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66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在此公开的技术涉及使用于显示设备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面板(下面称为PDP)由前面板和背面板构成。前面板由玻璃基板、 形成于玻璃基板的一方的主面上的显示电极、覆盖显示电极并起到电容器的作用的电介质层、和由形成于电介质层上的氧化镁(MgO)构成的保护层而构成。另一方面,背面板由玻璃基板、形成于玻璃基板的一方的主面上的数据电极、覆盖数据电极的基底电介质层、形成于基底电介质层上的隔肋、和形成于各隔肋间的能发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光的荧光体层而构成。前面板和背面板的电极形成面侧相对置,并被气密密封。在由隔肋划分的放电空间中,封入氖(Ne)以及氙(Xe)的放电气体。放电气体通过有选择地施加给显示电极的视频信号电压而放电。由于放电而产生的紫外线激励各色荧光体层。激励后的荧光体层发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光。PDP如此实现了彩色图像显示(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3-U84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第1公开的PDP具备前面板;和与前面板相对置配置的背面板。前面板具有显示电极、覆盖显示电极的电介质层、和覆盖电介质层的保护层。保护层包括形成于电介质层上的基底层以及遍布基底层的整个面而分散配置的多个凝集粒子。凝集粒子由多个凝集的金属氧化物结晶粒子构成。背面板具有通过紫外线来激励的荧光体层。荧光体层具有绿色荧光体层,该绿色荧光体层包含1/10余辉时间超过2msec且小于5msec的Mn2+激活短余辉绿色荧光体、和包含在490nm以上且小于560nm的波长区域具有发光峰值的Ce3+激活绿色荧光体或Eu2+激活绿色荧光体的任一者的绿色荧光体。第2公开的PDP具备前面板;和与前面板相对置配置的背面板。前面板具有显示电极、覆盖显示电极的电介质层、和覆盖电介质层的保护层。保护层包含形成于电介质层上的基底层、遍布基底层的整个面而分散配置的多个第1粒子、和所述基底层的整个面而分散配置的多个第2粒子。第1粒子是凝集了多个金属氧化物结晶粒子的凝集粒子。第2粒子是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背面板具有通过紫外线来激励的荧光体层。荧光体层具有绿色荧光体层,该绿色荧光体层包含1/10余辉时间超过2msec且小于5msec的Mn2+激活短余辉绿色荧光体、和包含在490nm以上且小于560nm的波长区域具有发光峰值的Ce3+激活绿色荧光体或Eu2+激活绿色荧光体的任一者的绿色荧光体。


图1是表示PDP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PDP的电极排列图。
图3是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框图。图4是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电压波形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子场构成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编码的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前面板的构成的概略剖面图。图8是实施方式的保护层部分的放大图。图9是实施方式的保护层表面的放大图。图10是实施方式的凝集粒子的放大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结晶粒子的阴极发光光谱的图。图12是表示电子放出性能和Vscn点亮电压的关系的图。图13是表示PDP的点亮时间和电子放出性能的关系的图。图14是用于对被覆率进行说明的放大图。图15是比较维持放电电压来进行表示的特性图。图16是表示凝集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电子放出性能的关系的特性图。图17是表示结晶粒子的粒径和隔肋的损坏的发生率的关系的特性图。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保护层形成的工序的工序图。图19是表示ZSM荧光体中的亮度以及余辉时间相对于Mn的激活量的关系的图。图20是表示PDP中的绿色发光的余辉特性的图。图21是表示PDP的点亮时间和绿色亮度维持率的关系的图。图22是表示在Mn激活量为8原子%的ZSM荧光体中混合了 YAG荧光体的绿色荧光体的粉体中的CIE色度坐标的图。图23是表示ZSM荧光体中的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和发光光谱的关系的图。图M是表示ZSM荧光体中的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和亮度的关系的图。图25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的绿色荧光体的PDP中的余辉特性的图。图沈是表示发光颜色不同的Eu3+激活红色荧光体的粉体的发光光谱的图。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红色荧光体的粉体中的余辉特性的图。图28是表示YPV荧光体的粉体中的发光光谱相对于P比例的图。图四是表示YPV荧光体的粉体中的余辉特性的图。图30是表示YPV荧光体的粉体中的橙色光强度相对于红色光强度的强度比例、和余辉时间的关系的图。图31是表示YPV荧光体的粉体中的P比例、真空紫外线(147nm)激励下来评价的总光子数、和亮度相对值的关系的图。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PDP的红色光、绿色光以及蓝色光的余辉特性的一例的图。符号的说明IPDP2前面板3前面玻璃基板4扫描电极
4a、透明电极
4b、5b金属总线电极
5维持电极
6显示电极
7黑条
8电介质层
9保护层
10背面板
11背面玻璃基板
12数据电极
13基底电介质层
14隔肋
15荧光体层
16放电空间
21图像信号处理电路
22数据电极驱动电路
23扫描电极驱动电路
M维持电极驱动电路
25定时发生电路
31红色荧光体层
32绿色荧光体层
33蓝色荧光体层
91基底膜
92凝集粒子
92a、92b、93结晶粒子
100等离子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1. PDPl 的构成]PDP的基本构造是一般的交流面放电型PDP。如图1所示,PDPl按照通过前面玻璃基板3等构成的前面板2、和通过背面玻璃基板11等构成的背面板相对置的方式来配置。 前面板2和背面板10通过玻璃料等构成的密封材料来气密密封外周部。在被密封的PDPl 的内部的放电空间16中,以53kPa(400Torr) 80kPa(600Torr)的压力封入氖(Ne)以及氙(Xe)等的放电气体。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由扫描电极4以及维持电极5构成的一对的带状的显示电极6和黑条7彼此平行,并配置多列。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按照覆盖显示电极6和黑条7 的方式形成有作为电容器发挥作用的电介质层8。进而,在电介质层8的表面,形成有由氧化镁(MgO)等构成的保护层9。扫描电极4以及维持电极5中,在分别由铟锡氧化物(ΙΤ0)、氧化锡(SnO2)、氧化锌(SiO)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透明电极上,层叠有由Ag构成的总线电极。在背面玻璃基板11上,在和显示电极6正交的方向上,彼此平行地配置多个由以银(Ag)为主成分的导电性材料构成的数据电极12。