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隔圈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266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薄壁隔圈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薄壁隔圈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轴套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轴与套的尺寸不符,例如存在轴径小而轴孔大 的问题,且二者尺寸相差较小,直接进行安装对于轴孔安装来说,是完全达不到安装要求 的,因此需要轴套安装补偿的专用件——隔圈进行间隙弥补。但是该薄壁隔圈不易进行加 工,非常容易变形。现有加工薄壁隔圈的方法是如


图1所示,将内圆已经加工完毕的隔圈毛胚件1套 在心轴2上,一侧顶于心轴2的凸缘端面,另一侧以垫圈3和螺母4锁紧,上车床进行外圆 精加工。上述方法的缺点在于(1)装配现场所需隔圈的规格多样,每种规格需制作一套 心轴,导致薄壁隔圈的加工成本上升;( 上述方法对心轴与隔圈的配合要求比较高,一定 程度上要求过度配合,以防止在精加工过程中发生加工变形;(3)由于车加工时隔圈与心 轴的过度配合导致散热性能较差,容易产生热变形,因此采用该方法加工时只能放慢加工 速度,故其生产效率较低。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隔圈加工装置,其结构简单,加工的薄壁隔圈 不易发生变形,加工精度高,加工方便,较之现有的加工方法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该 薄壁隔圈加工装置还能够加工不同规格的薄壁隔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壁隔圈加工装置,设于车床夹 具端,该薄壁隔圈加工装置包括—首端盖板,与所述车床夹具端连接,所述首端盖板上设有一直径小于本体的凸 缘,所述首端盖板的边缘处还设有至少两个轴向通孔;一尾端盖板,其上也设有一直径小于本体的凸缘,所述首端盖板上的凸缘与尾端 盖板上的凸缘同轴相对设置,所述尾端盖板上,对应首端盖板上轴向通孔的位置也设有至 少两个轴向通孔;至少两根螺栓,分别对应贯穿首端盖板和尾端盖板上的轴向通孔,轴向固定设置 于首端盖板和尾端盖板之间。采用上述装置加工薄壁隔圈时先以圆柱毛胚件为基础加工隔圈的内圆,内圆加 工精度可直接到位,达到所要装配的轴的外圆尺寸过度或过盈配合尺寸。然后将隔圈的内 圆两端分别套于该加工装置的首端盖板和尾端盖板的凸缘上,使隔圈轴向设置,车床夹具 端直接夹装首端盖板,首端盖板与尾端盖板通过轴向设置的螺栓固定连接。首端盖板与尾端盖板的凸缘部分尺寸与以加工隔圈的内圆成间隙配合,间隙量在0.02mm之内,以避免两盖与隔圈口的变形。为了克服现有加工装置容易发热使隔圈变形的 缺点,发明人将待加工的隔圈与加工装置设计为分体连接,即摒除了原有加工装置的心轴, 使加工装置与隔圈之间接触面变小,从而使摩擦力变小,避免发热。然而,根据薄壁隔圈的 特点,其加工到一定壁厚时,隔圈刚性明显变弱,极易产生变形和振动,加工过程中易受径 向力而发生错位脱落,因此发明人在首端盖板和尾端盖板之间设置了轴向设置的长螺栓, 使两端盖板与隔圈之间的连接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薄壁隔圈加工装置还包括两个配套圈,分别套于首端盖板的凸缘外 径表面和尾端盖板的凸缘外径表面。为了使该加工装置能够实现对不同直径的薄壁隔圈进 行加工,当隔圈尺寸发生变化时,在凸缘上增设配套圈,相应增加凸缘的外径,从而使其可 以与不同内圆直径的隔圈相匹配。优选地,所述首端盖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轴向散热通孔。由于精加工车削过程中 热量急剧产生,对薄壁隔圈产生热变形的威胁,为了散发热量,在首端盖板上设散热通孔, 有利于窜风并加快散热。优选地,所述尾端盖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轴向散热通孔。如果在尾端盖板上也设 有散热通孔将会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壁隔圈加工装置可以避免现有的隔圈加工装置在加工过程 中发热,从而使得薄壁隔圈变形的缺点,其加工精度高,加工所耗的时间少。此外,还能够加 工不同内圆尺寸的薄壁隔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壁隔圈加工装置做进一步 说明。
