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26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穿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
技术背景随着向心球轴承保持器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其装配制造工艺也提出更高的 要求。但目前所使用的向心球轴承保持器自动穿钉装置,尚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效果不甚理 想,仅能满足一定功能要求,且故障率较高。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存在漏装钉现象的保持器检出率和取出率较低,造成后道检测工序的繁琐。2.送钉装置将杂散的铆钉理顺,并按保持器孔位分配好后,铆钉在重力的作用下 沿尼龙导管落入保持器的铆钉孔中,这种穿钉方法的准确率不够高,存在漏装钉及装钉不 到位的现象。3.采用气缸或凸轮驱动整体式上模往复升降,由于气压不稳定,因而造成进料、穿 钉、检测、压钉、取产品等工位上下模工装对正精度降低,从而导致各工位工作精度降低,进 料、穿钉不到位、检测失误,压钉中铆钉常折断、弯曲,影响产品质量及工作效率。因此,采用 气缸对气压稳定性要求严格。以上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次品检出率较高 的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包括动力机构、传 动机构、机架及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工作台,所述固定工作台上方设置有旋转工作台,旋 转工作台上方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进料机构、穿钉机构、检测机构、压钉机构和取产品 机构,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与进料机构、穿钉机构、检测机构、压钉机构和取产品机构数量 对应的工位。上述旋转工作台上方还设置有取次品机构,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与取次品机构对 应的工位。若有漏穿钉或穿钉不到位现象时,前一工位会将相应的信号传递给取次品机构, 取次品机构动作将相应的轴承保持器取走,有效地减小了后道工序中轴承保持器中的次 品。若上一工位不存在漏穿钉或穿钉不到位现象时,无信号传送,所以取次品机构不动作。上述检测机构包括穿钉检测机构,穿钉检测机构位于穿钉机构与取次品机构之 间,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与穿钉检测机构对应的工位,通过穿钉检测机构来检测与其对应 的工位上的轴承保持器是否存在漏穿钉或穿钉不到位的现象,并将相应的信号传送给取次 品机构。上述检测机构还包括进料检测机构,进料检测机构位于进料机构与穿钉机构之 间,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与进料检测机构对应的工位,如果检测到有漏进料或者进料不合 格,则设备停止工作,等待人工处理。[0012]上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检漏机构,检漏机构位于进料机构与取产品机构之间,旋转 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检漏机构对应的工位,如果检漏机构检测到有漏取的产品则设备停止工 作,等待人工处理。上述旋转工作台下方与穿钉机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真空吸钉机构,旋转工作台及 其上的工位上设置有与真空吸钉机构对应的通气孔,穿钉机构与真空吸钉机构配合,可以 实现准确、高效地穿钉。上述进料机构、穿钉机构、穿钉检测机构和取产品机构分别连接有凸轮机构,各机 构分别由与其对应的凸轮机构独立驱动,而进料检测机构、压钉机构、和检漏机构不采用凸 轮机构驱动。这种结构有效的改善了各机构的受力状况,使设备运转灵活,提高了各机构与 相应工位的对正精度。上述各凸轮机构中的凸轮同轴,共同安装在凸轮安装轴上,凸轮安装轴通过传动 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既可以保证各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同轴度,又节省空间和动力。上述旋转工作台通过凸轮分割器输出轴连接有凸轮分割器,凸轮分割器通过传动 机构与凸轮安装轴连接,保证了凸轮机构与凸轮分割器的动作同步性,同时,凸轮分割器也 有效地提高了旋转工作台的旋转精度。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中,固 定工作台上方设置有旋转工作台,旋转工作台上方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进料机构、穿 钉机构、检测机构、压钉机构和取产品机构,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与进料机构、穿钉机构、检 测机构、压钉机构和取产品机构数量对应的工位。该检测机构至少包括进料检测机构、穿钉 检测机构和检漏机构中的其中之一。通过采用检测机构可以将不合格的轴承保持器及时检 出,既提高了作业效率,又节约了生产成本。