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6035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2013年11月2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 10-2013-0145506的优先 权和权益,该申请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就好像在本文中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4] 液晶显示装置技术经过持续发展正在取代使用现有CRT(阴极射线管)的固定式 显示器市场,并且正通过不断扩大用于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等的显示装置而 扩展到DID(数字信息显示器)或PID(公共信息显示器)市场。此外,液晶显示装置技术 还在移动领域保持其位置。由于液晶显示装置技术使用玻璃基板,所以这些装置可能容易 损坏并且无法变形。因此,使用玻璃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缺点在于显示尺寸受限,因而不 便于携带。为克服该缺点,正在积极研究下一代显示器,其通过使用柔性基板代替玻璃基板 而不易损坏且可变形。
[0005] 在用于实现柔性显示器的方法中,在使用液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由于使 用塑料基基板,所以随基板的弯曲处于液体态的液晶不限于像素内,并且必要的是保持盒 间隙是均匀的。
[0006] 此外,为获得均匀亮度和高对比度,需要使注入的液晶分子沿一定方向对准。目 前,用于使液晶对准的最广泛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摩擦的对准方法。该摩擦法通过在基板上 施加对准层材料(聚酰亚胺)之后摩擦而在对准层的表面上形成规则的微槽。
[0007] 在IXD装置中,如果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未保持盒间隙,则可能出现例如面板的表 面上的色斑或图像残留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8]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可以减少液晶显示 装置的图像残留并且稳固地保持盒间隙。
[0009] 为实现上述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 板隔开并且与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形成在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的第一下对准层;形 成在第二基板的下表面上的第一上对准层;在第一下对准层的上表面和第一上对准层的下 表面中的之一或两者上的以阵列形式形成的第二对准层;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 聚合物阻挡物,聚合物阻挡物形成在第二对准层的阵列上;以及位于聚合物阻挡物之间的 液晶。
[0010]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 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形成第一下对准层的步骤;在与第一基板隔开并且与第一基板相对的 第二基板的下表面上形成第一上对准层的步骤;在第一下对准层的上表面上形成第二下对 准层和在第一上对准层的下表面上形成第二上对准层的步骤,第二下对准层和第二上对准 层以阵列形式形成;密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步骤;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注入包 括液晶和一种或更多种单体的混合物;以及由注入的一种或更多种单体在第二下对准层与 第二上对准层之间形成聚合物阻挡物的步骤,聚合物阻挡物形成在第二对准层的阵列上。
[0011]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下对准层;与第 一下对准层平行的第一上对准层;与第一上对准层和第一下对准层正交的聚合物阻挡物, 聚合物阻挡物包括靠近第一上对准层的第一端和靠近第一下对准层的第二端,聚合物阻挡 物以阵列形式形成;以及在第一下对准层和第一上对准层中的至少之一与聚合物阻挡物之 间的形成在聚合物阻挡物的阵列中的第一粘合层。
[0012]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 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形成第一上对准层的步骤;在与第一基板隔开并且与第一基板相对的 第二基板的下表面上形成第一下对准层的步骤;在第一上对准层与第一下对准层中的至少 之一上形成粘合层的步骤,粘合层以阵列形式形成;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注入包括 液晶和一种或更多种单体的混合物的步骤;以及在第一下对准层和第一上对准层中的至少 之一与粘合层之间以阵列形式形成聚合物阻挡物的步骤。
[0013] 本公开具有可以减少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残留并且可以稳固地保持盒间隙的效 果。
【附图说明】
[0014] 通过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 显,其中:
[0015] 图1是涉及应用本公开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系统构造图;
[0016]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案的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0017]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沿AA'方向截取的截面图;
[0018]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0019] 图5是涉及用于制造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的示意性 流程图;以及
[0020] 图6A至图6F是示出用于制造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的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在下面的描述中,虽然相同的元件 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但是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此外,在本公开实施方案的 以下描述中,在本文中引入已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述可能使得本公开的主体思想不明确 时将其省略。
[0022] 在本公开的元件的描述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a) "、"(b) " 等。这些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进行区分,并且不限制对应元件的本质、序列 或顺序。在描述某一结构元件与另一结构元件"连接"、"耦接"或"接触"的情况下,应该理 解为另一结构元件可以与其他结构元件"连接"、"耦接"或"接触",以及该某一结构元件与 另一结构元件直接连接或直接接触。同样地,当描述某一元件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下 方"时,应该理解,该某一元件可以直接地形成在该另一元件上或下方或经由又一元件间接 地形成在该另一元件上或下方。
[0023] 图1是涉及应用本公开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系统构造图。
[0024] 参照图1,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40、数据驱动器120、栅极驱动 器130和时序控制器110。
[0025] 首先,时序控制器110基于从主系统输入的垂直/水平同步信号(Vsync,Hsync) 和视频信号(RGB)以及外部时序信号如时钟信号(CLK)来输出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120的 数据控制信号(DCS)和用于控制栅极驱动器130的栅极控制信号(GCS)。此外,时序控制器 110可以将从主系统输入的视频信号(RGB)转换成用于数据驱动器120的数据信号形式,并 且将经转换的视频信号(R'G'B')提供给数据驱动器120。
[0026] 响应于从时序控制器110输入的数据控制信号(DCS)和经转换的视频信号 (R'G'B'),数据驱动器120将经转换的视频信号(R'G'B')转换成作为与灰度值 对应的电压值的数据信号(模拟像素信号或数据电压),并且将经转换的数据信号提供给 数据线。
[0027] 响应于从时序控制器110输入的栅极控制信号(GCS),栅极驱动器130依次将扫描 信号(栅极脉冲或扫描脉冲、和栅极导通信号)提供给栅极线。
[0028] 同时,液晶显不面板140可以是包括两个基板、位于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 单个对准层或多个对准层的液晶显示装置。
[0029] 液晶显示面板140的第一基板可以被实现为COT(TFT上滤色器)结构。在这种情 况下,可以在第一基板上形成黑色矩阵和滤色器。
[0030] 此外,液晶显示面板140的第一基板(下基板)可以包括:多条数据线(D1至0_", 其中m是自然数)、与数据线汍至口^)相交的多条栅极线(或扫描线)(61至6",其中n是 自然数)、形成在数据线(D1至DJ和栅极线(G1至Gn)的交叉处的多个晶体管、用于向液晶 盒加载数据电压的多个像素电极、以及连接到像素电极用于保持液晶盒的电压的存储电容 器。
[0031] 液晶显示面板140的第二基板(上基板)可以包括黑色矩阵和滤色器。
[0032] 同时,在由数据线(D1至DJ和栅极线(G1至Gn)限定的像素区域中形成并且以矩 阵形式布置的液晶显示面板140的像素(P)。像素的液晶盒由根据施加至像素电极的数据 电压与施加至公共电极的公共电压之间的电压差而施加的电场所驱动,由此调整入射光的 传输量。
[0033] 这样的液晶显示面板140可以被实现为任何已知液晶模式,例如扭曲向列(TN)模 式、垂直对准(VA)模式、面内切换(IPS)模式、以及边缘场切换(FFS)模式。
[0034]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由垂直电场驱动的驱动模式如TN模式和VA模式下的第二 基板上以及在由水平电场驱动的驱动模式如IPS模式和FFS模式下的具有像素电极的第一 基板上形成公共电极。
[0035] 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涉及图1中所描述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40的液晶显示装置 100的实施方案。
[0036]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案的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 示出图2中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沿AA'方向截取的截面图。
[0037] 参照图2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