图1为现有薄壁隔圈的加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壁隔圈加工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壁隔圈加工装置中前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壁隔圈加工装置中尾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壁隔圈加工装置中配套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该薄壁隔圈加工装置包括首端盖板5,其为车夹盖,与车床夹具端连 接,如图3所示,首端盖板5上设有一直径小于本体的凸缘51,首端盖板5的边缘处还设有 两个轴向通孔52 ;尾端盖板6,其设于顶针10的一端,为顶针盖板,如图4所示,尾端盖板6 上也设有一直径小于本体的凸缘61,尾端盖板6上,对应首端盖板5上轴向通孔的位置也 设有两个轴向通孔62,为了便于散热,尾端盖板6上还设有两个散热通孔63,首端盖板5上 的凸缘51与尾端盖板6上的凸缘61同轴相对设置;两根螺栓7,分别对应贯穿首端盖板5 和尾端盖板6上的轴向通孔,轴向设置于首端盖板5和尾端盖板6之间,并通过螺母9实现 紧固;两个配套圈8,如图5所示,也设有凸缘81,配套圈8分别套于首端盖板5的凸缘外径 表面和尾端盖板6的凸缘外径表面,从而增加了凸缘的外径,实现与隔圈1的内圆直径相匹 配。[0023]采用上述装置加工薄壁隔圈时先以圆柱毛胚件为基础加工隔圈1的内圆,内圆 加工精度可直接到位,达到所要装配的轴的外圆尺寸过度或过盈配合尺寸。然后将隔圈1 的内圆两端分别套于首端盖板5和尾端盖板6的凸缘上,根据隔圈内圆的直径在二者之间 加装配套圈8,车床夹具和顶针10顶紧该加工装置,然后便可使用车床刀具对隔圈1的外圆 表面进行加工。设于首端尾端盖板上的散热通孔63,有利于窜风并加快散热。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 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 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薄壁隔圈加工装置,设于车床夹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首端盖板,与所述车床夹具端连接,所述首端盖板上设有一直径小于本体的凸缘,所 述首端盖板的边缘处还设有至少两个轴向通孔;一尾端盖板,其上也设有一直径小于本体的凸缘,所述首端盖板上的凸缘与尾端盖板 上的凸缘同轴相对设置,所述尾端盖板上,对应首端盖板上轴向通孔的位置也设有至少两 个轴向通孔;至少两根螺栓,分别对应贯穿首端盖板和尾端盖板上的轴向通孔,轴向固定设置于首 端盖板和尾端盖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隔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配套圈,分别套于 首端盖板的凸缘外径表面和尾端盖板的凸缘外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隔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端盖板上还设有至少 一个轴向散热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薄壁隔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盖板上还设有至 少一个轴向散热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壁隔圈加工装置,设于车床夹具端,该薄壁隔圈加工装置包括一首端盖板,与所述车床夹具端连接,所述首端盖板上设有一直径小于本体的凸缘,所述首端盖板的边缘处还设有至少两个轴向通孔;一尾端盖板,其上也设有一直径小于本体的凸缘,所述首端盖板上的凸缘与尾端盖板上的凸缘同轴相对设置,所述尾端盖板上,对应首端盖板上轴向通孔的位置也设有至少两个轴向通孔;至少两根螺栓,分别对应贯穿首端盖板和尾端盖板上的轴向通孔,轴向固定设置于首端盖板和尾端盖板之间。
文档编号B23Q3/00GK201824151SQ201020558080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2日
发明者余洋, 卢江海, 孔利明, 茅新东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