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67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技术涉及在显示设备中使用的等离子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面板(以下,称作PDP)采用了按照在一对基板间形成放电空间的方式将其对置配置的构造。放电空间被配置于基板的隔壁划分为多个,构成了多个放电单元。在基板上,为了在被隔壁划分的放电空间中产生放电,而配置有显示电极和数据电极。在基板上,设置有通过放电而以红色、绿色、蓝色发光的荧光体。PDP通过由放电产生的紫外光来激励荧光体,并从放电单元分别发出红色、绿色、蓝色的可见光来进行图像的显示。在PDP中,为了增加图像显示时的发光亮度,显示电极为如下结构重叠了宽的带状的透明电极、和在透明电极上作为金属电极的总线线路。由此,显示电极的面积扩大。为了抑制由于此结构而增大的放电电流,或者为了去掉透明电极来削减工序数,显示电极被分割为多个部分且使用了设有开口部的显示电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第02/017345号

发明内容
等离子显示面板具备背面板和与背面板对置配置的前面板。背面板具有纵隔壁和与纵隔壁正交的横隔壁。前面板具有与横隔壁平行的第1透明电极、和与纵隔壁平行的多个第2透明电极。前面板还具备具有相同宽度且以相同间隔配置的多个总线电极。多个总线电极包括与第1透明电极电连接的第1总线电极、和与多个第2透明电极电连接的第2 总线电极。第2总线电极形成于与横隔壁相对的位置。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P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P的放电单元部分的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P的电极排列图。图4是表示利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P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5是表示施加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P的各电极的驱动电压波形的波形图。图6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P的显示电极的扫描电极以及维持电极与隔壁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P的显示电极的扫描电极以及维持电极与隔壁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其他例子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首先,利用图1 图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P100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PDP100由前面板1和背面板2构成。前面板1由基板4、显示电极7、电介质层8以及保护膜9构成。在玻璃制的基板 4上,在行方向上排列有多条导电性的显示电极7。显示电极7由扫描电极5和维持电极6 构成。扫描电极5和维持电极6在其间设有放电间隙地相互平行地配置。扫描电极5和维持电极6按照扫描电极5、维持电极6、维持电极6、扫描电极5的顺序形成。由玻璃材料构成的电介质层8按照覆盖扫描电极5和维持电极6的方式形成。在电介质层8上形成有由氧化镁(MgO)构成的保护膜9。如图2所示,扫描电极5具有与横隔壁13b平行的第1透明电极5a、和与第1透明电极如电连接的第1总线电极恥。维持电极6如后面图6所示,具有与纵隔壁13a平行的多个第2透明电极6c ;与多个第2透明电极6c电连接的第2总线电极6b ;和与横隔壁1 平行的第3透明电极6a。 第2总线电极6b形成于与横隔壁1 相对的位置。在此,第1总线电极恥和第2总线电极6b具有相同宽度且以相同间隔配置了多个。第1透明电极5a、第2透明电极6c以及第3透明电极6a是铟锡氧化物(ITO)等。 第1总线电极5b、第2总线电极6b包含黑色颜料、玻璃材料以及银(Ag)等导电性金属。扫描电极5和维持电极6的结构在后面详述。如图1所示,背面板2由基板10、绝缘体层11、数据电极12、隔壁13、荧光体层14R、 14G、14B构成。在玻璃制的基板10上,设置有由Ag构成的多条数据电极12。数据电极12 在列方向上条状地排列。数据电极12被由玻璃材料构成的绝缘体层11覆盖。在绝缘体层 11上设置有由玻璃材料构成的井沿状的隔壁13。隔壁13具有纵隔壁13a和与纵隔壁13a 正交的横隔壁13b。将在前面板1和背面板2之间形成的放电空间3按照每个放电单元15 进行划分。在绝缘体层11的表面以及隔壁13的侧面设有红色(R)、绿色(G)、蓝色(B)的荧光体层14R、14G、14B。在此,如图2所示,形成放电单元15的井沿形状的隔壁13由纵隔壁13a和横隔壁 13b构成。纵隔壁13a与数据电极12平行地形成。横隔壁1 按照与纵隔壁13a正交的方式形成。荧光体层14R、14G、14B沿着纵隔壁13a条状地涂敷于隔壁13内。荧光体层14R、 14G、14B按照蓝色荧光体层14B、红色荧光体层14R、绿色荧光体层14G的顺序排列。