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98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
一般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PDP)的前板电极是以公知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制成,由其发光的方式可分为穿透型及反射型两种,其中所谓穿透型PDP是指荧光材料是形成在前板上;而反射式PDP则指的是荧光材料形成在后板上。现今的研究是朝向反射型的PDP发展。
上述反射型的PDP的结构通常是包括第一基板(前板)及第二基板(后板)两块相互平行的玻璃基板,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包括透明电极及辅助电极的多个显示电极(display electrodes),上述透明电极一般是利用ITO材料制成,上述辅助电极则为不透明材料,一般则是采用Cr/Cu/Cr或Cr/Al/Cr等的三层结构。而在第二基板上则形成有与显示电极相垂直的多个定址电极(addresselectrodes),同时在第二基板上与定址电极平行形成有间隔层,以形成像素阵列,并在间隔层间形成有荧光材料。当在显示电极与定址电极上施加适当的电压时,填充于由两块玻璃基板所形成的放电空间中的气体便会形成等离子体,并发出紫外光。而荧光材料被紫外光照射,便会发出可见光。
参照图1a,公知的PDP的前板的结构是在第一基板10上形成多个透明电极12,各透明电极12间是彼此相互平行,在上述多个透明电极12上分别形成辅助电极14,然后以一透明介电层16覆盖上述透明电极12与辅助电极14,上述辅助电极14还延伸至未被透明介电层16覆盖的位置上,以与外界做电性连接,因此在透明介电层16的界面处,介电层16覆盖的只有辅助电极14。最后,再由一保护层覆盖整个第一基板的表面。
参照图1b,其是图1a所示的结构沿着A-A'方向的截面图,一般制作上述公知的PDP前板的流程包括下述步骤(ⅰ)在玻璃基板10上形成相互平行的多个透明电极12;(ⅱ)在上述多个透明电极上分别形成辅助电极14(或称汇流排电极);(ⅲ)然后形成透明介电层16,以覆盖上述透明电极12及辅助电极14;(ⅳ)最后再形成保护层,以覆盖整个玻璃基板10。在上述的结构中,可在各对透明电极之间形成黑带,以增进显示时的对比度。
在公知的制造中,透明介电层的形成大都是以印刷的方式形成,当使用Cr/Cu/Cr三层结构当作辅助电极时,由于用以印刷形成透明介电层的材料,在烧结后会产生收缩,而导致Cr/Cu/Cr电极在介电层的界面处会有拉裂的现象,进而造成PDP在组合后,在电极上施加电压点亮时,由于在上述拉裂处会有较大的电压降,容易造成Cr/Cu/Cr电极的断线。且一般在形成介电层后,由于介电层的材料与Cr/Cu/Cr电极及玻璃基板间可能存有电位与化学反应的问题,造成电极的材料与玻璃基板发生反应,而在介电层界面处会产生黄化现象,此种现象若未加以改善,一则造成显示面板在显示时边缘处会有因黄化现象造成的色彩失真,再则因辅助电极的材料与基板发生过反应,故而在介电层界面处辅助电极会承受较大的电压降,容易造成电极的断线,因此会导致生产率相当低。
参照附图3,箭头A所指示的辅助电极在靠近透明介电层的界面两侧有撕裂的现象,此种型式的介电层收缩表示Cr/Cu/Cr电极和介电层与玻璃基板和介电层之间的摩擦力不同,换言之,也就是由于Cr和玻璃基板表面的粗糙度不同所造成。再者,若辅助电极为Cr/Cu/Cr的结构,同时基板的材料为一般的钠玻璃,如图3所示,在介电层界面处会发生黄化现象,根据发明人所知,目前所使用的各种介电层的材料都会导致黄化现象的产生。
由此,为了改善公知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构造,其可以避免辅助电极在介电层界面处被拉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构造,其可避免在介电层界面处发生黄化现象,提高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生产率。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更改了图1a的公知的界面布局,在介电层界面和辅助电极接触的界面底下由透明电极的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形成一隔绝层,使得介电层界面所接触到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较为一致,以避免Cr/Cu/Cr辅助电极被拉裂。
再者,经过增设此一隔绝层,可避免辅助电极在介电层界面与玻璃基板直接接触,由此便可防止黄化现象的产生。
利用本发明揭露的结构与做法,无需多增加成本,只须对透明电极的光掩模稍加修改,便可解决在公知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常见的断线问题,同时又可避免界面黄化的问题,如此便可提高制作的优良率,
