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障器组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167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障器组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焊定位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排障器组焊装置。
背景技术
排障器是轨道列车排除轨道线路上可能存在的障碍物的安全防护装置,排障器是保证轨道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之一,避免轨道列车发生脱轨等运行事故。现有的排障器的主体为三层管排结构,采用的无缝钢管弯制组焊而成,辅以角钢固定管排。用螺栓将排障器安装于机车底架牵引梁的下部,排障器的中央底部需要承受相当于137kN静压力的冲击力,因此要求排障器具有相当的强度,充分发挥其排除轨道线路上的障碍物的作用。
现有的排障器组焊装置包括组焊平台以及焊接在组焊平台上的多个定位板,具体地,定位板与排障器三层管排的排列角度相适应,用于固定三层管排,以确定三层管排的前、后及层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进行本发明的研究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采用上述现有的排障器组焊装置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在现有的排障器组焊装置中,定位板焊接在组焊平台上,当组焊后的排障器的计量尺寸不符合要求时,需重新组焊排障器,由于定位板不可调整,此时只能通过加垫片调整排障器组对尺寸,从而导致排障器组焊后产生较大的尺寸误差,排障器容易出现变形。并且,现有的排障器组焊装置不具有通用性,在排障器设计结构发生变化时,除组焊平台外,其余功能装置都需重新设计制造,会增加排障器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障器组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能够能准确地对排障器各部件进行定位并且能够适当调整,保证排障器的组焊质量,并且具有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组焊装置和第二组焊装置;所述第一组焊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平台、定位架和第一工件固定装置;所述定位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工作平台的工作面上,所述定位架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件固定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工作平台和定位架的工作面上,固定工件;所述第二组焊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平台、立板和第二工件固定装置;所述立板的工作面与所述第二工作平台的工作面垂直;所述第二工作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立板和第二工作平台的工作面上,固定工件。本发明提供的排障器组焊装置,通过第一组焊装置定位排障器主体,组对焊接安装座,通过第二组焊装置定位组焊后的排障器主体和安装座,组对焊接其他部件,可以提高排障器组焊过程中各部件的定位精度,提高排障器的组焊质量,降低排障器的尺寸误差。并且,顶紧装置和压紧装置为可调结构,提高了排障器组焊装置的互换性及可调性,降低生产成本。


图I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排障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组焊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的第一组焊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2中的第一组焊装置的左视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组焊装置的主视图;图6为图5中的第二组焊装置的左视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顶紧装置的主视图;图8为图7中的顶紧装置的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主视图;图10为图9中压紧装置的左视图。附图标记10-排障器101-排障器主体 102-翼板103-筋板104-脚踏板105-安装座1011-第一平板 1012-第二平板 I-第一组焊装置11-第一工作平台111-第一工作平面12-定位架121-水平定位面 122-竖直定位面 13-顶紧装置131-侧板132-底板133-座板134-螺杆135-活动压头 14-压紧装置141-底座1411-底座主体 1412-凸耳142-卡板143-压板144-第一销轴145-第二销轴 2-第二组焊装置 21-第二工作平台211-第二工作平面22-立板23-支撑板24-定位螺栓 25-连接板26-压块27-紧固螺栓 28-连接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为了更好的理解排障器组焊装置的结构和工作过程,首先结合附图I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排障器的结构要点。如图I所示,该排障器10为板式焊接结构,包括排障器主体101、翼板102、筋板103、脚踏板104和安装座105。排障器主体101为L型弯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平板1011和第二平板1012,排障器主体10中部焊有直角三角形的筋板103,筋板103垂直于第一平板1011和第二平板1012,在筋板103与排障器主体101的两端之间对称焊接两块三角形的翼板102,翼板102具有倾斜角度,便于排除轨道上的障碍物。第一平板1011的两端焊有调车用的脚踏板104,第二平板1012的的另一面安装有两个安装座105,安装座105上具有安装孔,实际应用中,通过螺栓将排障器10安装于机车底架牵引梁的下部。