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01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包括工作台(1)、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刀具动力装置以及供油装置;所述的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和刀具动力装置均滑动配合在工作台(1)的轨道(2)上;所述的供油装置为可循环供油装置;所述的可循环供油装置由一个油箱(26)、至少一个油泵(27)、至少一个油泵电机(28)以及至少一个进油管(29)组成。上述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的加工孔的成本较低。
【专利说明】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孔的加工装置,具体讲是一种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大孔径深孔设备为外排屑深孔设备,其包括工作台、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刀具动力装置以及供油装置;所述的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和刀具动力装置均滑动配合在工作台的轨道上;所述的被加工件固定装置由第一固定架、第一电机、第一转轴以及三爪卡盘组成,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架上,第一转轴的一端与三爪卡盘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的输油装置由第二固定架、进油口、刀具以及与刀具连接的第二转轴组成;所述的刀具上设有一个刀片;所述的刀具动力装置由第三固定架、第三转轴以及第二电动机组成,第三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三固定架上,第三转轴的一端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三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机连接;所述的供油装置与进油口连接。上述结构的大孔径深孔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大孔径深孔设备的油自供油装置进入输油装置后,会喷到刀片与孔的接触部位,进而掉落至废油桶中。由于油只能利用一次,且在加工过程中油的使用量较大,因此必然会导致加工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孔的加工成本低的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包括工作台、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刀具动力装置以及供油装置;所述的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和刀具动力装置均滑动配合在工作台的轨道上;所述的供油装置为可循环供油装置;所述的可循环供油装置包括一个油箱、至少一个油泵、至少一个油泵电机以及至少一个进油管,所述的油泵电机与油泵连接,所述的油泵电机固定在油箱的顶板上;所述油泵的进油口与进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设在油箱底部;所述油泵的出油口与输油装置连接;所述的刀具动力装置经回油管道与油箱连通。
[0005]所述的油箱上滑动配合一回油箱,所述的回油箱与刀具动力装置的回油管道连通,所述回油箱的底部与油箱相通;所述回油箱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网。
[0006]所述的油箱内设有多道竖直设置的过滤网。
[0007]所述的工作台下设有一用于支撑工作台的多个柜子;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用于罩住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刀具动力装置的工作柜;所述的工作柜上设有两扇移门;所述工作柜的背部设有供回油管道滑动的长形孔。
[0008]所述的刀具动力装置由第三支架、第三转轴以及第二电动机组成;所述的输油装置上设有一与油泵出油口连通的输油口和刀具,所述的刀具由刀架、刀片组成,所述的刀架上设有多个与刀片一一配合使用的出油口 ;多个出油口均与输油口连通;所述的刀架上还设有一进油口,所述的刀具动力装置上设有一回油口,所述的进油口与回油口连通。
[0009]所述的输油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转轴、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气缸,所述的第一轴套滑动配合在第二固定架上;所述的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之间通过两个轴承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轴设在第二轴套内;所述的刀具设在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的气缸固定在第二固定架上,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轴套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伸缩方向与第一轴套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轴套、第二轴套上均设有油孔,所述的第一轴套与第二固定架之间、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之间均设有两个密封圈;第二轴套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一个密封圈;所述的油孔设在两个密封圈之间;所述的多个出油口通过油孔均与输油口连通;所述的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上均设有一通孔,所述的进油口通过通孔与回油口连通。
[0010]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本实用新型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为内排屑深孔设备,其使用的油自供油装置进入输油装置后,会喷到刀片与孔的接触部位,进而通过输油装置、刀具动力装置流回至油箱中。由于油能够重复利用一次,且在加工过程中无需增加油量,因此不会增加加工成本。且本实用新型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在加工一些孔径比较大的孔时,多个刀片可以一起动作,不仅加工起来速度比较快,而且由于加工时无需更换刀片,加工起来非常地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第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第二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工作台、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刀具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工作台、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刀具动力装置的剖视图。
[0016]图中所示1、工作台,2、轨道,3、第三支架,4、第三转轴,5、第二电动机,6、输油口,