为了更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的结构、方法及优点,现结合


较佳
图1b是公知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结构的截面图。
图2a是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的的布局的部分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为照相所得辅助电极的撕裂状态。
参照图2a,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是在一玻璃基板30上形成多个透明电极32,各透明电极32间是彼此相互平行,在上述多个透明电极32上分别形成辅助电极34,然后以一透明介电层36覆盖上述透明电极32与辅助电极34,上述辅助电极34还延伸至未被透明介电层36覆盖的位置上,以与外界做电性连接,因此在透明介电层36的界面处,在辅助电极34与玻璃基板30之间还形成一隔绝层38。最后,再由一保护层覆盖整个第一基板的表面。
参照图2b,其是图2a所示的结构沿着B-B'方向的截面图,一般制作上述公知的PDP前板的流程是包括下述步骤(ⅰ)利用透明电极的材料,例如ITO,在玻璃基板30上形成相互平行的多个透明电极32,同时并在形成辅助电极与透明介电层之前,先在透明介电层界面处辅助电极与玻璃基板30接触的位置上形成隔绝层38;(ⅱ)然后,在上述多个透明电极32上分别形成辅助电极34(或称汇流排电极);(ⅲ)然后形成透明介电层36,以覆盖上述透明电极32及辅助电极34;(ⅳ)最后再形成保护层,以覆盖整个玻璃基板30。在上述的结构中,同样地可在各对透明电极之间形成黑带,以增进显示时的对比度。
上述隔绝层的材料可与形成透明电极的材料相同,由此,在制作上只需修改用以形成透明电极的光掩模上的图案即可,无须修改制作步骤或者调整制作参数。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应用至目前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中,以提高其生产优良率。
不过,在实施本发明的结构时,须注意几点可能发生的问题,例如因为Cr/Cu/Cr辅助电极与ITO透明电极之间的接合性较差,所以新增加的隔绝层不能够扩充过大,以避免Cr/Cu/Cr辅助电极因附着不良,而产生脱落的现象。再者,隔绝层的图案间不能太过于接近,以避免造成短路。
参照图3,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在箭头B所指出的透明介电层的界面上,覆盖住辅助电极的透明介电层并未有明显的收缩现象,换言之,可避免辅助电极在透明介电层的界面处产生断裂。同时,观察在辅助电极旁边的基板,可看出在公知结构中会出现的基板黄化问题也被克服了。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其是在一基板上,成长多个透明电极、多个辅助电极、透明介电层及保护层,所述多个透明电极相互平行,所述透明介电层覆盖形成有多个透明电极的部分的基板,所述保护层形成在所述透明介电层上,所述多个辅助电极是分别形成在所述多个透明电极之上,并且相互平行而延伸至未形成有透明电极的基板上,其特征是为在所述透明介电层覆盖所述辅助电极的交界处,有一隔绝层形成在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基板间。
2.如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其中,所述透明电极是以氧化铟锡作为材料。
3.如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其中,所述辅助电极是Cr/Cu/Cr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其中,所述隔绝层是由形成所述透明电极的材料形成。
5.如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其中,所述透明电极与所述隔绝层的材料均为氧化铟锡。
全文摘要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前板,所述前板是在基板上,依序成长多个透明电极、多个辅助电极、透明介电层及保护层。所述透明电极相互平行,所述透明介电层覆盖形成有多个透明电极的部分的基板,而所述保护层形成在所述透明介电层上。所述多个辅助电极分别形成在所述多个透明电极上,且相互平行延伸至未形成有透明电极的基板上,在所述透明介电层覆盖所述辅助电极的边缘处,在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基板间形成有一隔绝层,以隔离辅助电极与基板的直接接触。
文档编号H01J17/49GK1284732SQ99117728
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12日
发明者林义哲, 苏耀庆 申请人:达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