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件的成型方法和锻造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79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锻造件的成型方法和锻造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锻造件的成型方法和锻造用模具。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完成形状良好的锻造方法。第1按压面(26)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27)向下述方向(图中为箭头(2))倾斜:第1按压面(26)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27),就越相对于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图中为箭头(1))后退。即,第1按压面(26)以特定滑动面(27)侧接近冲头而中心侧远离冲头的方式倾斜。该倾斜角(θ1)为例如15°。能够以低载荷将锻料填充到第1按压面和特定滑动面之间的角落为止。其结果是,不会发生缺料,能够获得形状良好的锻造件。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完成形状良好的锻造技术。 锻造件的成型方法和锻造用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齿式离合器具备称作齿牙(F々''歯)的齿状的啮合部。对于这样的齿式离合 器,如果采用对素材进行切削的机械加工法能够容易地制造获得,但在材料成品率的提高 和工序缩短的点上存在困难。作为代替加工法,提出了锻造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第5 图)。)。
[0003] 图15是用于说明以往的锻造法的基本原理的图。借助专利文献1的技术,制造出 图15的(a)所示的第1锻造件101,通过对该第1锻造件101实施正式成型(精整),来获得 图15的(b)所示那样的第2锻造件(齿轮成型主体)104。在该第2锻造件104形成有相当 于啮合部的花键齿105。
[0004] 在花键齿105的锻造成型中,在远离主体部102的末端T容易发生缺料。由此,在 以往方案中,为了在第1锻造件101的齿形成部103确保充分的压缩量,如图15的(a)所 示,在第1锻造件101用的模具100中,使按压面100B向越是接近滑动面100A就越是加深 的方向倾斜。这样,在图15的(a)中,呈V字的部分是余料部分103a,通过压缩该余料部分 103a,来加工出图15的(b)的花键齿105。为了获得压缩量,对模具形状进行研究,以形成 为第1锻造件101的余料部分l〇3a较大地伸出为特长。
[0005] 但是,在本
【发明者】进行试做时发现存在下述问题。
[0006] 首先,如图15的(C)所示,在齿形成部分103的末端(下端)产生疲塌106。
[0007] 考虑其理由为:即使想要使齿形成部103沿着模具100的形状伸出成型,但实际上 向距主体部102最远的外周侧的末端(下端)的流入不足,发生了疲塌106。如果施加极大 的成型载荷,能够将锻料填充到末端,有可能可以消除末端的缺料,但考虑到模具的强度, 这是不现实的。
[0008] 即使对这样的第1锻造件101实施正式成型,如图15的(d)所示,仍在花键齿105 残存有缺料部107。考虑其原因为:即使通过正式成型对余料部分103a进行压缩,也无法 完全消除第1锻造件101的疲塌106的圆角,仍有残留。该缺料部107能够通过机械加工 除去,但由于在锻造工序中增加了机械加工,使加工费用增加。
[0009]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公昭49 - 115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完成形状良好的锻造法。
[0011]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锻造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备:第1工序,使用第1 模具形成第1锻造件;以及第2工序,使用第2模具压缩所述第1锻造件的余料部来进行精 整,所述第1模具包括供素材滑动的第1滑动面、和按压所述素材的第1按压面,该第1按 压面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向下述方向倾斜:第1按压面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就 越相对于所述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所述第2模具包括第2滑动面和第2按压面,通过 该第2滑动面来约束所述第1锻造件的外周面,并通过所述第2按压面来压缩端部,所述第 2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与所述第1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不同。
[0012]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锻造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备:第1工序,使用第1 模具形成第1锻造件;以及第2工序,使用第2模具压缩所述第1锻造件的余料部来进行精 整,所述第1模具包括供素材滑动的第1滑动面、和按压所述素材的第1按压面,该第1按 压面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向下述方向弯曲:第1按压面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就 越相对于所述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所述第2模具包括供所述第1锻造件滑动的第2 滑动面、和按压所述第1锻造件的第2按压面,该第2按压面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向 下述方向弯曲:第2按压面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就越相对于所述第1锻造件进入模具的 方向后退,所述第1按压面和所述第2按压面的弯曲形状相互不同。
