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阴极荧光灯用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97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阴极荧光灯用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冷阴极荧光灯的电极和设有该电极的冷阴极荧光灯。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具有高辉度和长寿命的冷阴极荧光灯的电极。
背景技术
:冷阴极荧光灯已经被用作多种光源,例如用于对复印机、图像扫描仪等中的原稿进行照明的光源,和作为用于个人计算机的液晶监视器或用于液晶电视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的光源等。冷阴极荧光灯通常设有这样的玻璃管其内表面上具有荧光物质层,并且在该玻璃管内密封有稀有气体和水银并设有一对电极。引线被焊接到每个电极的末端部分,以便通过该引线施加电压。通常将引线分为固定在玻璃管内的内引线和置于管外的外引线。荧光灯通过以下过程发光(a)向两个电极间施加高电压;(b)使玻璃管内的电子与电极发生碰撞;(c)电极放出电子(即,形成放电);(d)放电与管内的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发出紫外光;以及(e)紫外光激发荧光物质发光。上述电极的代表性例子是由纯镍(Ni)制成的。另外,专利文献1批露了这样的经涂敷的电极,其中在由锆(Zr)制成的电极的表面上设有碳化锆层,从而抑制了汞合金的形成。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85472。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市场上极需具有高辉度和长寿命的冷阴极荧光灯。因此,需要满足上述要求的电极。为了获得高辉度,可以想到的是增大流入电极的电流。但是,如果电流增大,那么会由于溅射等而加快电极的消耗,进而縮短了寿命。另外,近年来,考虑到尽力节能的情况,往往避免增大电流。因此,需要提高电极本身的性能。本发明是考虑了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适用于具有长寿命和高辉度的冷阴极荧光灯的电极。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高辉度和长寿命的冷阴极荧光灯。解决所述问题的手段为了获得具有高辉度和长寿命的冷阴极荧光灯,本发明人特别着重于以下几点努力地研究了电极所需的性能(a)电极要难于与汞形成合金(难于形成汞合金);以及(b)电极要具有较高的熔点。在冷阴极荧光灯中,通过以下过程发生已知为"溅射"的现象,所述过程为通过电极间放电而产生的汞离子与电极发生碰撞,从而使玻璃管内的电极物质飞散,并沉积在玻璃管的内表面上。当电极物质趋向于形成汞合金时,沉积物(溅射层)中就混入了汞。结果,不能充分地发出紫外光,由此降低了辉度。另外,由于溅射层消耗了汞,结果荧光灯的寿命縮短。因此,当由于溅射层而导致的汞的消耗被减少时,荧光灯可以具有高辉度和长寿命。另一方面,当玻璃管中的电子与电极发生碰撞时,能量极高、可达到约107eV。因此当具有低熔点(或低液相温度)的电极与电子发生碰撞时,该电极将在原子水平上熔融。熔融后,电极发生液化或气化,从而使放电不够充分。结果,荧光灯的辉度降低。此外,由上述液化和气化所引起的电极的消耗縮短了荧光灯的寿命。因此,降低由于电子碰撞而导致的电极的消耗可以使荧光灯具有高辉度和长寿命。作为满足以上(a)和(b)中所述性能的材料,已经发现使用铑、钯以及它们的合金(例如铑合金和钯合金)是合乎需要的。基于该发现,本发明的电极是通过使用这些金属而形成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冷阴极荧光灯用电极被这样构造而成电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通过使用选自第一材料组中的一种材料形成的,所述的第一材料组由铑、钯以及它们的合金构成。本发明的电极被这样构造而成电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通过使用难于形成汞合金并且具有较高熔点的金属(例如铑、钯或它们的合金)形成的。这种结构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由于溅射层而引起的汞的消耗,而且降低了在电子碰撞时由于熔融而导致的电极的消耗。