数据电极12被基底电介质层13所覆盖。进而,在数据电极12间的基底电介质层13上,形成有划分放电空间16的规定的高度的隔肋14。在隔肋14间的槽,按每个数据电极12,依次涂敷来形成由于紫外线而发出红色光的红色荧光体层31、发出绿色光的绿色荧光体层32以及发出蓝色光的蓝色荧光体层33。 下面,在统称红色荧光体层31、绿色荧光体层32以及蓝色荧光体层33的情况下,将它们记为荧光体层15。在显示电极6和数据电极12交叉的位置形成有放电单元。在显示电极6 方向排列的具有荧光体层15的放电单元成为用于彩色显示的像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入到放电空间16中的放电气体包含10体积%以上30 体积%以下的Xe。如图2所示,PDPl具有沿长边方向延伸排列的η条的扫描电极SCl SCn。进而, PDPl具有沿长边方向延伸排列的η条维持电极SUl SUn。PDPl具有沿短边方向延伸排列的m条数据电极Dl Dm。在数据电极SCl以及维持电极SUl和数据电极Dl交叉的部分形成有放电单元。在放电空间内形成有mXn个放电单元。配置有放电单元的区域是图像显示区域。扫描电极以及维持电极与设于前面板的图像显示区域外的周边端部的连接端子连接。数据电极与设于背面板的图像显示区域外的周边端部的连接端子连接。[2.等离子显示装置100的构成]如图3所示,等离子显示装置100具备PDP1、图像信号处理电路21、数据电极驱动电路22、扫描电极驱动电路23、维持电极驱动电路M、定时发生电路25以及电源电路 (未图示)。图像信号处理电路21在每个场交替输入右眼用图像信号和左眼用图像信号。进而,图像信号处理电路21将输入的右眼用图像信号变换为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右眼用图像数据。进而,图像信号处理电路21将输入的左眼用图像信号变换为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左眼用图像数据。数据电极驱动电路22将右眼用图像数据以及左眼用图像数据变换为与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的每一个对应的写入脉冲。进而,数据电极驱动电路22对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的每一个施加写入脉冲。定时发生电路25根据水平同步信号H以及垂直同步信号V来产生各种的定时信号,并提供给各驱动电路块。另外,将开闭快门眼镜的快门的定时信号输出给定时信号输出部。定时信号输出部(未图示)使用LED等的发光元件将定时信号变换为例如红外线的信号,并提供给快门眼镜(未图示)。扫描电极驱动电路23根据定时信号将驱动电压波形提供给每个扫描电极。维持电极驱动电路M根据定时信号对维持电极提供驱动电压波形。快门眼镜(未图示)具备接收从定时信号输出部(未图示)输出的定时信号的接收部、和右眼用液晶快门R以及左眼用液晶快门L。进而,快门眼镜(未图示)根据定时信号来开闭右眼用液晶快门R以及左眼用液晶快门L。[3. PDPl的驱动方法]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PDPl通过子场驱动法来进行驱动。在子场驱动法中,1 个场由多个子场构成。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初始化期间是在放电单元产生初始化放电的期间。写入期间是在初始化期间之后、选择要发光的放电单元的产生写入放电的期间。维持期间是在写入期间中所选择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的期间。[3-1-1.初始化期间]在第1子场的初始化期间,数据电极Dl Dm以及维持电极SUl SUn保持为 0(v)。另外,对扫描电极SCl SCn施加斜坡电压,该斜坡电压是从成为放电开始电压以下的电压Vil(V)朝着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Vi2(V)平缓上升的斜坡电压。于是,在所有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第1次的微弱的初始化放电。通过初始化放电,在扫描电极SCl SCn 积累负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l SUn上以及数据电极Dl Dm上积累正的壁电压。所谓壁电压是在保护层9、荧光体层15上等积蓄的壁电荷所产生的电压。之后,维持电极SUl SUn保持在正的电压Vel (V)。扫描电极SCl SCn被施加从电压Vi3(V)朝着电压Vi4(V)平缓下降的斜坡电压。即在全部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第2 次的微弱的初始化放电。扫描电极SCl SCn上和维持电极SUl SUn上之间的壁电压变弱。数据电极Dl Dm上的壁电压被调整为适于写入动作的值。通过以上,对全部的放电单元强制进行初始化放电的强制初始化动作结束。[3-1-2.写入期间]在接下来的写入期间中,对维持电极SUl SUn施加电压Ve2。对扫描电极SCl SCn施加电压Vc。接着,对扫描电极SCl施加负的扫描脉冲电压Va(V)。进而,对数据电极 Dl Dm中要在第1行显示的放电单元的数据电极Dk(k = 1 m)施加正的写入脉冲电压 Vd(V)。此时的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l的交叉部的电压是在外部施加电压(Vd-Va) (V) 上加上数据电极Dk上的壁电压和扫描电极SCl上的壁电压后的值。即,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l的交叉部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并且,在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l之间以及维持电极SUl和扫描电极SCl之间产生写入放电。在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的扫描电极SCl上积蓄了正的壁电压。在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的维持电极SUl上积蓄了负的壁电压。在发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的数据电极Dk上积蓄了负的壁电压。另一方面,未施加脉冲电压Vd(V)的数据电极Dl Dm和扫描电极SCl的交叉部的电压未超过放电开始电压。因此,不产生写入放电。直到第η行的放电单元位置,依次进行以上的写入动作。第η行的放电单元的写入动作结束时,写入期间结束。[3-1-3.维持期间]在接下来的维持期间中,对扫描电极SCl SCn施加正的维持脉冲电压Vs(V)作为第1电压。对维持电极SUl SUn施加接地电位即O(V)作为第2电压。此时,在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扫描电极SCi上和维持电极SUi上之间的电压成为在维持脉冲电压Vs (V)上加上扫描电极SCi上的壁电压和维持电极SUi上的壁电压相加后的值,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然后,在扫描电极SCi和维持电极SUi之间产生维持放电。通过由于维持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激励荧光体层,荧光体层发光。并且,在扫描电极SCi上积蓄负的壁电压。 在维持电极SUi上积蓄正的壁电压。在数据电极Dk上积蓄正的壁电压。在写入期间未产生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不产生维持放电。因此,初始化期间结束时的壁电压得到保持。接下来,对扫描电极SCl SCn施加第2电压即O(V)。对维持电极SUl SUn施加第1电压即维持脉冲电压Vs(V)。