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拉延槛结构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091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拉延槛结构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涉及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尤其是一种采用拉延槛结构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产量逐年上升,各厂商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励,其中价格因素首当其冲成为国人现阶段购买汽车的主要考量指标,故降低成本成为个汽车主机厂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汽车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汽车总成本40%。拉延筋技术应用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随着汽车产商的降低成本的请求,它自身的缺点也越来越突出拉延筋本身成型要占用一部分原材料;另外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很细小的道具进行加工,成本较高。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是汽车车身覆盖件成型的第一道工序,工艺及结构简单,现多采用单动拉延的方式,工艺方案如下压边圈抬起——放入板料——凹模下行与压边圈接触,拉延筋部位成型——凹模与压边圈带着绷紧的板料继续下行,在凸模把车身覆盖件的形状冲压出来。在整套工艺流程中,压边圈上拉延筋的作用很大,它通过改变高度及圆角大小来控制板料不同区域的流入速度及流入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流料太少,钢板会因为材料供应不足而破裂,流料太多,会导致材料积聚而起皱。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拉延槛结构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该模具是用拉延槛代替现有的拉延筋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采用拉延槛结构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由凸模、凹模、压边圈构成,凸模与凹模相向设置,压边圈同轴滑动安装在凹模与凸模之间的凹模外缘,其特征在于在压边圈与制件的接触部位制有拉延槛,该拉延槛的凸面向上。而且,所述凸模上镶装一凸模镶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采用凸面向上的拉延槛结构,如图1所示,利用凹模自身增加一次材料弯曲变形,从而达到和拉延筋一样的控制钢板流入速度的目的,相当于管理面前移,以前浪费在拉延筋成型部位的材料可以节省出来了,预计可为我国汽车生产降低10%材料成本。2、本实用新型用拉延槛代替现有的拉延筋结构,加工工艺较拉延筋结构简单,对模具要求较低,材料利用率较高,提高车身钢板利用率达10%左右,且结构简单,制造工艺可行,优化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拉延槛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半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一种采用拉延槛结构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由凸模2、凹模6、压边圈5构成,凸模上镶装一凸模镶块3,以提高凸模的强度,凸模与凹模相向设置,压边圈同轴滑动安装在凹模与凸模之间的凹模外缘,压边圈与制件1的接触部位制有拉延槛4,该拉延槛的凸面向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冲压模具工作时凹模可随冲床上滑块上下运动,压边圈与凸模之间采用滑动配合,可沿导板(没有标号)上、下滑动,冲压前制件放在压边圈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凸面向上的拉延槛结构,如图1所示,利用凹模自身增加一次材料弯曲变形,从而达到和拉延筋一样的控制钢板流入速度的目的,相当于管理面前移,以前浪费在拉延筋成型部位的材料可以节省出来了。
权利要求1.一种采用拉延槛结构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由凸模、凹模、压边圈构成,凸模与凹模相向设置,压边圈同轴滑动安装在凹模与凸模之间的凹模外缘,其特征在于在压边圈与制件的接触部位制有拉延槛,该拉延槛的凸面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拉延槛结构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上镶装一凸模镶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拉延槛结构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由凸模、凹模、压边圈构成,凸模与凹模相向设置,压边圈同轴滑动安装在凹模与凸模之间的凹模外缘,在压边圈与制件的接触部位制有拉延槛,该拉延槛的凸面向上。本模具可以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结构简单,制造工艺可行,优化成本低,成果转化后预计可为我国汽车生产降低10%材料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114153SQ20112019921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
发明者张越鹏, 戴亮, 李刚 申请人:天津瑞驰兴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