下面结合附图2-6,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障器组焊装置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如图2-4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排障器组焊装置包括第一组焊装置I和第二组焊装置2。第一组焊装置I包括第一工作平台11、定位架12、顶紧装置13和压紧装置14。具体地,第一工作平台11具有一个第一工作平面111,定位架12为立方体结构,定位架12安装在第一工作平台11的第一工作平面111上,定位架12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定 位面,具体包括水平定位面121和竖直定位面122 (如图4所示),用于定位固定排障器主体101 (L型弯板)。顶紧装置13安装在第一工作平台11的第一工作平面111上,压紧装置14安装在定位架12的水平定位面121上,顶紧装置13顶紧固定排障器主体101的第一平板1011,压紧装置14压紧固定排障器主体101的第二平板1012,从而将排障器主体101固定。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组焊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平台21、立板22、定位螺栓24、压板25和紧固螺栓27 ;第二工作平台21的第二工作平面211与立板22的工作面221垂直;第二工作平台21上具有螺纹孔,压块26为长条状结构,压块26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长圆孔,紧固螺栓27穿过压块26的长圆孔,与第二工作平台21上的螺纹孔配合,将排障器主体101的第一平板1011压紧。立板22的工作面221上开设有与安装座105上的安装孔相适应的螺纹孔,定位螺栓24穿过安装座105上的安装孔与立板22上的螺纹孔配合,将安装座105固定在立板22的工作面221上。结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排障器组焊装置,具体说明该排障器组焊装置在排障器的组装过程的应用。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排障器主体101为L型弯板,排障器主体101的直线度和平面度的精度大小直接影响着排障器整体的安装精度,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两套组焊装置实现排障器的组焊定位。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定位排障器主体101 ;将压型后的排障器主体101放置在第一组焊装置I的定位架12上,排障器主体101的第二平板1012与定位架12的水平定位面121接触(图4所示),排障器主体101的第一平板1011与定位架12的竖直定位面122接触,通过顶紧装置13顶紧排障器主体101的第一平板1011,使其与定位架12的竖直定位面122紧贴,通过压紧装置14压紧排障器主体101第二平板1012,使其与定位架12的水平定位面121紧贴,从而将排障器主体101固定。第二步,组对焊接安装座105 ;在排障器主体101的第二平板1012上分别焊接两个安装座105。第三步,定位组对焊接后的排障器主体101和安装座105 ;
将组对焊接后的排障器主体101和安装座105,从第一组焊装置I上取下,放置在第二组焊装置2上,通过定位螺栓24穿过安装座105上的安装孔与立板22上的螺纹孔,将安装座105和排障器主体101固定在立板22上,通过压块26和紧固螺栓27将排障器主体101的另一面固定在第二工作平台21上。第四步,焊接筋板103、翼板102和脚踏板104。筋板103、翼板102和脚踏板104的组对精度要求不高,组对焊接时,采用划线定
位,逐一组对焊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排障器组焊装置,通过第一组焊装置I定位排障器主体101,组对焊接安装座105,通过第二组焊装置2定位组焊后的排障器主体101和安装座105,组对焊接其他部件,可以提高排障器组焊过程中各部件的定位精度,提高排障器的组焊质量,降低排障器的尺寸误差。 并且,顶紧装置13和压紧装置14为可调结构,提高了排障器组焊装置的互换性及可调性,降低生产成本。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组焊装置2中,可以在第二工作平台21和立板22的两端面安装有连接板25,连接板25上安装有沿第二组焊装置2长度方向的连接轴28,连接轴28可以与轴焊接变位器连接,轴焊接变位器旋转带到第二组焊装置2转动,能够实现最佳位置焊接,如平焊(PA)或平角焊(PB),可以减小焊接难度,提高焊接质量。此外,在第二组焊装置2中,立板22上安装有支撑板23,支撑板23的宽度与两个安装座105之间的距离相适应,支撑板23的厚度与安装座105的厚度相适应,支撑板23的上平面与排障器主体101的第二平板1012紧贴,防止第二平板1012变形。另外,第二组焊装置2中,第二工作平台21的另一面也可以安装立板22、压块26和固定螺栓27。可以提高排障器组焊装置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参考图7和图8,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顶紧装置的主视图;图8为图7中的顶紧装置的左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顶紧装置13包括两个侧板131、底板132、两个座板133、两个螺杆134和螺杆134前端的活动压头135 ;侧板131与底板132固定连接且垂直于底板132,座板133安装在侧板131之间且与侧板131固定连接,两个座板133距离底板132的距离不同,座板133上具有螺纹孔,螺杆134与座板133上的螺纹孔配合,螺杆134的前端具有活动压头135。工作时,通过旋紧螺杆134,活动压头135能够将排障器主体101压紧。本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螺杆134的螺纹长度具有较大的调整范围,具有很好的可调型和互换性,在后续的产品改进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参考图9和图10,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主视图;图10为图9中的压紧装置的左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14包括底座141、两个卡板142、压板143、第一销轴144和第二销轴145,底座主体1411为立方体结构,底座主体1411与定位架12的水平定位面121固定连接,底座主体1411上具有第一销轴孔,底座主体1411上表面上具有两个凸耳1412,凸耳1412上具有第二销轴孔。