[0013]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借助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对与对 方部件啮合的齿状的啮合部进行成型。
[0014]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借助所述第1按压面和第2按压面,在啮合 部形成末端部,该末端部在与对方部件哨合时作为哨合开始点发挥作用。
[0015]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锻造用模具,其由第1模具和第2模具构成,所述第1模具用 于通过锻造而获得第1锻造件,所述第2模具用于对所述第1锻造件进行正式成型,所述锻 造用模具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模具包括供素材滑动的第1滑动面、和按压所述素材的第1 按压面,该第1按压面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向下述方向倾斜:第1按压面越是接近该 特定滑动面,就越相对于所述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所述第2模具包括第2滑动面和第 2按压面,通过该第2滑动面来约束所述第1锻造件的外周面,并通过所述第2按压面来压 缩端部,所述第2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与所述第1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 的倾斜度不同。
[0016]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 小于所述第1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
[0017]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按压面由夹着棱线的多个面构成, 棱线越是接近与该棱线的一端相连的滑动面,就越是相对于素材进入的方向后退。
[0018] 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锻造用模具,其由第1模具和第2模具构成,所述第1模具用 于通过锻造而获得第1锻造件,所述第2模具用于对所述第1锻造件进行正式成型,所述锻 造用模具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模具包括供素材滑动的第1滑动面、和按压所述素材的第1 按压面,该第1按压面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向下述方向弯曲:第1按压面越是接近该 特定滑动面,就越相对于所述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所述第2模具包括供所述第1锻造 件滑动的第2滑动面、和按压所述第1锻造件的第2按压面,该第2按压面相对于至少一个 特定滑动面向下述方向弯曲:第2按压面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就越相对于所述第1锻造 件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所述第1按压面和所述第2按压面的弯曲形状相互不同。
[0019]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通过第1模具来实施第1工序,通过第2模具来实施第2 工序。在第1工序中,能够以低载荷将锻料填充到第1按压面和特定滑动面之间的角落为 止。即,在第1工序中,获得了角落部的轮廓清晰的形态的第1锻造件,在第2工序中,通过 约束第1锻造件的外周并压缩端面,来形成清晰的形状。
[0020]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与技术方案1 一样,通过第1模具来实施第1工序,通过 第2模具来实施第2工序。在第1工序中,能够以低载荷将锻料填充到第1按压面和特定滑 动面之间的角落为止。即,在第1工序中,获得了角落部的轮廓清晰的形态的第1锻造件, 在第2工序中,通过约束第1锻造件的外周并压缩端面,来形成清晰的形状。
[0021]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借助第1模具和第2模具,对与对方部件啮合的齿状的啮 合部进行成型,因此能够成型出形状更为复杂的锻造件。
[0022]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借助第1按压面和第2按压面,在啮合部形成末端部,末 端部在与对方部件啮合时作为啮合开始点发挥作用,因此能够使作为啮合开始点发挥作用 的部位以高精度成型。
[0023]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第1模具的第1按压面以下述方向倾斜:第1按压面越是 接近特定滑动面,就越相对于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因此,能够以低载荷将锻料填充到 第1按压面和特定滑动面之间的角落为止。其结果是,在第1锻造件中,抑制了在第1按压 面和特定滑动面之间的缺料的发生。此外,借助第2模具,对抑制了该缺料的发生的第1锻 造件的外周进行约束并压缩端面,因此,能够获得不存在缺料等锻造缺陷、形状良好的锻造 件。
[0024]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第2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小于第1按压面 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即,在第1模具设置了比第2模具还大的倾斜度的按压面,因 此,通过第1模具已经形成了清晰的轮廓形状。
[0025]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第1按压面由夹着棱线的多个面构成,棱线越是接近与该 棱线的一端相连的滑动面,就越是相对于素材进入的方向后退。在与对方部件啮合的齿状 的啮合部的末端突出的情况下,棱线更为明确。