于是,在产生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维持电极SUi上和扫描电极SCi上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因此,在维持电极 SUi和扫描电极SCi之间再次产生维持放电。即,在维持电极SUi上积蓄了负的壁电压。在扫描电极SCi上积蓄了正的壁电压。下面也相同,通过对扫描电极SCl SCn和维持电极SUl SUn交替施加与亮度权重相应的数量的维持脉冲电压Vs(V),在写入期间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持续产生维持放电。若规定的数量的维持脉冲电压Vs(V)的施加结束,则维持期间中的维持动作结束。在维持期间的最后,对扫描电极SCl SCn施加朝着电压Vr而平缓上升的倾斜波形电压。在数据电极Dk上,仍然残留有正的壁电压,扫描电极SCi上以及维持电极SUi上的壁电压变弱。如此,维持期间中的维持动作结束。[3-1-4.第2子场以后]在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的SF2的初始化期间,对维持电极SUl SUn施加电压 Vel。对数据电极Dl Dm施加电压O(V)。对扫描电极SCl SCn施加朝着电压Vi4平缓下降的倾斜波形电压。于是,在前面紧挨着的子场即SFl发生过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微弱的初始化放电,扫描电极SCi上以及维持电极SUi上的壁电压变弱。另外,对于数据电极Dk,由于前面紧挨着的维持放电而在数据电极Dk上积蓄了充分的正的壁电压。通过将壁电压的过剩的部分放电,将壁电压调整为适于写入动作的壁电压。另一方面,关于在前面的子场未发生过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不进行放电,保持前面的子场的初始化期间结束时的壁电压。选择初始化动作是对在前面紧挨着的子场的写入期间中进行了写入动作的放电单元,也就是对在维持期间进行了维持动作的放电单元,选择性地进行初始化放电的动作。接下来的写入期间的动作和SFl的写入期间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接下来的维持期间的动作,除了维持脉冲的数量以外,也和SFl的维持期间的动作相同。接下来的SF3 SF5的动作除了维持脉冲的数量以外,也和SF2的动作相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加给各电极的电压值作为一例进行如下设定电压Vil =145 (V)、电压 Vi2 = 335 (V)、电压 Vi3 = 190 (V)、电压 Vi4 = -160 (V)、电压 Va = -180 (V)、 电压 Vc = -35 (V)、电压 Vs = 190 (V)、电压 Vr = 190 (V)、电压 Vel = 125 (V)、电压 Ve2 = 130 (V)、电压Vd = 60 (V)。这样,电压值能配合PDPl的特性、等离子显示装置100的规格等来设定为最合适的值。[3-1-5.子场构成]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显示立体图像,将场频率设定为通常的2倍的 120Hz。进而,交替配置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在1个场中配置5个子场(SF1、SF2、SF3、 SF4、以及 SF5)。如图6所示,作为一例,1个场由5个子场(SF1、SF2、SF3、SF4、以及SF5)构成。在上述场的最初配置的子场即SFl的初始化期间中,进行强制初始化动作。在SFl以后配置的子场即SF2 SF5的初始化期间中,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另外,SFl的亮度权重为1。SF2的亮度权重为16。SF3的亮度权重为8,SF4的亮度权重为4。SF5的亮度权重为2。即,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是作为最初的子场的SF1。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是作为第2个子场的SF2。第3个以后的子场的亮度权重依次变小。子场的亮度权重的分配如上所述。快门眼镜的右眼用液晶快门R以及左眼用液晶快门L接收从定时信号输出部输出的定时信号,并如下那样地来控制快门眼镜。快门眼镜的右眼用液晶快门R与右眼用场的 SFl的写入期间的开始同步地打开快门,与左眼用场的SFl的写入期间的开始同步地关闭快门。另外,左眼用液晶快门L与左眼用场的SFl的写入期间的开始同步地打开快门,与右眼用场SFl的写入期间的开始同步来关闭快门。通过这样的子场配置和快门眼镜的控制,抑制了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串扰。另外,通过使写入放电稳定,能显示高质量的立体图像。荧光体的余辉的强度和荧光体的发光时的亮度成正比。另外,荧光体的余辉的强度以一定的时间常数而衰减。越是亮度权重大的子场,则维持期间的发光亮度就越高。因此,为了使余辉较弱,优选在场的较早的时期配置亮度权重较大的子场。另一方面,在显示亮的灰度的放电单元中,在多个子场产生维持放电。因此,对放电单元提供伴随维持放电的足够量的引火(priming)。因而能产生稳定的写入放电。但是, 在暗的灰度的放电单元中,特别是在仅使亮度权重小的场所要发光的放电单元中,引火不足。因此,写入放电容易变得不稳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初始化期间中进行强制初始化动作的最初的子场的亮度权重最小。因此,能在还剩有强制初始化动作中产生的引火的期间产生写入放电。因此, 即使是仅在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发光的放电单元,也能产生稳定的写入放电。进而,第2个子场的亮度权重最大,第3个以后的子场的亮度权重依次变小。因此,能弱化场结束的时间点的荧光体的余辉。因此,能抑制右眼和左眼间的串扰。[3-1-6.灰度显示方法]如图6所示,在要显示的灰度和那时有无子场的写入动作的关系(下面称为编码) 中,“ 1”表示进行写入动作。“0 ”表示不进行写入动作。按照上述的编码,在例如灰度“0”即显示黑的放电单元中,在SFl SF5的全部的子场都不进行写入动作。于是,在该放电单元中一次都不产生维持放电,亮度也降到最低。另外,在显示灰度“1”的放电单元中,仅在具有亮度权重“1”的子场即SF5进行写入动作。进而,在SFl SF4都不进行写入动作。因此,该放电单元产生与亮度权重“1”相应的次数的维持放电,由此显示“1”的明亮度。另外,在显示灰度“7”的放电单元中,在具有亮度权重“4”的SF3、具有亮度权重 “2”的SF4、和具有亮度权重“1”的SF5中进行写入动作。于是,该放电单元在SF3的维持期间产生与亮度权重“4”相应的次数的维持放电。在SF4的维持期间产生与亮度权重“2” 相应的次数的维持放电。在SF5的维持期间产生与亮度权重“1”相应的次数的维持放电。 因此,显示合计为“7”的明亮度。其它的灰度的显示也相同。即,按照图6所示的编码,根据各个子场中的写入动作的有无来控制维持放电的有无。[4. PDPl的制造方法][4-1.前面板2的制造方法]通过光刻法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形成扫描电极4以及维持电极5和黑条7。如图7 所示,扫描电极4以及维持电极5具有包含用于确保导电性的银(Ag)的金属总线电极4b、 恥。另外,扫描电极4以及维持电极5具有透明电极^、5a。金属总线电极4b层叠于透明电极如。金属总线电极恥层叠于透明电极如。关于透明电极^、5a的材料,为了确保透明度和电传导度而使用ITO等。首先,通过溅射法等,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形成ITO薄膜。接下来,通过平版印刷法形成规定的图案的透明电极如、5a。关于金属电极4b、5b的材料,使用包含银(Ag)、用于使银粘结的玻璃料、感光性树脂、和溶剂等的金属总线电极膏。