因此,使用本发明的电极可以获得具有高辉度和长寿命的冷阴极荧光灯。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极被这样构造而成电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通过使用选自第一材料组中的一种材料(下文称为第一材料)形成的,所述的第一材料组由铑(Rh)、钯(Pd)以及它们的合金(更具体地说,铑合金(Rh合金)、钯合金(Pd合金)和铑钯合金(Rh-Pd合金))构成。Rh合金的种类包括(例如)Rh-Co合金和Rh-Ni合金。Pd合金的种类包括(例如)Pd-Co合金和Pd-Ni合金。可以使用具有通常已知组成的Pd合金。Rh-Pd合金的种类包括(例如)Rh-Pd二相合金、Rh-Pd-Co合金和Rh-Pd-Ni合金。在二相合金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两种合金中的一种一种是包含Rh或Pd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另一种是包含等量的这两种元素的合金。如上所述,所述的第一材料不但难以与汞形成合金并具有较高的熔点,而且还具有较低的电阻温度系数。当电极的电阻较高时,一部分供入的电流被用于产生焦耳热,从而降低了能量效率。因此,当电极具有较低的电阻温度系数时,电极对在电子碰撞时在原子水平上产生的热所引起的电阻的增加具有抗性。因此,可以降低能量效率的劣化。结果,设置有使用第一材料的电极的冷阴极荧光灯具有较高的能量效率,由此实现节能。本发明的电极仅需要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电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通过使用第一材料形成的。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第一材料形成整个电极。可供选用的其它方式是,所述电极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表面部分是通过使用第一材料形成的,而内部是通过使用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的。当整个电极是通过使用第一材料形成时(前一种情况),形成汞合金的可能性最小。因此,由于电子的碰撞而引起的电极的消耗可以降至最低。结果,使用这种电极可以制造具有极高辉度和较长寿命的冷阴极荧光灯。当电极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分别形成表面部分和内部而制成时(后一种情况),本发明的电极为(例如)包含基材和覆盖该基材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层,并且覆盖层的表面部分是通过使用第一材料形成的。本发明人对覆盖层进行了研究,发现当由第一材料制成的层直接在基材上形成时,在该层形成时产生的残余应力将使第一材料层与基材分离。特别是,由于第一材料层具有相对较高的硬度,所以其易于与基材分离。换句话说,第一材料层与基材具有较低的粘合性。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将能够减小在形成第一材料层时产生的应力的、并且与基材具有优异的粘合性的层直接设置在基材上。换句话说,将这种层用于将第一材料层结合到基材上。结果,覆盖层包含(a)结合层,其被直接设置在基材上;以及(b)表层,其被设置在结合层上。表层是通过使用第一材料形成的。由第一材料制成的表层可以通过电镀法或溅射法形成。特别是,即使当基材具有复杂的形状(例如杯状)时,电镀法仍可以在其表面、特别是杯的内表面上形成均匀的覆盖层。因此,理想的是使用这种方法。此外,电镀法具有优异的大量生产性。随着表层厚度的增加,表层可以增大其对增强冷阴极荧光灯的辉度和延长冷阴极荧光灯的寿命的作用。因此,对于表层的厚度没有指定上限。但是,当表层是通过电镀法形成时,认为制造限度为约10^m。另一方面,如果表层过薄,特别是小于0.05pm,则预计达不到增加冷阴极荧光灯的辉度和延长其寿命的效果。因此,具体地说,理想的是表层的厚度为0.05pm至10pm、更理想的是0.3pm至5|im。本发明人已经发现,作为满足结合层所需性能的材料,理想的是使用金(Au),这是因为金较软并且与基材具有优异的结合性能。因此,用于形成结合层的材料被制定为金或金合金。特别是,由高纯度的金制成的结合层是合乎需要的。最理想的是使用纯金。