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34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直径尺寸大于 10000毫米的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大型船舶设备安装的浮吊中,许多浮吊安装在大尺寸回转平台上,大尺 寸回转平台是指其直径尺寸大于10000毫米。动力通过回转平台上孔中安装的销轴与滚
轮配合传递,回转平台上孔的位置精度直接影响与滚轮的装配,为保证滚轮与销轴的精确 配合,需要保证大尺寸回转平台孔的形位公差。实际生产中,大尺寸回转平台的孔的加工工 艺,位置的确定采用划线法,容易出现偏差,加工完成后造成滚轮与销轴配合不上,严重影 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研制针对大尺寸回转平台的孔的加工辅助装置,实现对大尺寸回转 平台孔的快速定位,确保精度要求。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中,徐虹发表的"用误差补偿法加工均匀分布在大直径 圆周上的孔组"(起重机,2000(2) :29-31) —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在起重机回转立柱上端 圆周上加工一定尺寸均布孔的变距钻孔装置。该钻孔装置是根据工件上孔的孔距,制造出 一系列不同公差孔距的钻模板,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根据实际积累误差来选用不同的钻模 板,保证孔的公差。分析该装置的设计,不难发现存在如下缺点一套装置需要若干钻模板; 不同的孔距需要制造不同的装置来满足需求;不同直径上的圆周孔需要制造不同的装置来 满足需求;实际加工中需要不断的检测孔距并不断的更换钻模板,大大影响了加工效率的 提高。目前,没有查到大尺寸回转平台孔加工的解决方案的其他相关文献,也无用于大尺寸 回转平台孔加工装置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縮短生 产技术准备时间和周期,保证孔的精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夹具体、手把丝杆、动标尺、定标 尺、压紧螺钉、可换刀杆套和可换定位销,其中可换定位销固定设置于夹具体上,手把丝杆 的一端与可换刀杆套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设置于夹具体上,动标尺固定设置于可换刀杆 套上,定标尺固定设置于夹具体上。 所述的夹具体为设有燕尾导轨的U型结构,该燕尾导轨与可换刀杆套活动连接, 燕尾导轨的中部设有U型中空部,以避让可换刀杆套及刀具; 所述的夹具体上设有一定位孔以固定可换定位销,该定位孔的形状为圆形通孔。 所述的可换定位销为有肩圆环结构,该可换定位销的中部设有通孔,其深度H为
可换定位销的肩部高度A与夹具体厚度T及工件孔深度DP之和减去2毫米; 所述的可换刀杆套包括圆环、四根加强筋和杆套导轨,其中圆环和四根加强筋
分别位于可换刀杆套的上端,杆套导轨位于可换刀杆套的下端。
所述的可换刀杆套中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的直径与使用的刀杆相一致,并可使 刀杆通过。 本发明可根据要求调整出所需孔距,然后进行加工,相对于原来使用的钳工对孔 位置划线定位方式,加工中各个孔的孔距一致,从而提高了孔的位置精度;同时还实现了加 工时的刀具引导作用。本发明重量轻,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能实现较高的加工效率,能很好 的满足回转平台上孔的加工的工艺要求。


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4为沿图2中B-B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1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夹具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可换刀杆套示意图; 其中1手把丝杆、2支撑板、3压紧螺钉、4可换刀杆套、5动标尺贴块、6动标尺、7 定标尺、8可换定位销、9夹具体、10定标尺螺钉、11动标尺螺钉、12第一法兰、13内六角螺 钉、14第二法兰、15内六角螺钉、16待处理工件、17刀体、18锁紧螺钉、19定位孔、20圆环、 21四根加强筋和22杆套导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 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 例。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手把丝杆1、支撑板2、压紧螺钉3、可换刀杆套4、动 标尺贴块5、动标尺6、定标尺7、可换定位销8和夹具体9,其中可换定位销8固定设置于 夹具体9中,手把丝杆1与支撑板2相接触的位置以及手把丝杆1与可换刀杆套4相接触 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法兰12和第二法兰14,手把丝杆1的一端与固定于可换刀杆套4上 的第二法兰14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设置于固定在支撑板2的第一法兰12上,支撑板2通 过锁紧螺钉18固定设置于夹具体9上,动标尺6固定设置于动标尺贴块5上,动标尺贴块 5与可换刀杆套4固定连接,定标尺7固定设置于夹具体9上。