首先,通过丝网印刷法等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涂敷金属总线电极膏。接下来,通过干燥炉除去金属总线电极膏中的溶剂。接下来,经由规定的图案的光掩模来对金属总线电极膏进行曝光。接下来,对金属总线电极膏进行显影,形成金属总线电极。最后,通过烧成炉,以规定的温度来烧成金属总线电极。S卩,除去金属总线电极图案中的感光性树脂。另外,金属总线电极图案中的玻璃料熔融。被熔融的玻璃料在烧成后再次玻璃化。通过以上的工序,形成金属总线电极4b、5b。通过包含有黑色颜料的材料来形成黑条7。接下来,形成电介质层8。关于电介质层8的材料,使用包含有电介质玻璃料、树脂和溶剂等的电介质膏。首先,通过刚模涂料法(die coating)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以规定的厚度,按照覆盖扫描电极4、维持电极5以及黑条7的方式,涂敷电介质膏。接下来,通过干燥炉除去电介质膏中的溶剂。最后,通过烧成炉,以规定的温度来烧成电介质膏。即,除去电介质膏中的树脂。另外,电介质玻璃料进行熔融。被熔融的玻璃料在烧成后再次玻璃化。通过以上的工序,形成电介质层8。在此,对于电介质膏,除了使用钢模涂料法以外,还能使用丝网印刷法、旋涂法等。另外,也能不使用电介质膏,而是通过CV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等来形成成为电介质层8的膜。接下来,在电介质层8上形成保护膜9。保护膜9的详细,在后面进行叙述。通过以上的工序,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完成具有规定的构成的前面板2。[4-2.背面板10的制造方法]通过光刻法,在背面玻璃基板11上形成数据电极12。关于数据电极12的材料,使用包含用于确保导电性的银(Ag)、用于使银粘结的玻璃料、感光性树脂、和溶剂等的数据电极膏。首先,通过丝网印刷法在背面玻璃基板11上,以规定的厚度涂敷数据电极膏。接下来,除去数据电极膏中的溶剂。接下来,经由规定的图案的光掩模,对数据电极膏进行曝光。 接下来,对数据电极膏进行显影,形成数据电极图案。最后,通过烧成炉以规定的温度来烧成数据电极图案。即,除去数据电极图案中的感光性树脂。另外,数据电极图案中的玻璃料进行熔融。被熔融的玻璃料在烧成后再次玻璃化。通过以上的工序,形成数据电极12。在此,除了对数据电极膏进行丝网印刷的方法,还能使用溅射法、蒸镀法等。接下来,形成基底电介质层13。关于基底电介质层13的材料,使用包含有电介质玻璃料、树脂和溶剂等的基底电介质膏。首先,通过丝网印刷法,在形成有数据电极12的背面玻璃基板11上,以规定的厚度,按照覆盖数据电极12的方式来涂敷基底电介质膏。接下来,通过干燥炉,除去基底电介质膏中的溶剂。最后,通过烧成炉,以规定的温度来烧成基底电介质膏。即,除去基底电介质膏中的树脂。另外,电介质玻璃料进行熔融。被熔融的玻璃料在烧成后再次玻璃化。通过以上的工序,形成基底电介质层13。在此,除了对基底电介质膏进行丝网印刷的方法以外,还能使用钢模涂料法、旋涂法等。另外,也能不使用基底电介质膏,而是通过CVD(Chemical Vapor D印osition)法等来形成成为基底电介质层13的膜。接下来,通过光刻法等来形成隔肋14。关于隔肋14的材料,使用包含有填料、用于使填料粘结的玻璃料、感光性树脂、和溶剂等的隔肋膏。首先,通过钢模涂料法,在基底电介质层13上,以规定的厚度涂敷隔肋膏。接下来,通过干燥炉除去隔肋中的溶剂。接下来经由规定的图案的光掩模,来对隔肋膏进行曝光。接下来,对隔肋膏进行显影,形成隔肋图案。 最后,通过烧成炉,以规定的温度来烧成隔肋图案。即,除去隔肋图案中的感光性树脂。另外,隔肋膏中的玻璃料进行熔融。被熔融的玻璃料在烧成后再次玻璃化。通过以上的工序, 形成隔肋14。在此,除了光刻法以外,还能使用喷砂法等。接下来,形成荧光体层15。关于荧光体层15的材料,使用包含有荧光体粒子、粘合剂和溶剂等的荧光体膏。首先,通过配制法(dispense)等,以规定的厚度,在相邻的隔肋之间的基底电介质层13上以及隔肋14的侧面涂敷荧光体膏。接下来,通过干燥炉除去荧光体膏中的溶剂。最后,通过烧成炉以规定的温度来烧成荧光体膏。即,除去荧光体膏中的树脂。通过以上的工序形成荧光体层15。在此,除了配制法以外,还能使用丝网印刷法等。 另外,关于荧光体层15,在后面进行详述。通过以上的工序,在背面玻璃基板11上形成具有规定的构成部件的背面板10。[4-3.前面板2和背面板10的组装方法]接下来,组装前面板2和背面板10。首先,通过配制法,在背面板10的周围形成密封材料(未图示)。关于密封材料的材料,使用了包含有玻璃料、粘合剂和溶剂等的密封膏。通过干燥炉,除去密封膏中的溶剂。接下来,按照使显示电极6和数据电极12正交的方式,将前面板2和背面板10相对置地配置。接下来,用玻璃料密封前面板2和背面板10 的周围。最后,在放电空间16中封入包含Ne、Xe等的放电气体,由此完成PDP1。[5.电介质层8的详细]电介质材料包含以下的成分。20重量% 40重量%的氧化铋(Bi2O3) ;0. 5重量% 12重量%的从氧化钙(CaO)、氧化锶(SrO)、氧化钡(BaO)选择的至少一种;0. 1重量% 7重量%的从氧化钼(MoO3)、氧化钨(WO3)、氧化铈(CeO2)、二氧化锰(MnO2)中选择的至少一种;0重量% 40重量%的氧化锌(SiO)、0重量% 35重量%的氧化硼( ); 0重量% 15重量%的二氧化硅(SiO2) ;0重量% 10重量%的氧化铝(Al2O3)15电介质材料实质上不含铅。另外,电介质层8的膜厚为40 μ m以下。电介质层8的相对介电常数ε为4以上 7以下。电介质层8的相对介电常数ε为4以上7以下的原因,在后面进行叙述。通过湿式喷射研磨或球磨,将有上述的组成成分构成的电介质材料粉碎成平均粒径为0. 5μπι 2. 5μπι,由此制作电介质材料粉末。接下来,用三条辊来充分混勻55重量% 70重量%的电介质材料粉末、和30重量% 45重量%的粘合剂成分,从而完成钢模涂料用或印刷用的第1电介质层用膏。粘合剂成分为乙基纤维素、或包含1重量% 20重量%的丙烯酸树脂的萜品醇、 或二甘醇丁醚醋酸酯。另外,在膏中,按照需要,也可以添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三苯酯、或磷酸三丁酯作为塑化剂,添加甘油酸酯、去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 H0M0GEN0L( "Kao 二一 f >一* 3 >社”产品名)、烷基化物的磷酸酯等作为分散剂。若添加了分散剂,则能提高印刷性。[6.保护层9的详细]保护层主要有4个功能。第一,从放电引起的离子冲击中保护电介质层。第二,放出用于产生地址放电的初始电子。第三,保持用于产生放电的电荷。第四,在维持放电时放出二次电子。通过从离子冲击中保护电介质层,能抑制放电电压的上升。通过增加初始电子的放出数,能降低引起图像闪烁的地址放电失误。通过提高电荷保持性能,降低了施加电压。通过增加二次电子的放出数,降低了维持放电电压。为了增加初始电子放出数,例如尝试在保护层MgO中添加硅(Si)或铝(Al)。但是,在通过在MgO中混合杂质来改善初始电子放出性能的情况下,在保护层所积蓄的电荷随时间而减少的衰减率也增大。因此,为了补充衰减掉的电荷,需要利用使施加电压增大等的对策。要求保护层同时具有此消彼长的2个特性,即具有较高的初始电子放出性能,且电荷衰减率较小也就是具有较高的电荷保持性能。进而,在交替反复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来进行显示的这样的写入期间较短的高速驱动时,若产生放电延迟,则会产生写入不良,也就是产生图像的闪烁。[6-1.保护层9的构成]如图8所示,保护层9包括作为基底层的基底膜91、作为第1粒子的凝集粒子92、 和作为第2粒子的结晶粒子93。基底膜91作为一例是含有铝(Al)作为杂质的氧化镁(MgO) 膜。凝集粒子92是在MgO的结晶粒子9 上凝集了多个粒径比结晶粒子9 小的结晶粒子92b的粒子。结晶粒子93是由MgO构成的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能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来确认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凝集粒子92遍布基底膜91的整个面而分散配置。