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43636发布日期:2020-07-17 17:5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且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中,为了使产品更具竞争优势,减少使用数据驱动器(driveric)的数量来降低成本,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在现有技术中,可使用一种双栅及扫描线(doublegateline)的架构设计来减少数据驱动器的使用数量。

双栅极扫描线的架构设计是在一条数据线的两侧同时配置有一像素,并搭配两条扫描线与数据线形成多组像素组。在此架构之中,虽然扫描线的数量加倍,但由于数据线的数目减半,因此,整体所需要的数据驱动器数量可以减少。

现有技术中,当每个像素组中的数据线发生断裂时,可以使用激光修补的方式来修补断线。此外,激光修补的方式必须先在阵列基板上设置修补线,然而,由于无法预知断线所发生的位置,因此,修补线的设计必须越过每个像素组中的扫描线及数据线,且修补线不能与扫描线及数据线之间有任何电连接。如何设置修补线的位置以及修补线导致负载增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阵列基板上的数据线进行修补时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

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相邻且平行设置;

第一数据线,与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相垂直;

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一有源元件,位于第一数据线的一侧,第一像素电极通过第一有源元件连接至第一扫描线和第一数据线;

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二有源元件,位于第一数据线的另一侧,第二像素电极通过第二有源元件连接至第二扫描线和第一数据线;

第一备用线,与第一数据线相平行且设置在第二像素电极的与第一数据线所在侧相反的一侧;

和至少两条第一连接线,每条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每条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与第一备用线可通过修补区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组包括两条第一连接线,两条第一连接线均与第一数据线相垂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和修补区均设置在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基板的黑矩阵的正投影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组还包括与第一备用线电性连接的虚拟数据线,虚拟数据线与第一备用线叠加设置且处于第一备用线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虚拟数据线与第一数据线同层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组还包括第三像素电极、第三有源元件、第四像素电极、第四有源元件、第二数据线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线,第三像素电极和第四像素电极分别通过第三有源元件和第四有源元件连接至相邻的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及第二数据线;每条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二数据线电连接,每条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与第一备用线可通过修补区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组还包括第二备用线,第二备用线设置在第四像素电极的与第二数据线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第二备用线通过接触孔电连接至阵列基板的公共电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组还包括与第一备用线电性连接的虚拟数据线,虚拟数据线与第一备用线叠加设置且处于第一备用线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虚拟数据线与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同层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

发明提供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组,通过在每个像素组中设置一第一备用线,当像素组中的数据线断裂时,利用该第一备用线对像素中的数据线进行修复,可以使得像素组100中的数据线形成正常的通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像素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数据线断裂后修补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像素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像素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像素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像素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数据线断裂后修补完成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组100,每个像素组100包括:相邻且平行设置第一扫描线11和第二扫描线12;与第一扫描线11和第二扫描线12相垂直的第一数据线21;第一像素电极31和第一有源元件41,位于第一数据线21的一侧,第一像素电极31通过第一有源元件41连接至第一扫描线11和第一数据线21;第二像素电极32和第二有源元件42,位于第一数据线21的另一侧,第二像素电极32通过第二有源元件42连接至第二扫描线12和第一数据线21;第一备用线51,与第一数据线21相平行且设置在第二像素电极32的与第一数据线21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以及至少两条第一连接线61,每条第一连接线61的一端与第一数据线21电连接,每条第一连接线61的另一端与第一备用线51可通过修补区63电连接。

请结合图2,每个像素组100包括两条第一连接线61,两条第一连接线61均与第一数据线21相垂直,其中,该两条第一连接线61分别设置在第二像素电极32的上下两端,即两条第一连接线61均位于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基板的黑矩阵的正投影中。具体地,第一连接线61与第一数据线线21同步形成,即第一连接线61与第一数据线线21设置在同一层。

请结合图1至图3,第一数据线21和第一备用线51处于不同阵列基板的不同层,那么,第一连接线61也就与第一备用线51处于不同层,因此,在第一数据线21发生断裂时,不能直接将第一连接线61与第一备用线51进行连接,需要在第一连接线61与第一备用线51之间设置一个修补区63。具体地,每一条第一数据线21均对应配置有一条第一备用线51,在任何一个像素组100中,第一数据线21发生断裂时,将位于修补区63的第一连接线62远离第一数据线21的一端均与第一备用线51进行焊接,从而可以对第一数据线21进行修复,使得该第一数据线21形成完整的通路。具体地,为了不占用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面积,第一连接线61和修补区63均设置在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基板的黑矩阵的正投影中,即设置在相邻的比较靠近的两条第一扫描线11和第二扫描线12之间。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既能修复数据线还能使得阵列基板的穿透率不受影响。

[第二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像素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4,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备用线51下方还叠加设置有与其电性连接的虚拟数据线23。

