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66523阅读:来源:国知局
驱动。在感光鼓1的周边,沿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设置以下的处理设备。首先,设置作为带电手段的带电辊2,该带电辊2是辊形带电部件。然后,设置作为曝光手段的曝光设备(激光扫描器设备)3。然后,设置作为显影手段的显影设备4。然后,设置作为转印手段的转印辊5,该转印辊5是辊形转印部件。然后,设置作为感光部件清洁手段的鼓清洁设备6。
[0045]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00包含作为转印材料携载部件的转印带21,该转印带21被设置为与图像形成部分P的感光鼓1相对并且由无端带形片(膜)构成。转印带21是用于携载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部件静电转印到其上的转印材料的图像馈送片。转印带21以预定的张力被缠绕在多个支撑辊周围。转印带21通过作为多个支撑辊中的一个的驱动辊23沿箭头R2方向被旋转驱动。在转印带21的内周(后)表面侧,在与感光鼓1相对的位置处,设置上述的转印辊5。一次转印辊5中的每一个朝着相关的感光鼓1被施压(挤压)靠着转印带21,使得形成转印带21与感光鼓1彼此接触的转印部分(转印压合部)N。转印带21在其上携载并馈送转印材料S。作为转印材料S,使用以无端带形状形成的单个片材和作为无缝带的片材。作为用于转印带12的材料,使用通过将诸如碳黑的导电粒子分散到热塑性树脂材料或热固性树脂材料中而调整为具有希望的电阻的材料。
[0046]在图像形成期间,感光鼓1以预定的圆周速度(处理速度)沿图中的箭头R1方向被旋转驱动,使得旋转的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带电到预定的极性(在本实施例中为负极性)和预定的电势。此时,在预定的条件下从作为带电电压施加手段的带电电压源(未示出)向带电辊2施加带电电压(带电偏压)。感光鼓1的带电表面通过曝光设备3经受依赖于图像信息的激光的扫描曝光。作为结果,在感光鼓1上形成依赖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静电图像)。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设备利用显影剂被显影(可视化)成调色剂图像。
[0047]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辊5的作用在转印部分N处被静电转印到转印材料S上,该转印材料S是在被携载在转印带21上的同时在感光鼓1与转印带21之间被压合和馈送的调色剂图像接收部件。此时,从作为转印电压施加手段的转印电压源E(图4)向转印辊5施加转印电压(转印带偏压),该转印电压是极性与显影期间调色剂带电极性(正常的调色剂带电极性)相反的DC电压。
[0048]诸如记录片材(纸)的转印材料S容纳于转印材料盒10中,并且通过馈送棍11、对齐辊12等被供给到转印带21上,并然后通过转印带21被馈送,以被依次发送到转印部分N中的每一个。
[0049]例如,在全色图像形成期间,在图像形成部分P的感光鼓1上形成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颜色调色剂图像在转印部分N处被依次叠加转印到转印材料Si。转印带21以基本上与感光鼓1的圆周速度相同的圆周速度沿图中的箭头B方向通过驱动辊23被旋转驱动,使得转印带21不仅吸引和携载发送到对齐辊12的转印材料S,而且还朝着转印部分N馈送转印材料S。基本上与向转印带21供给转印材料S同时,接通图像写入信号,并且在基于其的预定定时上,实现图像形成部分P的感光鼓1中的每一个上的图像形成。在转印部分N中的每一个处,通过转印带21与感光鼓1相对的转印棍5对转印带21赋予电场或电荷,使得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1转印到转印材料S上。通过该电场或电荷,通过静电吸引力在转印带21上牢固地保持和馈送转印材料S。
[0050]其上转印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S在相对于转印带21的移动方向的最下游转印部分NK的下游位置处通过分离带电器30除电以使静电吸引力衰减,并因此与转印带21分离(脱离)。与转印带21分离的转印材料S被馈送到作为定影手段的定影设备9。定影设备9在对转印材料S加热和加压的同时馈送转印材料S,由此定影设备9实现调色剂图像的颜色混合和调色剂图像在转印材料S上的定影。通过定影设备9在其上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S被排出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组件的外部的托盘13上。
[0051]另一方面,在转印步骤之后残余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鼓清洁设备6从感光鼓1的表面去除并且被回收。鼓清洁设备6通过设置为与感光鼓1接触的诸如毛刷或刮刀的清洁部件从旋转的感光鼓1的表面去除转印残留调色剂。沉积于转印带2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通过带清洁设备22从转印带21的表面去除并且被回收。带清洁设备22通过设置为与转印带21接触的诸如毛刷或刮刀的清洁部件从旋转的转印带21的表面去除沉积的调色剂等。带清洁设备22被设置在相对于转印带21的移动方向的最上游转印部分NK的上游和转印材料S从转印带21分离的位置的下游,并且去除沉积于转印带21的表面上的雾化调色剂、分散调色剂等。
[0052]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在感光鼓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形成手段由带电辊2、曝光设备3和显影设备4构成。
[0053]2.显影设备