当结合层是通过使用金合金形成时,需要的是该合金包含至少95质量%(在整个说明书中,术语"质量%"用于指"重量%")的金。用于金合金的合金元素可以是构成基材的元素。即使当结合层是通过使用纯金形成时,构成基材的元素也会在某些情况下扩散到形成结合层的金中,从而形成合金。因此,在本发明中,除了其中有意加有合金元素的金合金以外,形成结合层的金合金的种类包括通过构成基材的元素的扩散而形成的金合金。金的熔点较低。因此,考虑到对由于电子碰撞而产生的热的耐性,金不是形成覆盖层的理想材料。然而,在本发明中,金与金合金不用于耐热层中。相反,如上所述,它们被用于结合层中,以便使由具有高熔点的第一材料制成的表层与基材结合。因此,即使当通过使用上述具有低熔点的元素形成的层被设置在基材上时,本发明的电极仍可以有助于获得具有高辉度和长寿命的冷阴极荧光灯。结合层可以通过电镀法或真空沉积法形成。特别是,如上所述,电镀法可以形成均匀的结合层,并且电镀法具有优异的大量生产性。因此,理想的是使用这种方法。仅需要使结合层的厚度达到可以使表层与基材牢固结合的程度即可。如果结合层过薄,表层往往容易从基材上分离。如果过厚,结合层(金)的内部发生破坏,从而增加了分离的趋势。更具体地说,结合层的厚度为0.1pm至3|im、理想的是0.3pm至1pm。基材可以通过(例如)使用常规的电极材料(例如镍(Ni)、钨(W)或钼(Mo))形成。纯Ni具有优异的加工性和成本效率。W和Mo的熔点远高于纯Ni的熔点。因此,即使当不存在覆盖层时,它们仍可以抑制电极的消耗和辉度的降低。另外,可以使用通过将合金元素加入到纯Ni中而制造的Ni合金作为用于形成基材的材料。更具体地说,Ni合金可以包含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元素Ti、Hf、Zr、V、Fe、Nb、Mo、Mn、W、Sr、Ba、B、Th、Be、Si、Al、Y和稀土元素(除了Y之外),并且这些元素的总量为至少0.001质量%、至多5.0质量%,其余由Ni和杂质构成。可供选用的其它方式是,Ni合金可以包含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元素Be、Si、Al、Y和稀土元素(除了Y之外)(这些元素包括在上述元素之内),并且这些元素的总量为至少0.001质量%、至多3.0质量%,其余由Ni和杂质构成。具体地说,需要的是使用包含Y的Ni合金,这是因为这种合金可以提高抗溅射性。上述镍合金具有以下所述的多种优点(a)其具有低于纯Ni的逸出功,从而促进放电,(b)其具有抗溅射性(溅射速率或蚀刻速率小),(C)其难以形成汞合金,以及(d)其难以形成氧化物膜,从而不易使放电受到妨碍。因此,当电极在由上述镍合金制成的基材上具有覆盖层时,即使当覆盖层被消耗掉从而使得基材被露出时,所述电极仍可以抑制辉度降低和电极消耗。可以通过改变Ni合金中合金元素的种类和控制合金元素的含量来改变逸出功和蚀刻速率。另外,可以使用铁(Fe)或铁合金(Fe合金)作为用于形成基材的材料。如上所述,在向电极提供电力的引线中,内引线被固定于玻璃管内。通常使用其热膨胀系数接近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的材料来制成内引线。作为满足这种要求的材料,可以使用铁镍钴合金,其是通过将钴(Co)和镍(NO加入铁中而形成的。作为铁镍钴合金,存在有已知为(例如)科瓦铁基镍钴合金的合金。除了上述材料之外,还可以使用铁镍合金和铁镍铬合金作为用于形成内引线的材料。这些铁合金具有优异的塑性加工性和切削加工性。因此,当内引线和电极是通过使用上述铁合金而形成为一体时,由于无需分开地制造两个元件以及无需使用焊接法或其它方法将这两个元件结合在一起,所以可以提高可制造性。另一方面,铁在塑性加工性方面优于钨和钼。另外,铁具有接近于上述用作用于形成内引线的材料的铁合金的熔点。因此,由铁制成的基材可以通过焊接而简单可靠地与内引线结合。铁和铁合金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其具有优异的成本效率。此外,铁和铁合金具有较低的逸出功。上述事实使得铁和铁合金成为用于形成基材的理想材料。然而,尽管通过使用铁和铁合金形成的电极具有较低的逸出功,但是电极与汞在玻璃管内快速反应,从而可以预计到电子发射性将劣化。因此,认为当电极是通过使用铁和铁合金形成时,该电极难以充分地具有电极所需的性能。另一方面,尽管形成上述覆盖层的金属(例如铑或钯)的逸出功稍大于铁和铁合金的逸出功,但是该金属具有优异的电子发射性,这是因为这些金属存在大量的表面原子,这些原子被认为非常有助于电子的放出。因此,当上述覆盖层被设置在由铁或铁合金制成的基材上时,可以提高电子发射性。这种电极可能有助于增加荧光灯的辉度和寿命。