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歧管焊接胎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032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歧管焊接胎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胎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歧管焊接胎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件的生产中,经常需要将歧管和法兰焊接在一起。但现有的焊接技术会造成岐管上下片对接处焊缝不均勻等问题。将歧管与法兰进行焊接的传统工艺经常会导致歧管与法兰焊接处焊接变形较大, 导致法兰焊接后平面度差。在进行厚板法兰(厚度超过10毫米)焊接后,可以用磨床加工平面以达到理想效果,而对于薄板法兰(厚度3.5毫米),不能直接采用磨床进行后期加工, 所以焊接效果非常差。现有技术还采用的是手动压紧法兰机构,机械化程度不高,效率很低,并且应用范围不广,已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工业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焊接变形影响小的歧管焊接胎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歧管焊接胎具,包括底座、导热铜板、定位座和至少一个的旋转气缸,其中,所述底座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所述导热铜板镶嵌于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定位座位于所述导热铜板上,所述旋转气缸沿着法兰的轮廓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上,且其顶端穿出所述上固定板和导热铜板,与压板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旋转气缸有8个,沿着法兰的轮廓均布。优选地,所述的支撑装置由4根支撑立柱组成。优选地,所述导热铜板上固定有定位销。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便于定位控制,明显提升焊接质量,焊缝外观光顺; 其次,很好的保证了法兰焊接后的平面度,一致性好,一次下线合格率达到95%以上;第三,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密封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图中1、底座2、导热铜板 3、定位座 4、旋转气缸5、下固定板 6、上固定板 7、支撑装置 8、压板[0018]9、歧管组件 10、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导热铜板2、定位座3和8个旋转气缸4,其中,所述底座1包括上固定板6、下固定板5和由4根支撑立柱组成的支撑装置 7,所述支撑装置7位于所述上固定板6和所述下固定板5之间,所述导热铜板2镶嵌于所述上固定板6上,所述定位座3位于所述导热铜板2上,所述旋转气缸4沿着法兰的轮廓均勻分布在所述下固定板5上,且其顶端穿出所述上固定板6和导热铜板2,与压板8连接,所述导热铜板2上固定有定位销。在使用时,首先将法兰10放在隔热铜板2之上,对准定位销放置,然后开动气路开关,使8个旋转气缸4同时动作,带动压板8压紧法兰10,再将点焊好的歧管组件9放入本实用新型上,歧管组件9的四口端分别与法兰10的四个孔配合,用力按入,歧管组件9的大口端与定位座3配合,用皮锤敲击,使之贴合紧密,这时就可以摁下机器人自动焊接按钮, 机器人将会按固定程序进行焊接操作。焊接操作会使法兰10产生一定的加热变形,8个均勻布置的旋转气缸4很好的控制了法兰10焊接后的变形量。并且导热铜板2在焊接的过程中会及时进行热量传递,很好控制了歧管焊接时产生的变形。以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歧管焊接胎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导热铜板O)、定位座(3)和至少一个的旋转气缸G),其中,所述底座(1)包括上固定板(6)、下固定板( 和支撑装置(7),所述支撑装置(7)位于所述上固定板(6)和所述下固定板( 之间,所述导热铜板( 镶嵌于所述上固定板(6)上,所述定位座C3)位于所述导热铜板( 上,所述旋转气缸(4)沿着法兰的轮廓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 上,且其顶端穿出所述上固定板(6)和导热铜板0), 与压板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焊接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气缸(4)有8个,沿着法兰的轮廓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焊接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7)由4根立柱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焊接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铜板(2)上固定有定位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歧管焊接胎具,包括底座、导热铜板、定位座和至少一个的旋转气缸,其中,所述底座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其中所述导热铜板镶嵌于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定位座位于所述导热铜板上,所述旋转气缸沿着法兰的轮廓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上,且其顶端穿出所述上固定板和导热铜板,与压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定位控制,明显提升焊接质量,焊缝外观光顺;其次,很好的保证了法兰焊接后的平面度,一致性好,一次下线合格率达到95%以上;第三,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密封性能。
文档编号B23K37/04GK202240312SQ20112037744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牛海东, 王振民, 陈平 申请人:天津卡达克汽车高新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