多个结晶粒子93遍布基底膜91的整个面而分散配置。结晶粒子9 是平均粒径在0. 9 μ m 2 μ m的范围的粒子。结晶粒子92b是平均粒径在0. 3 μ m 0. 9 μ m的范围的粒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平均粒径是指体积累积平均直径(D50)。平均粒径的测定中使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MT-3300 ( “日机装株式会社”制造)。如图9所示,保护层9的表面在基底膜91上分散配置有在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 上凝集有数个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b的凝集粒子92、和立体形状的结晶粒子 93。在立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中,存在粒径约200nm的粒子、和粒径为IOOnm以下的纳米粒子尺寸的粒子。若观察实际的PDP1,能观察到存在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彼此凝集的凝集粒子;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 或在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b ;或在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a、92b的凝集粒子上附着了 MgO的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的凝集粒子。另外,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a、92b通过液相法来制作。立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通过气相法来制作。另外,所谓的“立方体形状”并非指的是几何学意义上严密的立方体。指的是通过目视观察电子显微镜照片而能识别为大致立方体的形状。另外,所谓“多面体形状”,指的是通过目视观察电子显微镜照片能识别为大致具有7个面以上的面的形状。[6-2.凝集粒子 92]如图10所示,所谓凝集粒子92是凝集了多个规定的一次粒径的结晶粒子92a、92b 的状态下的凝集粒子。或者,凝集粒子92是凝集了多个规定的一次粒径的结晶粒子9 的状态下的凝集粒子。凝集粒子92并非通过强的结合力而结合为固体。凝集粒子92是通过静电或范德瓦尔斯力等而聚集多个一次粒子的凝集粒子。凝集粒子92以能通过超声波等的外力将其一部分或全部分解为一次粒子的状态的程度的力结合。由于作为凝集粒子92 的粒径为大约1 μ m程度,因此,作为结晶粒子92a、92b,具有14面体或12面体等的有7个面以上的面的多面体形状。另外,结晶粒子92a、92b通过液相法而制作,烧成碳酸镁、或氢氧化镁等的MgO前身的溶液而生成结晶粒子92a、92b。通过调整液相法的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能控制粒径。能从700°C程度到1500°C程度的范围中选择烧成温度。在烧成温度为 1000°C的情况下,能将一次粒径控制为0. 3 2μπι。在基于液相法的生成过程中,能以凝集了多个一次粒子92的状态获得结晶粒子92a、92b。另一方面,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是将镁加热到沸点以上从而产生镁蒸气,通过气相氧化的气相法而获得的结晶粒子。能获得粒径为200nm以上(用BET法进行测定的结果)的立方体形状的具有单结晶构造的结晶粒子、和结晶体彼此嵌入的多结晶构造结晶粒子。例如,关于基于该气相法的镁粉末的合成方法,能在学会杂志“材料”的第36卷、第 410号的“基于气相法的镁粉末的合成及其性质”等获知。另外,在形成平均粒径为200nm以上的立方体形状的单结晶构造的结晶粒子的情况下,使产生镁蒸气时的加热温度较高,并使镁和氧反应的火焰的长度较长。通过使火焰和周围的温度差变大,能获得粒径更大的基于气相法的MgO结晶粒子。关于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a、92b、和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测定阴极发光发光特性。如图11所示,细的实线是MgO的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a、92b的发光强度,即凝集粒子92的阴极发光(发光)强度。粗的实线是MgO的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的阴极发光(发光)强度。如图11所示,凝集了数个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a、92b的凝集粒子92在波长 200nm且以上300nm以下,特别是在波长230nm以上且250nm以下的波长区域具有发光强度的峰值。MgO的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在波长200nm以上且3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不具有发光强度的峰值。但是在波长400nm以上且450nm以下的波长区域具有发光强度的峰值。即附着于基底膜91上的、凝集了数个MgO的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a、92b的凝集粒子92和MgO的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具有与发光强度峰值的波长对应的能级。[7.试制品评价结果][7.1.试制品的构成]试制具有构成不同的保护层的多个PDP。试制品1是具有仅由MgO膜构成的保护层的PDP。试制品2是具有仅由掺杂了 Al、Si等的杂质的MgO构成的保护层的PDP。试制品3是在由MgO构成的基底膜上仅分散配置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结晶粒子的一次粒子的PDP。试制品4是在由MgO构成的基底膜91上,按照遍布整个面来分布凝集了具有相同粒径的MgO的结晶粒子的凝集粒子92的方式来进行附着的PDPl。S卩,试制品4是在基底膜 91上遍布整个面来分散配置多个凝集粒子92的PDPl。试制品5是在由MgO构成的基底膜91上具有如下的保护层9的PDP,所述保护层9 按照遍布整个面来分布在处于平均粒径为0. 9 μ m 2 μ m的范围内的MgO的结晶粒子9 的周围凝集了粒径比结晶粒子9 小的MgO的结晶粒子92b的多面体形状的凝集粒子92、 和正方体形状的MgO结晶粒子93的方式来进行附着。即,试制品5是在基底膜91上遍布整个面来分散配置多个凝集粒子92和多个结晶粒子93的PDP1。另外,更优选在基底膜91 上遍布整个面而均勻地分散配置多个凝集粒子92和多个结晶粒子93。这是因为能在PDPl的面内抑制放电特性的偏差。[7-2.性能评价]关于试制品1 5,测定电子放出性能和电荷保持性能。另外,电子放出性能是表示其值越大则电子放出量就越大的数值。电子放电性能表现为由放电的表面状态以及气体种类及其状态所确定的初始电子放出量。初始电子放出量能用在表面照射离子或电子束来测定从表面放出的电子电流量的方法来进行测定。但是,以非破坏来实施是困难的。因此,使用了 JP特开2007-48733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方法。 即,对放电时的延迟时间中的被称为统计延迟时间的成为放电产生的容易度的基准的数值进行测定。通过对统计延迟时间的倒数进行积分,成为和初始电子放出量线性对应的数值。 所谓放电时的延迟时间,是写入放电脉冲的上升沿到写入放电延迟产生为止的时间。