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和板簧双头校正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3999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和板簧双头校正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名称是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和板簧双头校正机,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中间上部是工位,机架左侧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前面是活塞,活塞前面是顶杆,顶杆外侧有弹簧,顶杆前端是配合加工的孔的内部结构,在顶杆前端的机架上还有一个滑动安装的定位件,定位件具有和顶杆端部配合的孔;在工位的前面和后面有定心夹具;所述的板簧双头校正机,安装了上述的零件孔部校正装置。这样的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具有校正或质量好、或效率高的优点;这样的板簧双头校正机具有校正板簧两端的卷耳或质量好、或效率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和板簧双头校正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涉及零件孔部校正装置,还涉及板簧校正机。
技术背景
[0002]机械零件上具有孔,加工过程中,这些孔往往不是过大就是较小,特别是锻打件或钢板弯曲制成的零件,现有技术中,校正这些零件使用的校正装置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影响校正效果。
[0003]另一方面,板簧两端具有卷耳,初步加工成的板簧往往存在着卷耳的位置、大小或形状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就要对卷耳的孔进行校正;现有技术中,校正所用的校正机具有或效果质量差、或效率低、或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校正或质量好、或效率高的零件孔部校正装置,还提供安装这种装置的板簧双头校正机,以达到或质量好、或效率高的校正板簧的目的。
[0005]本实用新型零件孔部校正装置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中间上部是工位,机架左侧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前面是活塞,活塞前面是顶杆,顶杆外侧有弹簧,顶杆前端是配合加工的孔的内部结构,在顶杆前端的机架上还有一个滑动安装的定位件,定位件具有和顶杆端部配合的孔;在工位的前面和后面有定心夹具,所述的定心夹具的结构是这样的:它具有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推拉件,第一推拉件上安装有第一模具个体;第一推拉件伸入到底座的另一侧是延伸件,延伸件上面有第二推拉件,第二推拉件上安装有第二模具个体,第二推拉件和第一推拉件的延伸件之间有转换齿轮,第一模具个体和第二模具个体组成整个模具。
[0006]进一步地讲,所述的工位下面还设置有排屑槽。
[0007]进一步地讲,所述的机架在右端上面还安装有压紧第三油缸,在第三油缸下面设置支撑垫。
[0008]本实用新型板簧双头校正机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板簧双头校正机,其特征是:包括校正机架,校正机架上面是滑轨,校正机架上面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零件孔部校正装置,零件孔部校正装置下面安装在滑轨上,所述的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具有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的第一推拉件经第四液压缸连接在校正机架上。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样的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具有校正或质量好、或效率高的优点;所述的工位下面还设置有排屑槽,具有排屑方便的优点;所述的机架在左端上面还安装有压紧第三油缸,在第三油缸下面设置支撑垫,具有防止加工的零件过长,影响产品变形的优点;
[0010]这样的板簧双头校正机具有校正板簧两端的卷耳或质量好、或效率高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零件孔部校正装置俯视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的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本实用新型板簧双头校正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图4的C一C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机架 2、工位 3、液压缸4、顶杆 5、弹簧6、定位件 7、定心夹具 8、底座 9、第一推拉件 10、第一模具个体 11、第二推拉件 12、第二模具个体 13、转换齿轮 14、排屑槽 15、第三油缸 16、支撑垫 17、校正装置 18、滑轨19、延伸件。
[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如图1、2、3所示,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中间上部是工位2,机架左侧安装有液压缸3,液压缸前面是活塞,活塞前面是顶杆4,顶杆外侧有弹簧5,顶杆前端是配合加工的孔的内部结构,在顶杆前端的机架上还有一个滑动安装的定位件6,定位件具有和顶杆端部配合的孔;在工位的前面和后面有定心夹具7,所述的定心夹具7的结构是这样的:它具有底座8,底座8上安装有第一推拉件9,第一推拉件上安装有第一模具个体10 ;第一推拉件伸入到底座的另一侧是延伸件19,延伸件19上面有第二推拉件11,第二推拉件上安装有第二模具个体12,第二推拉件和第一推拉件的延伸件19之间有转换齿轮13,第一模具个体和第二模具个体组成整个模具,这是第一技术方案。
[0020]使用时,要加工的部件最好先加热,放置在工位2处,顶杆前端插进产品的孔中,如果孔小,它可以将孔撑大,如果孔较大,在第一模具个体和第二模具个体的压迫下,就会变小,顶杆也就起着限位的作用,同时第一模具个体和第二模具个体对产品孔的外部结构起着整理的作用,卸下产品时,由于定位件的存在,顶杆前端会从产品中退出。
[0021]更换第一模具个体和第二模具个体可以选择不同的模腔,满足生产不同外形的需求。
[0022]进一步地讲,所述的工位下面还设置有排屑槽14,这是第二技术方案。
[0023]进一步地讲,所述的机架在右端上面还安装有压紧第三油缸15,在第三油缸下面设置支撑垫16。这样,使用时第三油缸15和支撑垫16之间的缝隙就可以加持着产品,减少产品的变形,这是第三技术方案。
[0024]如图1、2、3、4、5所示:板簧双头校正机,其特征是:包括校正机架,校正机架上面是滑轨18,校正机架上面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零件孔部校正装置17,零件孔部校正装置下面安装在滑轨上,所述的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具有上述或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或第三技术方案的特征,所述的第一推拉件经第四液压缸连接在校正机架上。由于板簧常常是两端都具有卷耳,这样一次就可以加工完成。
[0025]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但本发明的宗旨并不限于此,例如,所述的液压缸包括油缸等,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和进一步的拓展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中间上部是工位,机架左侧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前面是活塞,活塞前面是顶杆,顶杆外侧有弹簧,顶杆前端是配合加工的孔的内部结构,在顶杆前端的机架上还有一个滑动安装的定位件,定位件具有和顶杆端部配合的孔;在工位的前面和后面有定心夹具,所述的定心夹具的结构是这样的:它具有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推拉件,第一推拉件上安装有第一模具个体;第一推拉件伸入到底座的另一侧是延伸件,延伸件上面有第二推拉件,第二推拉件上安装有第二模具个体,第二推拉件和第一推拉件的延伸件之间有转换齿轮,第一模具个体和第二模具个体组成整个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位下面还设置有排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在右端上面还安装有压紧第三油缸,在第三油缸下面设置支撑垫。
4.板簧双头校正机,其特征是:包括校正机架,校正机架上面是滑轨,校正机架上面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零件孔部校正装置,零件孔部校正装置下面安装在滑轨上,所述的零件孔部校正装置具有上述或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的技术特征,所述的第一推拉件经第四液压缸连接在校正机架上。
【文档编号】B21D3/16GK203853408SQ201420231007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胡方坤, 冯贵新, 段英杰, 张慧鹏, 胡海天 申请人:河南森茂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