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灯灯具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92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车前灯灯具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车前灯灯具模组,包括光源、反射罩和透镜,光源设置于反射罩内,反射罩具有开口,透镜装设于开口上,还包括装设于光源出光方向上的电致变色片,该电致变色片上加电压时可遮挡入射到电致变色片上的光线而形成近光;该电致变色片上不加电压时可使光源发出的光线从电致变色片通过而形成远光,从而灵活的实现远近灯光型之间的切换。
【专利说明】车前灯灯具模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模组,特别涉及一种车前灯灯具模组。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车前灯的设计首先是为了照亮前方道路使驾驶员得以看清路况,其次还需考 虑照明安全,即,在前方有来车时必须避免自身的强烈灯光照射到对方汽车驾驶员的眼睛, 使其看不清楚前方而发生危险。因此,各国家地区对汽车车前灯的照明均有规范,在前方无 驶来车辆时可以使用照明范围较广的远灯光型;而在前方有来车时必须切换成近灯光型。
[0003] 因此就要求汽车车前灯具备可切换远、近灯光型的功能。现有的切换远、近灯光型 的车前灯通常包括光源、反射面、屏蔽和透镜。当需要远灯光型时,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反射 面全部出射,并经由透镜调光后形成远灯光型;当需要近灯光型时,屏蔽则由一可移动机构 移动至一特定位置,将部分会投射对方驾驶员眼睛的光线挡住而仅使一部分朝向水平线以 下出射的光线射出,未被屏蔽遮挡的光线经由透镜调光后形成近灯光型。然而,该种屏蔽结 构需要特定的移动机构才能达到调光的目的,从而过多的占用车前灯内部结构的空间,不 但使调光的机构繁琐,而且使车前灯具有较大的体积。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体积较小的车前灯灯具模组。
[0005] -种车前灯灯具模组,包括光源、反射罩和透镜,光源设置于反射罩内,反射罩具 有开口,透镜装设于开口上,还包括装设于光源出光方向上的电致变色片,该电致变色片上 加电压时可遮挡入射到电致变色片上的光线而形成近光;该电致变色片上不加电压时可使 光源发出的光线从电致变色片通过而形成远光。
[0006] 本发明的车前灯灯具模组利用电致变色片外加电压后可改变光学性能如透射率、 反射率或吸收率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产生稳定可逆变化的原理,以电致变色片取代现有技 术中的移动遮光机构,不需提供额外的移动空间仅利用通电、断电即可完成光线的遮挡作 用,不但节省车前灯灯具结构种元件的数目,使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尽可能的缩小车前灯灯 具结构的体积。
[0007]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前灯灯具模组发出远灯光型的剖面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前灯灯具模组发出近灯光型的剖面示意图。
[001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前灯灯具模组所采用的电致变色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1]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前灯灯具模组,包括光源、反射罩和透镜,光源设置于反射罩内,反射罩具有 开口,透镜装设于开口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于光源出光方向上的电致变色片,该电 致变色片上加电压时可遮挡入射到电致变色片上的光线而形成近光;该电致变色片上不加 电压时可使光源发出的光线从电致变色片通过而形成远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前灯灯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片装设于透镜的 位于反射罩的中轴线下方的位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前灯灯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以中轴线所在的水 平面为界限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反射罩的上半部后经反射朝下出 射,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反射罩的下半部后经反射朝上出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前灯灯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片依次包括第一 基板、第一透明导电层、离子储存层、电解质层、电致变色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二基板。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前灯灯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采 用透明塑料或玻璃材料制成。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前灯灯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透镜 均采用透明玻璃材料一体制成。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前灯灯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一基 板紧贴设置,第二透明导电层与第二基板紧贴设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前灯灯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 明导电层均采用氧化铟锡材料制成。
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前灯灯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由三氧化钨、三 氧化钥或其混合物形成。
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前灯灯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层为包含有高氯酸 锂、高氯酸纳的溶液或固体电解质材料。
【文档编号】F21V14/00GK104235717SQ20131024234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9日
【发明者】陈柏洲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