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吸收热变形功能的测力尾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69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吸收热变形功能的测力尾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用尾座,特别是一种具有吸收热变形功能的测力尾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床用尾座包括设在床身导轨上的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相对于壳体可轴向移动的尾座套筒,尾座套筒的右端通过连接套连接有传动丝母,与传动丝母相配的传动轴的右端伸出壳体外侧,并支撑在驱动装置的箱体上且与驱动装置内的传动机构相接;在尾座套筒内通过轴承支撑有尾座主轴,尾座主轴的前端配有顶尖。工作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尾座套筒及内侧的尾座主轴轴向移动,达到顶持工件或松开工件的目的,工件在机床主轴带动下转动时,尾座主轴随之转动。这种结构的尾座在工作过程中无法显示顶尖的顶持力的大小,工件在加工时会产生热变形,会造成主轴的顶持力加大并不能随之轴向产生微量移动,无法吸收工件的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加工时可吸收工件热变形、尾座主轴可有轴向微量位移、随时显示顶尖的顶持力、提高工件加工精度的具有吸收热变形功能的测力尾座,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具有吸收热变形功能的测力尾座,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相对于壳体可轴向移动的尾座套筒,尾座套筒的右端通过连接套连接有传动丝母,与传动丝母相配的传动轴的右端伸出壳体外侧,并支撑在驱动装置的箱体上且与驱动装置内的传动机构相接;在尾座套筒内通过轴承支撑有尾座主轴,尾座主轴的前端配有顶尖;
尾座主轴的后端有轴台并依次套有内隔套、主轴后轴承的内圈、垫套、轴向承力轴承、 碟簧、套筒、轴向限位轴承,尾座主轴的右端头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在套筒与连接套之间位于轴向限位轴承的外侧套装有传力环,在内隔套的外侧套装有外隔套,外隔套一侧靠在尾座套筒内侧的台阶上,另一侧依次与主轴后轴承的外圈、套在垫套、轴向承力轴承和碟簧外侧的套管、套筒、传力环、连接套顶靠;
在壳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的传动轴的右端自连接盘的中心孔伸出,连接盘上加工有油孔,连接盘上安装有与油孔相连通的测力表,在连接盘的内侧面上加工有与油孔相连通的油槽,油槽的左侧设有密封垫,在密封垫左侧设有传动环,在传动轴后部有轴台,在该轴台的和传动环之间设有传动环轴向压力轴承;
在所述的尾座套筒上设有长槽,壳体上设有导向销,导向销的内端头插入长槽内。本发明的具有吸收热变形功能的测力尾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随时显示顶尖对工件的顶持力的优点,加工过程中如工件受热变形尾座主轴可产生轴向微量的移动,不致使顶尖的顶持力过大,保证了工件的顶持效果,保证了加工精度。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所示的尾座主轴右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38为尾座的壳体,壳体与机床的导轨相配。在壳体38内有相对于壳体38可轴向移动的尾座套筒3,尾座套筒3上加工有轴向的长槽37,在壳体38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有导向销4,导向销4的内端头插入长槽37 内,尾座套筒3相对于壳体38轴向滑动时,导向销4可对尾座套筒3进行径向限位,防止尾座套筒3转动。尾座套筒3的右端通过螺栓22和连接套12连接有传动丝母23,传动丝母23与连接套12之间有锁紧螺钉13,传动丝母23位于连接套12的内孔处。与传动丝母23相配有传动轴17,传动轴17的右端伸出壳体38外侧,并支撑在驱动装置30的箱体上且与驱动装置30内的传动机构相接。在尾座套筒3内通过主轴前轴承41和主轴后轴承6支撑有尾座主轴2,尾座主轴 2的前端配有顶尖1。尾座主轴2及顶尖1可在尾座套筒3内转动。在主轴前轴承41的前侧有与尾座主轴2螺纹连接的限位帽43,在主轴套筒3的左端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端盖42 ο尾座主轴2的后端有轴台并依次套有内隔套18、主轴后轴承6的内圈、垫套7、轴向承力轴承8、碟簧9、套筒39、轴向限位轴承20,尾座主轴2的右端头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11,锁紧螺母11上有固定螺钉21。