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及其所用的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301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及其所用的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尤其指应用于高速电机的永磁转子, 还涉及了制造所用的自动调心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永磁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永磁电机的开发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目前正向大功率化(超高速)的方向发展,为此,对与之相配的能够在 高速环境下工作的永磁精密电机转子的制作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现有的电机转子包括磁钢与芯轴,所用的磁钢未经任何表面处理,直接使用 粘接剂将其连接到芯轴上,磁钢与芯轴组装好后,必须用专用机床进行同轴度加 工,以最终达到产品的精度要求,然后再将组装好的产品整体镀层。这种制作方 法的缺陷在于所采用的同轴度加工,对机床的精度要求相当高,必须采用专用 机床进行加工,才能达到产品的同轴度要求,而且机床维护成本很高,否则机床 精度稍有变化,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制作精度;其次,由于同轴加工工序要求较高,
所产生的报废率高,最终使得产品的制作效率大为降低,产品的制作成本大幅提
高;这种制造方法的另一个缺陷在于由于磁钢和芯轴组装好后进行整体电镀, 既不方便,又容易在磁钢与芯轴交界处因结合不牢而出现镀层脱落;这种制造方 法还有一个缺陷在于产品在机床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油的渗透进而和粘接剂 反应,降低了芯轴和磁钢间的粘接力;同时在整体镀层处理过程中,镀液的恶劣 环境所产生的粘接剂老化,最终降低粘接剂的粘接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通过自动调心定位机构,有效提高转子的制造精度和制作效率,降 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芯轴与磁钢使用自动调心定位机构通过粘接剂粘接成转子。 上述芯轴和磁钢先镀层保护好,再通过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的调心杆将磁钢外
径抱紧,然后再在芯轴与磁钢粘接的部位涂上胶水,将芯轴顺着磁钢内孔插入定
位柱的内孔内。
上述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由定位柱、调心杆、外套、弹簧和调节杆组成,定位 柱包含用来定位芯轴的定位孔,调心杆上部四周开通槽,通槽处的调心杆外侧面 为"八"锥面,与外套内腔上部相应的"八"锥面配合,调心杆下部带横向通孔, 与压力棒间隙配合;外套有内孔,与调心杆间隙配合,外套两侧对称设二个长形 槽,压力棒插入调心杆的内孔后,可在二个长形槽中上下移动,外套的下部与调 节棒螺纹配合,调心杆与调节棒间设置弹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 采用自动调心定位机构来组装产品,可自动调节磁钢和芯轴的同心位置, 由于定位机构的同心精度可以制作得非常高,而产品组装好的同心精度又由定位 机构的同心精度来决定,所以,本发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制作精度。
2、 采用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磁钢和芯轴可以先镀层保护好,再进行组装,解 决了先组装加工,再镀层工艺过程中所出现的镀层困难,同时解决了在磁钢与芯 轴交界处因镀层结合不牢,容易脱落的技术难题。
3、 在电机转子组装好后,无需再进行同轴度机床上加工,就能很好地达到产 品的制作精度,从而避免了产品在机床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油的渗透进而和粘 接剂反应,降低了芯轴和磁钢间的粘接力问题;同时可先将磁钢和芯轴先进行镀 层处理,再进行粘接,这样避免了产品镀层处理的恶劣环境所带来的粘接剂老化 的影响。
4、 采用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电机转子不需要再进行同轴度加工,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制作效率;同时,几乎不会产生产品的报废,使得产品制作成本大幅度降 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转子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的调心杆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的定位柱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的外套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3所示,电机转子3,包括芯轴1和固定在芯轴1外表面的磁钢2,所述 芯轴1通过粘接剂与磁钢2内表面直接粘接固定。 上述电机转子用以下方法制造
如图l、图2所示为用来装配电机转子的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由调心杆4、定 位柱5、外套6、压力棒ll、弹簧22和调节棒19组成。
如图4所示,调心杆4带有通孔7,与定位柱5的外径为间隙配合,调心杆4 的上部四周开通槽8,与通槽8相对应的外表面9加工成"八"字锥度结构,与外 套6的通孔"八"字锥度18配合,调心杆4的下部开一横向通孔10,与压力棒11 为间隙配合。
