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用支架的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099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器用支架的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器用支架的锻造工艺,通过一副模具、二次加热即可实现电器用支架的制造,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加工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锻造后的产品力学性能比铸造产品提高一倍,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在电器用支架的制造过程中通过一副模具、二次加热即可实现电器用支架的制造,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加工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锻造后的产品力学性能比铸造产品提高一倍,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专利说明】—种电器用支架的锻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器用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电器用支架的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电器用支架是用于支撑电视机的关键部件,目前,现有的电器用支架的制造过程通常是:压铸、机械加工、注塑塑料外壳、机械加工外壳、电镀及装配。通过上述制造过程生产的电器用支架虽然外观质量达到了使用要求,但是由于压铸生产方式的特点,其本身会存在多气孔、组织疏松、粗糙度差,沙眼等力学性能缺陷从而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在长期使用后易出现断裂等情况发生,同时为了满足其外观要求,在加工时要在铸件外表面装配塑料外壳,大大增加了工艺复杂程度及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电器用支架的锻造工艺,不仅使外观质量、使用质量满足使用需求,并且简化了生产加工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器用支架的锻造工艺,其锻造步骤如下:
第一步:备料:根据电器用支架的形状开设挤压模,并利用挤压模挤压形成坯料; 第二步:下料:锯切坯料至长度36-37.5mm,宽度158 ±0.5mm ;
第三步:加热保温:用30?40min将型材从室温加热至460±10°C,保温30?45min ; 第四步:折弯:将上述第三步所述型材通过折弯模折弯;
第五步:打磨修复:利用抛光设备对折弯后的坯料进行打磨抛光;
第六步:二次加热:用30?35min将坯料从室温加热到460±10°C,保温30?40min ; 第七步:锻造模具预热:用30min?60min将锻造模具预热至150°?200 °C ;
第八步:终锻:当坯料在室温中下降至380?460°C时,将坯料放入400吨双螺旋摩擦压力机下的锻造模具中,锻打一次成型形成锻件;
第九步:切边:利用80吨开式冲床将锻件多余飞边在切边模内去除。
[0005]第十步:固溶:将所述切边后的锻件放入淬火料框内,通过吊具将带有锻件的淬火料框放入淬火炉,溶设定温度530±5°C,保温时间为3?5h,保温结束后将带有锻件的淬火料框放入水箱进行快速冷却,直至锻件冷却至室温后吊出;
第十一步:时效:将第十步中淬火后的锻件连同淬火料框放入时效炉,加热温度为170±5°C,保温时间8?10h,保温结束后将带有锻件的淬火料框吊出并空冷至室温;
第十二步:机加工及后续处理:利用CNC将第十一步所得锻件加工至图纸要求;并将锻件按要求进行抛光、电镀。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I)在电器用支架的制造过程中用铝合金锻造工艺取代了原有的铸造工艺,减少了其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可能性,使电器用支架的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电器用支架原材料在经过锻造后外表面组织致密、平整、无气孔,避免以往出现组织疏松、气孔、粗糙度差等问题。
[0007](2)在电器用支架的制造过程中通过一副模具、二次加热即可实现电器用支架的制造,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加工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锻造后的产品力学性能比铸造产品提高一倍,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说明本发明工艺的【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
(I)备料:根据电器用支架的形状开设挤压模,并利用挤压模挤压形成坯料;(2)下料:锯切坯料至长度36mm、宽度157.5mm。(3):加热保温:用30min将型材从室温加热至450°C,保温30min ; (4)折弯:将上述第三步所述型材通过折弯模折弯。(5)打磨修复:利用抛光设备对折弯后的坯料进行打磨抛光;(6) 二次加热:用30min将坯料从室温加热到450°C,保温30min ;(7)锻造模具预热:用30min将锻造模具预热至150°C。(8)终锻:当坯料在室温中下降至380°C时,将坯料放入400吨双螺旋摩擦压力机下的锻造模具中,锻打一次成型形成锻件;(9)切边:利用80吨开式冲床将锻件多余飞边在切边模内去除。(10)固溶:将所述切边后的锻件放入淬火料框内,通过吊具将带有锻件的淬火料框放入淬火炉,溶设定温度525°C,保温时间为3h,保温结束后将带有锻件的淬火料框放入水箱进行快速冷却,直至锻件冷却至室温后吊出;(11)时效:将第十步中淬火后的锻件连同淬火料框放入时效炉,加热温度为165°C,保温时间8h,保温结束后将带有锻件的淬火料框吊出并空冷至室温;第十二步:机加工及后续处理:利用CNC将第十一步所得锻件加工至图纸要求;并将锻件按要求进行抛光、电镀。
[0010]实施例2:
(I)备料:根据电器用支架的形状开设挤压模,并利用挤压模挤压形成坯料;(2)下料:锯切坯料至长度37.5_、宽度158.5_。(3):加热保温:用40min将型材从室温加热至470°C,保温45min ; (4)折弯:将上述第三步所述型材通过折弯模折弯。(5)打磨修复:利用抛光设备对折弯后的坯料进行打磨抛光;(6) 二次加热:用35min将坯料从室温加热到470°C,保温40min ;(7)锻造模具预热:用Ih将锻造模具预热至200°C。(8)终锻:当坯料在室温中下降至460°C时,将坯料放入400吨双螺旋摩擦压力机下的锻造模具中,锻打一次成型形成锻件;(9)切边:利用80吨开式冲床将锻件多余飞边在切边模内去除。(10)固溶:将所述切边后的锻件放入淬火料框内,通过吊具将带有锻件的淬火料框放入淬火炉,溶设定温度535°C,保温时间为5h,保温结束后将带有锻件的淬火料框放入水箱进行快速冷却,直至锻件冷却至室温后吊出;(11)时效:将第十步中淬火后的锻件连同淬火料框放入时效炉,加热温度为175°C,保温时间10h,保温结束后将带有锻件的淬火料框吊出并空冷至室温;第十二步:机加工及后续处理:利用CNC将第十一步所得锻件加工至图纸要求;并将锻件按要求进行抛光、电镀。
铸造电器用支架与锻造电器用支架的机械性能相比较,有显著提高,参见下表: =-?-Ιτ?τχ3= r-^rrS I^: LJ D-e^'t*
hr^ ^r-WJt^H..Ht,se.±


