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32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线光源、导光板以及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侧壁及顶壁,所述底板、侧壁和顶壁围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线光源和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线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线光源开设一槽孔,所述线光源经由所述槽孔装设于所述背板内,所述槽孔在装好所述线光源后盖设一反射粘片,所述导光板在装好所述线光源和所述反射粘片后装设于所述背板内。在本发明中,背板底部槽孔的设置可使线光源由下而上反组至背板的顶壁,组装方便且不用弯折电路板的连接头。
【专利说明】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子元件的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发光二极管(LED)由于具有省电、耐用、亮度强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已应用至多种电子产品中,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0003]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一般与显示面板搭配使用,安装于电子产品的壳体内,与电子产品的其它元件如主控电路板、电源等共同作用,为电子产品提供显示画面。
[0004]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背光模组200包括背板210 (Bezel)、导光板220 (LGP)、光源230 (LED)以及软性电路板240 (FPC)。其中,导光板220设于背板210底部,光源230设于导光板220的一侧,且与软性电路板240电连接。背板210的底板211与侧壁212相交的位置设有一开口 213,用于供软性电路板240的连接头241伸出而与周围元件相连。
[0005]在上述背光模组200组装时,软性电路板240的连接头241需要穿过背板210底部的开口 213才能够与周围元件连接,而穿过开口 213的动作则会由于开口 213所设的位置(背板210底部)及开口 213较小而不易穿过,增加了组装难度。并且,由于开口 213设于背板210的底部,使得由上述开口 213穿出的软性电路板240的连接头241通常需要经过弯折后才能够与周围的元件连接,而弯折时容易造成背板210的边缘对连接头241的刮伤,影响软性电路板240的寿命。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且不易刮伤电路板的背光模组。
[0007]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线光源、导光板以及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侧壁及顶壁,所述底板、侧壁和顶壁围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线光源和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线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线光源开设一槽孔,所述线光源经由所述槽孔装设于所述背板内,所述槽孔在装好所述线光源后盖设一反射粘片,所述导光板在装好所述线光源和所述反射粘片后装设于所述背板内。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槽孔的长度和宽度均略大于所述线光源的长度和览度。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光源包括一电路板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若干点光源,所述电路板具有一连接头,所述背板的侧壁对应所述连接头设有一竖槽,所述连接头经由所述竖槽到达靠近所述顶壁的位置。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光源倒置于所述背板的顶壁。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光源通过具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另一反射粘片与所述背板的顶壁相连。[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另一反射粘片延伸出所述顶壁且延伸至所述导光板的上方。
[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槽孔和所述反射粘片的上方。
[00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光源及所述导光板的一部分均设于所述槽孔的上方。
[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槽孔内设有一单面背胶。
[00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单面背胶的尺寸略小于或等于所述槽孔的尺寸。
[0017]在本发明中,背板底部槽孔的设置可使线光源由下而上反组至背板的顶壁,组装方便且不用弯折电路板的连接头。背板侧壁竖槽的设置可在组装时目视确认线光源是否组装到正确位置。用于固定线光源的反射粘片可起到防止漏光、提升出光强度的作用。槽孔上贴附的反射粘片可将背板底部的槽孔补满,避免此处的元件悬空。槽孔内单面背胶的贴附可增加槽孔处反射粘片的强度,使反射粘片不易被其它元件压坏。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0020]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0021]图3所示为图2中背板的仰视示意图。
[0022]图4所示为线光源穿过背板槽孔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4]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100包括线光源10 (Light-bar)、导光板20以及背板30。
[0025]所述背板30包括底板31、侧壁32及顶壁33,所述底板31、侧壁32和顶壁33围成一上部开口的容置空间34。所述线光源10和所述导光板20设于所述容置空间34内,且所述线光源10位于所述导光板20的一侧。显示面板设于所述开口内且位于所述导光板20的上方,用于接收由所述导光板20的出光面透出的光,并在主控电路板11的控制下显示各种画面。
[0026]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底板31上对应所述线光源10开设一长条状的槽孔35,所述槽孔35的长度和宽度均略大于所述线光源10的长度和宽度。所述线光源10经由所述槽孔35装设于所述背板30的容置空间34内。所述槽孔35在装好所述线光源10后盖设一反射粘片40。所述反射粘片40由线光源10的下方延伸至所述导光板20的下方,以直接反射所述线光源10发出的部分光线,或间接反射经过导光板20射向反射粘片40的光线,增加导光板20出光面的出光效果。所述导光板20在装好所述线光源10和所述反射粘片40后装设于所述背板30内,且位于所述槽孔35和所述反射粘片40的上方。如图2中所示,所述导光板20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槽孔35的上方且与反射粘片40接触。为增强槽孔35上方的反射粘片40的强度,所述槽孔35内在贴好反射粘片40后还可贴附一单面背胶50,所述单面背胶50的尺寸略小于或等于所述槽孔35的尺寸。
[0027]所述线光源10包括一电路板11及与所述电路板11电连接的若干点光源12。所述电路板11具有一延伸出所述背板30的连接头13,所述背板30的侧壁32对应所述连接头13设有一竖槽36,所述竖槽36贯穿所述底板31且由所述底板31向所述顶壁33延伸至靠近所述顶壁33顶端的位置,这样,所述线光源10可经由所述槽孔35和所述竖槽36到达靠近背板30的顶壁33的位置。所述线光源10倒置于所述背板30的顶壁33,具体而言,所述线光源10通过所述电路板11及夹设于所述电路板11和所述顶壁33之间的反射粘片60固定于所述顶壁33上。反射粘片60伸出所述顶壁33的边缘且延伸至所述导光板20的上方,以起到小反射片的效果,阻挡部分由导光板20射出的光线。
[0028]在本发明中,背板30底部槽孔35的设置可使线光源10由下而上反组至背板30的顶壁33,组装方便且不用弯折电路板11的连接头13。背板30侧壁32竖槽36的设置可在组装时目视确认线光源10是否组装到正确位置。用于固定线光源10的反射粘片60可起到小反射片的作用,起到防止漏光、提升出光强度的效果。槽孔35上贴附的反射粘片40可将背板30底部的槽孔35补满,避免此处的元件悬空。槽孔35内单面背胶50的贴附可增加槽孔35处反射粘片40的强度,使反射粘片40不易被其它元件压坏。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线光源、导光板以及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侧壁及顶壁,所述底板、侧壁和顶壁围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线光源和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线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线光源开设一槽孔,所述线光源经由所述槽孔装设于所述背板内,所述槽孔在装好所述线光源后盖设一反射粘片,所述导光板在装好所述线光源和所述反射粘片后装设于所述背板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的长度和宽度均略大于所述线光源的长度和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光源包括一电路板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若干点光源,所述电路板具有一连接头,所述背板的侧壁对应所述连接头设有一竖槽,所述连接头经由所述竖槽到达靠近所述顶壁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光源倒置于所述背板的顶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光源通过具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另一反射粘片与所述背板的顶壁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反射粘片延伸出所述顶壁且延伸至所述导光板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槽孔和所述反射粘片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光源及所述导光板的一部分均设于所述槽孔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内设有一单面背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背胶的尺寸略小于或等于所述槽孔的尺寸。
【文档编号】F21S8/00GK103672575SQ20121033685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
【发明者】涂超恒, 萧予菱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