越大,即H越大,会使得重影的效果更明显,即L越大。

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和位于显示模组出光侧表面的盖板,多个第一凸起使显示模组朝向盖板一侧表面为第一粗糙表面,多个第二凸起使盖板朝向显示模组一侧表面为第二粗糙表面,第一粗糙表面与第二粗糙表面相抵可以明显减少盖板与显示模组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降低盖板带来的重影效果,还可以降低整机厚度;第一粗糙表面与第二粗糙表面相抵所形成的间隙会使显示模组发出的光线发生散射,从而避免牛顿环的产生;同时由于第二凸起的顶面呈弧面,使得盖板与显示模组相对运动时不会划伤显示模组。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1和盖板2;所述盖板2位于所述显示模组1出光侧表面,所述显示模组1朝向所述盖板2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11,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1用于使所述显示模组1朝向所述盖板2一侧表面为第一粗糙表面;所述盖板2朝向所述显示模组1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21,多个所述第二凸起21用于使所述盖板2朝向所述显示模组1一侧表面为第二粗糙表面;所述第一粗糙表面与所述第二粗糙表面相抵以在所述显示模组1与所述盖板2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凸起21顶面呈弧面。

上述显示模组1用于生成并发射构成图像的光线,其中显示模组1发出光线并向外界传播的方向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出光侧,上述盖板2位于显示模组1出光侧表面,即显示模组1所发出的光线会穿过盖板2。上述显示模组1朝向盖板2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11,多个第一凸起11用于使显示模组1朝向盖板2一侧表面为第一粗糙表面,显示模组1发出的光线会穿过该第一粗糙表面。上述第一凸起11会在显示模组1朝向盖板2一侧表面形成丘陵状的微结构,该微结构的厚度通常小于等于0.5mm,即上述第一凸起11的高度通常不大于0.5mm。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1可以为LCD显示模组1。由于在现阶段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显示模组1的制作工艺非常成熟且制作成本较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选用LCD显示模组1作为生成图像的部件可以有效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在现阶段LCD显示模组1通常包括多层结构,LCD显示模组1的结构通常依次为背光板、下偏光片、液晶盒、上偏光片。其中背光板用于发射光线,该光线通常依次穿过下偏光片、液晶盒、以及上偏光片;背光板与下偏光片之间通常由OCA(光学透明胶)固定连接。相应的,上述第一凸起11通常位于上偏光片朝向盖板2一侧表面。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1还可以为OLED显示模组1。相比于LCD显示模组1,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1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的反应速度等优点,属于高端显示模组1,与此同时OLED显示模组1的成本较高。

OLED显示模组1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的铟锡氧化物(ITO)与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有关OLED显示模组1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相应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凸起11通常位于OLED显示模组1朝向盖板2一侧表面,OLED显示模组1发出的光线会先透过该第一粗糙表面再透过盖板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盖板2朝向所述显示模组1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21,多个所述第二凸起21用于使所述盖板2朝向所述显示模组1一侧表面为第二粗糙表面;所述第一粗糙表面与所述第二粗糙表面相抵以在所述显示模组1与所述盖板2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凸起21顶面呈弧面。