所述的第一法兰12和第二法兰14内分别设有内六角螺钉13和15 ;
所述的定标尺7相对位置设有定标尺螺钉10 ;
所述的动标尺6相对位置设有动标尺螺钉11 。 如图6所示,所述的夹具体9上设有一定位孔19以固定可换定位销8,该定位孔 19的形状为圆形。 如图7所示,所述的可换刀杆套4包括圆环20、四根加强筋21和杆套导轨22,其 中圆环20和四根加强筋21分别位于可换刀杆套4的上端,杆套导轨22位于可换刀杆套 4的下端。
本实施例使用方式如下 加工直径尺寸为35820毫米回转平台上直径为4 29840圆周方向均布的
210 X小180孔: 第一步粗加工 ①根据图纸要求计算孔距。调整可换刀杆套4与可换定位销8,确定孔距,并使用 压紧螺钉3锁紧; ②按图纸要求的在工件圆周上钻第一孔后,将本实施例装置放置于工件16上,可 换定位销8插入工件16上所钻的第一孔,刀体17插入可换刀杆套4中,进行第二个孔加工。
③完成第二个孔的加工后,退出刀体17,可换定位销8退出工件,可换定位销8插 入工件16上所钻的第二个孔,刀体17插入可换刀杆套4中,加工第三个孔。
④重复第一步第③项加工剩余孔。
第二步精加工 ①所有孔完成后,检测最后一个与第一个孔的孔距公差,根据实际测试所得孔距 公差结果与图纸要求重新计算、分配公差,通过手把丝杆1驱动动标尺6和定标尺7组成的 动标尺、定标尺调整孔距。 ②重复第一步第②至④项步骤,进行孔的加工。 ③当达到图纸要求后,退出刀体17,退出可换定位销8,工件16与本实施例的大尺 寸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分离。
权利要求
一种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包括夹具体、手把丝杆、动标尺、定标尺、压紧螺钉、可换刀杆套和可换定位销,其特征在于可换定位销固定设置于夹具体上,手把丝杆的一端与可换刀杆套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设置于夹具体上,动标尺固定设置于可换刀杆套上,定标尺固定设置于夹具体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夹具体为设有燕 尾导轨的U型结构,该燕尾导轨与可换刀杆套活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燕尾导轨的中部 设有U型中空部以避让可换刀杆套及刀具。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夹具体上设有 一定位孔以固定可换定位销,该定位孔的形状为圆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可换定位销为有 肩圆环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可换定位销的 中部设有通孔,其深度为可换定位销的肩部高度与夹具体厚度及工件孔深度之和减去2毫 米。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可换刀杆套包括圆环、四根加强筋和杆套导轨,其中圆环和四根加强筋分别位于可换刀杆套的上端,杆套导轨位于可换刀杆套的下端。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可换刀杆套中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的直径与使用的刀杆相一致,并可使刀杆通过。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把丝杆与支撑板相接触的位置以及手把丝杆与可换刀杆套相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
全文摘要
一种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的回转平台孔的加工装置,包括夹具体、手把丝杆、动标尺、定标尺、压紧螺钉、可换刀杆套和可换定位销,其中可换定位销固定设置于夹具体上,手把丝杆的一端与可换刀杆套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设置于夹具体上,动标尺固定设置于可换刀杆套上,定标尺固定设置于夹具体上。本发明可根据要求调整出所需孔距,然后进行加工,相对于原来使用的钳工对孔位置划线定位方式,加工中各个孔的孔距一致,从而提高了孔的位置精度;同时还实现了加工时的刀具引导作用;本发明重量轻,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能实现较高的加工效率,能很好的满足回转平台上孔的加工的工艺要求。
文档编号B23B39/14GK101704119SQ20091031097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7日
发明者姚振强, 张满朝, 徐正松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