[0026] 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与技术方案5 -样,第1模具的第1按压面以下述方向弯 曲:第1按压面越是接近特定滑动面,就越相对于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因此,能够以 低载荷将锻料填充到第1按压面和特定滑动面之间的角落为止。其结果是,在第1锻造件 中,抑制了在第1按压面和特定滑动面之间的缺料的发生。此外,借助第2模具,对抑制了 该缺料的发生的第1锻造件的外周进行约束并压缩端面,因此,能够获得不存在缺料等锻 造缺陷、形状良好的锻造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说明压扁工序、粗成型工序和冲孔工序的图。
[0028] 图2是第1模具的剖视图。
[0029] 图3是图2的3部的放大图。
[0030] 图4是图3所示的第1模具的剖视图。
[0031] 图5是沿图4的箭头5观察的图。
[0032] 图6是第1模具的作用图,兼用作用于说明第1工序的图。
[0033] 图7是第1锻造件的局部立体图。
[0034] 图8是第2模具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0035] 图9是图8所示的第2模具的剖视图。
[0036] 图10是沿图9的箭头10观察的图。
[0037] 图11是第1锻造件和精整后的锻造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和主要部分立体图。
[0038] 图12是将本发明应用于变形例的齿式离合器时的说明图。
[0039] 图13是说明第1模具的变形例的图。
[0040] 图14是说明第2模具的变形例的图。
[0041] 图15是说明以往的锻造法的基本原理的图。
[0042] 标号说明
[0043] 20、20B :第1模具;25 :第1滑动面;26、26B :第1按压面;27、27B :第1模具的特定 滑动面;30 :第1锻造件;32 :第1锻造件的啮合部(第1啮合部);33 :第1锻造件的末端部 (第1末端部);34 :第1锻造件的啮合开始点;40、40B :第2模具;42 :第2滑动面;43、43B : 第2按压面;44、44B :第2模具的特定滑动面;50 :锻造件;52 :锻造件的啮合部(第2啮合 部);53 :锻造件的末端部(第2末端部);54 :锻造件的啮合开始点;θ 1 :第1按压面相对于 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Θ 2 :第2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R1 :第1按压面的曲率 半径;R2 :第2按压面的曲率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以下说明。此外,附图是向标号的方向观察的 图。
[0045] 实施例
[0046] 将在图1的(a)中以假想线示出的圆柱素材11压扁,由此获得以实线示出的压扁 件12 (压扁工序)。接着,将压扁件12收纳在模子中,并通过冲头向下按压,从而获得(b) 所示的、在上部中央具有凹部13的粗成型件14。在该粗成型件14上借助冲孔冲头开设中 央孔15,从而获得冲孔件16 (冲孔工序)。
[0047] 接着说明对该冲孔件16实施热锻的第1模具的构造。
[0048] 如图2所示,第1模具20由第1模子23以及进入到该第1模子23的第1冲头24 构成,所述第1模子23具有中心销21和凹部22。将加热到热锻温度的冲孔件16收纳在凹 部22。此时,使中心销21贯通冲孔件16的中央孔15。
[0049] 如作为图2的3部放大图的图3所示,第1模子23具备:第1滑动面25,其呈纵壁 状,供素材(图2所示的冲孔件16)滑动;以及第1按压面26,其作为底面并按压素材。此 夕卜,第1滑动面25由左右的滑动面25L、25R和内侧的特定滑动面27构成。
[0050] 如图4所示,第1按压面26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27向以下方向(在图中 为箭头(2))倾斜:第1按压面26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27,就越相对于素材进入模具的 方向(在图中为箭头(1))后退。换言之,在与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平行地切断第1模子23 的剖视图中,第1按压面26和特定滑动面27所成的角度为钝角。即,第1按压面26倾斜 为:其特定滑动面27侧接近第1冲头(图2,标号24),中心侧远离第1冲头。该倾斜角(倾 斜度)θ 1是同素材进入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与按压面(第1按压面26)之间所成的角度,例 如为15°。
[0051] 如图5所示,第1按压面26的下端呈V字状。即,第1按压面26由中央的棱线28 和从该棱线28延伸出的倾斜面26L、26R构成。
[0052] 根据图6对本发明的第1工序进行说明。
[0053] 如图6的(a)所示,利用第1冲头(图2,标号24)将设置于第1模子23的冲孔件 16按下(中空箭头)。由于冲孔件16被第1冲头按下,因而产生了向下方的流动和向水平方 向的流动。在这里,在第1滑动面25和素材之间发生了摩擦,因此,离第1滑动面25 (包括 特定滑动面27)越近,锻料的流动就越慢。
[0054] 但是,第1按压面26以图示的方式倾斜,因此,即使不施加那么大的载荷,锻料也 会到达特定滑动面27和第1按压面26之间的角落29。
[0055] 结果,如图6的(b)所示,获得了在第1按压面26充满了锻料的形态的第1锻造 件30。即,即使冲头压力低,也能够充分地将锻料填充到特定滑动面27和第1按压面26之 间的角落29。
[0056] 如图7所示,该第1锻造件30在主体部31形成有相当于齿形成部的第1啮合部 32,并且在该第1啮合部32的末端(下端)形成有V字的第1末端部33。在成型于特定滑 动面27和第1按压面26之间的部位,S卩,第1啮合部32的外周面32A与末端的棱线34的 连接部位、以及V字状棱线35上不存在缺料,因此,第1末端部33的棱线34、35清晰,呈现 出干净的V字形。该棱线34也是啮合开始点。
[0057] 接下来说明对该第1锻造件30实施精整的第2模具的构造。
[0058] 如图8所示,第2模具40的第2模子41具备:纵壁状的第2滑动面42 ;以及第2 按压面43,其作为底面,并压缩第1末端部(图7,标号33)的余料来进行精整。第2滑动面 42由左右的滑动面42L、42R和内侧的特定滑动面44构成。
