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尾灯,特别是散热型汽车后尾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越来越多,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汽车大灯负责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不足光照,而汽车大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发出去,则会导致灯具的损坏,车辆行驶中如果车灯突然发生故障,对于车内人员来说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散热效果好的散热型汽车后尾灯。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散热型汽车后尾灯,包括固定连接的灯壳与灯罩,所述灯壳上设有安装口以及与安装口对应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呈圆柱形,所述安装口与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的车灯安装板,所述车灯安装板内安装有车灯,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风扇安装板,所述风扇安装板与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车灯安装板以及风扇安装板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风扇安装板上安装有风扇,所述灯壳上设有多个出风口。
采用上述结构后,汽车行驶过程中,车灯产生大量热量,风扇启动后,想车灯吹出用于散热的风,吹过车灯后从出风口排出,风扇安装时只要先将风扇安装在风扇安装板上,然后装入安装腔中即可,同时通过旋转风扇安装板可以调整风扇与车灯的距离,检查车灯时只需要旋出风扇安装板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操作便捷,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为了方便后尾灯的安装以及提高灯壳的强度,所述灯壳上设有导向柱以及加强柱,所述加强柱固定在灯壳上,所述导向柱固定在加强柱上,所述加强柱截面呈十字形。
优选的,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并避免杂质进入灯壳内,所述灯壳上设有防尘帽安装座,所述防尘帽安装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安装口连通,所述防尘帽安装座上设有与防尘帽安装座螺纹连接的防尘帽,所述防尘帽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滤网。
优选的,为了防止杂质从出风口进入灯壳中,所述后出风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灯壳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灯壳,2为灯罩,3为安装口,4为安装座,5为安装腔,6为车灯安装板,7为车灯,8为风扇安装板,9为通风孔,10为风扇,11为出风口,12为过滤网,13为导向柱,14为加强柱,15为防尘帽安装座,16为通孔,17为防尘帽,18为进风口,19为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散热型汽车后尾灯包括固定连接的灯壳1与灯罩2,所述灯壳1上设有安装口3以及与安装口3对应的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设有安装腔5,所述安装腔5呈圆柱形,所述安装口3与安装腔5连通,所述安装腔5内设有与安装座4固定连接的车灯安装板6,所述车灯安装板6内安装有车灯7,所述安装腔5内设有风扇安装板8,所述风扇安装板8与安装座4螺纹连接,所述车灯安装板6以及风扇安装板8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9,所述风扇安装板8上安装有风扇10,所述灯壳1上设有多个出风口11,所述出风口11处设有过滤网12,所述过滤网12与灯壳1固定连接,所述灯壳1上设有导向柱13以及加强柱14,所述加强柱14固定在灯壳1上,所述导向柱13固定在加强柱14上,所述加强柱14截面呈十字形,所述灯壳1上设有防尘帽安装座15,所述防尘帽安装座15设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与安装口3连通,所述防尘帽安装座15上设有与防尘帽安装座15螺纹连接的防尘帽17,所述防尘帽17设有进风口18,所述进风口18处设有滤网19。
采用上述结构后,汽车行驶过程中,车灯产生大量热量,风扇启动后,想车灯吹出用于散热的风,吹过车灯后从出风口排出,风扇安装时只要先将风扇安装在风扇安装板上,然后装入安装腔中即可,同时通过旋转风扇安装板可以调整风扇与车灯的距离,检查车灯时只需要旋出风扇安装板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操作便捷,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