认为放电延迟的主要原因是成为产生写入放电时的触发的初始电子难以从保护层表面放出到放电空间的缘故。另外,电荷保持性能作为其指标,在制作为PDP的情况下,使用为了抑制电荷放出现象而需要施加于扫描电极的电压(下面称为Vscn点亮电压)的电压值。S卩,表示Vscn点亮电压较低的一方,电荷保持能力较高。若Vscn点亮电压较低,则能以低电压来驱动PDP。 从而,作为电源和各电气部件,能使用耐压以及电容较小的部件。在当前的制品中,在用于将扫描电压依次施加到面板的MOSFET等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中,设为使用耐压为150V程度的元件。作为Vscn点亮电压,考虑由于温度引起的变动,优选抑制在120V以下。如图12所明确那样,试制品4、5在电荷保持性能的评价中,能使Vscn点亮电压为 120V以下。进而,试制品4、5能获得电子放出性能为6以上的良好的特性。一般,PDP的保护层的电子放出性能和电荷保持能力此消彼长。例如,例如通过保护层的成膜条件的变更,或通过在保护层中掺杂Al、或Si、Ba等的杂质来成膜,能提高电子放出性能。但是,作为副作用,Vscn点亮电压也随之上升。在具有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层9的PDPl中,作为电子放出能力,能获得6以上的特性,作为电荷保持能力,能获得Vscn点亮电压为120V以下的值。即,能获得具备电子放出能力和电荷保持能力的两者的保护层,该保护层能应对由于高清晰度而扫描线数增加且单元尺寸有变小的倾向的PDP。在此,叙述研究保护层9的电子放出性能的随时间变化的结果。为了使PDP寿命长,要求保护层9的电子放出性能不随时间劣化。作为调查在图12获得良好的特性的试制品4、5的电子放出性能的随时间劣化的结果,在图13中示出电子放出性能相对于PDP的点亮时间的推移。如图13所示,和试制品 4相比,试制品5的电子放出性能的随时间劣化较少,其中试制品5在包含MgO的基底膜91 上,遍布整个面来分散配置在处于平均粒径为0. 9 μ m 2 μ m的范围内的MgO的结晶粒子 92a的周围凝集了粒径比结晶粒子92a小的MgO的结晶粒子92b的多面体形状的凝集粒子 92、和正方体形状的MgO结晶粒子93。在试制品4中,推测出,通过在PDP单元内的放电而产生的离子对保护层赋予冲击,凝集粒子92剥离。另一方面,在试制品5中,在平均粒径处于0.9μπι 2μπι的范围内的MgO的结晶粒子92a的周围,还凝集了具有较小的平均粒径的MgO的结晶粒子92b。艮口, 推测为,由于具有较小粒径的结晶粒子92b表面积较大,因此,提高了和基底膜91的粘接性,由于离子冲击而导致凝集粒子92的剥离的情况较少。在试制品5的PDP中,由于电子放出性能的随时间劣化较小,因此能获得更长期的稳定的画质。在本实施方式中,凝集粒子92和结晶粒子93在附着于基底膜91上的情况下,按照以10%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的覆盖率且遍布整个面来分布的方式进行附着。所谓覆盖率,是在1个放电单元的区域中,用附着有凝集粒子92和结晶粒子93的面积a占1个放电单元的面积b的比率来表征的值,通过覆盖率(% ) = a/bX100的式子求取。实际的测定方法例如如图14所示,拍摄由隔肋14所划分的相当于1个放电单元的区域的图像。接下来,将图像修整为xXy个1单元大小。接下来,将修整后的图像2值化为黑白数据。接下来,根据2值化后的数据来求取基于凝集粒子92以及结晶粒子93的黑区域的面积a。最后,通过a/b X 100来进行运算。接下来,为了确认具有使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a、92b和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附着的保护层的PDP的效果,进一步制作试制品,调查维持放电电压。如图15所示, 试制品A是在基于MgO的基底膜91上仅散布并附着由在200nm以上3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有CL发光的峰值的MgO结晶粒子92a、92b构成的凝集粒子92的PDP。试制品B、C是在基于MgO的基底膜上遍布整个面分散配置平均粒径处于0. 9 μ m 2 μ m范围内的MgO的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 的周围凝集了比所述结晶粒子9 小的粒径的MgO的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b的凝集粒子92、和立方体形状的MgO的结晶粒子93的PDP。另外,试制品 B和试制品C的电介质层8的相对介电常数ε不同。即,试制品B的电介质层8的相对介电常数ε为9.7程度。试制品C的电介质层8的相对介电常数ε为7。关于覆盖率,则都是20%以下的13%程度。如图15所示,试制品B、C能相对于试制品A降低维持放电电压。即,具有附着有在200nm以上且3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具有峰值的进行CL发光的特性的MgO的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a、92b的凝集粒子92、在400nm以上且450nm以下的波长区域具有峰值的进行CL发光的特性的MgO的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的保护膜的PDP,能降低维持放电电压。即,能谋求PDP的低消耗功率化。进而,如根据试制品B、C的特性所明确那样,使电介质层8的相对介电常数ε较小的情况下,能进一步降低维持放电电压。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们的实验,可知通过使电介质层8的相对介电常数ε为4以上7以下,能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图16表示在保护层中,使MgO的凝集粒子92的平均粒径变化来调查电子放出性能的实验结果。在图16中,凝集粒子92的平均粒径通过SEM观察凝集粒子92来测量长度。如图16所示,若平均粒径小到0.3μπι程度,则电子放出性能降低,若为大致 0. 9 μ m以上,则能获得较高的电子放出性能。为了增加在放电单元内的电子放出数,优选保护层9上的每单位面积的结晶粒子数较多,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们的实验,若在相当于和保护层9紧密接触的隔肋的14的顶部的部分存在结晶粒子92a、92b、93,则有时会使隔肋14的顶部发生损坏。这种情况下可知,由于损坏的隔肋14的材料会载乘到荧光体上,因此会产生相应的单元无法正常点亮或熄灭的现象。由于只要在与隔肋顶部对应的部分不存在结晶粒子92a、92b、93就难以发生隔肋损坏的现象,因此若附着的结晶粒子数增多,则隔肋14的损坏发生概率就会提高。