如图5所示,定位柱5上带通孔12,用来定位芯轴l,定位柱5上部通孔121 边还带有沉孔13,用来避免多余胶水流出造成转子3与定位柱5粘接而难以取下 转子。
如图6所示,外套6加工有内孔14,与调心杆4为间隙配合,外套6两侧对 称地加工二个长形槽15和16,压力棒11插入调心杆4的通孔10后,可在长形槽15和16中上下移动,外套的下部分加工成螺纹结构17,与调节棒19的螺纹20 配合,调节棒19带有弹簧定位座21,用于定位弹簧22用。
上述调节棒19外端开有调节槽23,可通过调节槽23的调节,来改变弹簧22 的弹力大小。
上述定位柱5置于调心杆4上部的通孔7内,然后将调心杆4置于外套6的 内孔中,再在外套6的内孔中装入弹簧22,用调节棒19旋合在外套6上,压力棒 11穿过调心杆通孔10,便装好了自动调心定位机构。
如图2所示,由于弹簧22作用在调心杆4为向上的推力,由于调心杆4的外 表面9和外套6的通孔18为"八"字锥度配合,此时外套6施加在调心杆4上部 分的为压紧力,又由于调心杆4的上部分四周开通槽8,调心杆4通孔7的上半部 分处于夹紧状态。
装配电机转子时,先向下施加力在压力棒ll上,压力棒U向下移动,通过 调心杆4的通孔10,调心杆4也向下移动,外套6施加在调心杆4上半部分的压 力就随之释放,调心杆4通孔7的上半部分处于自由状态,然后将镀好层的磁钢2, 完全清洗干净,送到调心杆4的通孔7中,直到磁钢2的下表面与定位柱5上表 面贴合为止,此时将施加在压力棒11上的力完全释放,由于弹簧22的作用,调 心杆4上回到原来的位置,调心杆4上半部分又处于夹紧状态,将磁钢2紧紧抱 牢。再将完全清洗干净的芯轴1在与磁钢2粘接的部位上均匀地涂上粘接剂,然 后顺着磁钢2的内孔,将芯轴1插进,直到芯轴l与压力棒ll接触为止,即完成 一个电机转子的粘接。当取下转子产品时,先向下施加力在压力棒ll上,调心杆 4的上半部分就会将压力释放而又回到自由状态,此时便可以轻松地将粘接好的电 机转子从自动调心定位机构中取出,便可继续进行下一个产品的粘接。
组装好的电机转子3,其芯轴1与磁钢2的外径同轴度最终由调心杆4的通孔 7和定位柱5的通孔12的同轴度决定,而调心杆4的通孔7和定位柱5的通孔12 的同轴度可以加工得相当高。
权利要求
1.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芯轴与磁钢使用自动调心定位机构通过粘接剂粘接成电机转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调心 定位机构由定位柱、调心杆、外套、弹簧和调节杆组成,定位柱包含用来定位芯轴的 定位孔,调心杆上部四周开通槽,通槽处的调心杆外侧面为"八"锥面,与外套内腔 上部相应的"八"锥面配合,调心杆下部带横向通孔,与压力棒间隙配合;外套有内 孔,与调心杆间隙配合,外套两侧对称设二个长形槽,压力棒插入调心杆的内孔后, 可在二个长形槽中上下移动,外套的下部与调节棒螺纹配合,调心杆与调节棒间设置 弹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和磁 钢先镀层保护好,再通过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的调心杆将磁钢外径抱紧,然后再在芯轴 与磁钢粘接的部位涂上胶水,将芯轴顺着磁钢内孔插入定位柱的内孔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 柱上部定位孔旁边设沉孔。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 棒外端开有调节槽。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棒外 端开有调节槽。
7. 电机转子制造方法所用的自动调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由定位柱、调心 杆、外套、弹簧和调节杆组成,定位柱包含用来定位芯轴的定位孔,调心杆上部四周 开通槽,通槽处的调心杆外侧面为"八"锥面,与外套内腔上部相应的"八"锥面配 合,调心杆下部带横向通孔,与压力棒间隙配合;外套有内孔,与调心杆间隙配合, 外套两侧对称设二个长形槽,压力棒插入调心杆的内孔后,可在二个长形槽中上下移 动,外套的下部与调节棒螺纹配合,调心杆与调节棒间设置弹簧。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调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上部 定位孔旁边设沉孔。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自动调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棒 外端开有调节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该制造方法的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点是芯轴与磁钢用自动调心定位机构通过粘接剂粘接成电机转子。自动调心定位机构由定位柱、调心杆、外套、弹簧和调节杆组成,定位柱包含定位孔,调心杆上部四周开通槽,通槽处的调心杆外侧面为“八”锥面,与外套内腔上部相应的“八”锥面配合,调心杆下部带横向通孔,与压力棒间隙配合;外套有内孔,与调心杆间隙配合,外套两侧对称设二个长形槽,压力棒插入调心杆的内孔后可在二个长形槽中上下移动,外套的下部与调节棒螺纹配合,调心杆与调节棒间设置弹簧。本发明的优点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大大提高了制造效率和大幅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23Q3/00GK101599674SQ20091009777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7日
发明者许光雷, 荣 阚 申请人: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