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光学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6428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光学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复合光学膜,特别是指一种可应用于背光模组中,并提高整个面光源亮度,并具有较佳光线扩散效果的复合光学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简称“IXD”)挟着轻、薄、短、小、热量与耗电低、以及几乎无辐射伤害的优点,已逐步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是由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面板所构成。由于液晶显示面 板为非自发光型面板,因此需要背光模组提供一均匀的面光源至液晶显示面板以显示影像。一般来说,为了使背光模组提供均匀的面光源,通常会使用数片扩散片以将配置于背光模组内的点或线光源得以扩散为均匀的面光源。此外,为了避免使用扩散片而大幅降低面光源的辉度,通常还会再配置增亮膜于扩散片之间,以提高面光源的整体辉度。前述扩散片的结构大多以压克力、聚碳酸酯(PC)或压克力与苯乙烯的共聚物(MS)等材质所构成的片状结构体,且具有一定的光穿透率。为了能达成光源扩散及均匀的效果,一般会于其制成时,添加颜料而使之成乳白色状以有利于光源的扩散及均匀,甚至会再加入许多即为微小的扩散粒子,其主要藉由扩散粒子的设置,以达到光线扩散的目的。惟,各扩散粒子因于扩散片制成时,将扩散粒子与基材均匀混合后,予以一体成型,故该等扩散粒子呈均匀分布于扩散片之中,而光源发出光线时,会使得各光源正上方之处获得最多的光源,而显得较为明亮,纵使该扩散片中已具有许多扩散粒子,但因呈均匀分布的情形,而使扩散片的各部位的光扩散效果较为一致。但前述中位于各光源的正上方处,其中所具有较强的光线位置,并未相对的获得较高的光扩散效果,而是与其它各部位均为相同的光扩散较果而已。故,位于各光源正上方处的扩散片位置的亮度过于突显,使整体显示效果呈现亮暗不均。而另种扩散粒子设置方式直接利用涂布方式,使扩散粒子直接涂布于基材表面,而形成表面具有扩散粒子的扩散片;惟,此种涂布方式无法控制各扩散粒子的密度,使其铺排效果不佳,同样无法达到较佳光线扩散及均匀化的效果。故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达到较佳光线扩散及均匀化效果的扩散片,为目前业界急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应用于背光模组中,并提高整个面光源亮度,并具有较佳光线扩散效果的复合光学膜,为其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复合光学膜,该光学膜主要设有一基材,该基材设有相对的上、下表面,该上表面设有复数条状棱柱,而该下表面设有复数微结构,各微结构为凹入于该基材下表面的弧状结构体。[0011]各微结构连续性排列。各微结构间设有间距。各微结构的剖面形状为半圆形。各条状棱柱连续性排列。各条状棱柱间设有间距。该复合光学膜下方可依序设有增光片以及下扩散片,并有至少一光源设于该下扩散片下方。各微结构的剖面形状为半圆形。该增光片的上表面设有连续均匀排列的条状棱柱。 该光源为冷阴极射线管或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光学膜主要设有一基材,该基材设有相对的上、下表面,该上表面设有复数条状棱柱,而该下表面设有复数微结构,各微结构为凹入于该基材下表面的弧状结构体,该复合光学膜设置于光源上方,而该复合光学膜与光源间由上而下依序设有增光片以及下扩散片,使光源的光线经下扩散片均匀散射后射至增光片后,折射后射至复合光学膜,经复合光学膜散射后射至液晶显示面板,藉由本实用新型复合光学膜的条状棱柱以及微结构设计,使光线发生一定程度的聚集作用,以提高整个面光源的亮度,并具有较佳的光线扩散效果。利用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各微结构连续性排列;或者,各微结构间设有间距。上述各微结构的剖面形状可以为半圆形。上述复合光学膜的各条状棱柱连续性排列;或者,各条状棱柱间设有间距。上述的增光片上表面设有连续均匀排列的条状棱柱。上述的光源可以为冷阴极射线管或发光二极管(LED)。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即在提供一种可应用于背光模组中,并提高整个面光源亮度,并具有较佳光线扩散效果的复合光学膜。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光学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光学膜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光学膜,应用于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复合光学膜10基材11上表面111下表面112条状棱柱12微结构13增光片20条状棱柱21[0039]下扩散片30光源40。
具体实施方式
实用新型的的如图I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光学膜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光学膜10主要设有一基材11 (可以为PET材质),该基材11设有相对的上、下表面111、112,该上表面111设有复数条状棱柱12,该基材下表面112设有复数微结构13,各微结构13为凹入于该基材下表面的弧状结构体,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各条状棱柱12连续性排列,且各微结构13连续性排列,而各微结构13的剖面形状可以为半圆形;另外,各条状棱柱12间设有间距,如图2的另一实施例所示,各微结构13间亦可设有间距。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扩散片可应用于背光模组中,如图3的实施例所示,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其至少包含有上述的复合光学膜10、增光片20、下扩散片30及光源40,该·复合光学膜10设置于光源40上方,而该复合光学膜10与光源40间由上而下依序设置增光片20以及下扩散片30。该增光片20的上表面设有连续均匀排列的条状棱柱21,且邻近复合光学膜10。光源40为冷阴极射线管或发光二极管(LED)。使光源40的光线经下扩散片30均匀散射后射至增光片20后,折射后射至复合光学膜10,经复合光学膜10散射后射至液晶显示面板(图未示),其中,藉由本实用新型复合光学膜的条状棱柱12以及微结构13设计,使光线发生一定程度的聚集作用,以提高整个面光源的亮度,并具有较佳的光线扩散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主要设有一基材,该基材设有相对的上、下表面,该上表面设有复数条状棱柱,而该下表面设有复数微结构,各微结构为凹入于该基材下表面的弧状结构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各微结构连续性排列。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各微结构间设有间距。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所述的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各微结构的剖面形状为半圆形。
5.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所述的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各条状棱柱连续性排列。
6.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所述的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各条状棱柱间设有间距。
7.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所述的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光学膜下方可依序设有增光片以及下扩散片,并有至少一光源设于该下扩散片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各微结构的剖面形状为半圆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该增光片的上表面设有连续均匀排列的条状棱柱。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该光源为冷阴极射线管或发光二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光学膜主要设有一基材,该基材设有相对的上、下表面,该上表面设有复数条状棱柱,而该下表面设有复数微结构,各微结构为凹入于该基材下表面的弧状结构体,该复合光学膜设置于光源上方,而该复合光学膜与光源间由上而下依序设有增光片以及下扩散片,使光源的光线经下扩散片均匀散射后射至增光片后,折射后射至复合光学膜,经复合光学膜散射后射至液晶显示面板,藉由本实用新型复合光学膜的条状棱柱以及微结构设计,使光线发生一定程度的聚集作用,以提高整个面光源的亮度,并具有较佳的光线扩散效果。
文档编号F21V5/02GK202691902SQ20122024585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郑博仁 申请人:祐鼎(福建)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