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扩孔倒角与铣面一体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332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杆扩孔倒角与铣面一体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连杆扩孔倒角与铣面一体加工机。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或2所示,传统的连杆加工通常是把连杆大孔11的上端面扩孔倒角12、 连杆大孔11的下端面扩孔倒角13、铣杆盖上端面14、铣杆盖下端面15分成各自独立的四道工序,且这四道工序需用不同的设备进行加工,这样需要四次装夹才能完成,耗时耗力。 同时,由于多次装夹,加工的连杆易产生定位误差,降低加工精度,且加工效率低,生产产品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使用方便的连杆扩孔倒角及铣面一体加工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连杆扩孔倒角与铣面一体加工机,其包括加工机台,所述加工机台上设有导轨和滑台,滑台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滑台上设有待加工连杆的夹具,加工机台上沿滑台侧边对应夹具上的待加工连杆依次设置扩孔倒角机构和铣面机构。所述滑台上沿垂直导轨方向设有两个夹具,加工机台上沿滑台两侧边对应夹具上的待加工连杆依次设置扩孔倒角机构和铣面机构。所述扩孔倒角机构、铣面机构和滑台分别由电机带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一个加工周期完成连杆大孔的上端面扩孔倒角、连杆大孔的下端面扩孔倒角、铣杆盖上端面、铣杆盖下端面四道工序;且这四道工序是在一个机体上完成,避免了多次装夹定位,从而达到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节省人力,降低设备占地面积等目的。总之,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加工设备,连杆加工的多道加工工序只需在一个机体上完成,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高,加工设备使用方便,节省人力、加工时间和设备占地面积。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图1为连杆的扩孔倒角加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杆铣面加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杆扩孔倒角及铣面加工一体机的左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杆扩孔倒角及铣面加工一体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或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杆扩孔倒角与铣面一体加工机,其包括加工机台 1,所述加工机台1上设有导轨2和滑台3,滑台3滑动连接在导轨2上,滑台3上设有待加工连杆8的夹具4,加工机台1上沿滑台3侧边对应夹具4上的待加工连杆8依次设置扩孔倒角机构5和铣面机构6。所述滑台3上沿垂直导轨2方向设有两个夹具4,加工机台1上沿滑台3两侧边对应夹具4上的待加工连杆8依次设置扩孔倒角机构5和铣面机构6。所述扩孔倒角机构5、铣面机构6和滑台3分别由电机7带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在滑台3沿垂直导轨2方向设置的两个夹具4上各安装一个连杆8,当滑台3移动到扩孔倒角机构5对应位置时,加工机台1上右边的扩孔倒角机构5由电机7带动对右边的连杆8的大孔11进行上端面扩孔倒角12加工,左边的扩孔倒角机构5对左边的连杆8的大孔11进行上端面扩孔倒角13,左右连杆8的上端面扩孔倒角 12、13加工完毕,滑台3沿导轨2方向前进,到达铣面机构6对应位置时,右边的铣面机构6 由电机7带动对右边的连杆8进行铣上端面14,左边的铣面机构6对左边的连杆8进行铣上端面15。左右连杆8铣上端面14、15操作完毕,滑台3后退到装夹连杆位置。通过上述操作,一个加工周期完成左右连杆大孔11的上端面扩孔倒角12、13,左右连杆8铣杆盖上端面14、15四道工序。
权利要求1.连杆扩孔倒角与铣面一体加工机,其包括加工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台上设有导轨和滑台,滑台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滑台上设有待加工连杆的夹具,加工机台上沿滑台侧边对应夹具上的待加工连杆依次设置扩孔倒角机构和铣面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扩孔倒角及铣面加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上沿垂直导轨方向设有两个夹具,加工机台上沿滑台两侧边对应夹具上的待加工连杆依次设置扩孔倒角机构和铣面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杆扩孔倒角及铣面加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倒角机构、铣面机构和滑台分别由电机带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连杆扩孔倒角与铣面一体加工机,其包括加工机台,所述加工机台上设有导轨和滑台,滑台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滑台上设有待加工连杆的夹具,加工机台上沿滑台侧边对应夹具上的待加工连杆依次设置扩孔倒角机构和铣面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加工设备,连杆加工的多道加工工序只需在一个机体上完成,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高,生产设备使用方便,节省时间、人力和设备占地面积。
文档编号B23P23/02GK201970091SQ20102065293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9日
发明者薛玉田 申请人: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