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稀土高强度钢板及其轧制方法

文档序号:305383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稀土高强度钢板及其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成型技术领域,涉及钢板轧制,特别是热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C-Mn高强度热轧钢板大多是通过在奥氏体可发生再结晶区进行轧制后, 再控制冷却温度和冷却速度来获得高强度热轧钢板。如“一种抗拉强度IOOOMI^级复相钢板及制造方法”,通过控制冷却方式获得抗拉强度在lOOO-llOOMI^a之间,屈服强度在 615-810MI^之间,延伸率11%左右的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等制造行业。对于高强度热轧钢板,国内外已经形成多项专利技术,如“屈服强度IlOOMPa以上超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通过添加昂贵的合金元素B、Ni、Cr、Cu、Mo中的一种或几种,Ti、V、Nb中的一种或几种以获得高强度高塑性热轧钢板。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合金成分多,冶炼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相对较低,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国策不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含稀土高强度钢板及其轧制方法,其板坯的(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含量应符合C 0. 15% -0. 25%, Mn 1. 5% -1. 85%, Si 0.7%-1.0%, P 彡 0.015 %, S ^ 0. 003 %, Ti 0. 01 % -0.06 %, B 0. 0005 % -0.0035 %, RE
0.001% -0. 09%,余量为!^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板坯的加热温度为1220_1250°C,保温时间1_3小时,粗轧温度1000-1100°C,精轧温度920-960°C,终轧温度850-900°C,两段轧制总压下量> 75%。成品板厚度为5_25mm。由此工艺生产的产品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到 600-850MPa,延伸率 25-35%,屈强比;^ 0. 8。本发明突出优点是热轧钢板不仅具有高强度高塑性,而且还可以通过稀土来替代和减少合金元素的加入量,节约成本。实现材料领域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产发展模式。


图1为实施例1对应典型金相组织照片;图2为实施例2对应典型金相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 将拟轧制的板坯放入加热炉,板坯的(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 0. 24%, Mn
1.72%, Si 0. 73%, P 0. 0115%, S 0. 002%, Ti 0. 03%, B 0. 0007%, Ce 0.008%,余量为
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板坯厚度为95mm,加热温度1220°C,保温时间1. 5小时。将加热好的板坯送入粗轧机进行轧制,粗轧温度1020°C。然后,将粗轧后的板坯送入精轧机工位进行轧制,精轧温度950°C,终轧温度890°C。两段轧制总压下量91.5%。精轧后钢板的厚度为8mm,平均晶粒度评定为10. 5级,其力学性能检测值见表1 表1力学性能检测值
—,『 Rm(MPa) Rg2(MPa) At(%) Rg2ZRm RmXAt(MPa0Zo)
实施例J -
_680_480_27_OJ_18360精轧钢板的金相组织如图1所示。实施例2:将拟轧制的板坯放入加热炉,板坯的(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 0. 24%, Mn 1. 74%, Si 0. 71%, P 0. 0114%, S 0. 002%, Ti 0. 034%, B 0. 0011%, Ce 0.08%,余量为
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板坯厚度为95mm,加热温度1220°C,保温时间1. 5小时。将加热好的板坯送入粗轧机进行轧制,粗轧温度1030°C。然后,将完成粗轧的板坯送入精轧机工位进行轧制,精轧温度950°C,终轧温度850°C。两段轧制总压下量91. 5%。精轧后的钢板厚度为8mm,平均晶粒度评定为11. 5级,其力学性能检测值见表2 表2力学性能检测值
—,, Rm(MPa) Rg2(MPa) At(%) Ra2ZRm RmXAt(MPa0Zo)
实施例2 --—
___730_490_22_067_16060 精轧钢板的金相组织如图2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含稀土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化学成分c 0. 15%-0. 25%, Mn 1. 5% -1. 85%, Si 0. 7% -1. 0%, P^O. 015%, S 彡 0. 003%, Ti 0. 01% -0. 06%, B 0. 0005%-0. 0035%,RE 0. 001% -0. 09%,余量为!^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厚度为5_2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稀土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力学性能检测值为抗拉强度达到600-850MPa,延伸率25-35%,屈强比;^ 0. 8。
3.一种含稀土高强度钢板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具有权利要求1中钢的化学成分,轧制工艺如下加热温度为1220-1250°C,保温时间1-3小时,粗轧温度 1000-1100°C,精轧温度920-960°C,终轧温度850_900°C,两段轧制总压下量彡75%。
全文摘要
一种含稀土高强度钢板及其轧制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成型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板坯的(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 0.15%-0.25%,Mn 1.5%-1.85%,Si 0.7%-1.0%,P≤0.015%,S≤0.003%,Ti 0.01%-0.06%,B 0.0005%-0.0035%,RE 0.001%-0.09%,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轧制工艺为加热温度1220-1250℃,保温时间1-3小时,粗轧温度1000-1100℃,精轧温度920-960℃,终轧温度850-900℃,两段轧制总压下量≥75%。钢板力学性能优良,抗拉强度达600-850MPa,延伸率25-35%,屈强比≤0.8,且生产成本低,可工业化生产5-25mm厚度钢板。
文档编号B21B37/58GK102251177SQ2011101930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冯岩青, 史文义, 康利明, 杨雄, 高志国 申请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