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95273阅读:来源:国知局
光面,这样更加利于光源亮区对应的入射光的散射;第一光导向面222的传导面222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光传导微结构2223,第一光传导微结构2223的设置更加有利于光源暗区的入射光沿第一光传导微结构2223的延伸方向进行传导。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光导向面222垂直于入光面,且第一光导向面222表面的第一光传导微结构2223垂直于入光面。为了保证第一光传导微结构2223的导向性,第一光传导微结构2223的微结构孔径小于50微米。
[0039]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的导光板的第二光导向面223的第二光传导微结构2231可使入射光沿第二光传导微结构2231的延伸方向进行传导,从而实现将光源亮区的入射光定向传导至光源暗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光导向面223与入光面221形成一锐角,以便于进行聚光操作,同时为了保证第二光传导微结构2231的导向性,第二光传导微结构2231的微结构孔径小于50微米。具体的结构如图3所示,图3上未显示第一光传导微结构2223以及第二光传导微结构2231。
[0040]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使用时,LED光源21的出射光由于LED光源21的分布问题形成明暗交错,其中LED光源21区域对应的导光板区域设定为光源亮区,相邻LED光源21之间的区域对应的导光板区域设定为光源暗区。
[0041]明暗交错的入射光通过入光面221射入导光板之后,导光板的楔形入光部22的第一光导向面222对该入射光进行均匀化处理,其中第一光导向面222的散射面2221设置在导光板的光源亮区,其可对光源亮区的入射光进行散射操作,从而减少光源亮区的入射光,增加光源暗区的入射光;第一光导向面222的传导面2222设置在导光板的光源暗区,传导面2222上的第一光传导微结构2223可以保证光源暗区的入射光不会发生散射,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光源暗区的入射光的减少。因此通过第一光导向面之后,导光板的入射光的亮度均勾性提尚了。
[0042]随后导光板的楔形入光部22的第二光导向面223对入射光进行进一步的均匀化处理,第二光导向面223上的第二光传导微结构2231可以有效的将光源亮区的入射光定向传导至导光板的光源暗区,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光源亮区的入射光,增加了光源暗区的入射光,进一步提高了导光板的入射光的亮度均匀性。同时第二光导向面223与入光面221形成一锐角,这样可以对均匀化之后的入射光进行聚光处理,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源的亮度。
[0043]这样通过背光源的导光板的楔形入光部22的第一光导向面222和第二光导向面223的设置,很好的对入射光进行了均匀化处理,避免了亮斑现象的产生。
[0044]第一光导向面222的第一光传导微结构2223和第二光导向面223的第二光传导微结构2231的截面可为三角形、圆弧形或其他限制光散射的形状。这样导光板的入光面可以采用提高耦光效率的抛光面,而不用设置V型结构来避免亮斑现象。
[0045]本发明的导光板以及背光模块通过第一光导向面和第二光导向面对入射光进行均匀化处理,可在保持背光源的亮度的基础上,消除亮斑现象,且加工流程简单;解决了现有的导光板以及背光模块具有亮斑现象或背光源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46]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楔形入光部,用于对入射光进行均匀化处理;以及 传导部,用于将均匀化处理后的所述入射光传输至相应的液晶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楔形入光部包括: 入光面,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以及 第一光导向面,设置在所述入光面的上侧面,其包括用于散射所述入射光的散射面以及用于定向传导所述入射光的传导面,所述散射面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光源亮区,所述传导面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光源暗区, 其中所述光源亮区为LED光源区域对应的所述导光板的区域,所述光源暗区为相邻的两个所述LED光源之间区域对应的所述导光板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面的表面为抛光面,所述传导面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光传导微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导向面垂直于所述入光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传导微结构垂直于所述入光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传导微结构的微结构孔径小于5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入光部还包括: 第二光导向面,设置在所述入光面的上侧面,并设置在所述第一光导向面以及所述传导部之间,所述第二光导向面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光源亮区的所述入射光定向传导至所述光源暗区的第二光传导微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导向面与所述入光面形成一锐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传导微结构的微结构孔径小于5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为抛光面。
10.一种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的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包括楔形入光部以及传导部;楔形入光部包括入光面以及第一光导向面;第一光导向面设置在入光面的上侧面,其包括用于散射入射光的散射面以及用于定向传导入射光的传导面,散射面设置在光源亮区,传导面设置在光源暗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本发明的导光板以及背光模块通过第一光导向面对入射光进行均匀化处理,可在保持背光源的亮度的基础上,消除亮斑现象,且加工流程简单。
【IPC分类】F21V8-00, F21Y101-02, G02B6-00
【公开号】CN104714271
【申请号】CN201510143672
【发明人】郑颖博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