上述第二凸起21设置在盖板2朝向显示模组1一侧表面,相应的由第二凸起21构成的第二粗糙表面位于盖板2朝向显示模组1一侧表面,显示模组1发出的光线会先经过上述第一粗糙表面,之后经过该第二粗糙表面。上述第二凸起21同样会在盖板2朝向显示模组1一侧表面形成丘陵状的微结构,该微结构的厚度通常小于等于0.5mm,即上述第二凸起21的高度通常不大于0.5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粗糙表面与第二粗糙表面相抵,以在显示模组1与盖板2之间形成间隙。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粗糙表面与第二粗糙表面相抵时,第一凸起11可能是与第二凸起21相抵;第一凸起11也可以是不与第二凸起21相抵,而是与相邻第二凸起21之间的凹陷相抵;还可能是不同的第一凸起11与第二粗糙表面中不同的结构相抵;甚至某些第一凸起11或第二凸起21不与任何结构接触均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在显示模组1与盖板2之间形成间隙即可。需要说明的是,由两个粗糙表面相抵通常可以形成多个不规则形状的间隙,该间隙通常会大体均匀分布在显示模组1与盖板2之间。上述显示模组1发出的光线会先经过该间隙,在经过盖板2。当该光线经过间隙时会发生散射,从而避免牛顿环的产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凸起21的顶面为弧面,此时第二凸起21的顶部通常呈球冠状。将第二凸起21的顶面设置成弧面可以有效防止盖板2刮伤显示模组1。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不经过表面处理的盖板2,例如未经表面处理的玻璃盖板2表面通常具有顶部呈锥状的凸起,顶部呈锥状的凸起极易划伤显示模组1。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盖板2表面均经过表面处理,即上述顶面呈弧面的第二凸起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是经过额外的表面处理所制成的结构,该第二凸起21表面光滑不具有尖点,且通常质地较软,可以有效保护显示模组1不易划伤。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盖板2通常为钢化玻璃盖板2。相比于其他种类的盖板2,钢化玻璃盖板2由于表面预先设置有压应力,使得钢化玻璃盖板2具有较大的强度,可以使显示模组1不易受外力的损坏,可以有效保护及显示模组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1和位于显示模组1出光侧表面的盖板2,多个第一凸起11使显示模组1朝向盖板2一侧表面为第一粗糙表面,多个第二凸起21使盖板2朝向显示模组1一侧表面为第二粗糙表面,第一粗糙表面与第二粗糙表面相抵可以明显减少盖板2与显示模组1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降低盖板2带来的重影效果,还可以降低整机厚度;第一粗糙表面与第二粗糙表面相抵所形成的间隙会使显示模组1发出的光线发生散射,从而避免牛顿环的产生;同时由于第二凸起21的顶面呈弧面,使得盖板2与显示模组1相对运动时不会划伤显示模组1。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将在下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做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区别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具体限定。其余内容已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11的顶面呈弧面。与顶面呈弧面的第二凸起21相类似,顶面呈弧面的第一凸起11的顶部通常也成球冠状。将第一凸起11的顶面设置成弧面可以有效防止显示模组1刮伤盖板2。顶面呈弧面的第一凸起11表面通常光滑不具有尖点且质地较软,该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刮伤盖板2,从而保证盖板2内侧不会出现划痕而对成像质量造成影响。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11与所述显示模组1可以为一体化结构,即上述第一凸起11可以是在显示模组1朝向盖板2一侧表面进行蚀刻或者是通过模具滚压而成的第一凸起11。以LCD显示模组1为例,在制备完成上偏光片之后,可以通过刻蚀液刻蚀上偏光片某一表面以形成由第一凸起11构成的丘陵状微结构;或者是在上偏光片成型时,通过模具滚压上偏光片的某一表面以形成由第一凸起11构成的丘陵状微结构,之后将上偏光片具有该丘陵状微结构的表面朝向盖板2设置在液晶盒表面。将第一凸起11与显示模组1设置成一体化结构,可以使第一凸起11不易脱落。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11可以为喷涂在所述显示模组1朝向所述盖板2一侧表面的第一附涂颗粒,即上述在显示模组1朝向盖板2一侧表面形成的由第一凸起11构成的丘陵状微结构可以是通过在显示模组1表面喷涂第一附涂层而形成的该微结构,该第一附涂层中分散有第一附涂颗粒以形成第一凸起11。通过喷涂附涂层的方式设置第一凸起11可以有效降低工艺难度,从而降低成本。有关附涂层的具体材质等相关内容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与第一凸起11相类似,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21可以与所述盖板2为一体化结构,即上述第二凸起21可以是在盖板2朝向显示模组1一侧表面进行蚀刻或者是通过模具滚压而1成的第二凸起21。以玻璃盖板2为例,在制备完成玻璃盖板2之后,可以通过刻蚀液刻蚀玻璃盖板2某一表面以形成由第二凸起21构成的丘陵状微结构;或者是在玻璃盖板2成型时,通过模具滚压玻璃盖板2的某一表面以形成由第二凸起21构成的丘陵状微结构,之后将玻璃盖板2中具有该丘陵状微结构的表面朝向显示模组1设置。将第二凸起21与盖板2设置成一体化结构,可以使第一凸起11不易脱落。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21可以为喷涂在所述盖板2朝向所述显示模组1一侧表面的第二附涂颗粒,即上述在盖板2朝向显示模组1一侧表面形成的由第二凸起21构成的丘陵状微结构可以是通过在盖板2表面喷涂第二附涂层而形成的该微结构,该第二附涂层中分散有第二附涂颗粒以形成第二凸起21。通过喷涂附涂层的方式设置第二凸起21可以有效降低工艺难度,从而降低成本。有关附涂层的具体材质等相关内容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通常情况下,上述第二粗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通常不大于0.3μm。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刻蚀或使用模具滚压的方式设置第二凸起21,可以将盖板2表面原本具有尖点的凸起设置为顶面为弧面的凸起,从而保护显示模组1不易划伤;通过上述喷涂第二附涂层的方式设置第二凸起21,可以有效遮盖盖板2表面原本具有尖点的凸起,从而保护显示模组1不易划伤。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11可以与所述第二凸起21相错。即当第一粗糙表面与第二粗糙表面相抵时,第一凸起11不会与第二凸起21相抵,而是与第二凸起21之间的凹陷相抵,相应的第二凸起21会与第一凸起11之间的凹陷相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此时仍然需要在第一凸起11与第二凸起21之间形成间隙,以防止牛顿环的产生。将第一凸起11与第二凸起21相错设置可以明显减少显示模组1与盖板2之间间隙的尺寸,同时明显增加显示模组1与盖板2之间间隙的数量。当水汽进入盖板2与显示模组1之间时,由于间隙的存在,该水汽会进入细小的间隙之间,但由于第一凸起11或第二凸起21的阻隔,水汽无法连成片状形成水雾,进而可以避免水雾现象的发生;相比于仅仅在显示模组1与盖板2之间相对表面中的单面设置凸起,上述结构极大的缩小了间隙的尺寸,从而可以极大的减少水雾形成的几率。同时在显示模组1与盖板2相对的两个表面均设置由凸起构成的微结构,可以有效规避单面加工不均而导致的对盖板2或显示模组1造成的划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具体提供多种工艺可以实现第一凸起11以及第二凸起21的设置;将第一凸起11以及第二凸起21相错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水雾现象的发生。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