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与胶框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9789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板与胶框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光板与胶框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 LED 背光源技术领域中,通常是通过一胶框与底壳连接将导光板、LED 灯条、软性线路板等固定于底框;目前的胶框与底壳的连接仅仅通过双面胶将胶框固定于底壳 ;随着背光源的薄型化趋势,用户对模组背光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导光板等电子设备受到较大外力冲击变形时,要求不可以在胶框内晃动,传统的方法是用双面胶固定胶框与导光板,实践证明,通过双面胶固定胶框与底壳,使用时间长后较为容易脱落,但为了节省成本和增强结构,需提供一种可以节省了双面胶的成本,减少了组装工时,尤其适合车载类背光模组导光板与胶框的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与胶框的组装结构,改善后的固定方式可以节省了双面胶的成本,减少了组装工时,同时加强导光板与胶框的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光板与胶框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10),反射片(20)、导光板(40)和光学膜片(30),其中;

所述胶框(10)包括底胶框(11)和垂直于底胶框(11)的侧壁(12),所述光学膜片(30)、导光板(40)与反射片(20)固定于胶框内,所述侧壁(12)(20)与导光板(40)接触的部位设凸起部(121),所述凸起部(121)与所述侧壁(12)连接位置设置镂空部(122),所述凸起部(121)与所述镂空部(122)之间的过盈配合连接将所述导光板(40)固定在胶框(10)内部。

优选的,凸起部(121)的截面呈梯形。

优选的,凸起部(121)固定设置于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单一侧壁(12)上。

优选的,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单一侧壁(12)上至少设置一个凸起部(121)。

优选的,凸起部(121)的垂直高度平行于所述导光板(40)的厚度。

优选的,侧壁(12)与凸起部(121)、镂空部(122)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组装背光模组时,可以节省使用双面胶的成本,组装方便而省工时 ,胶框结构采用镂空部设计,节省了胶框成本 ,组装稳固 ,适合于车载类背光模组部件的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与胶框组装结构的侧示图;

图3是组装后的侧壁12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案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胶框(10)包括底胶框(11)和垂直于底胶框(11)的侧壁(12),所述光学膜片(30)、导光板(40)与反射片(20)固定于胶框内,所述侧壁(12)(20)与导光板(40)接触的部位设有凸起部(201),所述凸起部(121)与所述侧壁(12)连接位置设置镂空部(121),所述凸起部(121)与所述镂空部(122)之间的过盈配合连接将所述导光板(40)固定在胶框(10)内部。

凸起部(121)的截面呈梯形,凸起部(121)固定设置于胶框的单一侧壁(12)上,凸起部(121)的垂直高度平行于所述导光板(40)厚度,侧壁(12)与凸起部(121)、镂空部(122)为一体成型。。

其中,凸起部(121)固定设置于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单一侧壁(12)上,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单一侧壁(12)上至少设置一个凸起部(121),可保证导光板顺利安装进胶框内。

参照图2和图3,在组装过程中,导光板(40)直接往凸起部(121)压下,胶框(10)是塑胶材料,凸起部(121)和镂空部(122)产生过盈配合,此处凸起部(121)产生对导光板(40)的回弹作用力,从而达到导光板(40)和胶框(10)的固定作用,凸起部(121)固定设置于胶框的一侧壁(12)上,侧壁(12)、凸起部(121)与所述镂空部(122)为一体成型,在导光板组装时节约了材料成本,简化了组装工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