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987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机械加工领域,板牙架是在工件上套螺纹的主要工具,板牙架会直接影响到工件上螺纹的质量。由于一般的板牙以及板牙架仅在一个平面方向上进行工作,因此在套螺纹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操作的失误或其他客观原因而导致板牙发生偏斜,从而使得螺纹套偏,严重的影响到了工件的质量。而在板牙架上添加导向功能,使得板牙不易偏斜,能够大幅度提升工件的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以解决现有的板牙架不带导向功能,在使用时容易偏斜导致工件质量降低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包括板牙架,所述板牙架上部设有排屑孔,板牙架两侧设有一对手柄,板牙架下方设有导向套。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套包括基板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于基板中心,导向柱和基板中部开设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外侧设有若干紧固螺钉,紧固螺钉末端与板牙架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基板和导向柱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紧固螺钉的个数为3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板牙架在使用时容易偏斜,从而导致螺纹套偏、工件质量降低的问题,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工件的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加工难度,并且简单实用、易于更换,适宜大规模推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中:1、板牙架;2、板牙;3、导向套;4、手柄;5、紧固螺钉;6、排屑孔;7、基板;8、导向柱;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如图1所示,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包括板牙架1,板牙架I内部设有板牙2,所述板牙架I上部设有排屑孔6,板牙架I两侧设有一对手柄4,板牙架I下方设有导向套3。所述导向套3包括基板7和导向柱8,所述导向柱8设于基板7中心,导向柱8和基板7中部开设有通孔9。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7外侧设有若干紧固螺钉5,紧固螺钉5末端与板牙架I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基板7和导向柱8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紧固螺钉5的个数为3个。实际使用时,根据待加工工件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板牙2,安装于板牙架I内,并根据板牙2的尺寸选择通孔9尺寸相应的导向套3,将导向套3通过紧固螺钉5安装于板牙架I上。通过手柄4进行套螺纹操作,由于导向柱8的导向作用,使得工件不易偏斜,并且金属屑可以通过排屑孔6排出。如需将螺纹加工到根部,只需将板牙架I翻转180°使用即可。且在板牙架I所能够安装使用的板牙2的规格范围内,对于不同规格的板牙2只需要更换相对应的导向套3即可对套螺纹操作进行导向,而不用进一步的更换板牙架I。导向装置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板牙架在使用时容易偏斜,从而导致螺纹套偏、工件质量降低的问题,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工件的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加工难度,并且简单实用、易于更换,适宜大规模推广使用。以上仅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尺寸和外观例证,更不应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只要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进或者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主张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包括板牙架(I),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牙架(I)上部设有排屑孔(6),板牙架(I)两侧设有一对手柄(4),板牙架(I)下方设有导向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3)包括基板(7)和导向柱(8),所述导向柱(8)设于基板(7)中心,导向柱(8)和基板(7)中部开设有通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7)外侧设有若干紧固螺钉(5 ),紧固螺钉(5 )末端与板牙架(I)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7)和导向柱(8)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钉(5)的个数为3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导向装置的板牙架,包括板牙架,所述板牙架上部设有排屑孔,板牙架两侧设有一对手柄,板牙架下方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包括基板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于基板中心,导向柱和基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板牙架在使用时容易偏斜,从而导致螺纹套偏、工件质量降低的问题,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工件的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加工难度,并且简单实用、易于更换,适宜大规模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B23G1/30GK203076728SQ20132006363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张国栋, 徐晓东 申请人:张国栋, 徐晓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