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工装快速更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75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压工装快速更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辊压工装快速更换机构,属于四连杆机构【技术领域】。快夹装置与连接支座通过销钉连接;快夹装置分别连接在连接筋的左端、右端;连接筋的中部连接活动扳手;第一连杆连接第二连杆,支座通过销钉连接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中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支座固定于辊压工装台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四连杆机构原理,通过连杆之间的传动、锁死来达到紧固效果。采用两组快夹机构组合的方式进行制作,目的是在保证换工装方便的前提下,提高夹紧力,确保工装固定牢固。
【专利说明】一种辊压工装快速更换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压工装快速更换机构,属于四连杆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原来的辊压生产中,不同产品之间的工装更换,成为换模程序中最为费事的一个 过程。而换模过程中工装的固定是通过螺钉至下而上的锁紧来达到固定和定位的效果的, 这样一来,一条线下来二十多组工装每组工装都要固定,费时程度可想而知,由于外部时间 不能有效节约,导致生产时间延长,生产效率低下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辊压工装快速更换机构,通过模 拟凸轮的转动、锁死来达到夹紧工装的效果。
[0004] 一种辊压工装快速更换机构,快夹装置与连接支座通过销钉连接;快夹装置分别 连接在连接筋的左端、右端;连接筋的中部连接活动扳手;第一连杆连接第二连杆,支座通 过销钉连接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中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支座固定于辊压工装台面。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四连杆机构原理,通过连杆之间的传动、锁死来达到紧 固效果。采用两组快夹机构组合的方式进行制作,目的是在保证换工装方便的前提下,提高 夹紧力,确保工装固定牢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 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 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000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1]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辊压工装快速更换机构,快夹装置1连接支座2 ; 其中,快夹装置1与连接支座2是通过销钉连接的。在保证装置连接紧固的同时而又能使 机构间转动自如。
[0012] 快夹装直1分别连接在连接筋3的左端、右端;连接筋3的中部连接活动板手4 ; 第一连杆5连接第二连杆6,支座2通过销钉8连接第三连杆7,第三连杆7的中部连接第 二连杆6的另一端,支座2固定于辊压工装台面,通过对第一连杆5施加逆时针的外部力, 来达到第三连杆7的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三连杆7的转动来保证工装的夹紧和放松。快夹 装置1分别连接在连接筋3的左端、右端。
[0013] 其中保证夹紧状态稳定的是靠四连杆机构的锁死,当第一连杆5处在垂直位置稍 偏右的位置是机构处于锁死状态,在夹紧的情况下不会松开。根据辊压线工装台面的尺寸 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快夹机构组合的方式进行制作,目的是在保证换工装方便的前 提下,提高夹紧力,确保工装固定牢固。
[0014]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 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辊压工装快速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快夹装置与连接支座通过销钉连接;快夹 装置分别连接在连接筋的左端、右端;连接筋的中部连接活动扳手;第一连杆连接第二连 杆,支座通过销钉连接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中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支座固定于辊压 工装台面。
【文档编号】B21D5/08GK203842968SQ201420111682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2日
【发明者】邱天亮, 母春江, 李建行 申请人:北京凌云东园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