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 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穿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工位,2为机械手,3为支架,4为气缸,5为固定立柱III,6为穿钉检测机 构,7为定位支撑板VI,8为升降轴IV,9为检测器II,10为穿钉机构,11为固定工作台,12为 进料检测机构,13为取料筒,14为定位支撑板IV,15为升降轴III,16为凸轮分割器输出轴, 17为凸轮分割器,18为皮带轮,19为摇杆IV,20为凸轮安装轴,21为凸轮机构IV,22为凸轮 机构III,23为机架,24为电动机,25为同步皮带,26为塔形皮带轮,27为摇杆I,28为凸轮 机构I,29为凸轮机构II,30为摇杆II,31为摇杆III,32为固定吊耳,33为复位弹簧,34为 升降轴I,35为定位支撑板I,36为安装块,37为同步皮带,38为升降轴I,39为定位支撑 板II,40为固定立柱IV,41为进料筒,42为定位支撑板VL 43为旋转工作台,44为检测器III, 45为进料机构,46为固定立柱I,47为检漏机构,48为定位支撑板III,49为检测器I,50为 取产品机构,51为气缸,52为压钉机构,53为压钉器,54为定位支撑板V,55为固定立柱II, 56为顺钉器,57为弹簧夹头,58为上片保持器,59为真空吸盘,60为真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 案进行阐述。一种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机架23 及与机架23固定连接的固定工作台11,所述固定工作台11上方设置有旋转工作台43,旋 转工作台43上方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进料机构45、穿钉机构10、检测机构、压钉机构 52和取产品机构50,旋转工作台43上方还设置有取次品机构,旋转工作台43上设置有与 进料机构45、穿钉机构10、检测机构、取次品机构、压钉机构52和取产品机构50数量对应 的工位1。旋转工作台43下方与穿钉机构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真空吸钉机构,旋转工作台 43及其上的工位1上设置有与真空吸钉机构对应的通气孔。旋转工作台43通过凸轮分割 器输出轴16连接有凸轮分割器17,凸轮分割器17通过传动机构(如皮带传动)与凸轮安 装轴20连接。进料机构45、穿钉机构10、穿钉检测机构6和取产品机构50分别连接有凸 轮机构,该凸轮机构包括凸轮及两端点间任一点与凸轮运动副联接的摇杆。凸轮机构中的 凸轮同轴,共同安装在凸轮安装轴20上,凸轮安装轴20通过传动机构(如皮带传动)与动 力机构(如电动机24)连接。上述检测机构至少包括进料检测机构12、穿钉检测机构6和检漏机构47中的其中 之一,进料检测机构12位于进料机构45与穿钉机构10之间,穿钉检测机构6位于穿钉机 构10与取次品机构之间,检漏机构47位于进料机构45与取产品机构50之间。使用过程 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作业需要自主选择。进料机构45包括升降轴II 38、定位支撑板II 39和进料筒41组成,升降轴II 38 的下端与凸轮机构II 29中的摇杆III 31采用运动副连接,进料筒41的下端设置有放料针, 通过放料针夹送保持器。进料检测机构12包括固定立柱IV 40、定位支撑板Vn 42和检测器III 44,检测器 III 44为无触点检测,简单方便。穿钉机构10包括升降轴I 34、定位支撑板I 35和安装块36,安装块36上穿过 有顺钉器56及与顺钉器56对应的弹簧夹头57,升降轴I 34的下端与凸轮机构I 28中的 摇杆II 30采用运动副连接,由弹簧夹头57夹送铆钉。穿钉检测机构6包括升降轴IV 8、定位支撑板VI 7和检测器II 9,升降轴IV 8的下 端与凸轮机构IV 21中的摇杆IV 19采用运动副连接,检测器II 9为无触点检测。取次品机构包括机械手2、支架3、气缸4和固定立柱III,由气缸4驱动机械手2完 成取次品的动作。压钉机构52包括定位支撑板V 54、固定立柱II 55、压钉器53和气缸51,由气缸 51驱动压钉器53完成压钉的动作。取产品机构50包括定位支撑板IV 14、升降轴III15和取料筒13,升降轴III15的下 端与凸轮机构III 22中的摇杆I 27采用运动副连接,取料筒13中设置有弹簧夹头。凸轮 机构III 22中的凸轮驱动摇杆I 27绕固定于固定吊耳32上的销轴摆动,从而驱动与摇杆 I 27摆动端运动副配合的升降轴III 15上下移动,实现取产品机构50的上下移动,由弹簧 夹头完成取产品的动作。检漏机构47包括固定立柱I 46、定位支撑板III 48和检测器I 49,检测器I 49为无触点检测。电动机24的输出轴通过同步皮带25带动塔形皮带轮26转动,将动力传送到凸轮 安装轴20,同时,凸轮安装轴20上的塔形皮带轮26通过同步皮带37带动位于凸轮分割器 17的输入轴上的皮带轮18转动,从而带动凸轮分割器17工作,凸轮分割器17在旋转工作 台43的中心位置驱动旋转工作台43转动,实现工位转换。同理凸轮机构II 29中的凸轮通过摇杆III 31和升降轴II 38驱动进料机构45 上下移动,实现轴承保持器的进料;凸轮机构I 28中的凸轮通过摇杆II 30和升降轴I 34驱动穿钉机构10上下移动,实现轴承保持器的穿钉;凸轮机构IV 21中的凸轮通过摇杆 IV 19和升降轴IV 8驱动穿钉检测机构6上下移动,实现轴承保持器的穿钉检测;凸轮机构 III 22中的凸轮通过摇杆I 27和升降轴III 15驱动取产品机构50上下移动,实现穿钉合格 的产品的取出。升降轴I 34、升降轴II 38、升降轴III15和升降轴IV 8位于固定工作台11与凸轮机 构I 28、凸轮机构II 29、凸轮机构III22和凸轮机构IV 21的凸轮之间的部分装有复位弹簧33, 以保证各升降轴下端压向相应的摇杆摆动端,从而使各摇杆与相应的凸轮始终处于接触状态。进料筒41中的放料针将一片保持器放入与进料机构45对应的工位1上,凸轮机 构II 29、凸轮机构I 28、凸轮机构IV 21和凸轮机构III 22将进料机构45、穿钉机构10、穿 钉检测机构6和取产品机构50上移,同时凸轮分割器17驱动旋转工作台43转动,使旋转 工作台43上的八个工位1分别前进一个工位。