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08745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上模体和下模具包括下模体,模具外设置模套,模套内壁设置螺旋凹槽,螺旋凹槽内放置线圈;在上模体上设有桥位,桥位中间设有进料口,上模体外部后端设置尾止口,上模体壁上设置通孔,通孔前端与数码加脂器连接,通孔末端位置设有凹台,凹台内部设置疏松层,上模具与下模具扣和面的上模体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第一紧固螺孔;下模体设置与第一紧固螺孔对应的第二紧固螺孔,中部设置出料口,出料口上端设置工作带,工作带上端设置焊和室,下模体顶端设置凹槽。本发明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高,受热均匀流速均匀,镁合金挤压模具的自动控温和润滑效果。
【专利说明】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镁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挤压模具是保证产品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的基础,也是决定能否挤压成型最关键的一环。镁合金挤压的特殊性在于:镁比较活泼,如果挤压速度过快,会导致温度迅速上升,产品表面氧化严重,甚至发生危险;挤压速度过慢,会由于模具温度降低使压力过大,致使挤压中断;如果在模具加热过程中出现受热不均,则容易出现残次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保证产品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保证受热均匀流速均匀,实现镁合金挤压模具的自动控温和润滑效果,使用方法简单,操作容易。
[0004]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上模体和下模具包括下模体,模具外设置模套,模套内壁设置螺旋凹槽,螺旋凹槽内放置线圈;在上模体上设有桥位,桥位中间设有进料口,上模体外部后端设置尾止口,上模体壁上设置通孔,通孔前端与数码加脂器连接,通孔末端位置设有凹台,凹台内部设置疏松层,上模具与下模具扣和面的上模体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第一紧固螺孔;下模体设置与第一紧固螺孔对应的第二紧固螺孔,中部设置出料口,出料口上端设置工作带,工作带上端设置焊和室,下模体顶端设置凹槽。
[0005]线圈12与螺旋凹槽13为分体设置。
[0006]通孔4的直径为5_8mm。
[0007]凹台6 的直径 10-20mm,深度 5_10mm。
[0008]线圈12与加热电源连通。
[0009]通孔4与水平线成50-60°夹角。
[0010]疏松层为高强疏松陶瓷填充材料,阻止挤压时镁流体回流进入通孔,并允许润滑脂在高温下由通孔渗入焊和室。
[0011 ] 模具采用分流模结构。
[0012]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的原理:
[0013]模具通电后,在线圈内部形成大量磁力线,磁场磁力线通过模具,会在模具内产生无数的小旋涡流,使模具本身高速发热,从而控制模具温度。
[0014]润滑脂设置在沿挤压方向,温度较高,润滑脂迅速渗透陶瓷网,进入焊和室7,达到润滑目的。
[0015]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的使用方法,首先将下模具与上模具配合安装,将上模具的尾止口和下模具的凹槽对准,扣合,再用螺栓紧固后;再在模套内表面安装电磁加热线圈后,将装配好的上模具和下模具装入模套,启动电源,形成磁场使模具迅速升温和控温,模具温度超过240°C时,启动数码加脂器,润滑脂通过通孔进入凹的疏松层,润滑脂迅速渗透陶瓷网,进入焊和室对物料进行润滑,控制挤压桶温度、控制模具温度和炉料温度成型,产品从出料口排出。
[0016]润滑脂为质量分数为5 - 10% 二硫化钥的黄油。
[0017]挤压桶温度为380 - 500 °C,控制模具温度为380 - 480 °C,炉料温度控制在3800C - 500°C,挤压比为 30 - 100。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发明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保证产品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保证受热均匀流速均匀,实现镁合金挤压模具的自动控温和润滑效果,使用方法简单,操作容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的上模具B-B的剖视图;
[0021]图2为本发明的上模具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发明的下模具示意图;
[0023]图4为模套示意图;
