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气缸盖加工用复合铰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15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油机气缸盖加工用复合铰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旋转刀具领域,特别是一种专用于加工柴油机气缸盖气门的孔和锥面的铰刀。
背景技术
柴油机气缸盖上的气门设有导管孔和气门口锥面,在普通钻床上很难加工,特别是气门口锥面深度、精度非常高。普通铰刀由一个或者多个刀齿及刀柄组成,通过钻床的微量进给进行精度铰削,操作难度大,加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轴向尺寸的柴油机气缸盖加工用复合铰刀,操作简单,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柴油机气缸盖加工用复合铰刀,主要包括刀体和柄体,刀体端部为铰削刀,刀体上还设有导向杆,其特征在于在导向杆与柄体之间的刀体上通过半圆键结构装配切削刀,该切削刀与刀体之间加装有弹性挡圈;切削刀由圆锥形刀头和刀柄组成,刀柄后端的刀体上通过螺母安装有定位盘。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轴向进给尺寸由螺母微调,铰削刀用于气门导管孔的铰削,切削刀有于气门口锥面的切削加工,轴向定位精度,可保证较好的同轴度,实现无进给切削的刮光加工,自导向、光洁度好、操作简单,生产效率提高3倍以上。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刀体、柄体和铰削刀部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为刀体、2为柄体、3为铰削刀、4为导向杆、5为半圆键、6为切削刀、7为弹性挡圈、8为螺母、9为定位盘、10为推力球轴承、11为联结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专用于柴油机气缸盖气门的孔和锥面铰削的刀具,主要包括刀体I和柄体2,柄体2装配在钻床主轴孔内,由钻床传递扭矩和进给力进行加工,柄体2采用莫氏锥柄。刀体I端部为铰削刀3,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制造,用于切削气门导管。在铰削刀3后端的刀体I上设置有导向杆4,用于气门口锥面加工时的校准和前导向,导向杆4可采用锥度导向。在导向杆4与刀柄之间的刀体I上通过半圆键结构装配切削刀6,该结构由半圆键5与刀体I上的圆弧形键槽配合,半圆键5可在键槽内圆弧滑动,用于刀体I向切削刀6的扭矩传递。切削刀6用于气门口锥面的切削加工,由圆锥形刀头和刀柄组成,刀柄后端的刀体I上通过螺母8安装有定位盘9,定位盘9用于切削刀6进给深度的定位。螺母8采用两个细牙螺母8,一个用于轴向进给控制深度的微调,一个用于锁紧。切削刀6与刀体I之间加装有弹性挡圈7,防止切削刀6从刀体I上向下滑落。定位盘9与螺母8之间设置有推力球轴承10,推力球轴承10与螺母8之间还加装有联结挡圈11,用于螺母8和推力球轴承10之间的联系。工作时,柄体2与钻床主轴孔配合,随着主轴的进给下移,铰削刀3首先进入切削过程,加工气门导管孔,导向杆4的长度与 气门导管孔相应,作为气门口锥面加工的前导向,然后切削刀6进行气门口锥面的切削,达到设定深度时,定位盘9便贴合在工件孔口表面上,阻止切削刀6继续进给,在推力球轴承10作用下实现无进给转动、切削,对工件进行刮光,降低气门口锥面的粗糙度。
权利要求1.柴油机气缸盖加工用复合铰刀,主要包括刀体(I)和柄体(2),刀体(I)端部为铰削刀(3),刀体⑴上还设有导向杆(4),其特征在于在导向杆⑷与柄体(2)之间的刀体(1)上通过半圆键结构装配切削刀(6),该切削刀(6)与刀体(I)之间加装有弹性挡圈(7);切削刀(6)由圆锥形刀头和刀柄组成,刀柄后端的刀体(I)上通过螺母(8)安装有定位盘(9)。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机气缸盖加工用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9)与螺母(8)之间设置有推力球轴承(10),推力球轴承(10)与螺母(8)之间还加装有联结挡圈(11)。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柴油机气缸盖加工用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柄体(2)采用莫氏锥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柴油机气缸盖加工用复合铰刀,属于工业旋转刀具领域,主要包括刀体和柄体,刀体上设有带导向杆的铰削刀,特点是刀体通过半圆键结构装配切削刀,切削刀由圆锥形刀头和刀柄组成,刀柄后端的刀体上通过螺母安装有定位盘。轴向进给尺寸由螺母微调,铰削刀用于气门导管孔的铰削,切削刀有于气门口锥面的切削加工,轴向定位精度,可保证较好的同轴度,实现无进给切削的刮光加工,自导向、光洁度好、操作简单,生产效率提高3倍以上。
文档编号B23D77/14GK202701509SQ20122024293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张刚, 贾启, 谢锡增 申请人:张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