与进料机构45对应的工位放入轴承保持器 后,前进到与进料检测机构12对应的位置,检测进料情况。检测完进料情况后,该工位转动 到与穿钉机构10对应的位置进行穿钉。此时,该工位上的通气孔与旋转工作台43上的通 气孔及真空吸气机构的真空吸盘59位置对正,在弹簧夹头57送钉与真空吸盘59吸钉的共 同作用下进行穿钉。穿钉完成后,该工位转动到与穿钉检测机构6对应的位置,检测轴承保 持器是否有漏穿钉或穿钉不到位的现象。随后,该工位转动到与取次品机构对应的位置,若 上一工位(即穿钉检测工位)检测有漏穿钉或穿钉不到位的现象,则取次品机构根据上一 工位反馈的信息,气缸4驱动机械手2动作,取出该漏穿钉的轴承保持器;若上一工位没有 检测到有漏穿钉的现象,则机械手2不动作。随后,该工位转动到与压钉机构52对应的位 置进行压钉,由气缸51驱动压钉器53完成压钉动作。压钉完成后,该工位转动到与取产品 机构50对应的位置,将压钉完成后的轴承保持器取出。最后,该工位转动到与检漏机构47 对应的位置,检测是否已将压钉完成后的轴承保持器取出。然后,该工位重新转动到与进料 机构45对应的位置,进行该工位的下一工作循环。该装置中,旋转工作台43转动一个工位,旋转工作台43上的八个工位1分别处于 不同的工装位置,八个工位1分别进行进料、进料检测、穿钉、穿钉检测、取次品、压钉、取产 品及检漏动作,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一种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它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机架及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工作台,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工作台上方设置有旋转工作台,旋转工作台上方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进料机构、穿钉机构、检测机构、压钉机构和取产品机构,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与进料机构、穿钉机构、检测机构、压钉机构和取产品机构数量对应的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工作台上方还设 置有取次品机构,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与取次品机构对应的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穿钉检 测机构,穿钉检测机构位于穿钉机构与取次品机构之间,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与穿钉检测 机构对应的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 进料检测机构,进料检测机构位于进料机构与穿钉机构之间,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与进料 检测机构对应的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检漏 机构,检漏机构位于进料机构与取产品机构之间,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检漏机构对应的 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工作台下方与穿 钉机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真空吸钉机构,旋转工作台及其上的工位上设置有与真空吸钉机 构对应的通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料机构、穿钉机构、 穿钉检测机构和取产品机构分别连接有凸轮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各凸轮机构中的凸轮 同轴,共同安装在凸轮安装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凸轮安装轴通过传动 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工作台通过凸轮 分割器输出轴连接有凸轮分割器,凸轮分割器通过传动机构与凸轮安装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保持器穿钉装置,它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机架及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工作台,所述固定工作台上方设置有旋转工作台,旋转工作台上方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进料机构、穿钉机构、检测机构、压钉机构和取产品机构,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与进料机构、穿钉机构、检测机构、压钉机构和取产品机构数量对应的工位。该检测机构包括进料检测机构、穿钉检测机构和检漏机构。通过采用检测机构有效地提高了穿钉装置的作业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1D22/02GK201693334SQ20102020247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5日
发明者郑广辉 申请人:郑广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