并且,按照扫描电极5以及维持电极6与数据电极12交叉的方式,将前面板1和背面板2对置配置。如图3所示,在扫描电极5以及维持电极6与数据电极12交叉的区域中设有放电单元15。在放电空间3中,作为放电气体,封入有例如氖和氙的混合气体。另外,PDP100的构造不限于上述构造。PDP100的构造例如也可以为具备条状的隔壁的构造。扫描电极5由在行方向上较长的η条扫描电极Y1、Y2J3……构成。维持电极 6由在行方向上较长的η条维持电极X1、X2、X3……&构成。数据电极12由在列方向上较长的m条数据电极Al……Am构成。在1对扫描电极Yp以及维持电极Xp (1彡ρ彡η)、和1 条数据电极彡q彡m)交叉的区域中,形成有放电单元15。放电单元15在放电空间3内形成了 mXη个。扫描电极5以及维持电极6按照扫描电极Yl-维持电极Xl-维持电极 Χ2-扫描电极Υ2……的模式形成于前面板1。扫描电极5以及维持电极6与设置于形成了放电单元15的图像显示区域之外的驱动电路的端子相连接。接下来,说明利用了上述PDP100的等离子显示装置200的整体结构以及驱动方法。如图4所示,等离子显示装置200具备图1 图3所示的结构的PDP100、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6、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7、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8、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9、定时产生电路20以及电源电路(未图示)。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7与PDP100的数据电极12的一端连接。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7具有用于对数据电极12提供电压的由半导体元件构成的多个数据驱动器。数据电极12将每几条数据电极12作为1个模块而被分割为多个模块。数据电极12以该模块为单位将多个数据驱动器与设置于PDP100的下端部的电极引出部连接。在图4中,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6将图像信号Sig变换为每个子场的图像数据。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7将每个子场的图像数据变换为与各数据电极Al Am对应的信号,并对各数据电极Al Am进行驱动。定时产生电路20根据水平同期信号H以及垂直同期信号V来产生各种定时信号,并将各种定时信号提供给各驱动电路模块。扫描电极驱动电路 18基于定时信号来对扫描电极Yl 提供驱动电压波形。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9基于定时信号来对维持电极Xl 紐提供驱动电压波形。另外,维持电极的一端在PDP100内或在 PDP100外公共连接,其公共连接的布线与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9连接。接下来,利用图5来说明用于驱动PDP100的驱动电压波形和其动作。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P100中,1个场被分割为多个子场,各个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维持期间。在第1子场的初始化期间,数据电极Al Am以及维持电极Xl 紐保持为0 (V)。 扫描电极Yl 被施加从放电开始电压以下的电压Vil (V)向着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Vi2(V)缓和地上升的斜坡电压。于是,在所有的放电单元15中产生第1次微弱的初始化放电,并在扫描电极Yl 扑上积累负的壁电压。此外,在维持电极Xl &!上以及数据电极Al Am上积累正的壁电压。由此,在此,电极上的壁电压是指,在覆盖电极的电介质层以及荧光体层上等积累的壁电荷所产生的电压。之后,维持电极Xl &保持正的电压Vh(V),扫描电极Yl 被施加从电压 Vi3(V)向着电压Vi4(V)缓和地下降的斜坡电压。于是,在所有的放电单元15中发生第2 次微弱的初始化放电。由此,扫描电极Yl 扑上和维持电极Xl )(r!上之间的壁电压被减弱,并被调整为适合写入动作的值。数据电极Al Am上的壁电压也被调整为适合写入动作的值。在接下来的写入期间,扫描电极Yl 办暂时保持Vr(V)。接着,第1行的扫描电极Yl被施加负的扫描脉冲电压Va(V)。此外,数据电极Al Am中应在第1行显示的放电单元15的数据电极Ak (k = 1 m)被施加正的写入脉冲电压Vd (V)。此时数据电极Ak和扫描电极Yl的交叉部的电压成为在外部施加电压(Vd-Va) (V)上加上了数据电极Ak上的壁电压和扫描电极Yl上的壁电压而得到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然后,在数据电极Ak 和扫描电极Yl之间以及维持电极Xl和扫描电极Yl之间发生写入放电。由此,在该放电单元15的扫描电极Yl上积累正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Xl上积累负的壁电压。此时,在数据
