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通过旋转定位的钻孔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21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通过旋转定位的钻孔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式钻床钻孔用工装夹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通过旋转定位的钻孔夹具。
技术背景 传统的在台式钻床上钻孔时,是先将工件装在夹具上,再将钻头对准第一个钻套进行钻孔,再手工移动夹具将另一钻套对准钻头,钻第二个孔,依次类推,此种结构的夹具存在的问题是使用繁琐、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钻头与钻套之间定位不准确、需要反复校正位置,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工作效率高的新型通过旋转定位的钻孔夹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钻孔夹具包括夹具体、底板、定位芯棒、定位块和旋转轴,所述的钻孔夹具通过底板固定在钻床工作台上,所述的定位芯棒对称设置在定位块两侧,所述的夹具体上连接有钻模板,钻模板内设有多个钻套,所述的旋转轴设置在夹具体和底板内,所述的夹具体以旋转轴为圆心在底板上转动。所述的旋转轴中心为多个钻套中心所确定平面圆的圆心。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钢球、弹簧和紧定螺钉,所述的钢球部分凸出于凹槽表面;所述的夹具体底面设有多个供钢球滑入的定位凹坑,所述的多个凹坑与多个钻套分别同轴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通过旋转定位的钻孔夹具,以旋转轴为圆心将夹具体在底板上转动,并利用钢球和夹具体底面的凹坑固定位置,使得钻套可以依次自动对准钻头,不仅保证了定位的精度,又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是钻套,2是钻模板,3是定位块,4是旋转轴,5是钢球,6是弹簧,7是紧定螺钉,8是底板,9是夹具体,10是定位芯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I、2、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新型通过旋转定位的钻孔夹具,所述的钻孔夹具包括夹具体9、底板8、定位芯棒10、定位块3和旋转轴4,所述的钻孔夹具通过底板8固定在钻床工作台上,所述的定位芯棒10对称设置在定位块3两侧,将工件以两孔定位装在钻孔夹具上,工件上方装有钻模板2,所述的夹具体9上连接有钻模板2,钻模板2内设有四个钻套1,所述的旋转轴4设置在夹具体9和底板8内,所述的夹具体9以旋转轴4为圆心在底板8上转动,所述的旋转轴4的中心为四个钻套I中心所确定的平面圆的圆心,所述的底板8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钢球5、弹簧6和紧定螺钉7,钢球5放置在弹簧6上,所述的钢球5部分凸出于凹槽表面;所述的夹具 体9底面设有四个供钢球5滑入的定位凹坑,所述的每个凹坑的中心与每个钻套I中心分别同轴相对应,转动夹具体9并利用钢球5和夹具体9底面的凹坑固定工件位置,使得钻套I可以依次自动对准钻头,实施钻孔。
权利要求1.新型通过旋转定位的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孔夹具包括夹具体、底板、定位芯棒、定位块和旋转轴,所述的钻孔夹具通过底板固定在钻床工作台上,所述的定位芯棒对称设置在定位块两侧,所述的夹具体上连接有钻模板,钻模板内设有多个钻套,所述的旋转轴设置在夹具体和底板内,所述的夹具体以旋转轴为圆心在底板上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通过旋转定位的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轴中心为多个钻套中心所确定平面圆的圆心。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通过旋转定位的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钢球、弹簧和紧定螺钉,所述的钢球部分凸出于凹槽表面;所述的夹具体底面设有多个供钢球滑入的定位凹坑,所述的多个凹坑与多个钻套分别同轴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通过旋转定位的钻孔夹具。所述的钻孔夹具包括夹具体、底板、定位芯棒、定位块和旋转轴,所述的钻孔夹具通过底板固定在钻床工作台上,所述的定位芯棒对称设置在定位块两侧,所述的夹具体上连接有钻模板,钻模板内设有多个钻套,所述的旋转轴设置在夹具体和底板内,所述的夹具体以旋转轴为圆心在底板上转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通过旋转定位的钻孔夹具,以旋转轴为圆心将夹具体在底板上转动,并利用钢球和夹具体底面的凹坑固定位置,使得钻套可以依次自动对准钻头,不仅保证了定位的精度,又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3Q3/06GK202539990SQ20122013060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杨碗林, 王秋宏, 胡先勤 申请人:江苏新光华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