如图17所示可知,若粒径大到2.5μπι程度,则隔肋破损的概率急剧升高。但是, 若使比2. 5μπι小的粒径,则能将隔肋损坏的概率抑制的较小。根据以上的结果,认为优选使凝集粒子92的平均粒径为0. 9 μ m以上2. 5 μ m以下。在作为PDP而实际量产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结晶粒子的制造上的偏差和形成保护层的情况下的制造上的偏差。为了考虑这样的制造上的偏差等的主要原因,使用粒径分布不同结晶粒子来进行实验,其结果可知,若使用平均粒径处于0. 9 μ m 2 μ m的范围内的凝集粒子92,则稳定地获得上述的效果。[8.保护层9的形成方法]如图18所示,在进行了形成电介质层8的电介质层形成工序Al之后,在基底膜蒸镀工序A2中,通过以包含Al的MgO的烧结体为原材料的真空蒸镀法,在电介质层8上形成由包含Al作为杂质的MgO构成基底膜91。之后,在未烧成的基底膜91上,离散地散布并附着多个凝集粒子92、多个结晶粒子93。S卩,遍布基底膜91的整个面来分散配置凝集粒子92和结晶粒子93。首先,将具有规定的粒径分布的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a、92b混合在溶媒中, 制作凝集粒子膏。另外,将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混合在溶媒中,制作结晶粒子膏。即, 分别准备凝集粒子膏和结晶粒子膏。之后,通过混合凝集粒子膏和结晶粒子膏,制作在溶媒中混合了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a、92b和结晶粒子93的混合结晶粒子膏。之后,在结晶粒子膏涂敷工序A3中,通过在基底膜91上涂敷混合结晶粒子膏,形成平均膜厚为8 μ m 20 μ m的混合结晶粒子膏膜。另外,作为在基底膜91上涂敷混合结晶粒子膏的方法,能使用丝网印刷法、喷涂法、旋涂法、钢模涂料法、狭缝涂敷(slit coat)法等。在此,作为使用于凝集粒子膏、结晶粒子膏的制作中的溶媒,适于使用对MgO的基底膜91、凝集粒子92、和结晶粒子93的亲和性高,且为了能容易地在下一工序的干燥工序 A4进行蒸发除去而在常温下的蒸汽压为数十1 程度。例如,使用甲氧基甲基丁醇、萜品醇、 丙二醇或苯甲醇等的有机溶剂的单体或它们的混合溶媒。含有这些溶媒的膏的粘度为数 mPa · s 数十 mPa · S。涂敷了混合结晶粒子膏的基板立刻被转移到干燥工序A4。在干燥工序A4中,对混合结晶粒子膏膜进行减压干燥。具体地,将混合结晶粒子膏膜在真空容器内在数十秒内急速干燥。因此,不会产生在加热干燥中显著的膜内的对流。因此,凝集粒子92以及结晶粒子93更均勻地附着于基底膜91。另外,作为该干燥工序A4的干燥方法,也可以与制作混合结晶粒子膏时所使用的溶媒对应,使用加热干燥方法。接下来,在保护膜烧成工序A5中,以数百。C的温度同时烧成在基底膜蒸镀工序A2 中形成的未烧成的基底膜91、和经过干燥工序A4的混合结晶粒子膏膜。通过烧成,除去残留于混合结晶粒子膏膜中的溶剂和树脂成分。其结果,在基底膜91上形成了附着有由多个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2a、92b构成的凝集粒子92、和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93的保护层 9。根据该方法,能在基底膜91上遍布整个面来分散配置凝集粒子92和93。另外,除了这样的方法以外,也可以不用溶媒等,将粒子群直接和气体等一起吹附的方法,或单纯用重力来进行散布的方法。
另外,通过仅使用在溶媒中混合了具有规定的粒径分布的多面体形状的结晶粒子 92a、92b的凝集粒子膏,能在基底膜91上遍布整个面来分散配置结晶粒子92a、92b所凝集的凝集粒子92。进而,通过仅使用在溶媒中混合了结晶粒子92a的凝集粒子膏,能在基底膜91上遍布整个面来分散配置多个结晶粒子9 所凝集的凝集粒子92。[9.关于绿色荧光体]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绿色荧光体层32的绿色荧光体是包括下述的任一者的荧光体在500nm以上且小于560nm的波长区域具有发光峰值、余辉时间为超过2msec且小于 5msec的Mn2+激活短余辉绿色荧光体;在490nm以上且不超过560nm的波长区域具有发光峰值的Ce3+激活绿色荧光体或Eu2+激活绿色荧光体。具体地,绿色荧光体是在调整Mn激活量来使其成为短余辉的短余辉ZSM荧光体中,混合了规定量的超短余辉绿色荧光体的YAG 荧光体的构成。[9-1.关于ZSM荧光体的Mn激活量]如图19所示,ZSM荧光体随着Mn激活量的增加,余辉时间和亮度减少。若Mn激活量超过4原子%,则余辉时间急剧减少,若Mn激活量超过8原子%,则亮度急剧减少。另外,在Mn激活量超过10原子%的高Mn激活量的区域中,亮度的降低过大,不可能再评价余辉时间。Mn激活量是用原子%来表示Mn原子相对于ZSM荧光体的Si原子的置换比例(Mn/ (Zn+Mn))的值。另外,在图19中,用涂黑的(·以及 )所示的结果是,ZSM荧光体粉末的在真空紫外线(147nm)的激励条件下的评价结果。白色的(〇以及 )表示应用于PDP时的评价结果。荧光体粉末的结果和在PDP中作为绿色荧光体层32应用时的评价结果没有大的差别。如图19所示,通过使Mn激活量为6.5原子%以上且小于10原子%,能将余辉时间控制在aiisec以上且小于5msec。在本实施方式中,将Mn激活量设为6. 5原子%以上且小于10原子%的短余辉的ZSM荧光体被定义为Mn2+激活短余辉绿色荧光体(下面称为短余辉ZSM荧光体)。另一方面,在Mn激活量为10原子%以上时,亮度大幅降低。因此,Mn 激活量进一步优选为7原子%以上且9原子%以下。[9. 2. ZSM荧光体和YAG荧光体的混合]发明者们着眼于余辉时间为Imsec以下的Ce3+激活钇铝石榴石荧光体的YAG荧光体,调查YAG荧光体的在真空紫外线激励下的发光特性和作为PDP的特性。其结果,应用于 PDP时的亮度高到根据文献等所报告的结果和荧光体粉末单体下的评价结果而预想的值以上,且相对于PDP的点亮时间的稳定性也极其良好。在图20、图21中,(a)表示在将Mn激活量设为8原子%的ZSM荧光体中混合了 IOmol % (23重量% )的YAG荧光体后的荧光体;(b)是将Mn激活量设为8原子%的ZSM荧光体单体;(c)是将Mn激活量设为9原子%的ZSM荧光体单体;(d)是YAG荧光体单体的荧光体。在这些荧光体中,(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PDP的绿色荧光体。如图20所示,关于绿色荧光体的余辉时间,(a) % 3. 4msec, (b) % 3. 7msec, (c) 为2.%iSec,(d)为0.7msec。各个绿色荧光体实现了短余辉化。特别是,若作为激励源的真空紫外线的产生停止,则具有超短余辉的特性的YAG荧光体(d)的发光也会瞬时停止。
另外,如图19所示,在重视亮度的现有的ZSM荧光体中,Mn激活量为小于6原子%。其结果,余辉时间称为7msCe以上。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绿色荧光体在Mn激活量为 8原子%的ZSM荧光体中混合了 IOmol1^m YAG荧光体。本实施方式的绿色荧光体实现了能作为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来实用的3. 5msec以下的余辉时间。另外,通过增加ZSM荧光体的Mn激活量、或增加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能实现小于3. Omsec的短余辉化。如图21所示,若在ZSM荧光体单体使Mn激活量增加到8% (b),9% (c),则相对于 PDP点亮时间的亮度维持率降低。这被认为是增加了 Mn2+的ZSM荧光体共通现象。因此, 仅增加ZSM荧光体的Mn激活量来谋求短余辉化是不实用的。YAG荧光体的单体(d)的亮度维持率不降低。但是,如后所述,YAG荧光体的发光的色纯度与Mn2+激活绿色荧光体相比较差。因此,单独将YAG荧光体应用于PDP的绿色荧光体层32较困难。另一方面,在(a)中,与仅单纯增加Mn激活量的(b)、(c)相比,相对于PDP点亮时间的亮度维持率的降低较小。另外,(e)是将YAG荧光体混合在ZSM荧光体中时的计算值。(e)根据单独的荧光体粉末的结果而计算。实测值的(a)的结果和计算值的(e)不同,表示能对PDP应用。另外,关于(a)的结果和(e)不同的原因,认为如下。亮度的随时间变化由ZSM荧光体的Mn引起。但是,通过在ZSM荧光体中混合YAG荧光体,ZSM荧光体的最表层部被基于该混合比例所预测以上的YAG荧光体所覆盖。即认为抑制了由于离子冲击引起的ZSM荧光体的劣化。因此,(a)实现了短余辉时间的同时,也实现了长时间的高亮度。另外,这些荧光体的PDP点亮初始亮度,若设余辉时间为3. 6msec的荧光体(b)的情况为1,则(c)为0. 79,(d)为1.15,本实施方式的(a)为1. 06,实现了高亮度。[9-2-1. 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如图22所示,随着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增加,xy坐标沿着箭头A的方向移位。即,随着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增加,绿色光的色调逐渐变化为黄色光。