5电极Ak上也积累负的壁电压。像这样,在应在第1行显示的放电单元15中发生写入放电,进行在各电极上积累壁电压的写入动作。另外,因为没有施加写入脉冲电压Vd(V)的数据电极Al Am和扫描电极Yl的交叉部的电压没有超过放电开始电压,所以不产生写入放电。以上的写入动作依次进行到第η行的放电单元15为止,写入期间结束。在接下来的维持期间,在扫描电极Yl 办上作为第1电压施加正的维持脉冲电压Vs(V)。在维持电极Xl )(r!上作为第2电压施加接地电位、即0(V)。此时在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15中,扫描电极Yi (i = 1 η)上和维持电极Xi上之间的电压成为在维持脉冲电压Vs(V)上加上了扫描电极Yi上的壁电压和维持电极Xi上的壁电压而得到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然后,在扫描电极Yi和维持电极Xi之间发生维持放电,由于此时产生的紫外线而荧光体层发光。并且,在扫描电极Yi上积累负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Xi 上积累正的壁电压。此时在数据电极Ak上也积累正的壁电压。在写入期间没有发生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15中,不产生维持放电,保持初始化期间结束时的壁电压。接着,在扫描电极¥1 办上施加第2电压即0(V)。在维持电极Xl &!上施加第1电压即维持脉冲电压Vs(V)。于是,在产生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15中,维持电极Xi上和扫描电极Yi上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因此再次在维持电极Xi和扫描电极Yi之间发生维持放电。并且,在维持电极Xi上积累负的壁电压,在扫描电极Yi上积累正的壁电压。以后也同样地,在扫描电极Yl 和维持电极Xl )(n上交替地施加与亮度权重相应的数量的维持脉冲,从而在写入期间中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15中持续地进行维持放电。这样维持期间的维持动作结束。接下来的子场中的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维持期间的动作也与第1子场中的动作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接下来,利用图6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P100的显示电极7的结构。图6所涉及的纵隔壁13a以及横隔壁13b,为了说明的方便,在纸面上表示于显示电极 7的里侧。但是,实际的纵隔壁13a以及横隔壁1 在纸面上与显示电极7相比配置于跟前侧。如图6所示,显示电极7由扫描电极5和维持电极6构成。扫描电极5由第1透明电极如和第1总线电极恥构成。维持电极6由第2透明电极6c、第3透明电极6a以及第2总线电极6b构成。在前面板1上形成有第1透明电极fe、第2透明电极6c以及第3透明电极6a。第 1透明电极fe与横隔壁13b平行地形成了多个。第2透明电极6c与纵隔壁13a平行地形成了多个。第3透明电极6a与横隔壁1 平行地形成了多个。第3透明电极6a将多个第 2透明电极6c的两侧的端部电连接。此外,在前面板1上形成有多个第1总线电极恥以及第2总线电极6b。第1总线电极恥与第1透明电极fe电连接。第2总线电极6b与多个第2透明电极6c电连接。 第2总线电极6b形成于与横隔壁1 相对的位置。第1总线电极恥和第2总线电极6b 具有相同宽度且以相同间隔配置。即,第1总线电极恥的宽度Wl和第2总线电极6b的宽度W2相同。此外,第1总线电极恥和第2总线电极6b之间的间隔Sl以及相邻的第1总线电极恥的间隔S2相同。第1总线电极恥和第2总线电极6b按照第2总线电极6b、第1总线电极恥、第2总线电极6b的顺序形成。在第2透明电极6c的两侧的端部形成的第 3透明电极6a中的一个第3透明电极6a和第2总线电极6b之间的间隔W3、与另一个第3 透明电极6a和第2总线电极6b之间的间隔W4相同。第3透明电极6a与第2总线电极6b 平行地形成了多个。在第1透明电极如与第3透明电极6a之间设有多个放电间隙。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PDP100采用了第2总线电极6b形成于与横隔壁13b相对的位置的结构。此结构由于构成放电单元15的维持电极6的第2总线电极6b不存在于放电单元15内,因此能够提高放电单元15的开口率。由此,本实施方式的PDP100能够提高从放电单元15提取光的效率,并提高发光效率。并且,本实施方式的PDP100采用了第1总线电极恥以及第2总线电极6b以相同宽度且相同间隔而形成的结构。因此,在不点亮PDP100时第1总线电极恥以及第2总线电极6b不显眼。即,本实施方式的PDP100能够抑制第1总线电极恥以及第2总线电极6b 被识别为条纹图案。并且,即使第1总线电极恥以及第2总线电极6b具有黑色颜料,也能够抑制第1总线电极恥以及第2总线电极6b被识别为条纹图案。另外,第2透明电极6c也可以与纵隔壁13a平行并且形成于第2总线电极6b的单侧。并且,第3透明电极6a也可以与第2总线电极6b平行并且形成于多个第2透明电极6c的一个端部。在此情况下,扫描电极5和维持电极6可以按照扫描电极5、维持电极 6、扫描电极5、维持电极6的顺序形成。此外,在图7中示出其他实施方式。图7所示的隔壁13本来在纸面上配置于跟前侧,但为了说明的方便,表示在了扫描电极5以及维持电极6的背面。如图7所示,第3透明电极6a也可以形成于与横隔壁1 相对的位置。扫描电极5由第1透明电极如和第1 总线电极恥构成。