在套筒39上加工有孔,该孔内设有弹簧19和销轴10, 销轴10的端头顶靠在轴向限位轴承20上。在套筒39与连接套12之间位于轴向限位轴承20的外侧套装有传力环36,在内隔套18的外侧套装有外隔套5,外隔套5 —侧靠在尾座套筒3内侧的台阶上,另一侧依次与主轴后轴承6的外圈、套在垫套7、轴向承力轴承8和碟簧9外侧的套管40、套筒39、传力环 36、连接套12顶靠。在壳体38的右端通过连接盘固定螺栓27固定连接有连接盘25,传动轴17的右端自连接盘25的中心孔伸出,连接盘25上加工有油孔34,连接盘25上安装有与油孔34相连通的测力表四。在连接盘25的内侧面上加工有与油孔34相连通的油槽35,油槽35的左侧设有密封垫16,在密封垫16左侧设有传动环15,在传动轴17后部有轴台,在该轴台和传动环15之间设有传动环轴向压力轴承M,在传动环15的外侧套装有外导向盘沈,外导向盘沈通过紧固螺钉14与连接盘25相接,在传动环15的内侧装有与连接盘25固定连接的内导向盘观,内导向盘观压向密封垫16的内边沿,外导向盘沈压向密封垫16的外边沿。 传动环15的右侧面压靠在油槽35和密封垫16的左侧。工作时,由驱动装置30带动传动轴17转动,通过与传动轴17相配的传动丝母23 带动连接套12向左移动,移动过程中,尾座套筒3及共内部的所有部件随之移动,顶尖1开始顶持工件,顶持力由顶尖1、尾座主轴2、内隔套18、主轴后轴承6的内圈、垫套7、轴向承力轴承8、碟簧9、套筒39、连接盘12、传动丝母23、传动轴17、传动环轴向压力轴承承受,传动环15压向密封垫16,油槽35内的油被压,通过油孔34使测力表四显示顶尖的顶持力。 加工过程中,如工件受热变形,尾座主轴2会有向右的微量位移,此时碟簧9被压缩,锁紧螺母11随尾座主轴2右移,弹簧19顶靠销轴10右移,保持与轴向限位轴承20顶靠。本尾座具有吸收工件受热变形功能并随时显示出顶尖的顶持力。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吸收热变形功能的测力尾座,包括壳体(38),在壳体(38)内设有相对于壳体(38 )可轴向移动的尾座套筒(3 ),尾座套筒(3 )的右端通过连接套(12)连接有传动丝母 (23),与传动丝母(23)相配的传动轴(17)的右端伸出壳体(38)外侧,并支撑在驱动装置 (30 )的箱体上且与驱动装置(30 )内的传动机构相接;在尾座套筒(3 )内通过轴承支撑有尾座主轴(2),尾座主轴(2)的前端配有顶尖(1);其特征在于尾座主轴(2)的后端有轴台并依次套有内隔套(18)、主轴后轴承(6)的内圈、垫套(7)、 轴向承力轴承(8)、碟簧(9)、套筒(39)、轴向限位轴承(20),尾座主轴(2)的右端头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1);在套筒(39)与连接套(12)之间位于轴向限位轴承(20)的外侧套装有传力环(36),在内隔套(18)的外侧套装有外隔套(5),外隔套(5)—侧靠在尾座套筒(3)内侧的台阶上,另一侧依次与主轴后轴承(6)的外圈、套在垫套(7)、轴向承力轴承(8)和碟簧(9)外侧的套管 (40)、套筒(39)、传力环(36)、连接套(12)顶靠;在壳体(3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25),所述的传动轴(17)的右端自连接盘(25) 的中心孔伸出,连接盘(25)上加工有油孔(34),连接盘(25)上安装有与油孔(34)相连通的测力表(29),在连接盘(25)的内侧面上加工有与油孔(34)相连通的油槽(35),油槽(35) 的左侧设有密封垫(16),在密封垫(16)左侧设有传动环(15),在传动轴(17)后部有轴台, 在该轴台的和传动环(15)之间设有传动环轴向压力轴承(24);在所述的尾座套筒(3)上设有长槽(37),壳体(38)上设有导向销(4),导向销(4)的内端头插入长槽(37)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收热变形功能的测力尾座,包括壳体、壳体端头的连接盘、尾座套筒、传动丝母、尾座主轴、顶尖,与传动丝母相配的传动轴接驱动装置;尾座主轴的后端有与尾座套筒之间有承受轴向力的碟簧机构,传动轴上的轴台靠在连接盘上的油槽侧面的密封垫上,油槽通过油孔与连接盘上的测力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随时显示顶尖对工件的顶持力的优点,加工过程中如工件受热变形尾座主轴可产生轴向微量的移动,不致使顶尖的顶持力过大,保证了工件的顶持效果,保证了加工精度。
文档编号B23B23/00GK102513557SQ20111043068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刘洋, 董建军, 颜涛, 高英贤 申请人:大连机床(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