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95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上模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冲针固定板、上模垫板、上模座、上模板和脱料板,下模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和下模座,冲针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冲针,下模板上开设有冲孔,冲针依次穿设于上模垫板、上模座、上模板和脱料板并可冲压至冲孔内,在冲针固定板和上模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脱料板对应下模板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可滑移设置有落料杆,落料杆对应下模板的另一端与冲针之间贯通设置有导槽,在导槽内铰接有翘板,翘板的一端可抵接并推动落料杆且另一端与所述冲针联动。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脱料更加方便。
【专利说明】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制造类似电脑键盘或键盘支架设有多个孔洞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平板零件大多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进行,即通过钻铣等方式进行,此种方式的优点为平板零件的变形较小,孔洞的加工精度能得到较好的保证,但不足之处为加工效率低,成本非常高。
[0003]为此,业界也有提出通过冲压的方式成形上述的孔洞,其通常是将产品料带放置在冲压模具的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并且脱料板上方设有冲针固定板与冲针垫板,脱料板与冲针固定板或与冲针垫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通过该压缩弹簧抵压脱料板,从而将产品料带固定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而冲针通过冲针固定板与冲针垫板固定连接于上模座上,将产品料带放置在下模板上以后上模座即开始向下运动,冲针随上模座向下运动利用脱料板压迫弹簧产生位置差异而对产品料带进行冲切,此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冲压时,脱料板单靠弹簧压力压制产品料带,因冲切材料形变使弹簧压力发生变化导致脱料板压置不紧产品料带,如此令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有一定程度的松动,从造成产品料带不能被强有力地固定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如此会造成冲针在冲压产品料带时因脱料板压制不紧产品料带,冲压完成后的产品料带出现塌角、扭曲变形、产品料带平面度差、应力不均匀等问题;并且在冲压完成后,冲针在弹簧回复力作用下随冲针垫板复位,对产品料带产生一个趋向脱料板方向的拉力,使得冲压完成后,产品料带附着在脱料板上,需要人工去将其取下,不仅浪费人力,生产效率低下,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脱料的冲压模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上模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冲针固定板、上模垫板、上模座、上模板和脱料板,下模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和下模座,冲针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冲针,下模板上开设有冲孔,冲针依次穿设于上模垫板、上模座、上模板和脱料板并可冲压至冲孔内,在冲针固定板和上模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脱料板对应下模板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可滑移设置有落料杆,落料杆对应下模板的另一端与冲针之间贯通设置有导槽,在导槽内铰接有翘板,翘板的一端可抵接并推动落料杆且另一端与所述冲针联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模板上开设有冲孔,产品物料放置在下模板上,上模组在冲压设备的带动下向下模组一侧移动,当在脱料板与下模板贴合时,脱料板与下模板将产品物料牢牢夹持,此时冲针固定板在冲压设备的带动下驱动冲针下压,冲针对准冲孔设置,对下模板上的产品物料进行冲裁;在冲裁动作完成后,冲压设备带动上模组复位,此时冲针固定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将冲针背向下模板一侧抽离,冲裁完成后的产品物料附着在了脱料板上;于此同时,在冲针抽离的过程中,冲针背向下模板一侧移动,并带动翘板联动,翘板对应冲针的一端随冲针背向下模板一侧移动,由于翘板铰接在导槽内,因此翘板对应冲针的另一端朝向下模板一侧移动并挤压推动落料杆,使得落料杆在滑槽内向下模板一侧滑动,并推动附着在脱料板上的产品物料,使其自动脱落,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危险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脱料方便。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落料杆的侧壁上延伸有挡板,滑槽对应挡板位置设置有凹槽,挡板对应下模板一侧与凹槽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与落料杆一体设置,挡板可在凹槽内上下滑移,而落料杆可跟随挡板上下移动,在挡板对应下模板一侧与凹槽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使得当冲针背向下模板移动时,冲针带动翘板动作,翘板对应落料杆的一端挤压并推动落料杆向下模板一侧移动,此时挡板挤压复位弹簧;而在冲针朝向下模板移动并冲裁产品物料时,此时挡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背向下模板移动,并带动落料杆收缩至滑槽内,不仅方便脱料,又不会对设备的冲裁产生干扰。