卡板142为弯曲板条结构,卡板142的一端具有第一销轴孔,第一销轴144与卡板142和底座主体1411上的第一销轴孔配合,将两个卡板142分别固定在底座主体1411的两端,两个卡板142能够绕第一销轴1411转动。压板143为弯曲板条结构,压板143的一端具有第二销轴孔,第二销轴145穿过凸耳1412和压板143上的第二销轴孔,将压板固定在凸耳1412上,压板143能够绕第二销轴145转动。工作时,卡板142和压板143同时卡压在排障器主体101上,实现对排障器的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压板142和卡板143卡压工件的尺寸具有一定适应范围,具有很好的可调型和互换性,在后续的产品改进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排障器组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焊装置和第二组焊装置; 所述第一组焊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平台、定位架和第一工件固定装置;所述定位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工作平台的工作面上,所述定位架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件固定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工作平台和定位架的工作面上,固定工件; 所述第二组焊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平台、立板和第二工件固定装置;所述立板的工作面与所述第二工作平台的工作面垂直;所述第二工作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立板和第二工作平台的工作面上,固定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障器组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平台和立板的两侧端面分别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向所述连接板外侧伸出的连接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障器组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平台的另一面安装有所述立板和所述工件固定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排障器组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压紧装置和顶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障器组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装置包括两个侧板、底板、两个座板和两个螺杆;所述侧板与底板固定连接且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座板安装在所述侧板之间,所述座板上具有螺纹孔,所述螺杆与螺纹孔配合,所述螺杆的前端具有活动压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障器组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底座、两个卡板、压板、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底座与所述定位架的一个工作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主体为立方体结构,所述底座主体上具有第一销轴孔,所述底座主体的一个面上具有两个凸耳,所述凸耳上具有第二销轴孔;所述卡板和压板为弯曲板条结构,所述卡板的一端具有第一销轴孔,所述卡板的一端具有第二销轴孔; 所述第一销轴与两个卡板和底座主体上的第一销轴孔配合,将两个卡板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卡板能够绕所述第一销轴转动; 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压板和凸耳上的第二销轴孔配合,将压板固定在凸耳之间,所述压板能够绕所述第二销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障器组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组焊装置中,所述立板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与排障器的两个安装座之间的距离相适应,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与排障器的安装座的厚度相适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障器组焊装置,包括第一组焊装置和第二组焊装置;第一组焊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平台、定位架和第一工件固定装置;定位架安装在第一工作平台的工作面上,定位架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工作面,第一工件固定装置分别安装在第一工作平台和定位架的工作面上,固定工件;第二组焊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平台、立板和第二工件固定装置;立板的工作面与所述第二工作平台的工作面垂直;第二工作固定装置安装在立板和第二工作平台的工作面上,固定工件。第一组焊装置定位排障器主体,组对焊接安装座,第二组焊装置定位组焊后的排障器主体和安装座,组对焊接其他部件,可以提高排障器组焊过程中各部件的定位精度,提高组焊质量,降低排障器的尺寸误差。
文档编号B23K37/04GK102773636SQ20111012446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3日
发明者栗明, 谷同来, 郭玉新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