铁和铁合金的种类包括(a)所谓的纯铁,其包含至多0.1质量%的碳(C)和至少99.9质量。/。的Fe,其余由杂质构成;以及(b)钢。使用碳含量超过0.1质量%的钢是不合乎需要的,这是因为这种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并且在加工时会产生瑕疵和使表面不均匀,从而不利地影响表面性能。如上所述,需要的是使用其热膨胀系数接近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的合金作为除了钢以外的铁合金。这种合金的种类包括含Ni合金,即,铁镍合金。合金的种类还包括加钴的铁镍合金(即,铁镍钴合金)和加铬的铁镍合金(即,铁镍铬合金)。这些铁合金的具体组成如下所示。(a)铁镍合金该合金包含41质量%至52质量%的Ni,其余由Fe和杂质构成。这种合金还可以包含至多0.8质量%的Mn和至多0.3质量%的Si。(b)铁镍钴合金该合金包含28质量%至30质量%的Ni以及16质量%至20质量%的Co,其余由Fe和杂质构成。这种合金还可以包含0.1质量%至0.5质量%的Mn以及0.1质量%至0.3质量%的Si。另外,可以使用市售的科瓦铁基镍钴合金作为这种合金。(c)铁镍铬合金该合金包含41质量%至46质量%的Ni以及5质量%至6质量%的Cr,其余由Fe和杂质构成。这种合金还可以包含至多0.25质量%的Mn。本发明的电极可以以多种形状使用。典型的例子包括杯状(具有底部的中空的管)和实心的柱状。杯状电极是理想的,这是因为这种电极由于空心阴极效应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溅射。柱状电极可以通过将由第一材料或用于形成基材的材料制成的线状材料切削成特定的长度来制成。因此,柱状电极容易生产。作为典型的例子,杯状电极可以通过对由第一材料或用于形成基材的上述材料制成的板状材料进行压制来制成。当由上述基材形成材料制成的电极主体(为在形成覆盖层之前的主体)与内引线被形成为一体时,首先制造由基材形成材料制成的线状材料。然后在该线状材料的一端进行锻造操作。由此,可以形成杯状电极的主体。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切削对线状材料的另一端进行加工,以调节内引线的直径。可供选用的其它方式是,可以通过切削对由上述基材形成材料制成的整个线状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以一体的方式形成电极的杯状主体和线状内引线。当以一体的方式形成电极的实心柱状主体和线状内引线时,可以将上述线状材料的一端用作电极的主体,而可以将另一端用作内引线。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切削对线状材料的另一端进行加工,以调节内引线的直径。本发明的电极被希望具有其中电极主体和内引线以一体的方式形成的结构。在本发明的电极被构造成具有基材(电极主体)和覆盖层的情况下,当基材为杯状时,需要形成这样的覆盖层,使得其至少覆盖杯的整个内表面,更具体地说,是覆盖杯的管状部分的内周表面和底部的内表面这二者的整个表面。当然,可以形成这样的覆盖层使其覆盖杯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这二者的整个表面。当部分地设置覆盖层时,建议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形成覆盖层,以确保不设置覆盖层的部分没有覆盖层。例如,当通过电镀法形成覆盖层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基材被部分掩盖;或者(b)将消耗电极或防护板置于基材上不设有覆盖层的部分的相邻位置处。当覆盖层是通过溅射法或真空沉积法形成时,可以使用防护板,其可以控制形成覆盖层的颗粒的扩散区域。当通过以一体式形成内引线和电极主体来制造电极时,对内引线的表面提供上文所述的掩盖措施等以防止覆盖层的形成。本发明的电极被用作冷阴极荧光灯用电极。冷阴极荧光灯设有这样的玻璃管,在该玻璃管的内表面上具有荧光物质层,并且该玻璃管内密封有稀有气体(例如氩气或氙气)和汞,并设有本发明的电极。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电极被这样构造而成电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通过使用难于与汞形成合金并具有高熔点的材料形成的。因此,当该电极被用作冷阴极荧光灯的电极时,该灯不仅可以抑制由于亲的消耗或不充分的放电而导致的辉度的降低,而且可以减少汞和电极的消耗。结果,设有本发明的电极的本发明的冷阴极荧光灯具有高辉度和长寿命。