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翘板通过销杆铰接在导槽内,冲针对应翘板的一端开设有卡槽,冲针通过卡槽带动翘板联动,且卡槽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冲针的冲压行程。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针对应翘板一侧开设有卡槽,卡槽对应下模板一侧的端头可与翘板抵触,当冲针背向下模板移动时,此时冲针通过卡槽带动翘板背向下模板移动,且由于卡槽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冲针的冲压行程,即当冲针朝向下模板移动并进行冲裁时,卡槽的长度较其冲压形成大,因此卡槽不会带动翘板朝向下模板一侧挤压,避免冲针冲压时对翘板产生冲击而损坏翘板,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导向杆,上模板通过导向杆与上模座固定,导向杆穿出脱料板并向下模板一侧延伸,在脱料板和上模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脱料板与上模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可活动穿设于上模板上,下模板上设有配合导向杆的导向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杆和导向孔的配合,使得脱料板和下模板之间的定位更加精准,确保冲裁的质量;且在脱料板和上模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当设备带动上模组向下模组一侧移动时,脱料板先与下模板抵触,通过脱料板与上模板之间复位弹簧的作用,大大减缓了冲压力,避免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的剧烈撞击,当脱料板与下模板抵触贴合并将产品物料夹持后,由冲压设备继续带动上模板向下运动,上模板在冲压设备的驱动下将脱料板牢牢的挤压在下模板上,将产品物料牢固夹持并压紧,确保产品物料的冲裁品质。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孔呈倒圆台状,倒圆台状冲孔面积较大的一侧背向冲针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孔呈倒圆台状,倒圆台状冲孔面积较大的一侧背向冲针设置,使得冲针在冲裁产品物料之后,冲裁产生的废料可顺利通过冲孔并落下,不会卡滞在冲孔内而对下次冲裁产生影响。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针固定板、上模垫板、上模座、上模板、脱料板、下模板和下模座的外表面上均焊接有一层YG型硬质合金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YG型硬质合金由钨和钴组成,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韧性,导热性好,非常适用于加工铸铁、钢以及有色金属一类板材,增加了模具的强度,加工出的制品没有毛边与毛刺,对制品表面损伤小。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冲压模具在冲裁产品物料完成之后,使产品物料自动脱落,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危险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脱料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0022]附图标记:1、冲针固定板;11、冲针;111、卡槽;2、上模垫板;3、上模座;4、上模板;41、导向杆;42、螺栓;5、脱料板;6、下模板;61、冲孔;62、导向孔;7、下模座;8、复位弹簧;91、滑槽;92、落料杆;93、导槽;94、翘板;95、凹槽;96、挡板;97、销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4]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上模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冲针固定板1、上模垫板2、上模座3、上模板4和脱料板5,下模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6和下模座7,冲针固定板I上固定设置有冲针11,下模板6上开设有冲孔61,冲针11依次穿设于上模垫板2、上模座3、上模板4和脱料板5并可冲压至冲孔61内,在冲针固定板I和上模座3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脱料板5对应下模板6 —侧开设有滑槽91,滑槽91内可滑移设置有落料杆92,落料杆92对应下模板6的另一端与冲针11之间贯通设置有导槽93,在导槽93内铰接有翘板94,翘板94的一端可抵接并推动落料杆92且另一端与所述冲针11联动。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模板6上开设有冲孔61,产品物料放置在下模板6上,上模组在冲压设备的带动下向下模组一侧移动,当在脱料板5与下模板6贴合时,脱料板5与下模板6将产品物料牢牢夹持,此时冲针固定板I在冲压设备的带动下驱动冲针11下压,冲针11对准冲孔61设置,对下模板6上的产品物料进行冲裁;在冲裁动作完成后,冲压设备带动上模组复位,此时冲针固定板I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回位,将冲针11背向下模板6 —侧抽离,冲裁完成后的产品物料附着在了脱料板5上;于此同时,在冲针11抽离的过程中,冲针11背向下模板6 —侧移动,并带动翘板94联动,翘板94对应冲针11的一端随冲针11背向下模板6 —侧移动,由于翘板94铰接在导槽93内,因此翘板94对应冲针11的另一端朝向下模板6 —侧移动并挤压推动落料杆92,使得落料杆92在滑槽91内向下模板6 —侧滑动,并推动附着在脱料板5上的产品物料,使其自动脱落,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危险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脱料方便。