[0024]图中,1-1、第一紧固螺孔,1-2、第二紧固螺孔,2、进料口,3、桥位,4、通孔,5、尾止口,6、凹台,7、疏松层,8、出料口,9、工作带,10、焊和室,11、凹槽,12、线圈,13、凹槽,14、上模体,15、下模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上模体14和下模具包括下模体15,模具外设置模套,模套内壁设置螺旋凹槽13,螺旋凹槽13内放置线圈12 ;在上模体14上设有桥位3,桥位3中间设有进料口 2,上模体14外部后端设置尾止口 5,上模体14壁上设置通孔4,通孔4前端与数码加脂器连接,通孔4末端位置设有凹台6,凹台6内部设置疏松层7,上模具与下模具扣和面的上模体14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第一紧固螺孔1-1 ;下模体15设置与第一紧固螺孔1-1对应的第二紧固螺孔1-2,中部设置出料口 8,出料口 8上端设置工作带9,工作带9上端设置焊和室10,下模体15顶端设置凹槽11。
[0028]线圈12与螺旋凹槽13为分体设置。
[0029]通孔4的直径为5_8mm。
[0030]凹台6 的直径 IO-2Omm,深度 5_10mm。
[0031]线圈12与加热电源连通。
[0032]通孔4与水平线成50-60°夹角。
[0033]疏松层7为高强疏松陶瓷填充材料。
[0034]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的使用方法:[0035]首先将下模具与上模具配合安装,将上模具的尾止口 5和下模具的凹槽11对准,扣合,再用螺栓紧固后;再在模套内表面安装电磁加热线圈12后,将装配好的上模具和下模具装入模套,启动电源,形成磁场使模具迅速升温和控温,模具温度超过240°C时,启动数码加脂器,润滑脂通过通孔4进入凹槽11的疏松层7,润滑脂迅速渗透陶瓷网,进入焊和室7对物料进行润滑,控制挤压桶温度、控制模具温度和炉料温度成型,产品从出料口 8排出。。
[0036]润滑脂为质量分数为10% 二硫化钥的黄油。
[0037]挤压桶温度为500°C,控制模具温度为480°C,炉料温度控制在500°C,挤压比为60。
[0038]实施例2
[003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模具结构和使用方法相同,不同点在于:
[0040]润滑脂为质量分数为7% 二硫化钥的黄油。
[0041]挤压桶温度为450°C,控制模具温度为430°C,炉料温度控制在480°C,挤压比为30。
[0042]实施例3
[004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模具结构和使用方法相同,不同点在于:
[0044]润滑脂为质量分数为7% 二硫化钥的黄油。
[0045]挤压桶温度为400°C,控制模具温度为380°C,炉料温度控制在380°C,挤压比为100。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上模体(14)和下模具包括下模体(15),其特征在于,模具外设置模套,模套内壁设置螺旋凹槽(13 ),螺旋凹槽(13 )内放置线圈(12 );在上模体(14 )上设有桥位(3 ),桥位(3 )中间设有进料口(2),上模体(14)外部后端设置尾止口(5),上模体(14)壁上设置通孔(4),通孔(4)前端与数码加脂器连接,通孔(4)末端位置设有凹台(6),凹台(6)内部设置疏松层(7),上模具与下模具扣和面的上模体(14)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第一紧固螺孔(1-1);下模体(15)设置与第一紧固螺孔(1-1)对应的第二紧固螺孔(1-2),中部设置出料口(8),出料口(8)上端设置工作带(9),工作带(9)上端设置焊和室(10),下模体(15)顶端设置凹槽(1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线圈(12)与螺旋凹槽(13)为分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通孔(4)的直径为5_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凹台(6)的直径 10-20mm,深度 5-1 Omm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线圈(12)与加热电源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通孔(4)与水平线成50-60°夹角。
7.—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下模具与上模具配合安装,将上模具的尾止口(5)和下模具的凹槽(11)对准,扣合,再用螺栓紧固后;再在模套内表面安装电磁加热线圈(12)后,将装配好的上模具和下模具装入模套,启动电源,形成磁场使模具迅速升温和控温,模具温度超过240°C时,启动数码加脂器,润滑脂通过通孔(4)进入凹槽(11)的疏松层(7),润滑脂迅速渗透陶瓷网,进入焊和室(7)对物料进行润滑,控制挤压桶温度、控制模具温度和炉料温度成型,产品从出料口(8 )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润滑脂为质量分数为5-10% 二硫化钥的黄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控温润滑的镁合金挤压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挤压桶温度为380-500°C,控制模具温度为380-480°C,炉料温度控制在380°C -500°C,挤压比为 30-100。
【文档编号】B21C31/00GK103639225SQ201310652670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翟慎宝, 王增委, 柴绍春, 王鲁东, 魏其宾, 石宪柱 申请人:淄博宏泰防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