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为 Omol %、3mol%、10mol %、20mol%、30mol %、40mol%、60mol %、80mol% 以及 100mol%这9。作为绿色的色纯度,优选χ值为0.3以下,y的值为0.6以上。为了使y的值为0. 6以上,优选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为40mol %以下。另外,如图23所示,随着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增加,短余辉ZSM荧光体的530nm 附近的发光峰值强度降低。通过添加YAG荧光体的黄绿色光的光成分,扩展了发光光谱的半值幅度。即,在YAG荧光体单体中,在490nm以上且小于560nm的波长区域具有发光峰值。进而,如图M所示,随着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增加,作为绿色荧光体粉体的亮度降低。但是,在将绿色荧光体作为绿色荧光体层而应用于PDP的情况下,随着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增加,作为绿色荧光体粉体的亮度上升。即,在绿色荧光体粉体的评价和应用于 PDP的情况下的评价是相反的结果。在粉体的评价一般在连续点亮真空紫外线的条件下进行。另一方面,应用于PDP 的情况下的评价在通过高频脉冲而断续照射真空紫外线的条件下进行。因此,越是余辉时间短的荧光体,就越能获得高的亮度。在超短余辉荧光体中,能获得更高的亮度。进而,在粉体的评价是利用受激准分子光源(excimer laser)而在波长147nm的真空紫外线激励下进行的。即,被照射单波长的真空紫外线。另一方面,应用于PDP的情况下的评价是在基于 Ne-Xe放电的真空紫外线激励下进行的。即,被照射多波长的真空紫外线。因此,考虑用波长147nm以外的真空紫外线来激励YAG荧光体。进而,如图25所示,随着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增加,余辉时间变短,并示出绿色像素中的余辉特性。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为Omol %、IOmol % (23重量% )、15mol % (32 重量%)、20mol% 00重量%)以及100mol%。随着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增加,如图中的箭头所示,余辉时间从3. 6msec缩短到3. 4msec、3. lmsec、2. 7msec、lmsec。另外,在图25中,作为比较例还示出现有的Mn2+激活绿色荧光体的余辉特性。一般的Mn2+激活绿色荧光体是指未调整Mn激活量的荧光体。即,是未增加Mn激活量的荧光体。比较例的余辉时间是7msec 8msec。因此,不能应用于可以显示立体图像的PDP中。在表1中,示出JP特开2009-185276号公报所公开的现有例。在表2中,示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绿色荧光体的结果。表1
YAG荧光体混合比例 (mol%)027364760100绿色色调 (y>0.6)ACCDDD余辉时间 (<3.5msec)DDDAAAPDP亮度ABBBBB综合评价DDDDDD在表1中,评价结果用“A”、“B”、“C”以及“D”来表示。“A”表示“充分满足实用要件的水平”。“B”表示“满足实用要件的水平”。“C”表示“能进行对实用性的研究的水平”。 “D”表示“不满足实用要件的水平”。在各个评价项目中,只要有1个为“D”,则综合评价就为“D”。在后面说明的表2以及表3也是如此。另外,(A)等的打括号的评价值是根据实测值的推测值。表1是在Mn激活量为3. 0原子%以下的ZSM荧光体中混合YAG荧光体的绿色荧光体的结果。评价项目是绿色的色调、余辉时间、PDP亮度相对于YAG荧光体的混合比例。 色调用色坐标的y值是否为0. 6以上来评价。余辉时间用是否小于3. 5msec来评价。亮度利用与在ZSM荧光体单体的评价结果的相对值来进行评价。 如表1所示,在通常的ZSM荧光体中混合YAG荧光体的情况下,不存在兼顾色调和余辉时间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具备 前面板;以及与所述前面板相对置配置的背面板,所述前面板具有显示电极、覆盖所述显示电极的电介质层、和覆盖所述电介质层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形成于所述电介质层上的基底层以及遍布所述基底层的整个面而分散配置的多个凝集粒子,所述凝集粒子由多个凝集的金属氧化物结晶粒子构成, 所述背面板具有通过紫外线来激励的荧光体层,所述荧光体层具有绿色荧光体层,其中,该绿色荧光体层包含1/10余辉时间超过 2msec且小于5msec的Mn2+激活短余辉绿色荧光体、和包含在490nm以上且小于560nm的波长区域具有发光峰值的Ce3+激活绿色荧光体或Eu2+激活绿色荧光体的任一者的绿色荧光体。
2.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具备 前面板;以及与所述前面板相对置配置的背面板,所述前面板具有显示电极、覆盖所述显示电极的电介质层、和覆盖所述电介质层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含形成于所述电介质层上的基底层、遍布所述基底层的整个面而分散配置的多个第1粒子、和遍布所述基底层的整个面而分散配置的多个第2粒子, 所述第1粒子是凝集了多个金属氧化物结晶粒子的凝集粒子, 所述第2粒子是立方体形状的结晶粒子, 所述背面板具有通过紫外线来激励的荧光体层,所述荧光体层具有绿色荧光体层,该绿色荧光体层包含1/10余辉时间超过2msec且小于5msec的Mn2+激活短余辉绿色荧光体、和包含在490nm以上且小于560nm的波长区域具有发光峰值的Ce3+激活绿色荧光体或Eu2+激活绿色荧光体的任一者的绿色荧光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凝集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 9 μ m以上且2. 0 μ 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结晶粒子是具有7个面以上的面的多面体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基底层包含氧化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Mn2+激活短余辉绿色荧光体是Mn2+激活硅酸锌绿色荧光体,所述Mn2+激活硅酸锌绿色荧光体的6. 5原子%以上且小于10原子%的锌原子被锰置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绿色荧光体包含3mol %以上且40mol %以下的所述Ce3+激活绿色荧光体, 所述Ce3+激活绿色荧光体是Ce3+激活钇铝石榴石荧光体。
全文摘要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保护层包含形成于电介质层上的基底层以及遍布基底层的整个面而分散配置的多个凝集粒子。荧光体层具有绿色荧光体,该绿色荧光体包含1/10余辉时间超过2msec且小于5msec的Mn2+激活短余辉绿色荧光体、和包含在490nm以上且小于560nm的波长区域具有发光峰值的Ce3+激活绿色荧光体或Eu2+激活绿色荧光体的任一者的绿色荧光体。
文档编号H01J17/49GK102341883SQ20118000128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8日
发明者吉田真介, 大盐祥三, 杉尾幸彦, 杉本和彦, 沟上要, 相原伸光, 赤松雅哲, 长崎纯久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