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冲铆接的激光辅助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74991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冲铆接的激光辅助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冲铆接的激光辅助加热装置,它包括凹模,激光加热器,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冲头,连杆,压边圈。下板料和上板料置于凹模上,通过压边圈压紧。激光加热器位于压边圈一侧外延的滑轨里,激光加热器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杆相连,连杆可绕第一销轴转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冲头相连,连杆可绕第二销轴转动。冲头位于压边圈内部,可沿压边圈上下运动,同时通过连杆带动激光加热器在压边圈的外延滑轨内横向滑动。压边圈的一侧外延滑轨上方有开口槽,连杆位于开口槽内。本发明可以在激光加热板料后迅速进行自冲铆接。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自冲铆接的激光辅助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辅助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冲铆接的激光辅助加热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自冲铆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薄板材料连接技术,特别适用于轻型合金、复合材料等难焊接的板材,是传统电焊技术最理想的替代技术。在轻合金板材自冲铆接过程中,通过铆钉与板材共同进行塑性变形,形成一个力和形状封闭的连接。但如镁合金等轻型合金在常温下进行塑性变形时极易产生裂纹等缺陷,必须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才能进行自冲铆接。在自冲铆接加工中,为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通常要求每个自冲铆接点在数秒钟之内完成,而目前工业生产领域常用的电加热等方法很难在数秒钟内将镁合金等轻型合金板材加热至所需温度,这使得镁合金等轻型合金板材自冲铆接技术在各工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镁合金等板材自冲铆接技术应用的限制,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冲铆接的激光辅助加热装置,以解决对板料快速加热后迅速进行自冲铆接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4]本发明一种用于自冲铆接的激光辅助加热装置内容简述:整个装置由凹模,激光加热器,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冲头,连杆,压边圈组成,上板料和下板料置于凹模上,由压边圈压紧。压边圈的一侧有向外`延伸的方形滑轨,激光加热器位于压边圈的外延滑轨里。激光加热器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杆相连,连杆可绕第一销轴转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冲头相连,连杆同时可绕第二销轴转动。冲头位于压边圈内部,可沿压边圈上下运动,同时通过连杆带动激光加热器可以在压边圈的外延滑轨内横向滑动。压边圈的一侧外延滑轨上方有开口槽,连杆位于开口槽内。冲头位于冲压位置时,连杆与激光加热器的上沿平齐。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迅速的完成铆接点的自冲铆接,通过激光加热器对板材加热,当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冲头便可向下冲压,同时激光加热器移动到压边圈的外延滑轨里,冲头完成自冲铆接后向上运动,同时激光加热器移动到压边圈的中心位置,准备对下一个铆接点进行加热。本发明使需加热板材的自冲铆接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装置在激光加热状态的俯视图。
[0007]图2为图1中A-A线剖视图。
[0008]图3为装置冲压状态的剖视图。
[0009]图4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5为冲头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6为激光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7为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8为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凹模,2.下板料,3.上板料,4.激光加热器,5.第一销轴,6.第二销轴,7.冲头,8.连杆,9.压边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2所不,本发明由凹模1,激光加热器4,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6,冲头7,连杆8,压边圈9组成。自冲铆接前,将板料置于凹模I上,通过压边圈9压紧。激光加热器4位于压边圈的中心位置,对板料进行加热,当板料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冲头7向下冲压,同时通过连杆8带动激光加热器4沿滑轨向压边圈9的外侧移动。当冲头7位于冲压位置时,连杆8运动至与激光加热器4上沿平齐位置,激光加热器4完全运动至压边圈9的外延滑轨内部。自冲柳接完成后,冲头7向上运动,冋时通过连杆8带动激光加热器4向压边圈9中心位置移动,当冲头7运动至初始位置时,激光加热器4恰处于压边圈9的中心位置处,准备对下一个铆接点进行加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自冲铆接的激光辅助加热装置,由凹模(I),激光加热器(4),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6),冲头(7),连杆(8),压边圈(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加热器(4)位于压边圈(9)的外延滑轨里,激光加热器⑷通过第一销轴(5)与连杆⑶相连,连杆(8)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6)与冲头(7)相连,冲头(7)位于压边圈(9)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冲铆接的激光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边圈(9)的一侧外延滑轨上方有开口`槽,连杆(8)位于开口槽内。
【文档编号】B21D39/02GK103658416SQ20121038508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韩善灵, 林超, 吴义伟, 高远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