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使用用于形成基材(基材具有表1所示的组成)的材料制造杯状电极和圆柱状电极,每个电极的外径为1.6mm,长度为3.0mm。制造结合有所述电极的冷阴极荧光灯,以评价它们的辉度和寿命。通过以下所示的工序制造杯状电极。通过热轧处理对由用于形成基材(基材具有表l所示的组成)的材料制成的铸块进行加工。使所得的轧制板经过热处理,随后经过表面切削加工。使表面处理后的材料经过反复的冷轧操作和热处理。然后对所得材料进行最终的热处理(软化处理),从而制得厚度为O.lmm的板状材料。将该板状材料切削至特定的尺寸。将所得的这片板状材料经过冷压加工而制造出杯状基材。将如此制得的基材用作不具有覆盖层的杯状电极。另一方面,具有覆盖层的杯状电极是通过电镀法在所制得的基材上设置具有如表1所示的组成的结合层和表层而形成的。通过调节电镀时间来改变覆盖层的厚度。在电极的整个表面(电极的整个内表面和整个外表面)上设置覆盖层。通过以下工序制造圆柱状电极。通过热轧处理对由用于形成基材(具有表l所示的组成)的材料制成的铸块进行加工。将所得的轧制线材经过冷拉加工和热处理。然后,对该线材进行最终的热处理(软化处理),从而制造出直径为1.6mm的线状材料。将该线状材料切削至特定的长度(3mm),从而制造出圆柱状基材。将如此制得的基材用作不具有覆盖层的圆柱状电极。另一方面,具有覆盖层的圆柱状电极是通过电镀法在所制得的基材上设置具有如表l所示的组成的结合层和表层而形成的。通过调节电镀时间来改变覆盖层的厚度。在电极的整个表面上设置覆盖层。在形成覆盖层后,检测表层的结合情况。检测结果表明,在各电极中没有发生结合层与基材分离的现象,这表示结合牢固。另外'在形成覆盖层后,还检测了表层与基材之间的组成。根据检测结果,可识别出一些合金(Au-Ni合金和Au-Fe合金)。Ni和Fe可能是从基材中扩散出来的。即使当结合层形成合金时,也没有显出结合性能有任何问题。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通过以下所示工序制造冷阴极荧光灯。将由科瓦铁基镍钴合金制成的内引线与由涂敷铜的Ni合金线制成的外引线焊接在一起。通过焊接使得内引线与上述制得的电极的底面或端面结合。由镍、镍合金、铁或铁合金制成的电极(基材)的熔点与由科瓦铁基镍钴合金制成的内引线的熔点彼此相当或比较接近。因此,通过焊接它们可以容易地彼此结合。通过熔融将玻璃珠附着在内引线上,使得玻璃珠包围内引线的整个外周。这种操作制造了这样的电极元件,其中引线、电极和玻璃珠被结合为一体。制备两个上述电极元件。可以在引线和玻璃珠都被附着于基材的情况下使基材设有覆盖层。当将铁镍合金或铁镍钴合金用作用于形成基材的材料时,基材和内引线可以形成为一体。用于形成为一体的工序如下所示。首先,如制造上述圆柱状电极的情况那样制造线状材料。将该线状材料切削至特定的长度(4mm)。使所得的短材料的一个端部(从端面到距离该端面纵向距离为1mm的位置处的部分)经过冷锻加工,进而制造成杯状电极。使另一个端部根据需要经过切削加工,进而制造出线状内引线。外引线与内引线的端部结合。另一方面,制备这样的玻璃管在玻璃管的内表面上具有荧光物质层(在本评价测试中为卤代磷酸盐荧光物质层),并且该玻璃管的两侧均具有开口端。将一个电极元件插入端部开口的管的一端中。使玻璃珠和管的这一端部彼此熔融结合,从而使管的这一端被密封,并且电极元件被固定于管内。接着,从另一端(仍是开口的)对玻璃管抽真空,并引入稀有气体(在本评价测试中为氩气)和汞。按照与上述电极元件相同的方式固定另一个电极元件,并密封该玻璃管。通过该工序,在杯状电极的情况下,获得这样的冷阴极荧光灯(样品)其中一对电极的开口部分以彼此相面对的方式放置。在圆柱状电极的情况下,获得这样的冷阴极荧光灯(样品)其中一对电极的端面以彼此相面对的方式放置。对所制造的每个样品的辉度和寿命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评价。将设有电极No.l(由Ni制成的杯状电极)的样品No.1的中心辉度(43,000cd/m2)和寿命指定为100,以便作为参照。将设有其它电极的每个样品的辉度和寿命相对于该参照表示出来,以便用于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寿命被定义为当中心辉度降至50%时的时间。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如表2所示,设置了带有由铑制成的基材或者由铑或钯制成的覆盖层的电极的样品比设置了带有由除了铑之外的金属制成的基材且不带有覆盖层的电极的样品具有更高的辉度和更长的寿命。