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节加工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29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节加工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转向节加工专用夹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转向节专用加工机床配套使用的专用夹具。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节是汽车部件中最重要的安全件,每辆车有2只,左右对称各一只。该产品外形特殊,空间结构复杂,加工部位多,定位困难,相互位置精度尺寸要求极高,大生产批量大,但生产成本却要求非常低。目前,国内大致有三种生产方法,一是采用普通机床加工, 优点是投资少,缺点是只能加工简单、精度低的产品,且设备多、工序多、工人多、产量低、质量不稳定。二是采用多轴联动加工中心,优点质量稳定,缺点产量低、投资最大、工人素质要求高、只能适用多品种、小批量的转向节生产或作为新产品开发时使用。三是采用自动线, 优点产量大,缺点投资大。目前,国内一般企业普遍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利用普通机床加工转向节最主要的问题是工序多,在转向节的整个加工过程中具有2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变换工件的固定工位,才能完成所有部位的铣、钻、铰等加工任务,不但操作麻烦、 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不然就会大大降低加工精度,影响产品质量。针对上述情况,国内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寻找、开发一种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投资少的转向节专用生产设备,但是,受相关夹具的限制,开发工作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因此,专用夹具的开发已成为专用设备研发的瓶颈。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转向节加工专用夹具,依靠该夹具,能够非常方便的将工件固定在专用机床工位上,实现一次装夹,同时完成转向节长耳两孔两端面、短耳孔两端面和长耳锥孔两端面的多道加工工序,有利于减少装夹和定位基准变换次数,进而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和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转向节加工专用夹具,其特征是包括一由底板和固定板组合而成的基座,以及设置在固定板上的一定位轴,一定位套,一拨叉和一压板;所述定位轴过盈连接在固定板上,定位轴的定位部位与转向节的主销孔相匹配;所述定位套过渡配合定位轴,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板上,定位套上表面与转向节的法兰面相匹配;所述拨叉与过盈配合在固定板上的嵌套间隙配合,并与弹簧构成弹性构件,拨叉顶部呈倾斜状且开有定位槽,定位槽与转向节的加强筋相匹配;所述压板位于定位轴的一侧,连接在油压缸的活塞杆上。有益效果现有技术尚无此类专用夹具。本实用新型根据转向节异型结构的特征、 以及铣转向节长耳两孔两端面、短耳孔两端面和长耳锥孔两端面的需要,通过定位轴与转向节的主销孔匹配,定位套上表面与转向节法兰面匹配,拨叉上的定位槽与转向节的加强筋匹配,限制了转向节的6个自由度,通过活塞杆上压板的旋转升降,压紧工件。实现对转向节的可靠定位和夹紧。当专用机床的工作件,对转向节长耳两孔两端面、短耳孔两端面和长耳锥孔两端面进行铣作业时,转向节能够始终处于固定状态,从而实现了一次装夹,完成上述部位铣作业任务的目的。[001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为便于理解图中画出了作为加工工件的转向节。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1中螺钉1,压板2,油压缸3,活塞杆31,固定螺钉4,拨叉5,定位槽51,嵌套 6,弹簧7,转向节8,定位轴9,定位部位91,定位套10,螺钉11,固定板12,底板13,螺钉14, 加强筋15,长耳孔两端面16,短耳孔两端面17,长耳锥孔两端面1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并结合图2。基座由底板13和固定板12组合而成,在固定板12上,设有接纳形状与定位轴9相匹配的台阶孔,与嵌套6相匹配的通孔,以及与螺钉4、螺钉11和螺钉14相应的固定用通孔。定位轴9过盈配合安装在固定板12上,定位轴9的定位部位91与转向节8的主销孔相匹配,限制两个移动自由度。定位套10过渡配合定位轴9,通过内六角螺钉11固定在固定板12上,定位套10的上表面与转向节8的法兰面相匹配,限制两个旋转自由度和一个移动自由度;拨叉5与过盈配合在固定板12上的嵌套6间隙配合,并与弹簧7构成弹性构件,拨叉5的顶部呈倾斜状且开有定位槽51,定位槽51与转向节8的加强筋15相匹配, 限制一个旋转自由度。压板2通过螺钉1与油压缸3的活塞杆31连接,通过控制闭、合开关,压板2旋转升降,松、紧转向节8。组装时,先将油压缸3用固定螺钉4紧固在固定板12上,然后,将压板2套在活塞杆31上,由螺钉1固定。将嵌套6打入通孔内,两只弹簧7分别插入拨叉5底部的两只对称的盲孔内,然后,连同两只弹簧7将拨叉5放入嵌套6的内腔中。直径与转向节8主销孔相匹配的定位轴9从固定板12的底部向上安装,过盈连接在固定板12上,定位轴9的定位部位91与转向节8的主销孔相匹配;定位套10从定位轴9上套入安装,安装后,定位轴9 的定位部位91伸出在定位套10的内孔底平面上,以便接纳转向节8的主销孔。上述部件安装后,全部螺钉及定位轴9的尾部均应位于固定板12的底平面内,然后用螺钉14将底板13固定在固定板12上,形成夹具基座。如图2所示,该夹具具有固定左、右两只转向节的功能。加工时,先使转向节的主销孔套在定位轴9的定位部位91上,定位套10的上表面与转向节8法兰面匹配,转动转向节使加强筋15落在定位槽51内,然后,开启油压缸3,压板2旋转下移将转向节夹紧。将夹具移至专用机床工位固定后,即可进行长耳孔两端面16、短耳孔两端面17和长耳锥孔两端面18的铣作业。
权利要求1. 一种转向节加工专用夹具,其特征是包括一由底板(1 和固定板(1 组合而成的基座,以及设置在固定板(1 上的一定位轴(9),一定位套(10),一拨叉( 和一压板 (2);所述定位轴(9)过盈连接在固定板(1 上,定位轴(9)的定位部位(91)与转向节的主销孔相匹配;所述定位套(10)过渡配合定位轴(9),通过螺钉(11)固定在固定板(1 上, 定位套(10)上表面与转向节(8)的法兰面相匹配;所述拨叉( 与过盈配合在固定板(12) 上的嵌套(6)间隙配合,并与弹簧(7)构成弹性构件,拨叉(5)顶部呈倾斜状且开有定位槽 (51),定位槽(51)与转向节(8)的加强筋(15)相匹配;所述压板(2)位于定位轴(9)的一侧,连接在油压缸(3)的活塞杆(31)上。
专利摘要一种转向节加工专用夹具,包括一由底板和固定板组合而成的基座,以及设置在固定板上的一定位轴,一定位套,一拨叉和一压板;所述定位轴过盈连接在固定板上,定位轴的定位部位与转向节的主销孔相匹配;所述定位套过渡配合定位轴,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在固定板上,定位套上表面与转向节法兰面匹配,所述拨叉与过盈配合在固定板上的嵌套间隙配合,并与弹簧构成弹性构件,拨叉顶部呈倾斜状且开有定位槽,定位槽与转向节的加强筋匹配;所述压板位于定位轴一侧,连接在油压缸的活塞杆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专用机床对转向节长耳两孔两端面、短耳孔两端面和长耳锥孔两端面铣作业时的可靠定位,具有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全部工序的优点。
文档编号B23Q3/06GK201997967SQ20112003644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1日
发明者崔百赫, 沈建华, 王华龙, 钱金松 申请人:衢州恒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