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56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
背景技术
普通渐开线花键拉刀的渐开线齿形是由标准的渐开线形砂轮直接磨削而成,渐开线花键拉刀刀齿廓形是一个母线与渐开线花键拉刀轴线平行的柱体,前后刀齿分圆弧齿厚相等。即使加工的时候在公差范围内形成一定量的倒锥,由于渐开线花键齿形尺寸和渐开线花键拉刀精度要求的限制,形成的锥度也十分有限,因此,渐开线齿形面基本没有后角α。渐开线花键拉刀拉削工件时,渐开线花键拉刀刀齿副切削刃没有侧隙角,渐开线齿形面也没有副后角,渐开线花键齿形副后刀面与被加工内孔表面产生摩擦。众所周知,渐开线花键拉刀齿形副后刀面与被加工内孔表面产生摩擦,不但增加了拉刀的拉削力使拉刀柄部负荷加大,更重要的是表面摩擦产生热量,因在工件的内部,热量不易散发。当热量聚集较高时,渐开线花键拉刀渐开线刀齿将产生积屑瘤,使刃口钝化,排屑困难,渐开线花键拉刀工作条件不好,发生非正常磨损。如此恶性循环将产生渐开线花键拉刀拉削寿命低、工件被加工表面质量差,甚至拉刀崩齿、折断等非正常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地加工机械零件,并由拉刀保证被加工工件的精度的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拉刀为一个整体,其主体两端分别为拉刀前导部分和拉刀后导部分,拉刀前导部分连接拉刀前柄,拉刀后柄连接拉刀后柄部分,主体由多圈刀齿构成,拉刀刀齿分圆弧齿厚由拉刀前面向后每齿逐渐递增,后面刀齿的分圆弧齿厚比前一刀齿大,齿厚方向产生一定的升量,每个刀齿在距周期内分别排列一个渐开线刀齿和一个圆切刀齿,渐开线刀齿的副后刀面修磨出0.5°~2.5°的副后角。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是加工重型载重车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的专用拉刀,轮边减速器内齿轮拉刀由两支粗拉刀和一支精拉刀组成一套。粗拉刀采用渐成拉削方式,切去被加工工件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的大部分金属,留有少量的加工余量由精加工拉刀拉削。精加工拉刀采用同廓拉削方式,拉刀刀齿分圆弧齿厚由拉刀前面向后每齿逐渐递增,由于后面刀齿的分圆弧齿厚比前一刀齿大,齿厚方向产生一定的升量,所以,精拉刀刀齿沿着齿形均匀地去除被加工工件的精加工余量,同时保证被加工工件的渐开线齿形精度。本实用新型是在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的渐开线刀齿的副后刀面上利用修正渐开线齿形成型砂轮修磨出0.5°~2.5°的副后角,使拉刀齿形副后刀面与被加工内孔表面形成侧隙,切削刃锋利,减少摩擦,使拉刀的拉削力显著降低,由于摩擦减少,因在工件内部切削热量减少,避免拉刀渐开线刀齿产生积屑瘤,使排屑顺畅,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拉刀的切削性能,极大地延长了拉刀拉削寿命、工件被加工表面质量明显提高,大大地减少了拉刀崩齿、折断等非正常损坏的现象。


图1所示是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整体结构图图2所示是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切削部分刀齿的一部分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是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切削部分刀齿的剖面图4所示是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切削部分刀齿的剖面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拉刀为一个整体,其主体3两端分别为拉刀前导部分2和拉刀后导部分4,拉刀前导部分2连接拉刀前柄1,拉刀后导部分4连接拉刀后柄部分5,如图3所示,主体3由多圈刀齿构成,拉刀刀齿分圆弧齿厚由拉刀前面向后每齿逐渐递增,后面刀齿的分圆弧齿厚比前一刀齿大,齿厚方向产生一定的升量,如图2、图4所示,每个刀齿在距周期内分别排列一个渐开线刀齿5和一个圆切刀齿6,渐开线刀齿5的副后刀面修磨出0.5°~2.5°的副后角α。
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的渐开线齿形采用小径定心形式,要求渐开线齿形与小径要有较高的同心度,因此,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的渐开线刀齿和小径圆切削刀齿采用间隔排列方式。以m4、z57、α30°规格(规格参数由被加工工件确定)的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为例,在16个30mm的刀齿,在30的距周期内排列一个渐开线刀齿和一个圆切刀齿。由于刀齿距离很近,所以加工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渐开线刀齿齿侧面渐开线部分的副后角时,砂轮行程受到限制。我们选用小直径砂轮,采用砂轮运动方向与刀具轴线形成一定夹角(砂轮运动方向与后刀面基本平行)的方法,利用修正后的渐开线齿形修整砂轮,选用砂轮径向进给,越过圆切刀齿在短范围内往复运动,逐齿加工出具有递增分圆弧齿厚的渐开线刀齿并形成0.5°~2.5°副后角的渐开线部分副后面,实现改善拉刀切削性能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拉刀为一个整体,其主体(3)两端分别为拉刀前导部分(2)和拉刀后导部分(4),拉刀前导部分(2)连接拉刀前柄(1),拉刀后导部分(4)连接拉刀后柄部分(5),其特征是主体(3)由多圈刀齿构成,拉刀刀齿分圆弧齿厚由拉刀前面向后每齿逐渐递增,后面刀齿的分圆弧齿厚比前一刀齿大,齿厚方向产生一定的升量,每个刀齿在距周期内分别排列一个渐开线刀齿(5)和一个圆切刀齿(6),渐开线刀齿(5)的副后刀面修磨出0.5°~2.5°的副后角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边减速器内齿轮精拉刀,拉刀为一个整体,其主体两端分别为拉刀前导部分和拉刀后导部分,拉刀前导部分连接拉刀前柄,拉刀后柄连接拉刀后柄部分,主体由多圈刀齿构成,拉刀刀齿分圆弧齿厚由拉刀前面向后每齿逐渐递增,后面刀齿的分圆弧齿厚比前一刀齿大,齿厚方向产生一定的升量,每个刀齿在距周期内分别排列一个渐开线刀齿和一个圆切刀齿,渐开线刀齿的副后刀面修磨出0.5°~2.5°的副后角。本实用新型避免拉刀渐开线刀齿产生积屑瘤,使排屑顺畅,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拉刀的切削性能,极大地延长了拉刀拉削寿命、工件被加工表面质量明显提高,大大地减少了拉刀崩齿、折断等非正常损坏的现象。
文档编号B23F21/26GK2801356SQ20042005402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2日
发明者王家喜 申请人:哈尔滨第一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