特别是,随着样品电极表层厚度的增加,样品的辉度和寿命增加。根据这些结果,具有由选自铑、钯和它们的合金中的材料形成的表面的电极可能有助于获得高辉度和长寿命的冷阴极荧光灯。另外,设置有杯状电极的样品具有比设置有圆柱状电极的样品更高的辉度和更长的寿命。此外,设置了带有由铑制成的覆盖层的电极的样品比设置了带有由钯制成的覆盖层的电极的样品具有更高的辉度和更长的寿命。设置了带有由Ni合金制成的基材的电极的样品具有比设置了带有由Ni制成的基材的电极的样品更长的寿命。设置了带有由Ni合金制成的基材的电极的样品能够延长寿命的原因可以被认为如下所述。因为由Ni合金制成的基材不仅使基材本身容易放电,而且具有优异的抗溅射性,所以即使在覆盖层被消耗掉以后,也可以抑制辉度降低和电极消耗。此外,设置了带有由Fe(包含0.025质量%的C)或Fe合金制成的基材的电极的样品具有高辉度和长寿命。这归因于这样的事实覆盖层具有优异的电子发射性。上述实施方案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并且不受限于上述结构。例如,电极的基材可以是通过使用W或Mo形成的。此外,可以不使用玻璃珠。上文中,通过参照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本申请是基于2006年8月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6-213947)和2006年11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6-322637)的,并且这些申请的说明书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工业实用性本发明的电极可以适于用作冷阴极荧光灯用电极。本发明的冷阴极荧光灯可以适于用作多种电子装置的光源,例如作为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的光源、作为用于小型显示器的前光的光源、用于对复印机、扫描仪等中的原稿进行照明的光源、以及用于复印机擦除器的光源。权利要求1.一种冷阴极荧光灯用电极,其中所述电极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通过使用选自第一材料组中的一种材料形成的,所述第一材料组由铑、钯以及它们的合金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冷阴极荧光灯用电极,该电极包含基材和覆盖该基材表面的覆盖层;所述覆盖层包含(a)表层,其是由选自所述第一材料组中的材料制成的;以及(b)结合层,其是由金或金合金制成的,并且其被置于所述基材和所述表层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冷阴极荧光灯用电极,所述电极为杯状。4.如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冷阴极荧光灯用电极,其中所述基材是通过使用选自第二材料组中的一种材料形成的,所述第二材料组由镍、镍合金、铁、铁合金、钨和钼构成。5.—种冷阴极荧光灯,其具有如权利要求l至4中任意一项所限定的电极。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辉度和长寿命的冷阴极荧光灯以及用于这种灯的电极。所述电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通过使用选自铑、钯以及它们的合金中的一种材料形成的。例如,在基材上形成有由上述材料制成的表层。为了增加表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可在基材上形成由金或金合金制成的结合层。由于诸如铑之类的金属难以与汞形成合金,并且具有较高的熔点,因此设置有由上述金属制成的电极的冷阴极荧光灯不仅可以抑制由于汞合金的形成而引起的汞的消耗,而且可以抑制由于放电不充分而导致的辉度降低。此外,由于所述灯可以抑制汞和电极的消耗,因此所述灯具有较长的寿命。文档编号H01J61/067GK101331580SQ20078000075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申请日期2007年3月15日优先权日2006年8月4日发明者山崎和郎,德田健之,新田耕司,稻泽信二,细江晃久申请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住电精密导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