[0026]所述落料杆92的侧壁上延伸有挡板96,滑槽91对应挡板96位置设置有凹槽95,挡板96对应下模板6 —侧与凹槽95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8。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96与落料杆92 —体设置,挡板96可在凹槽95内上下滑移,而落料杆92可跟随挡板96上下移动,在挡板96对应下模板6 —侧与凹槽95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8,使得当冲针11背向下模板6移动时,冲针11带动翘板94动作,翘板94对应落料杆92的一端挤压并推动落料杆92向下模板6 —侧移动,此时挡板96挤压复位弹簧8 ;而在冲针11朝向下模板6移动并冲裁产品物料时,此时挡板96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背向下模板6移动,并带动落料杆92收缩至滑槽91内,不仅方便脱料,又不会对设备的冲裁产生干扰。
[0028]所述翘板94通过销杆97铰接在导槽93内,冲针11对应翘板94的一端开设有卡槽111,冲针11通过卡槽111带动翘板94联动,且卡槽111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冲针11的冲压行程。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针11对应翘板94 一侧开设有卡槽111,卡槽111对应下模板6 —侧的端头可与翘板94抵触,当冲针11背向下模板6移动时,此时冲针11通过卡槽111带动翘板94背向下模板6移动,且由于卡槽111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冲针11的冲压行程,即当冲针11朝向下模板6移动并进行冲裁时,卡槽111的长度较其冲压形成大,因此卡槽111不会带动翘板94朝向下模板6 —侧挤压,避免冲针11冲压时对翘板94产生冲击而损坏翘板94,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0030]所述上模板4上设置有导向杆41,上模板4通过导向杆41与上模座3固定,导向杆41穿出脱料板5并向下模板6 —侧延伸,在脱料板5和上模板4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脱料板5与上模板4之间通过螺栓42连接,且螺栓42可活动穿设于上模板4上,下模板6上设有配合导向杆41的导向孔62。
[0031 ]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杆41和导向孔62的配合,使得脱料板5和下模板6之间的定位更加精准,确保冲裁的质量;且在脱料板5和上模板4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当设备带动上模组向下模组一侧移动时,脱料板5先与下模板6抵触,通过脱料板5与上模板4之间复位弹簧8的作用,大大减缓了冲压力,避免脱料板5与下模板6之间的剧烈撞击,当脱料板5与下模板6抵触贴合并将产品物料夹持后,由冲压设备继续带动上模板4向下运动,上模板4在冲压设备的驱动下将脱料板5牢牢的挤压在下模板6上,将产品物料牢固夹持并压紧,确保产品物料的冲裁品质。
[0032]所述冲孔61呈倒圆台状,倒圆台状冲孔61面积较大的一侧背向冲针11设置。
[00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孔61呈倒圆台状,倒圆台状冲孔61面积较大的一侧背向冲针11设置,使得冲针11在冲裁产品物料之后,冲裁产生的废料可顺利通过冲孔61并落下,不会卡滞在冲孔61内而对下次冲裁产生影响,且由于冲孔61背向下模板一侧的面积较小,防止废料回弹。
[0034]所述冲针固定板、上模垫板、上模座、上模板、脱料板、下模板和下模座的外表面上均焊接有一层YG型硬质合金层。
[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YG型硬质合金由钨和钴组成,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韧性,导热性好,非常适用于加工铸铁、钢以及有色金属一类板材,增加了模具的强度,加工出的制品没有毛边与毛刺,对制品表面损伤小。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冲针固定板、上模垫板、上模座、上模板和脱料板,所述下模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和下模座,所述冲针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冲针,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冲孔,冲针依次穿设于上模垫板、上模座、上模板和脱料板并可冲压至冲孔内,在冲针固定板和上模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板对应下模板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可滑移设置有落料杆,所述落料杆对应下模板的另一端与冲针之间贯通设置有导槽,在所述导槽内铰接有翘板,所述翘板的一端可抵接并推动落料杆且另一端与所述冲针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落料杆的侧壁上延伸有挡板,所述滑槽对应挡板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挡板对应下模板一侧与凹槽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翘板通过销杆铰接在导槽内,所述冲针对应翘板的一端开设有卡槽,冲针通过卡槽带动翘板联动,且所述卡槽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冲针的冲压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导向杆,上模板通过导向杆与上模座固定,所述导向杆穿出脱料板并向下模板一侧延伸,在所述脱料板和上模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脱料板与上模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可活动穿设于上模板上,所述下模板上设有配合导向杆的导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冲孔呈倒圆台状,倒圆台状冲孔面积较大的一侧背向冲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冲针固定板、上模垫板、上模座、上模板、脱料板、下模板和下模座的外表面上均焊接有一层YG型硬质合金层。
【文档编号】B21D28/26GK203751106SQ201420117605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曹伯龙 申请人:宁波甬抚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