[0059] S卩,第2模具40包括第2滑动面42和第2按压面43,通过该第2滑动面42来约 束第1锻造件(图7,标号30)的外周面(图7,标号32A),并通过第2按压面43来压缩端部 (末端部(图7,标号33))。
[0060] 如图9所示,第2按压面43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44向以下方向倾斜:第2 按压面43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44,就越相对于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换言之,在与 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平行地切断第2模子41的剖视图中,第2按压面43和特定滑动面44 所成的角度为钝角。
[0061] 第2按压面43相对于特定滑动面44的倾斜角(倾斜度)为Θ 2。该倾斜角(倾斜 度)Θ 2是同素材进入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与按压面(第2按压面43)之间所成的角度,例如 为3。。
[0062] 由于该Θ 2为3°,图4所示的θ 1为15°,因此,第2按压面43相对于特定滑动 面27的倾斜度Θ 2比第1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θ 1小。即,Θ 2与θ 1不同。
[0063] 如图10所示,第2按压面43的下端呈V字状。即,第2按压面43由中央的棱线 45和从该棱线45延伸出的倾斜面43L、43R构成。
[0064] 通过下图正确地示出由图6的(b)得到的第1锻造件30的截面的主要部分。
[0065] 如图11的(a)所示,在第1锻造件30形成有第1啮合部32,第1啮合部32是与 对方部件啮合的齿状的啮合部。像图6、图7说明的那样,在该第1啮合部32的末端(下端) 未发现疲塌或缺料。
[0066] 通过在图8?图10中说明的第2模具对这样的第1锻造件30实施精整加工(第 2工序),从而获得图11的(b)所示的、作为正式成型件的锻造件50。
[0067] 对于该锻造件50,也在主体部51形成有第2啮合部52,第2啮合部52是与对方 部件啮合的齿状的啮合部。该第2啮合部52特别在第2末端部53不存在缺料,其干净并 且尺寸精度良好。并且,如图11的(c)所示,由第2模具40的倾斜面43L、43R和特定滑动 面44成型的V字状棱线55和末端的棱线54形成得清晰。该棱线54兼作为啮合开始点。
[0068] 本发明方法通过改变视角,也可以如下说明。
[0069] 在具有第1工序和第2工序的情况下,存在即使在第1工序中的造形不充分,也能 够在第2工序中进行弥补这样的成型思想。
[0070] 但是,在本发明中,致力于充分地进行在第1工序中的造形。通过充分地进行在第 1工序中的造形,成功地减轻了第2工序的负担,并获得了良好的锻造件。
[0071] 此外,本发明方法适于具有锻造而成的齿部的机械部件,更适于齿式离合器,但应 用对象是任意的。此外,上述实施方式选取从主体部31向外周侧突出的啮合部32为例进 行了说明,但对于从主体部31向内周侧突出的啮合部32的成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此外, 不仅是末端呈V字状的齿式离合器,还能够应用于末端呈面状的齿式离合器。
[0072] 如图12的(a)所示,末端呈面状的齿式离合器50B在主体部31的端面具有多个 (本例中为4个)末端呈面状的啮合部32。啮合部32的末端面呈大致梯形,其一条边是作 为啮合开始点的棱线34。
[0073] 这样的啮合部32能够由图12的(b)所示的模子23成型。
[0074] 在模子23设置有凹部57,使按压面26相对于一个特定滑动面27倾斜,使得在该 凹部57能够清晰地成型出在齿式离合器的旋转方向上成为啮合开始点的棱线34即可。按 压面26和特定滑动面27形成了呈钝角的角落29。锻料到达该角落29,清晰地形成了作为 啮合开始点的棱线34。
[0075] 此外,以下情况可以说对上述实施方式和本变形例双方是通用的:在与按压面相 接的多个滑动面中,将在与按压面之间形成作为啮合开始点的棱线的滑动面、或者在与按 压面之间形成作为啮合开始点的棱线的端部的滑动面作为特定滑动面即可(图4和图12的 (b),标号27)。并且,使按压面以下述方式倾斜即可:按压面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按压 面就越是相对于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
[0076]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1、第2模具的变更例进行说明。
[0077] 在图4中说明的第1按压面26是以角度θ 1倾斜的斜面。这样的第1按压面26 除了非弯曲面以外还可以为弯曲面。借助图13对其具体例进行说明。
[0078] 如图13所示,在作为第1模具20B的主要部分的第1模子23B中,从特定滑动面 27B的下端以曲率半径R1弯曲的第1按压面26B向第1模子23B的中心延伸。
[0079] S卩,第1按压面26B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27B向以下方向弯曲:第1按压面 26B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27B,就越相对于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在图中为箭头(3))后退 (在图中为箭头(4))。
[0080] 通过采用这样的第1模子23B,能够获得图7所示的棱线34弯曲的第1锻造件。
[0081] 在图9中说明的第2按压面43是以角度Θ 2倾斜的斜面。这样的第2按压面43 除了非弯曲面以外还可以为弯曲面。借助图14对其具体例进行说明。
[0082] 如图14所示,在作为第2模具40B的主要部分的第2模子41B中,从特定滑动面 44B的下端以曲率半径R2弯曲的第2按压面43B向第1模子41B的中心延伸。
[0083] 即,第2按压面43B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44B向以下方向弯曲:第2按压面 43B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44B,就越相对于第1锻造件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