维持电极6由第2透明电极6c、第3透明电极6a以及第2总线电极6b 构成。在前面板1上形成有第1透明电极fe、第2透明电极6c以及第3透明电极6a。第 1透明电极fe与横隔壁13b平行地形成了多个。第2透明电极6c与纵隔壁13a平行地形成了多个。第3透明电极6a形成于与横隔壁1 相对的位置。第3透明电极6a与多个第 2透明电极6c电连接。第3透明电极6a与第2总线电极6b电连接。此外,在前面板1上形成有多个第1总线电极恥以及第2总线电极6b。第1总线电极恥与第1透明电极fe电连接。第2总线电极6b与多个第2透明电极6c电连接。 第2总线电极6b形成于与横隔壁1 相对的位置。第1总线电极恥和第2总线电极6b 具有相同宽度且以相同间隔配置。即,第1总线电极恥的宽度Wl和第2总线电极6b的宽度W2相同。此外,第1总线电极恥与第2总线电极6b之间的间隔Sl以及相邻的第1总线电极恥的间隔S2相同。第1总线电极恥和第2总线电极6b按照第2总线电极6b、第 1总线电极恥、第2总线电极6b的顺序形成。在第1透明电极fe与第2透明电极6c之间设置有多个放电间隙。在图7中例示了其他实施方式,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结构。并且,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不形成第3透明电极6a。但是,通过形成第3透明电极6a,从而第2透明电极6c 和第3透明电极6a的接触面积增加。若接触面积增加,则第2透明电极6c和第3透明电极6a的接触电阻减小。由此,形成了第3透明电极6a的PDP100与没有形成第3透明电极 6a的PDP100相比,能够减小维持放电的产生所需的电压。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PDP100,通过将第1总线电极恥以及第2总线电极6b以相同宽度且相同间隔配置,能够抑制在不点亮PDP100时第1总线电极恥以及第2总线电极6b被识别为条纹图案。此外,本实施方式的PDP100,通过将第2总线电极6b形成于与横隔壁1 相对的位置,能够提高从放电单元15提取光的效率,并提高发光效率。工业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技术在优化等离子显示面板熄灭时的美观方面很有用。符号说明1 前面板2 背面板3 放电空间4、10 基板5 扫描电极5a第1透明电极5b第1总线电极6 维持电极6a第3透明电极6b第2总线电极6c 第2透明电极7 显示电极8 电介质层9 保护膜11 绝缘体层12数据电极13 隔壁13a 纵隔壁13b横隔壁14R、14G、14B 荧光体层15 放电单元16 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7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8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9维持电极驱动电路20 定时产生电路100 PDP200等离子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具备背面板和与所述背面板对置配置的前面板, 所述背面板具有纵隔壁和与所述纵隔壁正交的横隔壁,所述前面板具有与所述横隔壁平行的第1透明电极和与所述纵隔壁平行的多个第2透明电极,所述前面板还具备具有相同宽度且以相同间隔配置的多个总线电极, 所述多个总线电极包括与所述第1透明电极电连接的第1总线电极和与所述多个第2 透明电极电连接的第2总线电极,所述第2总线电极形成于与所述横隔壁相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前面板还具有将所述多个第2透明电极电连接的第3透明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3透明电极形成于与所述横隔壁相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3透明电极与第2总线电极平行,并且形成于所述多个第2透明电极的至少一个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前面板至少具有两个所述第3透明电极,一个第3透明电极形成于所述多个第2透明电极的一个端部, 另一个第3透明电极形成于所述多个第2透明电极的另一个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一个第3透明电极和所述第2总线电极之间的间隔与所述另一个第3透明电极和所述第2总线电极之间的间隔相同。
全文摘要
等离子显示面板具备背面板和与所述背面板对置配置的前面板。背面板具有纵隔壁(13a)和与纵隔壁(13a)正交的横隔壁(13b)。前面板具有与横隔壁(13b)平行的第1透明电极(5a)、和与纵隔壁平行的多个第2透明电极(6c)。前面板还具备具有相同宽度且以相同间隔配置的多个总线电极。多个总线电极包括与第1透明电极(5a)电连接的第1总线电极(5b)和与多个第2透明电极(6c)电连接的第2总线电极(6b)。第2总线电极(6b)形成于与横隔壁(13b)相对的位置。
文档编号H01J11/24GK102449724SQ20118000222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
发明者堀慎一朗, 尾谷荣志郎, 水野耕一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