7、刀架,8、刀片,9、出油口,10、进油口,11、回油口,12、第二固定架,13、第二转轴,14、第一轴套,15、第二轴套,16、气缸,17、轴承,18、油孔,19、密封圈,20、通孔,21、第一固定架,22、第一电机,23、第一转轴,24、三爪卡盘,25、供油槽,26、油箱,27、油泵,28、油泵电机,29、进油管,30、回油管道,31、回油箱,32、滤网,33、进油管道,34、柜子,35、工作柜,36、移门,37、长形孔,38、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包括工作台1、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刀具动力装置以及供油装置;所述的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和刀具动力装置均滑动配合在工作台I的轨道2上,在本实施例中,轨道2为两条,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和刀具动力装置均滑动配合在两条轨道2上;所述的被加工件固定装置由第一固定架21、第一电机22、第一转轴23以及三爪卡盘24组成,第一转轴23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架21上,第一转轴23的一端与三爪卡盘24连接,第一转轴2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22连接;所述的刀具动力装置由第三支架3、第三转轴4以及第二电动机5组成,第三转轴4转动连接在第三固定架3上,第三转轴3的一端与第二转轴13连接,第三转轴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机5连接;所述的供油装置为可循环供油装置;所述的可循环供油装置包括一个油箱26、至少一个油泵27、至少一个油泵电机28以及至少一个进油管29,所述的油泵电机28与油泵27连接,所述的油泵电机28固定在油箱26的顶板38上;所述油泵27的进油口与进油管29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油管29的另一端设在油箱26底部;所述油泵27的出油口与输油装置连接,所述油泵27的出油口与输油装置经进油管道33连接;所述的刀具动力装置经回油管道30与油箱连通。
[0019]所述的油箱26上滑动配合一回油箱31,油箱26的前后两侧设有滑轨,所述的回油箱31下设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的回油箱31与刀具动力装置的回油管道30连通,所述回油箱31的底部与油箱26相通;所述回油箱31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网32 (该过滤网32图中未示出)。
[0020]所述的油箱26内设有多道竖直设置的过滤网32。
[0021]所述的工作台I下设有一用于支撑工作台I的多个柜子34 ;所述的工作台I上设有用于罩住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刀具动力装置的工作柜35 ;所述的工作柜35上设有两扇移门36 ;所述工作柜35的背部设有供回油管道30滑动的长形孔37。所述工作柜35的前部设有用于控制整台设备的触控屏。
[0022]所述的输油装置上设有一与油泵出油口连通的输油口 6和刀具,所述的刀具由刀架7、刀片8组成,所述的刀架7上设有多个与刀片8—一配合使用的出油口 9 ;多个出油口9均与输油口 6连通;所述的刀架8上还设有一进油口 10,所述的刀具动力装置上设有一回油口 11,所述的进油口 10与回油口 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片8的数量和出油口 9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的四个刀片8、四个出油口 9均环形排列在刀架7上;所述的进油口10设在刀架7的中心上,即若是四个出油口 9围城一个圆,则进油口 10则在圆心上,且进油口 10的直径比较大。
[0023]所述的输油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12、第二转轴13、第一轴套14、第二轴套15和气缸16,所述的第一轴套14滑动配合在第二固定架12上;所述的第一轴套14与第二轴套15之间通过两个轴承17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轴13设在第二轴套15内;所述的刀具设在第二转轴13的一端;所述的气缸16固定在第二固定架12上,所述的气缸16的活塞杆与第一轴套14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6的伸缩方向与第一轴套14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轴套
14、第二轴套15上均设有油孔18,所述的第一轴套14与第二固定架12之间、第一轴套14与第二轴套15之间均设有两个密封圈19 ;第二轴套15与第二转轴13之间均有一个密封圈19 ;所述的油孔18设在两个密封圈19之间;所述的多个出油口 9通过油孔18均与输油口 6连通;所述的第二转轴13、第三转轴4上均设有一通孔20,所述的进油口 10通过通孔20与回油口 11连通。输油口 6与油孔18之间的第一轴套14还设有一供油槽25。
[0024]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包括工作台(I)、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刀具动力装置以及供油装置;所述的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和刀具动力装置均滑动配合在工作台(I)的轨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油装置为可循环供油装置;所述的可循环供油装置包括一个油箱(26)、至少一个油泵(27)、至少一个油泵电机(28)以及至少一个进油管(29),所述的油泵电机(28)与油泵(27)连接,所述的油泵电机(28)固定在油箱(26)的顶板(38)上;所述油泵(27)的进油口与进油管(29)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油管(29)的另一端设在油箱(26)底部;所述油泵(27)的出油口与输油装置连接;所述的刀具动力装置经回油管道(30)与油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26)上滑动配合一回油箱(31),所述的回油箱(31)与刀具动力装置的回油管道(30)连通,所述回油箱(31)的底部与油箱(26)相通;所述回油箱(31)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网(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26)内设有多道竖直设置的过滤网(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I)下设有一用于支撑工作台(I)的多个柜子(34);所述的工作台(I)上设有用于罩住被加工件固定装置、输油装置、刀具动力装置的工作柜(35);所述的工作柜(35)上设有两扇移门(36);所述工作柜(35)的背部设有供回油管道(30)滑动的长形孔(3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具动力装置由第三支架(3)、第三转轴(4)以及第二电动机(5)组成;所述的输油装置上设有一与油泵出油口连通的输油口(6)和刀具,所述的刀具由刀架(7)、刀片⑶组成,所述的刀架(7)上设有多个与刀片(8) —一配合使用的出油口(9);多个出油口(9)均与输油口(6)连通;所述的刀架(8)上还设有一进油口(10),所述的刀具动力装置上设有一回油口(11),所述的进油口(10)与回油口(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孔径内排屑深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油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12)、第二转轴(13)、第一轴套(14)、第二轴套(15)和气缸(16),所述的第一轴套(14)滑动配合在第二固定架(12)上;所述的第一轴套(14)与第二轴套(15)之间通过两个轴承(17)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轴(13)设在第二轴套(15)内;所述的刀具设在第二转轴(13)的一端;所述的气缸(16)固定在第二固定架(12)上,所述的气缸(16)的活塞杆与第一轴套(14)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6)的伸缩方向与第一轴套(14)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轴套(14)、第二轴套(15)上均设有油孔(18),所述的第一轴套(14)与第二固定架(12)之间、第一轴套(14)与第二轴套(15)之间均设有两个密封圈(19);第二轴套(15)与第二转轴(13)之间设有一个密封圈(19);所述的油孔(18)设在两个密封圈(19)之间;所述的多个出油口(9)通过油孔(18)均与输油口(6)连通;所述的第二转轴(13)、第三转轴(4)上均设有一通孔(20),所述的进油口(10)通过通孔(20)与回油口(11)连通。
【文档编号】B23Q11/10GK203945194SQ201420423427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盛光伟, 许华良 申请人:宁波市鄞州金博机械厂(普通合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