|—_彩>
MPaMPa
ffilB
1I! S 支 24?24C>?92




iSPslZ^bK-







*.? --…丄….^ ?—w
------1SS= 50?
MiSa



乂人上
2■月支 517?C?:.141*:.:5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器用支架的锻造工艺,其锻造步骤如下: 第一步:备料:根据电器用支架的形状开设挤压模,并利用挤压模挤压形成坯料; 第二步:下料:锯切坯料至(长度36-37.5mm,宽度158 ±0.5mm); 第三步:加热保温:用(30?40min)将型材从室温加热至460± 10 °C,保温(30?45min); 第四步:折弯:将上述第三步所述型材通过折弯模折弯; 第五步:打磨修复:利用抛光设备对折弯后的坯料进行打磨抛光; 第六步:二次加热:用(30?35min)将坯料从室温加热到460± 10 °C,保温(30?40min); 第七步:锻造模具预热:用(30min?60min)将锻造模具预热至150°?200°C ;第八步:终锻:当坯料在室温中下降至(380?460°C)时,将坯料放入400吨双螺旋摩擦压力机下的锻造模具中,锻打一次成型形成锻件; 第九步:切边:利用80吨开式冲床将锻件多余飞边在切边模内去除; 第十步:固溶:将所述切边后的锻件放入淬火料框内,通过吊具将带有锻件的淬火料框放入淬火炉,溶设定温度530±5°C,保温时间为3?5h,保温结束后将带有锻件的淬火料框放入水箱进行快速冷却,直至锻件冷却至室温后吊出; 第十一步:时效:将第十步中淬火后的锻件连同淬火料框放入时效炉,加热温度为170±5°C,保温时间8?10h,保温结束后将带有锻件的淬火料框吊出并空冷至室温; 第十二步:机加工及后续处理:利用CNC将第十一步所得锻件加工至图纸要求;并将锻件按要求进行抛光、电镀。
【文档编号】B23P15/00GK104191169SQ20141038115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发明者】陈立军, 刘涛 申请人:江苏亚太安信达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