[0084] 通过采用这样的第2模子41B,能够获得图11的(c)所示的棱线54弯曲的锻造 件。
[0085] 在该变更例中,使曲率半径R1和曲率半径R2相互不同。
[0086] 优选设定为曲率半径R2 <曲率半径R1。即,在使用第1模具20B实施的第1工序 中,使棱线34相对平缓地弯曲,在使用第2模具40B实施的第2工序中,获得相对强烈地弯 曲的棱线54。通过使弯曲形状不同,能够获得理想地弯曲的棱线54。
【权利要求】
1. 一种锻造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第1工序,使用第1模具形成第1锻造件;以及 第2工序,使用第2模具压缩所述第1锻造件的余料部来进行精整, 所述第1模具包括供素材滑动的第1滑动面、和按压所述素材的第1按压面,该第1按 压面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向下述方向倾斜:第1按压面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就 越相对于所述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 所述第2模具包括第2滑动面和第2按压面,通过该第2滑动面来约束所述第1锻造 件的外周面,并通过所述第2按压面来压缩端部,所述第2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 度与所述第1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不同。
2. -种锻造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第1工序,使用第1模具形成第1锻造件;以及 第2工序,使用第2模具压缩所述第1锻造件的余料部来进行精整, 所述第1模具包括供素材滑动的第1滑动面、和按压所述素材的第1按压面,该第1按 压面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向下述方向弯曲:第1按压面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就 越相对于所述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 所述第2模具包括供所述第1锻造件滑动的第2滑动面、和按压所述第1锻造件的第 2按压面,该第2按压面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向下述方向弯曲:第2按压面越是接近 该特定滑动面,就越相对于所述第1锻造件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 所述第1按压面和所述第2按压面的弯曲形状相互不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锻造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所述第1模具和所 述第2模具,对与对方部件啮合的齿状的啮合部进行成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锻造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所述第1按压面 和所述第2按压面,在所述啮合部形成末端部,该末端部在与对方部件啮合时作为啮合开 始点发挥作用。
5. -种锻造用模具,其由第1模具和第2模具构成,所述第1模具用于通过锻造而获得 第1锻造件,所述第2模具用于对所述第1锻造件进行正式成型,所述锻造用模具的特征在 于, 所述第1模具包括供素材滑动的第1滑动面、和按压所述素材的第1按压面,该第1按 压面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向下述方向倾斜:第1按压面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就 越相对于所述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 所述第2模具包括第2滑动面和第2按压面,通过该第2滑动面来约束所述第1锻造 件的外周面,并通过所述第2按压面来压缩端部,所述第2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 度与所述第1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不同。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锻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 的倾斜度小于所述第1按压面相对于特定滑动面的倾斜度。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锻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按压面由夹着棱线的 多个面构成,所述棱线越是接近与该棱线的一端相连的所述滑动面,就越是相对于所述素 材进入的方向后退。
8. -种锻造用模具,其由第1模具和第2模具构成,所述第1模具用于通过锻造而获得 第1锻造件,所述第2模具用于对所述第1锻造件进行正式成型,所述锻造用模具的特征在 于, 所述第1模具包括供素材滑动的第1滑动面、和按压所述素材的第1按压面,该第1按 压面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向下述方向弯曲:第1按压面越是接近该特定滑动面,就 越相对于所述素材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 所述第2模具包括供所述第1锻造件滑动的第2滑动面、和按压所述第1锻造件的第 2按压面,该第2按压面相对于至少一个特定滑动面向下述方向弯曲:第2按压面越是接近 该特定滑动面,就越相对于所述第1锻造件进入模具的方向后退, 所述第1按压面和所述第2按压面的弯曲形状相互不同。
【文档编号】B21J13/02GK104057004SQ201410102832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村田真一 申请人: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