[0054]将描述显影设备4。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显影设备4的示意性截面图。显影设备4包含其中以预定的量填充含有以预定的混合比混合的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二成分显影剂的显影容器4a。在图像形成部分PY、PM、PC和PK的显影设备4Y、4M、4C和4K中,分别容纳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在与感光鼓1相对的显影容器4a的开口处,设置作为可旋转显影剂携载部件的显影套筒4b。显影套筒4b沿在作为与感光鼓1相对的部分的显影部分处显影套筒4b和感光鼓1的表面移动方向是相同方向的方向被旋转驱动。在显影套筒4b内部,固定和设置作为磁场产生手段的磁体辊4c。在显影容器内部,设置用于搅拌和馈送显影剂的搅拌螺杆(screw)4d和4e。并且,显影设备4具有用于通过调节携载于显影套筒4b的表面上的显影剂来形成薄层的调节刮刀4f。
[0055]通过由磁体辊4c产生的磁力携载于显影套筒4b的表面上的显影剂通过显影套筒4b的旋转被馈送,并且在其层厚被调节刮刀4f调节之后到达显影部分。显影套筒4b上的显影剂在显影部分处形成直立的磁刷,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接触感光鼓1的表面。在预定的条件下从作为显影电压施加手段的显影电压源(未示出)向显影套筒4b施加显影电压(显影偏压)。然后,根据静电潜像,从显影套筒4b上的显影剂向感光鼓1供给调色剂。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图像部分曝光和逆显影(reverse development)形成调色剂图像。即,在通过均匀带电之后的曝光使电势的绝对值变低的感光鼓1的曝光部分(亮部)上,沉积带电到与感光鼓1的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在本实施例中为负极性)的调色剂。
[0056]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磁性载体,使用在240kA/m的施加磁场下饱和磁化为24Am2/kg、3000V/cm的电场强度下比电阻为1Χ1Ο6-1Χ1Ο10Ω.cm且重量平均粒径为50 μ m的铁氧体磁性载体。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非磁性调色剂,使用通过外部添加疏水性胶体二氧化硅到着色树脂粒子中获得的重量平均粒径为7.2 μπι的带负电聚酯树脂调色剂。作为磁性载体,也可使用通过使用粘结剂树脂、磁性金属氧化物和非磁性金属氧化物作为起始材料通过聚合方法制成的树脂磁性载体,并且磁性载体的制造方法不被特别限制。并且,作为非磁性调色剂,也可使用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调色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重量比为93:7的磁性载体和非磁性调色剂的混合物作为显影剂。
[0057]3.操作次序
[0058]图3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次序。
[0059]a.初始旋转操作(预多旋转步骤)
[0060]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启动期间的准备操作时段(开始操作时段、启动操作时段、升温时段)中执行初始旋转操作。在初始旋转操作中,通过接通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电力)开关来旋转驱动感光鼓1,并且执行诸如使定影设备9上升到预定温度的预定处理设备的准备操作。
[0061]b.打印准备旋转操作(预旋转步骤)
[0062]在从将打印信号(图像输出操作开始信号)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直到实际开始打印步骤的准备操作时段中执行打印准备旋转操作。当在初始旋转操作期间输入打印信号时,继初始旋转操作之后执行打印准备旋转操作。当不存在打印信号的输入时,主马达的驱动在初始旋转操作结束之后一度停止并且感光鼓1的旋转驱动停止,使得图像形成装置100保持在待机状态中,直到输入随后的打印信号。然后,当输入打印信号时,执行打印准备旋转操作。
[0063]c.打印步骤(图像形成操作)
[0064]在实际执行感光鼓1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向转印材料S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转印材料S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等的时段中执行打印步骤。具体而言,打印步骤的定时在执行带电、曝光、显影、转印和定影的步骤的位置中的每一个处不同。在连续打印模式中的操作的情况下,与预定的设定打印数n(在图3的情况下η = 3)对应地重复形成上述的打印步骤。
[0065]d.片材间隔(sheet-1nterval)步骤
[0066]在从转印材料S的尾端通过直到随后的转印材料S的前端到达转印位置、在该转印位置处不存在转印材料S的时段所对应的时段中执行片材间隔步骤。
[0067]e.后旋转步骤
[0068]在通过即使在对于最后的转印材料S的打印步骤结束之后也使主马达的驱动继续一些时间来旋转驱动感光鼓1的时段中执行后旋转步骤,并因此执行预定的后操作。
[0069]f.待机步骤
[0070]当预定的后操作结束时,主马达的驱动停止,因此感光鼓1的旋转驱动停止,使得图像形成装置100保持在待机状态中,直到输入随后的打印信号。在打印单个片材的情况下,在打印结束之后,图像形成装置100通过后旋转步骤处于待机状态中。在待机状态中,当输入打印信号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转移到打印准备旋转操作。
[0071]上述的打印步骤c在图像形成期间执行,而上述的初始旋转步骤a、打印准备步骤b、片材间隔步骤d和后旋转步骤e在非图像形成期间执行。包含上述的打印准备旋转操作和打印步骤、片材间隔步骤、后旋转步骤等中的操作的一系列操作也被称为图像输出操作(作业)。
[0072]4.控制方式
[0073]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控制方式的框图。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含作为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的控制手段的CPU 61。CPU 61不仅控制用于旋转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