请继续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虚拟数据线23与第一数据线21同步形成且位于同层,通过在第一备用线51下方叠加设置一与其电性连接的虚拟数据线23。当第一数据线21发生断裂时,将位于修补区63的第一连接线61远离第一数据线21的一端均与第一备用线51进行焊接,从而可以对第一数据线21进行修复,使得该第一数据线21形成完整的通路;而又因为第一备用线51下方叠加设置有与其电性连接的虚拟数据线23,从而可以减小该第一数据线21的负载,以避免信号延迟。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每个像素组100中,每两条数据线对应配置有一条用于修复该两条数据线之一的备用线。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像素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5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组100,每个像素组100包括四个像素电极(第一像素电极31、第二像素电极32、第三像素电极33和第四像素电极34)和两种备用线(第一备用线51和第二备用线52)。

具体地,每个像素组100包括相邻且平行设置第一扫描线11和第二扫描线12;与第一扫描线11和第二扫描线12相垂直的第一数据线21;第一像素电极31和第一有源元件41,位于第一数据线21的一侧,第一像素电极31通过第一有源元件41连接至第一扫描线11和第一数据线21;第二像素电极32和第二有源元件42,位于第一数据线21的另一侧,第二像素电极32通过第二有源元件42连接至第二扫描线12和第一数据线21;第一备用线51,与第一数据线21相平行且设置在第二像素电极32的与第一数据线21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以及至少两条第一连接线61,每条第一连接线61的一端与第一数据线21电连接,每条第一连接线61的另一端与第一备用线51可通过修补区63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组100还包括第三像素电极33、第三有源元件43、第四像素电极34、第四有源元件44、第二数据线22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线62,第三像素电极33和第四像素电极34分别通过第三有源元件43和第四有源元件44连接至相邻的第一扫描线11和第二扫描线12及第二数据线22;每条第二连接线62的一端与第二数据线22电连接,每条第二连接线62的另一端与第一备用线51可通过修补区63电连接。优选地,每个像素组100可以包括两条第一连接线61和两条第二连接线62,第一连接线61和第二连接线62均设置在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基板的黑矩阵的正投影中,即设置在相邻的比较靠近的两条第一扫描线11和第二扫描线12之间。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既能修复数据线还能使得阵列基板的穿透率不受影响。

请结合图5和图6,每个像素组100还包括第二备用线52,第二备用线52设置在第四像素电极14的与第二数据线22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第二备用线52通过接触孔电连接至阵列基板的公共电极。

本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组100中均设置有同步形成的第一备用线51及第二备用线52,即第一备用线51和第二备用线52均处于同层。其中,该第一备用线51用于在第一数据线21或第二数据线22断开时对断开的数据线进行修复,例如该第一备用线51可通过两条第一连接线61与第一数据线21电性连接,同时将第二连接线62打断,避免第二连接线62也与该第一备用线51电连接,以完成对第一数据线21的修复;或者通过两条第二连接线62与第二数据线22电性连接,同时将第一连接线61打断,避免第一连接线61也与该第一备用线51电连接,以完成对第二数据线22的修复。

而第二备用线52则用于与阵列基板上的公共电极(图中未示)通过接触孔来进行电性连接,因为公共电极本身阻抗比较大,会导致公共电压的负载较大,而且公共电压容易被数据线(第一数据线21级第二数据线22)的电压耦合。当将第二备用线52通过接触孔与公共电极电性连接时,相当于可以降低公共电压的负载,而且使得公共电极的电压不容易被数据线(第一数据线21级第二数据线22)的电压耦合,从而可以降低闪烁现象发生。

[第四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像素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7,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备用线51下方还叠加设置有与其电性连接的虚拟数据线23,虚拟数据线23与第一数据线21和第二数据线22同层设置。

请继续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虚拟数据线23与第一数据线21同步形成且位于同层,通过在第一备用线51下方叠加设置一与其电性连接的虚拟数据线23,当第一数据线21发生断裂时,将位于修补区63的第一连接线61远离第一数据线21的一端均与第一备用线51进行焊接,同时将第二连接线62打断,避免第二连接线62也与该第一备用线51电连接,从而可以对第一数据线21进行修复,使得该第一数据线21形成完整的通路;而又因为第一备用线51下方叠加设置有与其电性连接的虚拟数据线23,从而可以减小该第一数据线21的负载,以避免信号延迟。

同样的,当第二数据线22发生断裂时,将位于修补区63的第二连接线62远离第二数据线22的一端均与第一备用线51进行焊接,同时将第一连接线61打断,避免第一连接线61也与该第一备用线51电连接,从而可以对第二数据线22进行修复,使得该第二数据线22形成完整的通路;而又因为第一备用线51下方叠加设置有与其电性连接的虚拟数据线23,从而可以减小该第二数据线22的负载,以避免信号延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

本发明提供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组100,通过在每个像素组100中设置一第一备用线51,当像素组100中的数据线断裂时,利用该第一备用线51对像素组100中的数据线进行修复,可以使得像素组100中的数据线形成正常的通路。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