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冷穴双螺旋荧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52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冷穴双螺旋荧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荧光灯上设置多个冷穴,尤其是所涉及的荧光灯为双螺旋型。
背景技术
紧凑型荧光灯因其节能且紧凑而被广泛应用于照明。现有的荧光灯均为置有液态汞或固态汞齐全,汞在受热后转化为气态,灯管通电后,气态汞被激发发出紫外线,轰击管壁上的荧光粉,产生可见光,但由于灯管点灯环境温度不同,点灯状态不同,导致管内汞气压或高或低变化,偏离汞气压最佳量值,造成灯管光效不稳定。为了改善灯管光效不稳定性,原在灯管双螺旋的连通部位设置一凸起穴,凸起穴因电流密度小,其表面温度低,可凝集一定汞量,用以调节平衡灯管管内汞气压,保持灯管光效稳定性,凸起穴俗称为冷穴或称冷端。然而因实际点灯状态不同,单一式‘冷穴’的灯管在不同点灯状态的调节作用是不同的,例如双螺旋连通部有时向下式点灯、有向上式点灯、有侧向式点灯,向下式点灯时作用最大,侧向式点灯作用其次,向上式点灯作用最小,且灯管功率越大,灯管工作温度越高,单一冷穴结构所起的调节作用越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在荧光灯灯管上设置多个冷穴,调节灯管管内汞气压作用大,灯管光效稳定性好,对大功率灯管调节效果尤为明显的多冷穴螺旋荧光灯。本实用新型设计多冷穴螺旋荧光灯,包括双螺旋型灯管,灯管内腔置有汞和惰性气体、氧化物阴极、芯柱、导丝,管壁涂有荧光粉层,其特征在于在灯管上至少设置三个冷穴,一个冷穴设置在双螺旋的连通部位,二个冷穴设置在螺旋管末一圈中部的对称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灯管多个冷穴调节管内汞气压逼近最佳值,保持灯管光效和发光光度稳定,且点灯无论在向上、向下或侧向状态,总有一个冷穴在上,一个冷穴在下予以调节平衡,而灯管功率越大,其调节平衡效果越明显,灯管发光光度稳定性越好,灯管上冷穴也可设置三个以上,分别设置在第二圈,第三圈或第四圈上,以满足调节灯管管内汞气压达到最佳量值,充分有效地保持灯管发光光度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穴位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由灯管(1)(1a)、氧化物阴极(2)、置有汞和惰性气体的管腔(3)、芯柱(4)、管壁荧光粉层(5)、导丝(6)(6a)、冷穴(7)(7a)(7b)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灯管(1)(1a)均按同方向旋转,形成双头螺旋,灯管(1)(1a)的一端连接相同,灯管(1)(1a)的另一端各置有氧化物阴极(2),氧化物阴极(2)和导丝(6)(6a)相接,导丝(6)(6a)固定在芯柱(4)上,在灯管(1)(1a)上,设置有三个冷穴(7)(7a)(7b),冷穴(7)设在双头螺旋的连接部位,二个冷穴(7a)(7b)设在灯管末一圈中部的位置,灯管启动时,由于冷穴部位的电流密度小,其温度较低,具有调节灯管管内汞气压的作用,使管内汞气压逼近最佳量值,保持灯管发光光度稳定,多冷穴结构灯管调节灯管管内汞气压的作用更大,对点灯环境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对向上、向下、侧向点灯状态造成灯管局部温度差的平衡作用更好,故能使灯管光效保持在较高水平,大功率螺旋荧光灯保持发光光度稳定的效果尤为明显。
权利要求1.一种多冷穴双螺旋荧光灯,包括由灯管、灯管内腔置有汞和惰性气体、氧化物阴极、芯柱、导丝、管壁涂有荧光粉层组成,其特征在于灯管均按同方向旋转,形成双头螺旋型。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冷穴双螺旋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在灯管上至少设置有三个冷穴,一个冷穴设置在双螺旋的连通部位,二个冷穴设置在螺旋管末一圈中部的对称位置。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冷穴双螺旋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在灯管上的冷穴可设置三个以上,一个冷穴设置在双螺旋的连通部位,灯管上的冷穴从第二个开始,分别设置在第二圈,第三圈或第四圈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荧光灯灯管上设置多个冷穴,调节灯管管内汞气压作用大,发光光效稳定性好的灯管,包括双螺旋型灯管,灯管内置有汞和惰性气体,氧化物阴极、芯柱、导丝、管壁涂有荧光粉层,其特征在于在灯管上至少设置有三个冷穴,一个冷穴设置在双螺旋管的连通部位,二个冷穴设置在螺旋管末一圈中部的对称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灯管多个冷穴调节管内汞气压逼近最佳量值,提高灯管光效和发光光度稳定性。
文档编号H01J61/30GK2669363SQ0226151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2日
发明者徐保度, 涂延华 申请人:上海翔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